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扭转痉挛又称变形性肌张力障碍、扭转性肌张力障碍。是一种表现为肌张力障碍,在临床上骨骼肌、躯体肌呈缓慢而剧烈的不随意扭转为特征的运动。立体定向核团毁损术可有效地改善其症状,提高患的生活质量。由于手术部位距离视束、内囊等功能区较近,所以手术定位要非常精确。微电极引导下的立体定向术,除了依托螺旋CT或核磁共振等影像学进行解剖学定位外,还应用电生理技术进行功能定位,功能定位过程中需要患意识清楚,积极配合,才能达到好的效果。因此对患进行心理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和减少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立体定向手术治疗肌张力障碍患者的术中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洁  张蕊  李平  韩灵芝 《中华护理杂志》2004,39(10):751-752
立体定向神经外科手术治疗严重肌张力障碍(DT)是一种新的手术方法.总结了对86例患者实施立体定向手术时的术中护理配合,重点为指导患者在术中根据不同毁损靶点的要求配合手术;在静脉麻醉期间做好体位护理,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和血氧饱和度;在停用静脉麻醉剂期间及时调整体位,根据患者姿势适当约束四肢.本组术中未发生意外,配合良好,症状改善率在98%以上.  相似文献   

3.
扭转性痉挛症又称变形性肌张力障碍 ,临床上以肌张力障碍和四肢、躯干甚至全身的剧烈而不自主的扭转为特征。肌张力在肢体扭转时增高 ,扭转停止时则正常。此种疾病在临床上比较少见 ,同时妊娠者则更为罕见。患者虽然肢体残疾 ,但智力发育正常 ,入院后出现了一系列心理问题 ,成为影响手术抉择、夫妻感情及术后性生活的障碍。为此我们针对患者的特殊心理问题 ,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进行心理护理 ,达到满意效果 ,现介绍如下。1 病例介绍患者 ,女 ,40岁。自幼患扭转性痉挛症 ,一直治疗未愈 ,39岁与一健康男性结婚。现停经四十余天 ,出现恶心、呕…  相似文献   

4.
目的 应用脑慢性深部电刺激 (DBS)治疗难治性帕金森病 (PD)及特发性震颤 (ET),并对其疗效作出评价。方法 对 6例 PD患者及 2例 ET患者采用磁共振导向立体定向及术中电生理验证方法。将刺激电极分别植入丘脑腹中间核及丘脑底核,并同期植入刺激发生器。结果 6例患者术后获得了显著的疗效,震颤完全消失,肌张力恢复正常,步态、姿势明显改善,未出现任何并发症。结论 DBS作为目前最理想的手术方法治疗药物难治性 PD、 ET,具有极少副作用、可逆转性的优点,能完全控制震颤,明显改善肌张力障碍、步态、姿势等运动障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T定位脑立体定向手术的护理配合方法.方法:对67例患者在局麻下行CT定位脑立体定向手术,并给予精心护理配合.结果:本组患者均手术成功,手术时间50~130 min,手术有效率达97.3%,无手术死亡及术后昏迷、偏瘫、颅内出血、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CT定位脑立体定向手术具有定位准确、创伤小、操作简便、手术风险小、并发症少、患者易于接受等优点,可提高了手术安全性,是颅脑疑难病变定性诊断和治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肌张力障碍是以异常动作和姿势改变为主要特征的运动障碍性疾病,其目前最新的治疗方法是脑深部电刺激术;关于该手术的常规护理目前报道较少,尤其是小儿肌张力障碍患者。本文通过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肌张力障碍患儿回顾分析,总结了DBS 治疗肌张力障碍患儿围手术期护理的体会,结合收集整理的文献资料,对围手术期护理的一系列问题进行阐述和汇报。  相似文献   

