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离子功能水制备及杀菌功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离子水电解工艺条件的研究表明:离子水电解时受电解时间、电压及NaCl溶液浓度等因素的影响.酸性离子水的杀菌实验证明:酸性离子水杀菌过程中有效氯是最重要因素,对杀菌效果影响最大.此外,pH值对杀菌也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土壤电导率高低包含土壤物理化学性质的丰富信息.为实现土壤电导率的实时自动检测与无线传输,设计利用电流-电压四端法对土壤电导率实时监测,利用Zigbee技术构建无线传感网络实现数据实时传输,利用太阳能电池收集太阳能并存储于锂电池中,实现对系统供电.实验结果表明,当土壤含水率大于15%时,土壤电导率与传感器输出电压呈良好的指数函数关系,系统测量误差小,性能稳定.利用Zigbee模块及MiWi(TM)协议栈构建的星形网络实现数据无线传输,在无阻挡条件下数据可靠传输距离为90m,有阻挡条件下可靠传输距离为50m.在正常天气条件下,系统能自动持续工作,在连续阴雨天气条件下,系统能正常工作10~15d.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导了轻稀土元素钇(y)、镧(La)、铈(Ce)、镨(Pr)、钕(Nd)与钐(Sm)三价金属离子与L—组氨酸形成配合物的水溶液电导性质,测定了它们的电导率、摩尔电导率,并讨论了电导率大小变化规律与离子水合程度、络合稳定常数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姚军  王芳  汤骏  唐启  王俊 《河南科学》2012,30(7):861-863
用碘量法测铜精粉中铜的含量,用溴水和硝酸替代饱和氯酸钾的硝酸溶液溶样,并对溴水的用量做条件实验,减少了硫酸冒烟这一比较漫长的操作步骤,缩短了溶样时间.  相似文献   

5.
土壤电导率及土壤溶液电导率与土壤水分之间关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沙性土壤非饱和灌溉实验表明,土壤抽提液电导率和离子强度之间符合线性关系,且土壤溶液电导率和溶液总浓度之间也有很好的线性关系,土壤体电导率和溶液电导率的比值(〉1)与含水量成线性关系,在非饱和情况下用时间域反射仪测得水分和电导率数据,再利用此关系可进行溶质的输运研究。  相似文献   

6.
离子水洗衣机的电解装置一般采用金属氧化物涂层阳极(DSA——Dimensionally Stable Anode),本论文研究采用硼掺杂金刚石薄膜(BDD)电极做离子水洗衣机的电解阳极,通过分析其特性曲线,表征参数,并和DSA电解电极对比性能,同时做一些洗涤实验来验证其洗涤效果,以此来展现硼掺杂金刚石薄膜电极具有更加稳定和良好的电化学特性,所以更适合于用做离子水洗衣机的电解装置.此外,离子水洗衣机主要是把水电解成碱性离子水来洗涤衣物,BDD电极可以做到不用离子隔膜分离出碱性离子水就可以达到洗净衣物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药用植物米槁对干旱胁迫的适应性,以米槁幼苗为研究材料,采用室内人工控水的方法,经预实验设3个水分梯度:CK(土壤相对含水量(80±5)%)、MD(土壤相对含水量(60±5)%)、SD(土壤相对含水量(35±5)%),研究了米槁幼苗对水分胁迫的生理响应机制.结果表明:同一实验期内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剧,RWC逐渐降低,电导率、MDA含量、渗透物质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均增加.而同一水分处理下,随着干旱胁迫时间的延长,叶片相对含水量呈先大幅下降后小幅回升趋势;渗透物质、电导率、MDA含量和抗氧化系统都呈逐渐升高趋势.并且干旱胁迫越剧烈,米槁幼苗叶片RWC越小,电导率、MDA、渗透物质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越大,机体抵抗干旱反应越强.但总体而言,米槁幼苗表现出较强抗旱性,对水分条件的适应范围较广.  相似文献   

8.
重铬酸钾法测定铁矿石中铁含量实验的改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经典的重铬酸钾法测定铁矿石铁含量的实验方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了用重铬酸钾微量滴定法测定铁矿石含量的实验条件,给出了铁矿石在600℃下灼烧至恒重的预自理方法和溶样温度为65℃的有效溶样方法。用本法测定结果其回收率为99.76%,RSD为0.083%,且铬和汞的排放量分别降低了20倍和50倍。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以微波溶样技术消解样品、冷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化妆品中的微量汞的方法。系统研究了冷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汞的实验条件,对微波消解条件进行了优化,并对共存离子的影响和方法的精密度进行了试验。实验结果表明,本法具有简便、灵敏、选择性好、线性范围宽等特点。  相似文献   

10.
冻融作用对土壤含水率、pH值、电导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亚红 《山西科技》2010,25(2):78-79
我国对土壤冻融作用研究主要集中在自然环境条件下冻土环境变化。文章对齐齐哈尔市南郊污水处理厂附近的氧化塘中的冻融土壤进行研究,论述了冻融作用对土壤三参数的影响。研究表明,季节性冻融作用对土壤的含水率、pH值、电导率都有影响,尤其是对含水率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1.
以喹啉为再生水中代表性有机物,研究了白城市泄水区包气带土壤对再生水中微污染物的吸附过程和影响规律.结果表明:A采样点TOC含量、总盐度以及电导率都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少;B点整体较为稳定,但中部TOC略低、总盐度及电导率略高.酸性条件下喹啉的吸附强于碱性条件,当pH=6.0时喹啉在土壤中的吸附量最大.Fe3+离子明显抑制喹啉的吸附,而Fe2+离子能够促进喹啉的吸附.当土壤中喹啉和2-羟基喹啉共存时,其产生的协同吸附效应增大了喹啉在土壤中的吸附量.  相似文献   

