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 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信息处理速度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成套测验(MCCB)评估79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和54例正常对照者信息处理速度,并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病例组临床症状。结果 病例组在信息处理速度总分及连线、符号编码、言语流畅性三个分测验成绩明显差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性别、首发年龄、家族史、病程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信息处理速度相关。结论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信息处理速度有明显的损害,可能受首次发病年龄、家族史、性别、病程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伦敦塔测验(TOL)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执行功能,并探讨其与精神症状的可能关系。方法:使用TOL测验分别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和健康对照各40例进行测试,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患者的精神症状。结果:①精神分裂症患者组TOL测验1步、2步、3步及4步任务的正确答题数目较正常组少(P<0.05);反应时间均较正常组长(P<0.05);②患者TOL测验中的1步、2步、3步及4步任务的反应时间与PAN-SS量表中阴性症状因子和认知缺损因子得分呈正相关关系(P<0.05);3步及4步任务的正确答题数与PANSS量表中阴性症状因子和认知缺损因子得分呈负相关关系(P<0.05);总的正确答题数与PANSS量表中认知缺损因子得分呈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执行功能受损,且与阴性症状和认知缺损存在相关性。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执行功能的评定应选择难易程度适当的测量工具。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首发未用药精神分裂症患者伴胰岛素抵抗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6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精神科就诊的首发未用药精神分裂症患者131例作为观察组,同时纳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护人员及来体检的健康志愿者90例作为对照组,根据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将观察组分为IR组和no-IR组。采用稳态模式评估法(HOMA)评价受试者胰岛素抵抗情况,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患者精神症状,认知功能成套测验(MCCB)评估患者认知功能。结果 (1)观察组空腹血清胰岛素水平,HOMA-IR值高于对照组(均P<0.001);观察组认知功能七大领域得分差于对照组(均P<0.001)。(2)IR组和no-IR组PAN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IR组MCCB中的信息处理速度,注意及警觉性,工作记忆,视觉学习差于no-IR组(均P<0.05)。结论首发未用药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空腹血清胰岛素水平升高,伴胰岛素抵抗的患者对比无胰岛素抵抗的患者认知功能损害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4.
精神分裂症患者执行功能及其与精神症状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执行功能,并探讨其与精神症状的关系。方法:采用手册式伦敦塔(TOL)测验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健康对照组进行测试,以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结果:①患者组TOL测验正确回答的数目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②患者的正确回答数目与PANSS中阴性症状因子、兴奋敌对因子、认知缺损因子得分呈负相关关系(P<0.01;P<0.05;P<0.01);与阳性症状因子、焦虑抑郁因子得分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执行功能受损,且与其阴性症状、兴奋敌对和认知缺损维度存在较高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损害情况,了解奥氮平单一治疗对患者认知功能的潜在作用。方法将34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完成研究30例,研究组)和30例健康对照者(正常对照组)纳入研究,研究组患者采用奥氮平单一治疗8周,观察其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8周对其进行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成套测试(MCCB)和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分,并与正常对照组MCCB测试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30例患者治疗8周后痊愈16例,显著进步14例,有效率为100.0%,显效率为100.0%;研究组患者治疗后PANSS总分和各分项得分均显著下降(P<0.05),PANSS平均减分率达(72.9±9.5)%。研究组患者治疗前连线测试完成时间显著长于正常对照组,符号编码、注意力/警觉性、工作记忆、言语记忆、视觉记忆以及推理与解决问题等得分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P<0.05)。治疗8周后,研究组患者连线测试完成时间较治疗前显著缩短(P<0.01),符号编码(P<0.05)和工作记忆(P<0.01)得分较治疗前显著升高,注意力/警觉性、言语记忆、视觉记忆、推理和解决问题等得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工作记忆和视觉记忆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连线测试时间仍较长,符号编码、注意力/警觉性、言语记忆和推理解决问题等得分仍较低(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前研究组患者的认知功能与PANSS总分及各分项得分无相关性,经奥氮平治疗后,推理与解决问题得分与PANSS中的一般病理得分呈正相关(r=0.390,P=0.037)。结论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广泛的认知功能损害,奥氮平单一治疗可部分改善操作速度及工作记忆功能;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和临床症状无相关性,认知功能损害是精神分裂症独立的症状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未治期时长(DUP)与首发精神分裂患者精神症状、认知功能、行为功能和社会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110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设为研究组,然后按照DUP中位数分为短DUP组(DUP为1~12个月)64例和长DUP组(DUP为13~24个月)46例。