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金向红  蒋雷 《海峡药学》2013,25(3):204-206
目的探讨组织因子与凝血因子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测定85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DM合并冠心病组)、27例无合并症的单纯糖尿病患者(单纯DM组)和21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血浆组织因子(TF)、凝血因子V(FV)、VIII(FVIII)和VWF活性,以及血小板聚集率(PAR),并分析TF、FV和FVIII与VWF和PAR的相关性。结果 DM合并冠心病组和单纯DM组TF浓度、FV和FVIII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DM合并冠心病组三者水平显著高于单纯DM组(P<0.01);其中,合并AMI组和合并UAP组TF浓度,FV和FVIII活性均显著高于单纯DM组(P<0.001),并且合并AMI组三者水平显著高于合并UAP组(P<0.01);合并OMI组和合并SAP组TF浓度显著高于单纯DM组(P<0.01),但FV和FVIII活性在3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TF浓度、FV和FVIII活性与VWF和PAR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 TF、FV和FVIII水平增高是2型DM合并冠心病的重要促进因素,TF对评价2型DM合并冠心病患者病情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时血浆部分凝血因子活性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 检测76例PNS患者活动期及缓解期血浆凝血因子Ⅴ、Ⅶ、Ⅷ、Ⅸ、Ⅹ、Ⅺ活性(FV:C、FⅦ:C、FⅧ:C、FⅨ:C、FⅩ:C、FⅪ:C),并与40例正常对照进行比较。结果 PNS活动期FⅤ:C、FⅦ:C、FⅧ:C、FⅩ:C水平较缓解期和对照组升高(P〈0.05),FⅨ:C、FⅪ:C水平较缓解期和对照组降低(P〈0.05)。结论 FⅤ:C、FⅦ:C、FⅧ:C、FⅩ:C水平在PNS活动期明显升高,为PNS高凝状态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2型糖尿病(T2DM)患者外源性血浆凝血因子Ⅶ(FⅦ)和内源性血浆凝血因子Ⅷ(FⅧ)的水平,探讨其与糖尿病大血管病变(DMAP)的关系,为监测DMAP的发生和将来可能针对此环节实施的预防措施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方法对我科就诊的T2DM患者以大血管病变程度进行临床分组:重度DMAP(sDMAP)组、轻度DMAP(mDMAP)组、非DMAP组,并设对照组,对4组FⅦ、FⅧ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T2DM患者组FⅦ、FⅧ高于对照组(P&lt;0.01);sDMAP组和mDMAP组高于非DMAP组(P&lt;0.01);sDMAP组高于mDMAP组(P&lt;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FⅦ、FⅧ是DMAP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FⅦ、FⅧ水平与是否T2DM及DMAP病变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冠心病(CHD)患者肺炎衣原体(Cpn)感染与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vWF)、血脂的相互关系,从而探讨CHD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将CHD患者120例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组44例、不稳定心绞痛(UAP)组36例、稳定性心绞痛(SAP)组40例,另选取6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所有对象均通过微量免疫荧光法测量Cpn特异性抗体,用酶联吸附法测定vWF,用全自动生化仪测定血脂。结果AMI组、UAP组Cpn特异性抗体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pn特异性抗体阳性患者vWF及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高于Cpn特异性抗体阴性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血浆vWF及TC、TG、LDL-C水平与Cpn特异性培G抗体几何平均滴度呈正相关,HDL—C水平与之呈负相关。结论Cpn致CHD的可能机制为:Cpn感染使体内vWF水平升高,协同血脂异常,激发和加重冠状动脉内炎性反应,促进患者血液黏稠度增加,动脉血栓发生率升高,参与动脉粥样硬化(AS)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冠心病(CHD)患者肺炎衣原体(Cpn)感染、C反应蛋白(CRP)与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vWF)的相互关系,从而探讨CHD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对实验组和正常对照组通过微量免疫荧光法测量Cpn特异性抗体,用免疫比浊法测定CRP,用酶联吸附法测定vWF。结果:CHD患者AMI组、UAP组Cpn特异性抗体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CHD患者Cpn特异性抗体阳性组vWF及CRP水平高于Cpn特异性抗体阴性组(P〈0.05)差异有显著性,且血浆vWF及CRP水平与Cpn特异性IgG抗体几何平均滴度呈正相关。结论:Cpn感染激发和加重冠状动脉内炎症反应,使体内vWF水平升高,促进患者血液粘稠度增加,动脉血栓发生率升高,Cpn感染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冠心病(CHD)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临床确诊的住院和门诊T2DM患者185例,分为T2DM非合并CHD组(单纯T2DM组,109例)和T2DM合并CHD组(T2DM+CHD组,76例),检测血脂、血清Hp-IgG抗体、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 185例T2DM患者中,91例(49.19%) Hp-IgG抗体(+)显著高于对照组(30.00%)(P<0.01),T2DM+CHD组(64.47%)显著高于单纯T2DM组(38.53%) (P< 0.01);Hp感染组合并CHD者(53.85%)显著高于Hp非感染组(28.72%)(P<0.01).T2DM合并CHD与Hp感染具有显著相关性(r=0.195,t=2.690,P<0.01).Hp感染组血清TG、TC、LDL-C、HCY和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Hp非感染组(P<0.01),血清HDL-C水平显著低于Hp非感染组(P<0.01).结论 T2DM合并CHD与Hp感染具有相关性,可能通过影响血脂代谢、炎性反应及HCY水平促进CHD发生发展,清除或预防Hp感染可能是防治T2DM合并CHD的策略之一.  相似文献   

7.
