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对康氏木霉(Trichoderma Koningii)发酵产木聚糖酶的酶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木聚糖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65℃,酶反应最适pH为6.0;该酶在20~60℃范围内能保持87%以上的酶活,在pH3.0-9.0范围内能保持85%以上的酶活;金属离子K^+、Ba^2+、Pb^2+、Fe^2+、Fe^3+、Al^3+和12mmol/L的Cu^2+对木聚糖酶的活性有抑制作用,而Ca^2+,Zn^2+和4mmol/L Cu^2+等金属离子对该酶有激活作用。  相似文献   

2.
采用紫外诱变和梯度平板法筛选出耐底物的突变株,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发酵液起始pH值、装液量、发酵周期、接种量对产酶的影响,确定最佳的发酵条件;采用均匀设计实验优化发酵培养基。筛选出.株能耐受4%丙烯腈的腈水合酶产生菌,在最佳产酶条件下,耐底物突变株的腈水合酶酶活达到11.5MU/mL,与优化前相比,酶活提高了49.35%。腈水合酶耐底物突变株的最佳发酵条件为:初始pH7.0、装液量16%、发酵周期58h、接种量10%。最佳发酵培养基配方为:ρ(葡萄糖)=26g/L,ρ(酵母膏)=2g/L,ρ(尿素)=4g/L,ρ(谷氨酸钠)=0.5g/L,ρ(K2HP04)=0.2g/L,ρ(KH2P04)=0.2g,/L,ρ(MgS04)=0.05g/L,φ(DXL)=0.5mL/L。  相似文献   

3.
对海参肠道β-1,3-葡聚糖酶的提取条件及酶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pH6.0的磷酸盐浸提液0.05mol/L,NaCl浓度为0.05mol/L,缓冲液体积与海参肠质量之比为4:1,硫酸铵饱和度为80%;该酶最适反应条件为:温度40℃,pH6.0;该酶在10-40℃,pH5.O~6.5酶活力稳定.Mn^2+对酶具有一定的激活作用,Cu^2+、Cd^2+、Mg^2+、Fe^2+、Zn^2+、Bd^2+、K^+、Ag^+对酶存在不同程度的抑制,其中Cu^2+对酶的抑制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4.
将核酸识体分子识别模式与纳米金催化发光特性相结合,建立了一种简单、灵敏测定K^+的新方法。该方法测定K+的线性范围为7.4×10^-8~7.4×10^-5mol/L,其检出限为2.9×10^8mol/L。并对浓度为5.6×10^-7mol/L的K^+重复测定6次,相对标准偏差为3.6%。同时,考察了K’的适配体对K^+结合的特异性,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于K^+的测定具有很好的选择性。  相似文献   

5.
产黄芪甲苷酶的酶反应条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提高黄芪甲苷产率,研究了微生物所产的黄芪甲苷糖苷酶将3个糖基黄芪皂苷转化为黄芪甲苷的酶性质。该酶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为35℃,底物质量浓度为30mg/mL,pH5.0,酶反应时间28h,K^+、Na^+对提纯酶有激活作用,Zn^2+、Fe^3+对酶有抑制作用,其中Fe^3+抑制作用显著。在20~60℃、pH4.0~7.0时,酶活力相对稳定。在最佳酶反应条件下,黄芪甲苷的产率为8.7%。  相似文献   