另选取同期9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研究组与对照组、短DUP组与长DUP组Matrics公认认知成套测验(MCCB)评分、Stroop色词测验(SCWT)时长、Barthel指数(BI)评分、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量表(WCST)评分、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评分以及功能大体评定量表(GAF)评分,比较短DUP组与长DUP组阳性和阴性精神分裂症症状量表(PANSS)评分,并对DUP与首发精神分裂患者精神症状、认知功能、行为功能和社会功能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研究组MCCB各维度评分、BI评分、GAF评分和PSP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SCWT测试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WCST测评总正确数和完成分类数均少于对照组,总错误数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长DUP组PANSS阴性症状评分高于短DUP组,MCCB各维度评分、BI评分、GAF评分和PSP评分均明显低于短DUP组,且SCWT测试时间明显长于短DUP组,WCST测评总正确数和分类数均少于短DUP组,总错误数多于短DU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DUP与阴性症状评分和SCWT测试时长呈正相关,与MCCB评分、WCST测试总正确数、BI评分、GAF评分和PSP评分呈负相关(r=0.298、0.311、-0.344、-0.312、-0.979、-0.267、-0.278,P<0.05)。结论:DUP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PANSS阴性症状评分和SCWT测试时长呈正相关,与MCCB评分、WCST测试总正确数、BI评分、GAF评分和PSP评分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7.
程勇鹏  张庆杰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21):2658-2660
目的:比较奥氮平与利培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符合入组标准的56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奥氮平组和利培酮组,分别进行8周药物治疗,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其疗效,用TESS评估其不良反应;用威斯康辛卡片分类测验、连线测验A、连线测验B、Stroop-C和Stroop-WC测验等神经认知测验评估认知功能.结果:治疗后56例患者PANSS总分明显下降,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均P>0.05);奥氮平与利培酮能显著改善记忆、注意及执行功能,奥氮平组神经认知测试成绩在Stroop-WC测验、WCTS正确数和WCTS持续错误数分别为(108.71±12.40),(35.92±6.83),(16.09±11.46)分,而利培酮组分别为(119.72±9.20),(31.59±5.12),(21.59±12.96)分.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结论:奥氮平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改善作用优于利培酮.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奎硫平与利培酮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条件的46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奎硫平组和利培酮组,分别进行8周系统治疗,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估其疗效;用知识、算术、数字符号、逻辑记忆,威斯康辛卡片分类测验等神经心理测验评估认知功能影响.结果治疗后46例患者PANSS总分明显下降,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均P>0.05);奎硫平与利培酮能显著改善记忆、注意及执行功能,奎硫平组神经心理测试成绩在Stroop2测验、词汇流畅性测验、WCTS正确数分别为(109.76±1.41)分、(19.94±6.32)分、(35.71±6.74)分,而利培酮组分别为(118.79±1.21)分、(15.88±6.48)分、(31.76±5.84)分.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奎硫平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注意及执行功能的改善作用优于利培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坦度螺酮联合奥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将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奥氮平治疗组(37例)和坦度螺酮联合奥氮平治疗组(38例),在治疗前及治疗12周末应用标准化的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成套测验(MCCB)评定认知功能,应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结果治疗12周末两组间比较,坦度螺酮联合奥氮平组在连线、持续操作、数字序列、空间广度、迷宫分项目测验成绩上优于奥氮平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PANSS总分、阳性症状分、阴性症状分及一般精神病理分上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坦度螺酮联合奥氮平治疗能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但不能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首发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损害特点,以及认知功能损害与精神症状的关联性.方法 对43例符合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首次发作男性患者,在其精神症状好转前后,即治疗前与治疗8周后分别用华文认知能力测验(CCAS)和阳性及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同时对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研究.结果 首发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后认知功能与精神症状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精神症状治疗前患者认知能力总分[(85.7 ±11.5)分]以及各认知功能因子学习能力[(17.9±2.3)分]、推理能力[(16.1±3.4)分]、加工速度[(16.9±2.1)分]、工作记忆[(13.8±2.6)分]、空间/计算[(17.5±2.9)分]、言语智商[(86.8±11.7)分]、操作智商[(83.9±12.4)分];精神症状治疗后患者认知能力总分[(97.6±14.3)分]以及各认知功能因子[学习能力(20.1±2.9)分、推理能力(18.9±3.1)分、加工速度(19.7±1.8)分、工作记忆(15.7±2.5)分、空间/计算(20.8±2.5)分、言语智商(98.3±13.7)分、操作智商(95.8±14.6)分,P<0.01].