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 探讨淋系抗原在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上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182例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的免疫表型。根据FAB亚型和免疫标志将病例分为2组:伴淋系相关抗原的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Ly^ AML),不伴淋系相关抗原的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Ly^-AML)。结果 182例AML中有64例表达淋系抗原(33%), CD7^ 在AML中表达率为54.7%,M0中阳性率最高100%,M1次之78%。Ly^ AML组的白细胞、血小板数高于Ly^-AML,有显著性差异。Ly^ AML,组与Ly^-AML组的诱导缓解率及临床特征无显著性差异。Ly^ AML组和Ly^-AML组比较,平均缓解期较短。结论 CD7^ AML与AML-M0、M1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看作是一个独特的临床亚型。Ly^ AML较之Ly^-AML,具有不同的临床特征和短CR期。Ly^ AML的出现可以作为危险因子中的一个因子来选择更合适的化疗也许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2.
体外化疗药物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预测临床疗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体外化疗药物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在化疗疗效预测中的价值。[方法]应用TdT介导的脱氧核苷酸切口和末端标记法(Tunel)、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检测等方法研究42例初治AML患者体外化疗药物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bcl鄄2表达与临床化疗疗效的关系。[结果]42例AML患者中,30例获完全缓解(CR)者,bcl鄄2表达显著低于12例未缓解(NR)者(P<0.05);CR患者柔红霉素(DNR)和阿糖胞苷(Ara鄄C)体外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率均分别高于NR患者,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体外DNR和Ara鄄C两药诱导白血病细胞的总凋亡率,可以作为临床预测AML患者DA方案疗效的定量指标。[结论]体外化疗药物能否有效地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是判断AML患者化疗敏感性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替尼泊苷联合方案治疗交叉表达淋系和髓系抗原急性白血病的化疗疗效。方法 :应用替尼泊苷联合阿糖胞苷、环磷酰胺、长春地辛及泼尼松组成 TA或 TA+COP方案 ,治疗伴淋系抗原表达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L y+ AML) 2 4例和伴髓系抗原表达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My+ AL L) 1 7例。结果 :完全缓解 (CR)率为 5 6 .1 % (2 3/ 4 1 ) ,总有效率为 80 .5 % (33/ 4 1 )。与常规方案 (DA、VDL P)诱导疗效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 )。其中 L y+ AML 的 CR率为 5 8.3% ,总有效率为 79.2 % ;My+ AL L 的 CR率为 5 2 .9% ,总有效率为 82 .4 %。复治性 L y+ AML / My+ AL L 总有效率为 72 .7% (8/ 1 1 )。两种方案的骨髓抑制明显 ,毒副作用能够耐受。结论 :L y+ AML 和 My+ AL L不宜采用常规诱导缓解方案 ,TA和 TACOP方案宜作为此类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新疆地区急性白血病(AL)患者免疫表型分布特点。方法 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对450例AL患者进行免疫表型分析。结果 106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334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10例为FAB不能分类的急性白血病(UAL);ALL中髓系抗原的表达15 %,AML中淋系抗原的表达25 %,表达最频繁的是CD7;研究了295例AL患者MPO mRNA基因表达,81例ALL中有1例表达MPO基因;所有髓系均不同程度地表达MPO基因,9例UAL有6例表达MPO基因;ALL免疫分型特点在汉族和维吾尔族(简称维族)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AML中,汉族髓系抗原的表达率依次为CD33>CD13>CD15,维族髓系抗原的表达率依次为CD15>CD33>CD14。结论 免疫表型的检测对AL更精确地诊断和分型有重要意义。联合分析AL形态学、细胞化学、免疫学及MPO mRNA表达等特点,对于AL的诊断和指导治疗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VEGF和MDR1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化疗前后血清VEGF的表达及骨髓白血病细胞MDR1的表达。探讨VEGF与MDR1的表达对AML预后中的评价作用。方法血清VEGF的含量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MDR1的表达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标记单抗流式细胞仪(FCM)检测。