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抗白色假丝酵母菌IgY对小鼠阴道白色假丝酵母菌感染的治疗作用,及抗白色假丝酵母菌IgY泡腾片的安全性和对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治疗效果。方法2001年5月至2003年5月于南昌大学医学院免疫学教研室应用抗白色假丝酵母菌IgY对小鼠阴道白色假丝酵母菌感染进行保护性研究;观察抗白色假丝酵母菌IgY泡腾片对新西兰兔的急性皮肤刺激试验、阴道局部黏膜刺激试验的结果及对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1)小鼠阴道冲洗液白色假丝酵母菌培养结果(菌落数)抗白色假丝酵母菌IgY中剂量组与制霉菌素阳性对照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0.3947±0.3265对0.3336±0.4634)。(2)新西兰兔试验部位皮肤、阴道黏膜及周围皮肤无红斑、水肿等,全身情况未见异常;阴道黏膜亦未见病理改变。(3)抗白色假丝酵母菌IgY泡腾片对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有效率88.9%,与硝酸咪康唑栓对照组(82.5%)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抗白色假丝酵母菌IgY对小鼠阴道白色假丝酵母菌感染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抗白色假丝酵母菌IgY泡腾片对皮肤、阴道黏膜无刺激作用;对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诊治规范修订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曾称为霉菌性阴道炎、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等,其病原菌是以白假丝酵母菌为主的酵母菌,其他如光滑假丝酵母菌、热带假丝酵母菌、近平滑假丝酵母菌等占少数。1VVC的分类VVC分为单纯性VVC和复杂性VVC。  相似文献   

3.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发病率较高,有些患者反复发作,身心受到严重影响.反复发作的原因有妊娠、糖尿病等.妊娠期孕妇体内雌孕激素水平增高,阴道酸碱度适宜假丝酵母菌生长,故孕妇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发病率较高且反复发作,较难治疗.为预防分娩时感染新生儿及发生其他合并症,应积极予以治疗.近年我院门诊应用朗依治疗孕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150例,疗效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曾称为霉菌性阴道炎、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等,其病原菌是以白假丝酵母菌为主的酵母菌,其他如光滑假丝酵母菌、热带假丝酵母菌、近平滑假丝酵母菌等占少数。1VVC的分类VVC分为单纯性VVC和复杂性VVC。  相似文献   

5.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是由假丝酵母菌引起的外阴阴道炎症,是最常见的外阴阴道炎症之一。我院于2005年1月1日-2006年12月1日使用双唑泰栓治疗妊娠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近年研究发现,阴道的自净作用、人源阳离子抗菌肽、Toll样受体、甘露糖结合凝集素等非特异性免疫以及以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为主的特异性免疫在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发生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对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免疫学研究,有助于揭示其发病机制,有望为其治疗提供新的靶点。现对近几年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免疫学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ecurrent vulvovaginal candidiasis,RVVC)比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少见,但因反复发作,难以根治,对妇女身心健康有很大影响,是目前临床医生面临的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多数患者复发机制不明、目前尚无成熟治疗方案,其反复发作是治疗的难点。因此对RVVC的发病特点和诊治进展进行综述,对于深入了解RVVC的发病机制及指导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是由假丝酵母菌感染引起的外阴阴道炎症,是最常见的妇女外阴阴道炎症之一.  相似文献   

9.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诊治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也称外阴阴道念珠菌病,为常见的外阴、阴道炎症。约有10%的非妊娠妇女,30%的妊娠妇女阴道中有假丝酵母菌寄生而无症状。70%妇女一生中至少感染过一次。白色假丝酵母菌(candida albicans)是主要病原体(80%~90%),其他如光滑假丝酵母菌(candida glabrata)、热带假丝酵母菌(candida tropicalis)、近平滑假丝酵母菌(candida parasilosis)等占少数。  相似文献   