治疗前后IQ的差值与PANSS总分差值及阳性总分差值具有正相关性(r值分别为0.596及0.783).结论 (1)首发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在发病初期就存在认知功能损害;(2)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改善精神分裂症临床症状的同时对改善患者认知功能损害具有一定作用;(3)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的改善与患者阳性症状的好转具有一定的正相关,而与阴性症状改善相关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认知行为治疗(CBT)对首发偏执型精神分裂症的早期疗效和预后观察。方法:选取首发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CBT合并奥氮平组)和对照组(奥氮平组)各30例,研究组在口服奥氮平基础上,进行为期12周的CBT治疗,随访6个月。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价疗效,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评定社会功能,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2周末及随访结束时,研究组与对照组同期对比,PANSS各项评分显著降低(P<0.05或P<0.01)。半年随访时,研究组SDSS大部分项目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与对照组复发率分别为23.3%和51.7%,研究组与对照组停药率分别为6.7%和31.0%,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BT合用奥氮平治疗首发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比单一药物治疗更具有优越性,近期疗效更明显,治疗依从性更好,复发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帕利哌酮缓释片与利培酮片治疗首发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将66例首发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A组 (帕利哌酮组) 和B组 (利培酮组) , 每组患者各33例.A组患者给予帕利哌酮缓释片口服治疗;B组患者给予利培酮片口服治疗.2组患者治疗时间均为8周.在治疗前、治疗第1、2、4、8周末, 用PANSS评定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用TESS评定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 对比治疗前, 2组患者的PANSS量表总分及各因子分值均为下降明显 (P<0.05或P<0.01) .治疗第1周末, A组患者的PANSS总分低于B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其余各因子无明显差异 (P>0.05) .不良反应方面, A组的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 (P<0.01) .结论 对于首发儿童青少年精神分裂症的治疗, 帕利哌酮缓释片起效速度较利培酮片更快, 同时不良反应较少, 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清蛋白因子水平与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症状和认知障碍的相关性及对认知障碍缺陷程度的预测作用,为临床评估精神分裂症认知受损严重程度及预后提供辅助方法。方法:选择2017年9月至2019年4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院确诊的7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患者组,以同一医院体检中心的65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使用ELISA方...  相似文献   

14.
黄胜昌  陶建青  曾强  王海琴 《医学综述》2014,20(19):3590-3592
目的探讨奋乃静与喹硫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与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07年4月至2011年3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精神科住院的7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奋乃静组35例,给予奋乃静治疗;喹硫平组37例,给予喹硫平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数字广度测验(DS)、语词流畅性测验(VF)、连线试验A(TMT-A)、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及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的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PANSS、DS、VF、TMT-A、Cc、Rpe、PSP的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奋乃静组患者PANS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SP评分显著升高(P<0.05),喹硫平组患者的PANSS、DS、VF、TMT-A、Cc、Rpe、PSP评分较治疗前及较奋乃静组治疗后的各项指标均显著改善(P<0.05)。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喹硫平可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与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奥氮平和奋乃静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12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6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奋乃静片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奥氮平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进行临床疗效评价、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和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测评,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认知功能。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PANSS总分和阴性因子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WCST各维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WCST各维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WCST各维度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氮平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临床疗效确切,总体疗效和不良反应与奋乃静相当;但奥氮平更能够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6.
