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临近既有线的新隧道开挖爆破减震技术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刘加尧 《工程爆破》2000,6(2):78-81,77
在与既有隧道的间距很小的情况下进行新隧道的开挖爆破 ,应不影响线路的正常运营 ,为此必须采取一系列控制爆破震动的技术措施。本文论述了所采取的各种减震措施 ,其中包括开挖顺序、掏槽形式、循环进尺的确定 ,微差爆破的使用以及周边空孔的设置等。此外 ,还介绍了爆破震动监测  相似文献   

2.
黄石月亮山隧道是典型的城市浅埋大跨度隧道。为了控制隧道开挖中的爆破震动效应,减少下穿隧道对居民区、房屋建筑结构的影响,在隧道掏槽爆破过程中,采取电子雷管逐孔孔间微差起爆技术进行爆破作业。考虑到微差时间对爆破震动和爆破效果的影响,分别选取5 ms、6 ms、7 ms、8 ms和10 ms逐孔微差时间进行试验,得出不同孔间微差时间下爆破效果,进而优选方案。结合震速、震动频率和爆破效果的优选结果表明:选取孔间微差时间为7 ms时,测点最大震动速度小于1.5 cm/s,控制在震动安全标准之内;最低震动频率高于30 Hz,与房屋结构发生共振几率较小;且岩石破碎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广州地铁三号线连拱隧道微震爆破设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朱赞成  徐化祥 《爆破》2007,24(3):110-113
要在密集的建筑群和广州地铁一号线的地下,进行隧道爆破开挖施工,只有采用微震控制爆破技术才能使地表建筑物免受爆破震动的危害.介绍广州地铁三号线体育西站的钻爆施工的设计、爆破控制、震动监测等内容,采取闭合双回路孔内外延期非电微差起爆技术,严格控制最大一段起爆药量,并采取有效的安全技术措施,隧道拱部采用光面爆破,墙部采用预裂爆破,核心掏槽采用抛掷爆破的综合微震控制爆破技术,以尽可能减轻对围岩和周围构筑物的扰动,维护围岩自身稳定性,达到良好的轮廓成形.经过监测爆破达到了预期效果,未造成危害.  相似文献   

4.
《工程爆破》2022,(4):32-35
大连石门山隧道为双幅式双向六车道隧道,隧道施工难度最大地段为北口130m超浅埋地段。针对该地段的复杂情况采用机械配合爆破的方法进行施工,下部采用微震动爆破,上部采用机械开挖,最终安全快速地通过该地段。本文介绍了该工程地质概况、开挖方案、特制挖斗、爆破参数。该法对大跨度复杂性隧道的开挖有很强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5.
大连石门山隧道为双幅式双向六车道隧道,隧道施工难度最大地段为北口130m超浅埋地段。针对该地段的复杂情况采用机械配合爆破的方法进行施工,下部采用微震动爆破,上部采用机械开挖,最终安全快速地通过该地段。本文介绍了该工程地质概况、开挖方案、特制挖斗、爆破参数。该法对大跨度复杂性隧道的开挖有很强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6.
小净距公路隧道爆破震动观测与分析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基于小净距的南方某公路隧道二期工程爆破震动安全监测,通过质点振动速度峰值与主振频率分析,展开了基于小净距公路隧道的爆破震动观测与研究。首先介绍了测线与测点布置原则,并阐述了爆破震动观测及其结果,得出了相应的质点振动速度峰值衰减经验公式及v-ρ关系曲线。结果表明,半断面、下上台阶和全断面爆破等三种不同隧道施工开挖方式所得出的不同的观测结果,质点振动速度峰值最大值通常出现在同一断面的墙中与顶板位置、径向方向和爆心距最小位置发生处,对应主频分布在15~75Hz,主要集中在22~50Hz。结论指出,质点振动速度峰值与对应主振频率与爆破方式以及爆心距密切相关,爆破规模与爆心距对爆破地震效应影响程度很大,隧道开挖中的全断面爆破有利于减小和控制爆破震动。  相似文献   