10.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是育龄女性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病原体分为白色假丝酵母菌和非白色假丝酵母菌两大类,以白色假丝酵母菌为主.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2010年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更新了VVC的诊治规范,根据VVC的不同分类,选择个体化的抗真菌治疗.其他治疗如免疫治疗和乳酸杆菌治疗等仍处于研究阶段.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是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危险因素。糖尿病合并的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主要致病菌是白假丝酵母菌和光滑假丝酵母菌。阴道中糖原含量的升高有利于假丝酵母菌的黏附和生长,此外,高血糖也削弱了中性粒细胞的趋化、吞噬和杀菌能力,促进了细胞外蛋白水解酶的分泌。为减少口服抗真菌药与降糖药之间的相互作用,治疗推荐首选局部阴道给药。建议常规对患者行致病菌检查及体外药敏试验,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阴道炎性疾病是妇科门诊的常见疾病,包括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滴虫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病、需氧菌性阴道炎、阴道混合感染等。在临床工作中存在由于诊断不确切或对诊治规范理解不透彻,或者对混合感染认识不足,而导致不同程度的过度治疗和治疗不足。文章对常见的阴道炎性疾病治疗过度与不足的原因及如何预防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阴道假丝酵母菌感染母婴传播及其预后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ulvovaginalcandidiasis,VVC),也称外阴阴道念珠菌病,为仅次于细菌性阴道病的常见外阴阴道感染性疾病。近年来,发病率在世界各地呈明显上升趋势。75%的育龄妇女一生中至少有一次发病,40%~50%可重复感染(2~3次/年),不到5%的妇女可反复感染(每年发生≥4次)。孕妇假丝酵母菌带菌阳性率为50.12%,有症状者占40.73%[1]。2002~2003年北京妇产医院对513例孕妇检查发现:妊娠期阴道假丝酵母菌的阳性率为38.40%,VVC的发病率为18.71%。1病原体及感染途径假丝酵母菌系革兰阳性单细胞真菌,为条件致病菌。目前,有8种假丝酵母菌…  相似文献   

14.
目的:应用硝呋太尔制霉菌素阴道软胶囊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合并细菌性阴道病,探讨其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选择妇科门诊就诊的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合并细菌性阴道病患者100例,实验组49例采用硝呋太尔制霉菌素阴道软胶囊治疗,对照组51例采用制霉菌素泡腾片及替硝唑栓交替置后穹窿治疗。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9%、6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4.11,P<0.01),硝呋太尔制霉菌素阴道软胶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硝呋太尔制霉菌素阴道软胶囊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合并细菌性阴道病,疗效显著且明显优于采用制霉菌素泡腾片及替硝唑栓交替置后穹窿治疗。  相似文献   

15.
<正>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复发率高,因此需研究一种简便、有效且效果持久的治疗方法。我们应用定君生与制霉菌素联合治疗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2006年1月至6月在聊城市人民医院门诊确诊为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患者共200例,年龄22~55  相似文献   

16.
对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VVC)维持治疗过程中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复发的因素进行研究。自1998~2001年在Waney大学及Temple大学对RVVC进行研究。纳入标准:患者存在症状、假丝酵母菌培养阳性、在之前12个月VVC发病≥4次(包括本次)、年龄≥18岁。至少有1次VVC在过去被医生诊断。剔除标准:假丝酵母菌培养阴性;不能提供参加时或至少1个月随访资料。  相似文献   

17.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iasis,WC)是最常见的妇女外阴阴道炎症之一。据国外报道,在所有外阴、阴道炎中其发生率最高,达到39%,有75%的妇女一生中至少有1次VVC感染史,而每年发生4次及以上的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ecurrent vulvovaginal candidiasis,RVVC)的患者,约占5%。WC的反复发作严重影响着育龄妇女的身心健康,也成为临床妇产科医生较棘手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但其发病机制至今未明.近年来对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宿主防御机制的研究呈渐增趋势,包括细胞免疫、体液免疫,以及新近提出的先天免疫.虽然目前尚停留在动物实验阶段,且对此机制了解甚少,但颇具前景,将对此病免疫治疗起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每年发生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也称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4次及以上或发生与抗生素治疗无关的、厂VC3次以上者称为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recurrent vulvovaginal candidiasis,RVVC)。有5%的妇女反复发生VVC,严重影响着育龄妇女的身心健康。本文复习有关文献,就RVVC病因、发病机制、治疗和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正>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是一种假丝酵母菌感染所致,以白色、稠厚分泌物为特征的外阴阴道炎症,在育龄期女性中十分常见~([1])。妊娠期女性由于生理状态的改变,如免疫功能变化、机体雌激素水平上升及阴道内糖原含量增加等,使妊娠期女性更容易发生VVC。研究发现,妊娠期女性假丝酵母菌的定植率是非妊娠期女性的2倍,无症状VVC发生率是非妊娠期女性的3倍。妊娠合并VVC可能与胎膜早破、早产及新生儿先天性假丝酵母菌感染相关,故临床医生应对其充分认识,预防并发症,改善围生结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