首发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执行功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执行功能障碍与精神症状、注意、记忆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80例首次发病的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评估执行功能,数字划销测验(CT)评估注意功能,修订韦氏成人记忆量表(WMS—RC)评估记忆功能,PANSS量表评估精神症状。分别将治疗前WCST成绩与精神症状、净分、失误率、记忆商做相关分析;将治疗前WCST成绩与治疗6周后精神症状的减分值做相关分析。结果 WCST的总测验次数、持续错误数、随机错误数均与阴性症状评分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299,0.398,0.31;P〈0.01)。与数字划销测验的净分呈显著负相关(r分别为0.38,0.35,0.31;P〈0.01),正确数、分类完成数均与净分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23,0.26;P〈0.05);总测验次数、随机错误数均与记忆商呈显著负相关(r分别为0.29,0.28;P〈0.01或P〈0.05).治疗前持续错误数与阴性症状的减分值呈显著负相关(r=-0.225,P〈0.05)。结论 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执行功能障碍与阴性症状的严重程度及预后相联系.执行功能障碍可能是其他认知缺陷如注意、记忆及某些精神症状的产生机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氨磺必利与舒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4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氨磺必利组和舒必利组,观察8周。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2、4、8周末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用治疗时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于治疗前和治疗8周末评定生活质量。结果两组PANSS分值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GQOLI-74评定除物质生活维度无明显变化,总分及躯体健康维度、心理健康维度、社会功能维度均显著升高(P〈0.05或〈0.01),氨磺必利组优于舒必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氨磺必利与舒必利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疗效相当,但氨磺必利组安全性高,依从性好,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与精神分裂症超高危人群的神经认知功能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分别纳入30例首次发作未接受过系统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组)、30例来自一级亲属中的超高危人群一精神病风险综合征者(超高危组1,以及3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作为被试对象,采用连线测验(TMTA)、精神分裂症简易认知评估:符号编码、霍普金斯词语学习测验修订版(HVⅡ-R)、简易视觉记忆测验一修订版(BVMT—R)、Stroop色词测验持续操作测验(CPT)、威斯康星卡片分类测验(WCST)对注意力、学习和记忆、信息处理速度以及执行功能4个领域进行全面评定。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在认知功能注意能力摩觉性、学习与工作记忆、信息处理速度及执行功能4个领域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超高危组则在除空间记忆(BVMT—R)和信息处理速度中的TMTA测验外的其它方面均与对照组存在差异(P〈0.05),差异小于患者组。认知功能指标中仅CPT与病程呈负相关(P〈0.05),WCST持续错误数与PANSS得分呈正相关(R0.05)。结论:精神分裂症高危人群存在相对广泛的认知功能损害,但轻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缺陷可能是精神分裂症的素质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针对首发精神分裂症认知功能障碍进行基于数据驱动的亚型分组,探索不同亚型患者独立认知维度的损伤差异。方法: 采用计算机自动化成套剑桥神经认知测试对253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和293例健康对照者进行神经认知功能评估,用因子分析方法分离不同的认知维度,并据此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聚类分析,结合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以及大体功能评定量表评估患者的临床症状,探索不同认知亚型首发精神分裂症的认知损伤机制及临床特征。结果: 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和健康对照者的神经认知功能可分成7个维度。据此使用聚类分析,将首发精神分裂症分成低功能和高功能两个不同认知亚型,不同亚型间各个认知维度和临床症状均有显著差异(P<0.01)。与健康对照者相比,低功能组表现出更为严重且广泛的认知功能下降,高功能组则相对保留了抑制功能,其他认知维度的受损介于低功能组和健康对照之间。结论: 首发精神分裂症存在不同认知亚型,抑制功能在不同亚型患者中受损情况不同,可能是识别首发精神分裂症不同认知亚型的核心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