12.
矿物电导率Meyer-Neldel补偿规律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量矿物电导率数据分析表明,矿物电导率存在Meyer-Neldel补偿规律,即同一矿物在不同物理、化学条件下测得电导率有很大差异,但其指前因子和活化能之间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基于矿物电导率补偿规律,形成了从矿物电导率计算元素扩散系数的新方法,其计算结果与实验扩散数据符合较好.利用钙钛矿的电导率补偿关系,结合电磁测深结果,亦能获得更合理的地球深内部电导率结构.  相似文献   

13.
采用微波溶样法溶解较难溶的海绵铁,用ICP测定其中的氧化钙、氧化镁、氧化铝、二氧化硅、二氧化钛和磷等主要杂质的含量.探索了微波溶样条件、分析谱线的选择以及铁基体的干扰及校正.试验表明:微波溶样-ICP法测定海绵铁中氧化钙、氧化镁、氧化铝、二氧化硅、二氧化钛和磷等主要杂质的含量,精密度为RSD%≤3%,回收率在95~105%之间;微波溶样-ICP法测定海绵铁中各元素的含量是一个快速、简便、实用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4.
据两年来初步研究,看出如下粗略规律:1、硫酸盐为主的土壤,Cl~-与SO_4~-当量比在1:2—10范围内,发芽率决定盐分总量。2、植株与根层土壤电导率具有一定相关性。土壤盐分正常时,植株水浸液(1:40)电导率接近或大于土壤溶液(1:5)。当土壤盐分危及作物生长时,植株水浸液(1:40)电导率小于土壤溶液(1:5)。同时受害植株电导率高于正常植株。  相似文献   

15.
采用电位滴定法和硫原子转化法分别测试了样品中的Co、S原子含量,并探讨了样品取样条件、溶样条件及样品主要杂质等对测定的影响. 通过计算实验数据获得样品中S、Co原子配比,从而得到二硫化钴含量分析方法. 样品的重现性比较好,标准偏差小于0.25%.  相似文献   

16.
湿地水盐信息的空间变异规律有助于理解盐渍生境植物群落的适应机制及土壤生态系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 本文以黄河口盐沼湿地和淡水恢复湿地为研究对象,在生长季采集土壤表层样品,并在春夏秋季分别采集典型土壤剖面土样,对比分析了2类湿地表层土壤和典型剖面土壤水盐信息的季节变化特征,并探究了湿地表层土壤和土壤剖面中水盐因子之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盐沼湿地土壤电导率在整个植物生长季均高于淡水恢复湿地,且2类湿地均呈逐渐减小的趋势,而淡水恢复湿地在7月份调水调沙后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2类湿地土壤水土质量比在整个生长季呈缓慢增加趋势,淡水恢复湿地土壤水土质量比在调水调沙后显著增长. 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盐沼湿地土壤水土质量比呈现波动式降低,电导率呈波动式增加,而淡水恢复湿地土壤水土质量比在调水调沙前后由高到低呈现为上层、底层、中层,电导率则呈相反的变化趋势;盐沼湿地和淡水恢复湿地的表层土壤电导率与 w(SO24- )、w(Cl- ) 质量分数均具有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而对土壤剖面而言,淡水恢复湿地土壤电导率仅与 w(Cl- )呈正相关关系(P<0.05),盐沼湿地土壤电导率则与 w(SO24- )和 w(Cl- )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7.
阴山北麓春季土壤含盐量及其与电导率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阴山北麓春季土壤野外采样的含盐量进行室内理化分析表明,土壤已接近或达到盐渍化水平.在所采集的土壤样品中,中度盐渍化土壤、轻度盐渍化土壤及非盐渍化土壤所占比重分别为7.7%、53.8%和38.5%.对土壤浸提液电导率的测定表明,土壤含盐量与电导率呈较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根据该区的实际情况,提出植树种草、井灌沟排、施用磷石膏、合理开发利用土地等措施,以改良土壤.  相似文献   

18.
文章依据湖滨土壤盐渍化程度、土壤类型、植被状况等在艾比湖湖滨选取6条样线,采集334个土样,并利用3S野外测量平台获得所采土样的精确位置,分析了土样总盐与电导率的关系,拟合出土壤盐分的电导率线性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19.
向海湿地土壤草根层对铅镉的静态和动态吸附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向海湿地采集的土壤草根层进行了吸附Pb2 ,Cd2 的静态和动态实验,结果表明土壤草根层吸附Pb2 ,Cd2 的过程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曲线(n=8,P=0.02),动态实验的饱和吸附量约是静态实验饱和吸附量的6倍,且吸附Pb2 的能力大于吸附Cd2 的能力.通过分析动态实验流出液的pH值、有机质含量和电导率,对土壤草根层吸附Pb2 ,Cd2 的机理进行了探讨,初步推测土壤草根层对Pb2 ,Cd2 的吸附属于离子交换吸附.  相似文献   

20.
由于硅酸盐熔体的电导率比固相矿物显著提高,地球内部的熔融区域(如岩浆房)在大地电磁测深获得的电性结构中表现出电导率异常.为了制约这些区域的物理化学条件(如熔体比例和熔体的水含量),迫切需要不同成分硅酸盐熔体在各种温度、压力和水含量条件下的电导率测量数据.本文总结了硅酸盐熔体电导率实验研究的进展,指出Na离子和水的含量是影响熔体电导率的关键因素,并以大洋软流圈低速带和长白山天池火山岩浆房为例介绍了实验结果的应用.未来潜在的前沿研究方向包括测量超临界流体(可视为一种高度富水的特殊硅酸盐熔体)的电导率,以及利用电导率突变确定岩石的熔融温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