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逆变器输出电压模型及新型死区补偿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电压源型逆变器,建立了逆变器输出电压的数学模型,该模型描述了死区时间、功率器件管压降、开通时间、关断时间和相电流对逆变器输出电压的影响。基于该数学模型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死区补偿方法。在该补偿方法的实现过程中,需要对电流方向进行精确判断,为此基于空间矢量角的概念,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利用功率因数角实现的电流方向间接检测方法,该方法能够有效地抑制各种扰动引起的电流方向误判断。最后,利用TMS320F2812DSP控制器对这种死区补偿方法的性能进行了检验,实验结果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逆变器的死区会导致电动执行器在低速时出现电流畸变,严重影响系统的稳定性。在理论上,根据电流的过零点可以进行死区补偿,但是在实际系统中,由于噪声的影响,难以检测精确的电流过零点,因此可能出现误补偿。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死区补偿方法。对电流进行矢量分解,用电流的矢量角来间接判断电流的过零点,同时对阶跃补偿电压进行线性化处理,有效减小了可能的误补偿电压。为了验证算法,在一台0.8 k W矢量控制电动执行器上进行死区补偿实验和转速阶跃变化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以有效地对死区进行补偿,并明显改善了电动执行器的低速稳定性,由此证明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一种基于电流矢量的死区时间补偿方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郑伟  季筱隆  刘玮  苏彦民  陈昆鸿 《电气传动》2005,35(4):34-36,54
针对PWM电压型变频器死区时间对输出电压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死区时间补偿方案.该方案通过电流矢量空间角判断感应电机三相定子电流正负,推导出三相定子电压的补偿量.实验显示了该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简要论述了变频器的死区时间对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的影响。结合矢量控制中死区时间补偿方法 ,提出了一种基于定子电压矢量定向的死区补偿方法 ,通过实验表明在通用型变频器中取得了良好的补偿效果  相似文献   

5.
对SVPWM逆变控制的死区效应进行了分析,目前的死区效应补偿方法需要对电流方向进行判断,由于过零点附近的电流方向很难准确判断,所以本文提出一种死区效应补偿方法,无需判断电流方向,求出的死区电压扰动是和电流矢量同步旋转的矢量,实验表明补偿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6.
一种新颖两相调制SVPWM控制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传统空间电压矢量脉宽调制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新颖空间电压矢量脉宽调制方案。在对传统SVPWM方案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采用两相调制方法,根据负载功率因数角选取各扇区内的零电压矢量。该策略使电流在过零时及电流最大时桥臂不换流,使得器件开关频率降低了1/3,且在电流过零时,避免了对该相的死区补偿。仿真及实验结果表明该优化SVPWM控制策略能有效改善电流波形,降低开关损耗,消除了传统方案需要检测电流方向的弊端,且算法简单,易于实现。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死区效应及其对PMSM逆变器工作状况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卡尔曼滤波器的死区效应补偿方法.该方法通过对系统电流在α、β静坐标系进行系统噪声、量测噪声滤波,从而得到系统的三相电流方向,进而得到死区导致的误差电压矢量,根据误差电压矢量对电压输出进行补偿,实现对死区效应的有效抑制.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改善逆变器输出电流波形,提高PMSM系统的工作性能.  相似文献   