6.
白腐菌TP21漆酶分离纯化及其部分酶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腐菌TP21漆酶粗酶液经过硫酸铵分级沉淀、DEAE-Cellulose离子交换层析,得到了电泳纯的漆酶,总酶活回收率达到25.7%,纯化了37.1倍,酶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1.5×103,其最适作用温度为45℃.漆酶催化愈创木酚的vm和Km分别为4.5×10-3mm01.L-1·min-1和2.22×10-5mmol/L.金属离子K 和Mn2 对酶有激活作用,Fe2 、Fe3 、Ca2 和Co2 对酶活有很大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从不同来源的储粮样品中分离了4株灰绿曲霉、3株白曲霉,将培养后菌体破碎得到的粗酶液分别经硫酸铵盐析、SephadexG—200柱层析纯化得到过氧化氢酶.对分离酶的主要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这些过氧化氢酶的最适温度均为35℃左右,在水溶液中对热不稳定.酶催化适宜的pH范围为4-9,最适pH均在7.0左右,酶的Km值在33.3-41.7mmol/L范围,金属离子及化合物对酶活力的影响基本相同;1mmol/L浓度的CU^2 、Mg^2 、Fe^2 、Zn^2 对酶活力有激活作用,1mmol/L浓度的巯基乙醇、Fe^3 、Ca^2 对酶活力有抑制作用,1mmol/L的NaN3、Hg^2 可使酶完全失活.该特性研究为酶学方法测定储粮霉菌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采用电化学方法制备聚甲基红膜修饰电极(PMRE/GCE),研究对硝基酚在PMRE/GCE上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在pH=6.5的磷酸盐缓冲液(PBS)中,扫描速度为0.24V/s时,对硝基酚的还原峰电流值(ipc)与其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k=1.391×10^2c+1.942×10^-2(i:mA,c:mol/L);相关系数r=0.9996;检出限:2.0×10^-5mol/L(RSN=3)。将其应用样品测定的平均回收率为101%。  相似文献   

9.
采用荧光光谱对比法,研究了Eu^3+在偏苯三甲酸(TLA)为配体的水溶液中的荧光增强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pH值为6.3的水溶液中,偏苯三甲酸的敏化可使Eu^3+荧光强度提高3个数量级;有表面活性剂TritonX-100存在时,稀土La^3+能使Eu^3+-TLA体系的荧光强度进一步增大约2个数量级。采用分子内、分子间能量传递模式解释了该体系在不同测试条件下的共发光机理。在最佳测定条件下,当Eu^3+浓度在6.7×10^-8-5.0×10^-6mol/L的范围内时,其浓度与Eu^3+-La^3+-TLA-TritonX-106体系的荧光强度呈线性关系,且Eu^3+在该体系中的检出限达到了8.0×10^-9mol/L。  相似文献   

10.
基于多壁碳纳米管修饰印刷碳电极对甲氧氯普胺的电催化作用,建立了测定甲氧氯普胺的流动注射计时电流法与印刷碳电极相比,多壁碳纳米管修饰印刷碳电极显著降低了甲氧氯普胺的氧化峰电位,提高了氧化峰电流.测定甲氧氯普胺的线性范围为8.04×10^-5-1.0×10^-3mol/L,检出限为5.0×10^-5mol/L(S/N=3);1.0×10^-4mol/L的甲氧氯普胺测定的RSD为3.0%(n=9).方法已成功应用于药片中甲氧氯普胺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11.
合成了一种以BODIPY染料为荧光团,Schiff碱结构为识别体的长波长Cu2+荧光猝灭探针。在pH=7.36的缓冲溶液中,当Cu2+浓度达到0.5×10-4mol/L时,探针在最大发射波长为775 nm处的荧光强度减弱40%以上,且识别作用不受其它金属离子干扰。Cu2+浓度在(0.7-3.0)×10-6mol/L范围内,探针的荧光强度与Cu2+浓度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可以定量检测中性水溶液中的Cu2+含量。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一种基于聚硫堇/纳米金复合材料修饰电极对NO2-的电催化氧化。相对于裸玻碳电极,聚硫堇-纳米金协同催化效应使NO2-的氧化电流增强,过电位降低。详细讨论了聚合膜的厚度、纳米金吸附时间、pH缓冲介质、pH值以及干扰离子对NO2-氧化电流的影响。在最优实验条件下,测得NO2-的线性范围为3.0×10^-6~1.0×10^-3 mol/L,检测限为1.0×10^-6 mol/L。该修饰电极具有灵敏度高、稳定性和重现性好、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可用于实际样品中NO2-含量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利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在0.2mol/L的LiClO4溶液中,乙酰基二茂铁(AFc)在圆盘电极(RDE)上的电化学行为,采用两种方法求得乙酰基二茂铁的扩散系数:一种是利用静止圆盘电极测定扩散系数,另一种是用旋转圆盘电极测定扩散系数。实验结果表明:乙酰基二茂铁在圆盘电极上的氧化还原反应为扩散控制的可逆过程,氧化还原峰电位差ΔEp≈56.5mV,电子转移数n=1。通过测定静止圆盘电极的电流-电位曲线,得到AFc的扩散系数Da=4.74×10-5 cm2/s,AFc+的扩散系数Dc=4.47×10-5 cm2/s。而通过测定旋转圆盘电极上的峰电流与电位扫描速率关系曲线,得到的AFc的扩散系数Da=5.20×10-5 cm2/s,AFc+的扩散系数Dc=5.07×10-5 cm2/s,比静止圆盘电极测定扩散系数略高。同时测定电极反应的还原过程的速率常数kfc=7.17×10-3 cm2/s,氧化过程的速率常数kfa=8.31×10-3 cm2/s。  相似文献   