7.
陆川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6):2842-2843
目的:比较立体定向与CT定位定向两种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8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分为两组.立体定向组32例.使用立体定向仪定位。CT定位定向组50例,不使用立体定向仅,根据CT片直接穿刺、抽吸血肿。两组病例在年龄、出血量、发病距手术时间、意识状态等因素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结果:两组手术持续时间、术中血肿抽吸率差异有显著性,术后总血肿清除率、再出血、引流时间、注尿激酶次数差异无显著性。两组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有效性上有统计学差异(U=537.500,P=0.010)。结论:与CT定位定向相比,立体定向术中定位更精确、血肿抽吸更有效,疗效佳  相似文献   

8.
两种微创钻孔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立体定向与CT定位定向两种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82例高血压性脑出血分为两组,立体定向组32例,使用立体定向仪定位。CT定位定向组50例,不使用立体定向仪,根据CT片直接穿刺、抽吸血肿。两组病例在年龄、出血量、发病距手术时间、意识状态等因素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结果:两组手术持续时间、术中血肿抽吸率差异有显著性,术后总血肿清除率、再出血、引流时间、注尿激酶次数差异无显著性。两组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有效性上有统计学差异(U=537.500,P=0.010)。结论:与CT定位定向相比,立体定向术中定位更精确、血肿抽吸更有效,疗效佳。  相似文献   

9.
立体定向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9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及优越性,以及手术方法、术后处理等。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组9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用CT定位,立体定向手术治疗,术后应用尿激酶溶解,清除血肿。结果 本组死亡13例,死亡率13.5%。依据GOS评分,生活基本自理26例,轻残23例,中残18例,重残12例,植物生存4例。结论 立体定向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具有定位精确、损伤小、不需全麻、安全性高、死亡率低等优点,尤其是对高龄危重患者值得提倡。  相似文献   

10.
脑立体定向术治疗帕金森病的健康教育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帕金森病微电极介入脑立体定向手术是目前国内治疗原发性帕金森病的最佳手术方法 ,由于其手术部位距离视囊交叉、内囊和脑干等脑内主要功能区很近 ,所以手术定位需非常精确 ,功能定位的过程需要患者意识清醒服从操作医生的指令 ,术后积极配合才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现将我院2 4 0例脑立体定向术治疗帕金森病患者的健康宣教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自 2 0 0 0年 11月至 2 0 0 2年 5月我院行脑立体定向治疗帕金森病 2 4 0例 ,均为单侧手术。男 14 6例 ,女 94例 ,年龄33~ 79岁 ,平均年龄 6 0岁 ,其中 6 0~ 6 9岁 6 6例 ,70岁以上2 8例 ,…  相似文献   

11.
立体定向苍白球毁损治疗帕金森病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评价立体定向苍白球腹后部毁损术治疗帕金森病的疗效。方法:对42例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应用MRI行苍白球腹后部定位。以微电极进行功能定位后,应用射频毁损治疗。手术前后进行UPDRS计分并计算改善率。结果:42例均有显著疗效,术后5例出现轻微并发症。症状改善率,开状态(71.1±8.2)%、关状态(86.1±9.2)%(P<0.001)。平均随访34个月,疗效稳定。结论:立体定向苍白球腹后部毁损术治疗帕金森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精神分裂症患者立体定向术后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观察立体定向手术治疗难治性精神病的术后不良反应,为实施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应用自行研制的精神外科立体定向手术不良反应观察表,对503例患者进行观察护理,并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的程度,持续时间和原因。结果立体定向术后不良反应有17种表现,排在前5位的依次为睡眠过多(65.61%)、定向障碍(48.71%)、缄默(32.80%)、头痛/头晕(32.41%)及尿失禁(29.62%)。结论不良反应观察表的应用可使立体定向术后患者的护理观察更加确实有效。  相似文献   