7.
高速公路隧道下穿既有铁路隧道控制爆破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保公路隧道爆破施工过程中既有铁路隧道的结构安全,采取了以下措施严格控制爆破振动产生的危害。通过参考相关资料,将上行铁路隧道的振动安全控制标准确定为8.0cm/s。隧道采用台阶法开挖,上台阶爆破循环进尺为0.9m,以控制每次爆破的爆破规模。爆破施工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减振技术措施,如增加起爆段别、减少单段起爆药量、增加空孔数量等。爆破取得了良好效果,对既有隧道没有造成影响,达到了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8.
为确保公路隧道爆破施工过程中既有铁路隧道的结构安全,采取了以下措施严格控制爆破振动产生的危害。通过参考相关资料,将上行铁路隧道的振动安全控制标准确定为8.0cm/s。隧道采用台阶法开挖,上台阶爆破循环进尺为0.9m,以控制每次爆破的爆破规模。爆破施工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减振技术措施,如增加起爆段别、减少单段起爆药量、增加空孔数量等。爆破取得了良好效果,对既有隧道没有造成影响,达到了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9.
秦山核电站深孔爆破震动安全控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秦山二期扩建工程3#、4#机组负挖项目整个场地离1#、2#机组中心约350m,因开挖工程量较大,爆破震动危害对正在发电的1#、2#机组会产生严重的后果。为此,采用了爆破震动监测手段和比例药量控制方法来保证核电站爆破震动安全。文中详细介绍了秦山核电站二期扩建工程3#、4#机组负挖项目所采取的爆破震动安全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0.
秦山二期扩建工程3#、4#机组负挖项目整个场地离1#、2#机组中心约350m,因开挖工程量较大,爆破震动危害对正在发电的1#、2#机组会产生严重的后果。为此,采用了爆破震动监测手段和比例药量控制方法来保证核电站爆破震动安全。文中详细介绍了秦山核电站二期扩建工程3#、4#机组负挖项目所采取的爆破震动安全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1.
爆破震动对邻近隧洞的影响及其控制是水利、铁道、交通等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问题。运用动力有限元数值模拟 ,研究了爆破震动对邻近隧洞的影响问题。比较了掌子面上的崩落、缓冲、光面等不同炮孔爆破、不同分段方式和起爆顺序对邻近隧洞的震动影响。在确定邻近隧洞周边峰值振速和峰值拉应力分布的基础上 ,分析了开挖爆破对邻近隧洞震动影响的关键因素 ,并提出了合理的起爆顺序和爆破震动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2.
开挖爆破对邻近隧洞的震动影响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易长平  卢文波 《工程爆破》2004,10(1):1-5,12
爆破震动对邻近隧洞的影响及其控制是水利、铁道、交通等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问题。运用动力有限元数值模拟 ,研究了爆破震动对邻近隧洞的影响问题。比较了掌子面上的崩落、缓冲、光面等不同炮孔爆破、不同分段方式和起爆顺序对邻近隧洞的震动影响。在确定邻近隧洞周边峰值振速和峰值拉应力分布的基础上 ,分析了开挖爆破对邻近隧洞震动影响的关键因素 ,并提出了合理的起爆顺序和爆破震动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3.
大坪隧道掘进中爆破震动的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重庆轻轨大坪车站隧道最小埋深仅4m,地面人口密集,建筑物林立。采用了浅孔、多循环和楔形掏槽的分步开挖方式;根据被保护建筑物的安全振速确定最大一段药量;采用了增设减振孔的光面爆破技术;同时严格控制单孔药量。在开挖施工过程中还进行了爆破震动监测。上述技术措施有效地控制了爆破的地震强度,保证了开挖施工的安全,地表建筑物没有损坏。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隆芯1号电子雷管首次在铁路隧道工程爆破中的应用情况,探索了电子雷管在隧道爆破中的使用方法,为复杂环境下隧道爆破提供了新的手段。在爆破试验过程中分析了爆破振动监测结果,找出爆破振动的特点,调整孔间延时以观测振动效果的改善情况,最终将爆破振动最大值控制在1.5cm/s左右,仅为采用导爆管爆破其值的30%,平均掘进进尺达到3m,满足了振动安全和掘进速度两方面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隆芯1号电子雷管首次在铁路隧道工程爆破中的应用情况,探索了电子雷管在隧道爆破中的使用方法,为复杂环境下隧道爆破提供了新的手段。在爆破试验过程中分析了爆破振动监测结果,找出爆破振动的特点,调整孔间延时以观测振动效果的改善情况,最终将爆破振动最大值控制在1.5cm/s左右,仅为采用导爆管爆破其值的30%,平均掘进进尺达到3m,满足了振动安全和掘进速度两方面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结合南京机场线地铁项目,进行了邻近隧道爆破开挖作用下既有隧道的爆破振动速度现场监测试验,应用BP神经网络,建立了既有隧道爆破振动速度的预测模型,并与多种经验公式预测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爆破振动速度预测数据与试验监测数据拟合较好,相比于经验公式预测,具有误差小、精度高的特点。研究成果可为邻近隧道爆破开挖作用下既有隧道爆破振动控制和新建隧道爆破开挖方案完善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了确保既有铁路线和民房密集区域爆破作业的施工安全,需要着重控制爆破有害效应。结合位于湖南张家界禾家村站东侧的路堑山体爆破开挖工程,探讨了周边民房、铁路路基、铁路边坡的爆破振动控制标准,并从爆破技术和防护等方面对控制爆破振动、爆破飞石及爆破冲击波进行了研究,采取调整爆破自由面方向、预留部分山体不爆破、预裂爆破、逐孔起爆等技术,降低了爆破有害效应。为准确预报后续爆破振动,每次爆破都进行振动监测,并根据实测结果预测下一次爆破的振动值,及时调整段药量,优化爆破参数。爆破效果表明,本工程研究提出的安全技术措施确保了既有铁路线的正常运行及周边民房、居民的安全,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为了确保既有铁路线和民房密集区域爆破作业的施工安全,需要着重控制爆破有害效应。结合位于湖南张家界禾家村站东侧的路堑山体爆破开挖工程,探讨了周边民房、铁路路基、铁路边坡的爆破振动控制标准,并从爆破技术和防护等方面对控制爆破振动、爆破飞石及爆破冲击波进行了研究,采取调整爆破自由面方向、预留部分山体不爆破、预裂爆破、逐孔起爆等技术,降低了爆破有害效应。为准确预报后续爆破振动,每次爆破都进行振动监测,并根据实测结果预测下一次爆破的振动值,及时调整段药量,优化爆破参数。爆破效果表明,本工程研究提出的安全技术措施确保了既有铁路线的正常运行及周边民房、居民的安全,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