14.
在含赖氨酸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用循环伏安法在制备好的纳米二氧化钛-壳聚糖玻碳电极上聚合聚赖氨酸薄膜,采用循环伏安法和示差脉冲法研究对甲基苯酚在聚赖氨酸/二氧化钛-壳聚糖修饰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实验结果表明:聚赖氨酸/二氧化钛-壳聚糖修饰电极对对甲基苯酚的氧化具有良好的电催化作用,对甲基苯酚的浓度在6.0×10^-6~1.0×10^-4mol/L范围内与峰电流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可达5.0×10^-7mol/L.该复合修饰电极可作为电化学传感器用于对甲基苯酚的含量测定及环境水体中实际样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基于Al(Ⅲ)对荧光试剂土霉素的荧光增强,建立了测定微量Al(Ⅲ)的荧光分析方法.选用pH4.40的HAc-NaAc缓冲溶液,最大激发与发射波长分别为426.0nm和496.0nm,土霉素荧光强度与Al(Ⅲ)的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测定Al(Ⅲ)浓度的线性范围为(2.00×10^-6-3.00×^10^-4)mol/L,检出限为1.21×10^-7mol/L,常见的共存离子不干扰测定.本方法用于样品中微量Al(Ⅲ)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6.
对江米酒中提取纯化得到的凝乳酶的酶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凝乳酶反应的最适反应温度为35。40℃,60℃保持20min完全失活;随着pH的降低凝乳活力提高,在pH1~7范围内稳定,最适pH为5.2;Na+、K+对其凝乳活力表现微弱的抑制作用,而NH4+、Mg2+,ca2+、Ba2+、Zn2+、Mn^2+、Al^3+、Fe^2+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对凝乳酶活力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对凝乳活力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多羟基化合物、p巯基乙醇及乙二胺四乙酸(EDTA)作为酶的修饰剂对酶活力具有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通过硫酸铵分级盐析、Sephadex G-25凝胶过滤层析、DEAE Cellulose 52离子交换层析,将曲霉TCCC45017产的壳聚糖酶进行纯化,纯化倍数为57.21,回收率为26.55%,比活力提高至587.55 U/mg.经过SDS-PAGE电泳测得其分子质量为3.75×104 u.该酶作用的最适温度为55℃,最适pH为5.5,50℃以下保温1 h内酶的热稳定性较好,pH稳定范围为5.5~7.0,添加金属离子Mg2+、Ca2+、Ba2+、Mn2+对该酶有激活作用,Cu2+、Fe2+、Zn2+、Al3+则对酶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