2型糖尿病患者大血管病变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检测2型糖尿病(T2DM)患者外源性血浆凝血因子Ⅶ(FⅦ)、内源性血浆凝血因子Ⅷ(FⅧ)、血浆纤维蛋白原(Fib)、三酰甘油(TG)等指标的水平,探讨其与糖尿病大血管病变(DMAP)的关系,为监测DMAP的发生和将来可能针对此环节实施的预防措施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方法T2DM患者以大血管病变程度进行临床分组:重度DMAP(sDMAP)组、轻度DMAP(mDMAP)组、无DMAP(Non-DMAP)组,并设健康对照组,对4组FⅦ、FⅧ、Fib、TG水平及吸烟人数比例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T2DM患者FⅦ、FⅧ、Fib、TG水平及吸烟人数比例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或〈0.01);mDMAP组和sDMAP组高于Non-DMAP组(P〈0.01或〈0.05);sDMAP组高于mDMAP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FⅦ、FⅧ、Fib和TG、吸烟是DMAP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FⅦ、FⅧ、Fib、TG水平及吸烟人数比例是T2DM及DMAP病变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全血经白细胞过滤器过滤后分离制备的滤白FFP中主要成分及凝血因子活性的变化。方法随机抽取三联采血袋及四联白细胞滤器血袋采集街头无偿献血者的血液400ml各23袋,分别制备成非滤白FFP(对照组)和滤白FFP(观察组),并测定2组血浆中的APT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反映内源性的凝血系统)、PT(凝血酶原时间反映外源性凝血系统)、TT(凝血酶时间)、FⅡ:C、FV:C、FⅧ:C、FIX:C、FIB(纤维蛋白原)及TB(血浆总蛋白),以及K^+、N^a+及FHb。结果2组的APTT、FIB、FV:C、FⅧ:C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K^+、Na^+及FHb、PT、TT、TB、FⅡ:C、FⅨ:C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白细胞过滤器对FFP中FIB及不稳定的凝血因子(FV:C、FⅧ:C)有选择性吸附作用,但其变化仍在参考值范围,故仍可用于临床治疗或进一步加工制备冷沉淀凝血因子(Cryo)。  相似文献   

9.