13.
朱建英  邵永良 《浙江临床医学》2008,10(12):1616-1617
随着CT、MPd的广泛应用及脑立体定向仪的不断发展,脑立体定向术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而CT定位是脑立体定向术脑内靶点最常用的方法。本院自2005年12月至2007年12月开展CT定位脑立体定向手术治疗难治性精神病、癫痫、脑内肿瘤活检等,现对于CT定位方法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4.
张文杰  黄帅  李继平 《护理学报》2018,25(15):58-60
目的 总结6例行脑深部电刺激术治疗肌阵挛性肌张力障碍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我科2011年5月—2016年4月收治的6例行脑深部电刺激手术治疗肌阵挛性肌张力障碍的患者,在其治疗期间进行安全护理、症状观察、手术并发症和刺激效果观察、心理护理等.结果 本组6例患者均完成了分期手术,症状得到显著改善,无严重并发症,术后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及情绪状态有明显好转,顺利出院.结论 细致全面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变化,判断刺激效果,警惕手术并发症,心理护理等是护理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立体定向颅内病变活检术病理诊断及术后出血的影响因素。方法:纳入110例行立体定向颅内病变活检术的患者,根据术后病理结果是否明确分为病理诊断组和病理未诊断组;术后98例患者复查头颅CT,根据术后有无出血征象分为术后出血组和术后未出血组。分别比较术后病理诊断与未诊断组、术后出血与未出血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手术相关变量,分析立体定向颅内病变活检术病理诊断率及术后出血的影响因素。结果:110例患者中92例病理结果可以明确诊断,病理诊断率为83.6%。术前影像学定位方式是立体定向颅内病变活检术病理诊断率的影响因素(P<0.05),采用MRI定位患者的病理诊断率较高。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和高级别胶质瘤是术后出血的影响因素(P<0.05),其中高级别胶质瘤是立体定向颅内病变活检术后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OR=5.502,P=0.005),且具有预测价值,敏感度为0.35、特异性为0.914、阳性预测值为0.737、阴性预测值0.671、约登指数为0.264,对应的曲线下面积为0.632(P=0.027)。结论:术前采用MRI定位方式能显著提高立体定向颅内病变活检术病理诊断率;高级别胶质瘤是影响术后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高血压性脑出血具有发病急骤、死亡率及致残率高的特点.脑出血微创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是立体定向术与颅内血肿清除术相结合的产物,它吸取两者的优点,减轻了开颅血肿清除术引起的组织损伤和功能障碍,与立体定向手术相比,不需要过于精确的定位,减少了手术盲区,设备也不复杂,为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治疗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7.
立体定向射频毁损术治疗癫痫的围手术期观察及护理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神经外科(南京210002)张爱琴,杨惠清,俞群群我院采用德国生产的立体定向仪(ZD系统)和N50射频仪,在CT定位下行立体定向杏仁核、海马毁损术治疗癫痫。该手术操作侵袭性小,定位准确,...  相似文献   

18.
脑慢性深部电刺激治疗难治性帕金森病及特发性震颤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应用脑慢性深部电刺激(DBS)治疗难治性帕金森病(PD)及特发性震颤(ET),并对其疗效作出评价。方法 对6例PD患及2例ET患采用磁共振导向立体定向及术中电生理验证方法。将刺激电极分别植入丘脑腹中间核及丘脑底核,并同期植入刺激发生器。结果 6例患术中获得了显的疗效,震颤完全消失,肌张力恢复正常,步态、姿势明显改善,未出现任何并发症。结论 DBS作为目前最理想的手术方法治疗药物难治性PD、ET,具有极少副作用、可逆转性的优点,能完全控制震颤,明显改善肌张力障碍、步态、姿势等运动障碍。  相似文献   

19.
脑立体定向术治疗躁郁症以其定位准确、创伤小和疗效显著等优点得到迅速推广。我院手术室200708/2009—08对85例躁郁症患者实行了脑立体定向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手术配合中常见问题分析及对策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立体定向射频毁损术治疗癫痫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采用德国产N50射频仪,在CT定位下行立体定向杏仁核、海马毁损术,该手术效果明显、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本文主要对立体定向毁损术的围手术期护理的经验和体会进行介绍。1临床资料我院1997年1~10月,行立体定向射频毁损术治疗7例,其中1例为双侧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