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特发性间质性肺炎(IIP)是一组原因不明的肺部间质性疾病。组织病理学分类在区别不同亚类的IIP及指导IIP的治疗和判断预后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这组疾病在组织学上的诊断要点包括:炎症、纤维母细胞增殖、胶原沉积和肺组织结构重建等几方面。寻常型间质性肺炎是最常见的IIP类型,具有典型的形态学特征。IIP的其他亚型包括: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脱屑性间质性肺炎、细支气管炎相关性间质性肺病和急性间质性肺炎等,这类疾病形态学表现相互重叠,并与其他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难以区别,虽然纤支镜支气管肺活检、胸腔镜肺活检是IIP病理诊断的重要依据,但在诊断时必须结合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才能作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2.
徐作军  朱元珏 《新医学》2005,36(11):680-680,F0003
1引言 1994年Katzenstein等首次报道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non-specific interstitial pneumonia,NSIP),当时他发现有一组病人在临床上与特发性间质性肺炎(idiopathic interstitial pneumonia,IIP)相似,而在病理组织学上不同于普通间质性肺炎(usual interstitial pneumonia,UIP),也不像其他类型的IIP,如脱屑性间质性肺炎(desquamative interstitial pneumonia,DIP)、淋巴细胞性间质性肺炎(lymphocytic interstitial pneumonia,LIP)、急性间质性肺炎(acute interstitial pneumonia,AIP)等的病理表现,因此提出将这组病例称之为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  相似文献   

3.
<正>隐源性机化性肺炎(cryptogenic organizing pneumonia,COP)是特发性间质性肺炎(IIP)中的一个亚型,占IIP的4%-12%。IIP包括200多种不同程度炎症或纤维化的急慢性疾病,鉴于其临床、病理学、放射学及病程方面等,其诊断和随访需要在多学科范围内进行[1]。COP这个定义最初是由Epler等人[2]和Davison等人[3]作为一种特殊的肺损伤模  相似文献   

4.
弥漫性间质性肺疾病(diffuse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DILD 简称ILD)是以弥漫性肺泡单位非肿瘤、非感染、非特异性肺泡炎症伴间质纤维化为基本病变的一大组异质性疾病组成的疾病谱,在病理学上表现为不同类型的间质性肺炎和纤维化[1-2].它包括病因已知和未知的200 多种疾病,是肺非肿瘤性病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特发性间质性肺炎(idiopathic interstitial pneumonias,IIP)是国外呼吸病理和临床诊治的难点和研究热点[ 1 -2 ].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急性间质性肺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 :本文报告了三例经临床与病理确诊为急性间质性肺炎 (AIP)病例。并结合相关文献的复习 ,总结出该病的临床特征是一不明原因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的发展过程。病情凶险、迅速发展为呼吸衰竭。病理表现为弥漫性肺泡损伤 (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在特发性间质性肺炎(IIP)中的价值分析。方法收集该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确诊的IIP患者124例与同期该院健康体检人群130例,对受试者血清SAA、IL-6和TNF-α水平进行检测,分析三者对IIP的诊断价值及其与IIP分型、临床病情程度的关系。结果 IIP患者的血清SAA、IL-6和TNF-α水平均高于健康人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型IIP的血清SAA、IL-6和TNF-α水平表达不一,三者在普通型间质性肺炎(UIP)中的表达水平最高,其次为特发性非特异度间质性肺炎(INSIP)。此外,血清SAA、IL-6和TNF-α在临床影像生理(CRP)评分高分组的水平高于低分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血清SAA、IL-6和TNF-α在区分IIP与健康人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为0.974[95%置信区间(CI):0.943~0.996,P0.001],灵敏度94.5%,特异度95.0%。结论血清SAA、IL-6和TNF-α可协助早期诊断IIP,三者在IIP患者体内的水平对IIP分型、病情程度的判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在临床工作中,有一类患者被诊断为特发性间质性肺炎(idiopathic interstitial pneumonia,IIP),值得注意的是,实际上这类患者与真正的IIP有所差异,他们除了间质性肺炎的表现外,还具备一些或临床特征、或血清学特征、或影像学特征提示其存在潜在的自身免疫性紊乱,但这些表现又不足以达到某些已知结缔组织病(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CTD)的  相似文献   

8.
张富强  张忠  张秋美 《新医学》2003,34(7):412-413
1引言脱屑性间质性肺炎最初由Liebow和Steer(1965年)提出,并将其归类于间质性肺纤维化的5种类型之一。当初认为脱屑性间质性肺炎是间质性肺纤维化尚未形成肺纤维化的早期病理组织所见,普通型间质性肺炎来源于脱屑性肺炎。之后,研究表明两者的病变部位不同,普通型间质性肺炎以肺泡腔内病变为主,而脱屑性间质性肺炎则以细支气管周围气腔巨噬细胞聚集为主要病变;脱屑性间质性肺炎病变的分布均匀一致而普通型间质性肺炎分布不均、时相呈多样性。1998年,Katzenstein和Myers在对间质性肺纤维化重新分类时提出,由于脱屑性间质性肺炎和呼吸性细支…  相似文献   

9.
急性间质性肺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涛  蔡柏蔷 《新医学》2003,34(7):410-411
1引言急性间质性肺炎是一种爆发性重症呼吸系统疾病,常并发急性呼吸衰竭甚至死亡。Hamman和Rich于1935年首次报道了本病,本病与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在临床特点、影像学和存活率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1986年Katzenstein总结了8例病因不明的急性呼吸衰竭临床资料,经过活体组织检查(活检)发现所有患者的病理检查结果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纤维增殖期相同,即机化的弥漫性肺泡损伤,为了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相区别,称之为急性间质性肺炎。现简要介绍急性间质性肺炎的诊断、发病机制、病理和临床特点。2定义急性间质性肺炎最突出的临床特点是患者…  相似文献   

10.
李玉芝  刘志刚 《新医学》2003,34(7):413-414
1引言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是从20世纪90年代命名的特发性肺纤维化中分离出来的对肾上腺皮质激素(激素)反应较好的一种原发性间质性肺炎。2000年美国胸科学会和欧洲呼吸病学会分类将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纳入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的分类之中,与特发性肺纤维化和普通型间质性肺炎、脱屑性间质性肺炎、急性间质性肺炎一样属于一种独立疾病,它有自己的临床特点、病理学表现和治疗特性。2病理学表现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病理表现为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增生,肺泡壁明显增厚,灶性或片状肺泡腔内巨噬细胞聚集,常含有多量的泡沫细胞,有时在肺泡间隔见小淋巴细胞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