结果初发和未缓解AML患者血清VEGF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AML完全缓解(CR)组(P<0.01);未缓解患者血清VEGF含量与CR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而与初治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初发AM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的P-gp表达为(9.20±3.13)%。初发和未缓解AML患者骨髓白血病细胞的P-gp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AML缓解组(P<0.01);P-gp表达与VEGF表达具有一定的相关性(r=0.639,P<0.01)。结论AML患者血清VEGF水平一定程度上可能反映体内白血病细胞的总负荷量同时与临床病情变化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预后的指标之一。AML患者P-gp阳性表达者疗效差、预后不良。AML患者VEGF与P-gp的表达呈正相关,同时检测这两项指标对于AML的预后判断较单独检测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 Evi1基因表达及意义。方法 :应用 RT- PCR方法检测了 94例急性髓系白血病 (AML ,包括初治 4 9例 ,复发 2 3例 ,缓解 2 2例 )患者及 1 0名正常对照 Evi1基因的表达。结果 :1 0名正常人骨髓单个核细胞中无 Evi1 m RNA的表达。AML 患者 Evi1基因总的阳性表达率为 1 8.1 % (1 7/94 ) ,M5型未见表达 ,其中初治、复发、缓解组的 Evi1基因阳性率分别为2 6 .5 %、1 7.4 %、0 ,初治和复发组差别无显著性 (P=0 .5 5 4 )。M3患者中 Evi1、PML /RARα双阳性组与 PML /RARα单阳性组相比复发率高 (P<0 .0 5 ) ,早期死亡率高。 Evi1阳性的 AML患者多数生存期短。结论 :Evi1基因是一个原癌基因 ,在髓系白血病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是髓系白血病预后不良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D25抗原表达与中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临床特点、免疫分型、染色体分析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中老年AML患者165例,对CD25阳性AML与CD25阴性AML患者的临床特点、免疫表型、染色体分析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165例患者中,CD25阴性表达117例(CD25-组),CD25阳性表达48例(CD25^+组)。CD25^+组与CD25-组患者性别、年龄、肝脾大比例、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及骨髓原始细胞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CD7、CD13、CD19、CD33、CD34、CD38及CD117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D25^+组与CD25^-组患者治疗缓解率分别为45.3%和75.3%;CD25^+组治疗缓解率显著低于CD25^-组(P<0.05)。在CD25^+AML患者中,高危核型组与中危核型组2~4个疗程CR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D25^+组患者总体生存率(OS)显著低于CD25^-组(P<0.05)。结论 CD25抗原表达阳性是独立于染色体核型的危险因素,患者临床治疗缓解率及总体生存率低。CD25抗原表达是中老年AML预后不良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8.
139例急性髓系白血病免疫分型特点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急性髓性白血病(AML)的免疫分型特点及意义。方法采用单克隆抗体和流式细胞仪检测AML的免疫表型。结果(1)139例AML病例中各种抗原的阳性表达率依次为为MPO(92.1%),CD33(92.1%),CD13(89.2%),其中53例AML伴淋巴系抗原表达,分别为CD19(20.9%),CD7(16.2%),CD2(7.2%),CD10(0.72%)。(2)CD14在M4、M5型AML中高表达。(3)干祖细胞分化抗原表达率依次为CD117(83.8%)〉HLA DR(80.3%)>CD34(67.6%),CD34阳性的完全缓解率(CR)分别明显低于CD34阴性组(P=0.034)。(4)CD7阳性患者CR明显低于其抗原表达阴性者(P=0.041)。结论白血病免疫分型能确诊某些特殊类型的白血病,对免疫分型的研究将有助于指导临床诊断、治疗及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淋系分化抗原在急性髓性细胞白血病及髓系分化抗原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表达及疗效。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 70例急性白血病的免疫表型 ,其中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32例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38例。 32例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有 9例除表达髓系抗原外 ,尚有淋巴抗原表达。 38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有 11例除表达淋系抗原外 ,尚有髓系抗原表达。结果  9例LY+ AmL病人用常规DA方案化疗仅 1例缓解 ,11例MY+ ALL病人用标准DVP方案化疗无一缓解。LY+ AmL的病人改用DOAP方案化疗 ,有 2例获缓解 ,缓解率 2 5 %。MY+ ALL改用QOAP方案化疗有 2例获缓解 ,1例获部分缓解 ,缓解率 18.1% ,有效率 2 7.2 %。结论 对于LY+ AmL及MY+ ALL病人其化疗方案的选择应AML与ALL两者兼顾方可提高缓解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淋系抗原表达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预后方面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我院101例初诊AML患者的免疫表型,以CD7-CD19-CD56-AML为对照组,将CD7+AML组、CD19+AML、CD56+AML组与对照组的临床特征、疗效进行分析比较,随访并观察生存曲线的差异。