作者报道了病毒性肝炎30例、冠心病19例,缺血性脑血管病14例,总计63例患者的因子Ⅷ相关抗原(vWF:Ag)、因子Ⅷ促凝活性(Ⅷ:C)及其比值(vWF:Ag/Ⅷ:C)测定结果。表明了在这三种疾病中Ⅷ:C无明显增高,vWF:Ag以及vWF:Ag/Ⅷ:C增高显著;尤其在疾病活动期或重症病人中,vWF:Ag/Ⅷ:C增高更为突出,同时可有Ⅷ:C的下降。提示本测定可作为病毒性肝炎、冠心病、缺血性脑血管病病变程度以及判定高凝状态的一种重要的非特异性指标。作者还对于这三种疾病中vWF:Ag、Ⅷ:C变化的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静脉血栓栓塞患者血浆凝血因子和抗凝血因子活性或含量变化。方法95例静脉血栓栓塞患者和95名正常对照,用定量乳胶凝集试验行D-二聚体含量检测;一期法检测血浆凝血因子Ⅱ活性(FⅡ∶C)、凝血因子Ⅴ活性(FⅤ∶C)、凝血因子Ⅷ活性(FⅧ∶C)和凝血因子Ⅸ活性(FⅨ∶C);发色法底物检测蛋白C活性(PC∶A)和抗凝血酶活性(AT∶A)。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静脉血栓栓塞组血浆纤维蛋白原(Fg)含量、D-二聚体含量、FⅡ∶C、FⅤ∶C和FⅧ∶C水平均明显增高,FⅨ∶C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PC∶A和AT∶A水平在静脉血栓栓塞组虽有降低,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凝血因子联合作用在静脉血栓栓塞发病中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一步离子交换层析法制备人凝血因子Ⅷ(factor Ⅷ,FⅧ)/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混合物的最适层析条件。方法  以含不同浓度氯化钠的缓冲液进行线性递度洗脱来确定层析缓冲液的最适离子强度和pH值,同时研究上样体积对该法的影响。结果  以pH 7.0的含250 mmol/L氯化钠的洗涤缓冲液液和含400 mmol/L氯化钠的洗脱缓冲液液进行离子交换层析,所得产物的FⅧ与vWF效价比约为1∶1,FⅧ回收率为76.51%。结论  采用一步离子交换层析法制备FⅧ/vWF混合物,可使FⅧ与vWF效价比达到约1∶1。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冠心病、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加高血压患者血脂和载脂蛋白异常的特点。方法入选单纯冠心病(CHD)患者32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CHD+DM)患者38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加高血压(CHD+DM+EH)患者43例;健康对照组33例。采用酶法测定血脂,免疫比浊法测定载脂蛋白。结果(1)CHD组、CHD+DM组、CHD+DM+EH组的高密度脂蛋白(HDL)、载脂蛋白AⅠ(ApoAⅠ)明显下降,低于对照组。(2)CHD+DM组的甘油三酯(TG)、载脂蛋白B(ApoB)明显高于对照组;CHD+DM+EH组的TC、TG、LDL、ApoB水平最高。结论不同心血管合并症患者存在不同的血脂异常特点,在调脂治疗时,不要忽略升高HDL、ApoA1和降低ApoB的水平;血清载脂蛋白测定较血脂测定可能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C反应蛋白和冠心病的关系。方法:将150例患者分为非冠心病(NCHD)组35例、稳定型心绞痛(SAP)组46例、不稳定心绞痛(UAP)组38例和急性心肌梗死(AMI)组31例,用快速免疫消浊比浊法测定四组患者C反应蛋白 。结果:冠心病各组C反应蛋白明显高于NCHD组,AMI、UAP两组C反应蛋白显著高于SAP组,AMI和UAP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C反应蛋白和冠心病的形成及斑块的不稳定性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冠脉病变及临床特点.方法 对339例经冠脉造影确诊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AMI患者分为T2DM合并AMI组(78例)和AMI组(261例),进行冠脉病变程度和临床表现比较.结果 T2DM合并AMI组冠脉三支病变、重度狭窄、弥漫性病变多于AMI组(P<0.01),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住院死亡率也高于AMI组(P<0.01或<0.05).结论 T2DM合并AMI患者冠脉病变和临床表现较无T2DM的AMI患者重,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关系,炎症是否参与并发症的发生、发展。D-二聚体(D-D)、血浆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vWF)反映的则是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程度。从而,用于2型糖尿病合并血管病变患者的早期监测,为临床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不同病程的糖尿病患者300例分成3组。每组100例,其中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组(DM1)、合并微血管病变并出现尿微量蛋白组(DM:)、糖尿病无并发症组(DM3)。另取无糖尿病患者100例为正常对照组(NC)。分别检测血液中的hs-CRP、D-D、vWF浓度。结果与NC组比较DM1、DM2及DM3组hs-CRP、D-D及vWF的浓度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DM3组比较DMI及DM2组hs-CRP、D-D及vWF的浓度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hs-CRP、D-D、及vWF浓度均随合并血管病变程度的增大而升高。  相似文献   

16.