8.
一种基于定子电流重构的死区补偿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析了死区电压矢量和定子电流矢量的关系,由此得到一种根据重构电流矢量来补偿定子电压矢量的方法。在实现中采用了输出电压矢量脉冲宽度补偿策略,给出了软件实现流程图和实验波形。该方法实现简单,无需额外的硬件成本。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补偿效果显著,有较强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在电机控制过程中,死区和管压降的存在导致逆变器输出波形畸变。为了消除电压和电流的畸变,死区和管压降补偿是必要的。本文给出了一种简洁高效的三电平电压型逆变器死区补偿方法,用以改善电机的输出波形,详细分析了死区产生机理,利用电流矢量对死区进行准确补偿。根据PWM状态和电流矢量的位置分析功率器件压降的变化,结合电流方向进行补偿。最后基于F2812DSP芯片的三电平逆变器实验平台对该方法进行了开环和闭环实验研究,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和实际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一种基于空间矢量调制的矩阵变换器死区补偿方法   总被引:6,自引:9,他引:6  
矩阵变换器的多步换流在换流的每一步之间插入死区时间,所以在换流过程中,输出电压将发生电压损失和畸变,使输出电流谐波含量增高。该文定量分析了矩阵变换器的换流死区效应,并提出了一种基于空间矢量调制的死区补偿方法,通过对有效空间矢量和零矢量进行校正,达到补偿死区效应的目的,实验证明带死区补偿的空间矢量调制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1.
感应电机空间矢量PWM控制逆变器死区效应补偿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4  
针对感应电机矢量控制系统,提出了一种可以补偿死区误差电压并消除零电流钳位效应的死区补偿方法。在分析了影响死区效应的因素以及等效死区时间的表达式的基础上,采用平均死区时间补偿法,在两相静止轴系中对等效死区时间产生的误差电压进行了补偿。为了提高电流极性检测的准确性,利用旋转轴系中的励磁电流和转矩电流分量经过坐标反变换,判断电流在两相静止轴系所处的扇区来决定需要施加的补偿电压。另外为了更好地消除由于死区时间而产生的零电流钳位效应,将一种消除零电流钳位效应的方法结合到上述补偿方法中。最后通过TMS320F2812 DSP芯片来实现补偿算法,并在11kW感应电机矢量控制系统中验证了补偿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针对PWM逆变器死区效应引起的误差电压矢量致使开关管实际开通时间与理想给定开通时间不相等的问题,从消除误差电压矢量着手,结合SVPWM的特点,给出简化算式,提出了死区的时间补偿方法。本补偿方法采用对三个桥臂的死区时间进行独立补偿,死区大小由对应相电流的大小实时计算并直接补偿到简化SVPWM算法当中。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案能够有效地改善电流波形的正弦程度和相位偏移,算法实现简单,具有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正弦和空间矢量PWM逆变器死区效应分析与补偿   总被引:15,自引:7,他引:15  
给出了PWM逆变器死区效应引起的误差电压矢量,采用矢量合成的方法,推导了死区效应作用下电机绕组产生的合成电压矢量的幅值和相位计算公式,结合仿真分析了合成电压矢量的特征。为保证开关管实际开通时间与理想给定开通时间相等,提出了死区的时间补偿方法,结合SVPWM的特点,得到了简化算式。从消除误差电压矢量着手,提出了死区的电压补偿方法,根据SPWM和SVPWM调制方法不同,分别计算出在定子三相静止坐标系和两相静止坐标系内做死区电压补偿的算式。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补偿方法能使电机相电流波形正弦化,提高了逆变器输出性能。  相似文献   

14.
一种新颖的死区补偿时间测量方法   总被引:13,自引:14,他引:13  
该文详细分析了死区效应对逆变器输出性能的影响,同时,针对三相平衡负载,也讨论了基于平均定子电流的定子侧直流等效电路模型,根据在同一个开关周期内,两种不同的有效电压矢量作用时间与相应的定子电流关系,实现了死区补偿时间的离线动态调整,然后由测量的补偿时间再进行死区效应的在线补偿,另外,根据功率模块相关参数随电流变化导致输出电压损失不同,该文还采用了按照输出电流大小采用不同的死区补偿时间来进行补偿,最后,进行了补偿前和补偿后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补偿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一种感应电机转子时间常数MRAS的在线辨识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转子时间常数变化可能会导致感应电机磁场定向控制发生失调的问题,研究一种基于无功功率的模型参考自适应(MRAS)转子时间常数在线辨识方法。通过Popov超稳定性理论对辨识系统的稳定性进行分析,为了提高模型计算的准确性,采用一种在同步旋转坐标系中检测电流矢量角的死区效应补偿策略,以克服三相逆变器死区效应导致的相电压重构误差以及电流波形畸变的负面影响,并分析所研究的MRAS转子时间常数辨识方法对所涉及电机参数的敏感性。通过11 kW感应电机矢量控制系统进行实验,结果验证了辨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异步电机矢量控制中死区补偿的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异步电机矢量控制中的死区补偿问题,详细分析了逆变器中死区的产生和对输出电压、电流的影响,结合矢量控制中死区时间补偿方法,提出了在异步电机转子磁场定向控制上应用一种基于前馈补偿的死区补偿方法,并对系统应用Matlab/SIMULINK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该死区补偿策略在矢量控制中取得了良好的补偿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