赵伟  张宏  于佩  夏建华  郭艳  王家弛 《天津医药》2002,30(8):469-47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尿酸水平(UA)的变化及与冠心病(CHD)的相关性。方法:检测186例T2DM患者的血UA、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糖化血红蛋白Alc(HbAlc)、体重指数(BMI)及血压。按性别分2组,再按是否合并CHD分4个亚组,并设正常对照组120例。结果:T2DM男性和女性血UA均增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T2DM合并CHD组血UA升高,与非CHD组比较,女性有显著性差异(P<0.01),男性则无差异(P>0.05)。结论:T2DM男性和女性血UA均增高,T2DM女性血UA增高与CHD的发生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7.
熊石龙  吴一行  龚芳  何伟 《天津医药》2019,47(9):958-962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T2DM)血管病变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内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8样 分子2(TIPE2)、组织因子(TF)的表达与血浆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TF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与T2DM血管病变 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番禺院区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并确诊为T2DM患者78 例,根据是否合并有血管病变分为血管病变(T2DM+V)组36例和非血管病变(T2DM)组42例,另择40例同期行健康 体检者为对照(CON)组。收集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1c);全自动 生化分析仪检测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生 化指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PBMCs中TIPE2、TF mRNA的表达水平;ELISA法测定血浆TF和TNF-α浓度。比较 3组间各指标的差异并分析TIPE2 mRNA与TF mRNA、TF及TNF-α的相关性。结果 3组间性别、年龄、血脂方面差 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N组、T2DM组和T2DM+V组HbA1c依次升高,PBMCs中TIPE2 mRNA表达依次下降, TF mRNA表达则依次升高(P<0.05);血浆TF、TNF-α水平依次增高(均P<0.05);T2DM+V组内TIPE2 mRNA与TF mRNA及TNF-α均呈负相关(r分别为-0.340和-0.342,P<0.05)。结论 T2DM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与TIPE2的下 降及TF的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血栓前状态标志物对冠心病(CHD)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的预警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4月~2021年4月收治的236例冠心病患者,依据类型不同分为SAP组(稳定型心绞痛,88例)、UAP组(不稳定型心绞痛,72例)、AMI组(急性心肌梗死,76例)、另选取同期住院的60例无器质性心脏病患者为对照组。于入院次日清晨采集各组空腹肘静脉血样5 ml,测定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vWF)、抗凝血酶Ⅲ(AT-Ⅲ)、血浆纤维蛋白原(Fg)、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140(GMP-140)、血栓前体蛋白(TpP)、D-二聚体(D-dimer)、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与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1(PAI-1)水平。观察各组指标差异及SAP组、UAP组、AMI组不同心功能患者的指标差异。结果 SAP组、UAP组、AMI组血浆vWF、Fg、GMP-140、TpP与D-dime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呈递增趋势,AT-Ⅲ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且呈递减趋势,多组间比较及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SAP组、UAP组与AMI组心功能NYHAⅢ~Ⅳ级患者血AT-Ⅲ水平低于心功能NY...  相似文献   

19.
白介素-6和肿瘤坏死因子在不同类型冠心病中的作用探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吕连明  王光春 《中国基层医药》2009,16(12):2146-2147
目的探讨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不同类型冠心病(CHD)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30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25例、对照组非冠心病患者20例为研究对象,分别检测血清IL-6、TNF.仪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AMI组、UAP组的血清IL-6、TNF-α水平与SAP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MI组的血清TNF-α、IL-6水平与UAP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6介导的炎性反应可能参与动脉粥样斑块的易损和破裂;TNF-d在促进动脉粥样硬化(AS)形成及斑块不稳定方面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T)启动子部位-287T→C点突变不同型的血浆水平及与不稳定心绞痛(UAP)的关系。方法:ELISA法测定UAP患者102例(UAP组)和冠脉造影无固定狭窄者100例(对照组)TF科的血浆水平。PCR扩增染色体DNA中TFPI相应片段,Hind Ⅲ酶解PCR产物,行2.5%琼脂糖电泳后确定其基因型,对TFPI-287T→C基因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血浆,TFPI水平CC〉TC〉TT。UAP组TFPI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UAP组与对照组比较,TFPI-287T→C野生型(TT)、突变型杂合子(TC)和突变型纯合子(CC)分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2组,TFPI的血浆水平与其基因型无明显关系。结论:TFPI-287T→C基因多态性与UAP的发生无明显相关性。TFPI间接反应了UAP发作过程中血管内皮的损伤和凝血状态,TFPI-287T→C突变型患者血浆TFPI可能易于产生和释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