结果:101例AML患者中淋系抗原表达者52例(51.5%),CD7抗原表达29例(28.7%),CD56抗原表达29例(28.7%),CD19抗原表达13例(12.8%);CD7+AML、CD19+AML、CD56+AML患者与对照组间的发病年龄、肝脾大、髓外浸润、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骨髓原始细胞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7+AML组血小板计数偏低(P<0.05);CD56+AML组首次完全缓解率(CR)率及总CR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CD7+AML、CD19+AML组首次CR率及总CR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CD56+AML组无复发生存期(RFS)缩短(P<0.05),CD7+AML、CD19+AML组RFS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56+AML患者常规化疗不敏感,疗效差,CD56抗原可能是AML患者的预后不良因素;CD7、CD19抗原不影响AML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Evil基因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RT-PCR方法检测了94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包括初治19例,复发23例,缓解22例)患者及10名正常对照Evil基因的表达.结果:10名正常人骨髓单个核细胞中无Evil mRNA的表达.AML患者Evil基因总的阳性表达率为18.1%(17/94),M5型未见表达,其中初治、复发、缓解组的Evil基因阳性率分别为26.5%、17.4%、0,初治和复发组差别无显著性(P=0.554).M3患者中Evil、PML/RARα双阳性组与PML/RARα单阳性组相比复发率高(P<0.05),早期死亡率高.Evil阳性的AML患者多数生存期短.结论:Evil基因是一个原癌基因,在髓系白血病的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是髓系白血病预后不良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WHO分型系统进行评价。方法对按FAB标准确诊并进行了染色体核型分析和/或AML特异相关融合基因检测的259例AML和21例RAEB蛳t患者,重新分类计数其血片和骨髓片,按WHO标准回顾性进行分型诊断,并进行了按WHO标准分型诊断后各亚型之间的诱导化疗疗效比较。结果21例RAEB蛳t患者中2例按WHO标准重新诊断为AML。AML伴(t8;21)/AML1蛳ETO与按国内AML标准确诊的M2b、AML伴t(15;17)/PML蛳RARα与M3/M3v、AML伴inv(16)(p13q22)或t(16;16)(p13;q22)/CBFB蛳MYH11与M4Eo的吻合率为100%。21例(11.2%)的患者重新归入AML伴有多系发育异常。AML伴t(8;21)/AML1蛳ETO和AML伴inv(16)(p13q22)或t(16;16)(p13;q22)/CBFB蛳MYH11患者的诱导化疗CR率显著高于不另做分类的AML患者(P<0.05)。有多系增生异常患者的诱导化疗CR率明显低于无多系增生异常患者(P<0.05)。结论AML的WHO分型各亚型的一致性及与临床疗效相关性较FAB分型更好。  相似文献   

13.
髓系抗原在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中表达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月  孙晓非  严苏丽  甄子俊  夏奕  凌家瑜 《癌症》2010,29(3):337-342
背景与目的:前驱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precursor Tlym phob lasticlymp hom a,T-LBL)是一类高侵袭型恶性淋巴系统肿瘤,部分患者合并有髓系抗原表达,其临床意义值得探索。本文通过分析T-LBL患者合并髓系抗原表达的临床特点以及与近期疗效的关系,探讨其预后价值。方法:收集2000年1月至2008年7月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内科收治的45例初治的T-LBL患者资料,患者年龄5.5~66岁,中位年龄14岁,根据患者骨髓或胸水流式细胞术免疫分型分为髓系抗原阳性表达[My(+)组]和阴性表达[My(-)组]两组。观察和分析髓系抗原的表达与临床特征、近期疗效及2年总生存率的关系。结果:45例T-LBL患者中My(+)组18例(40.0%),My(-)组27例(60.0%)。全组髓系抗原表达与患者初治的LDH水平呈负相关,与其他临床特征无明显相关性。My(+)组诱导期完全缓解(completere mission,CR)率为38.8%,My(-)组诱导期CR率为70.3%,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My(+)组2年总生存为51.9%,My(-)组2年总生存时间(overall...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接受诱导化疗后第14天淋巴细胞绝对数(ALC)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AML患者,比较诱导化疗后完全缓解组与未缓解组化疗后第14天ALC;根据诱导化疗后第14天ALC中位数将患者分为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总体生存率(OS)、无病生存率(DFS)、复发率及非复发死亡率(NRM).结果:完全缓解组诱导化疗后第14天ALC高于未达到完全缓解组;高ALC组DFS均显著高于低ALC组,复发率显著低于低ALC组.结论:AML患者诱导化疗后第14天ALC与预后相关,淋巴细胞水平检测在评价AML疗效及判断预后方面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5.
应用阿克拉霉素,阿糖胞苷和地塞米松(AAD)联合化疗方案对11例难治及复发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进行了诱导缓解治疗,总有效率为72.7%,完全缓解率为54.5%,提示AAD方案是治疗难治及复发性AML的有效手段之一,毒副作用小,患者均可耐受。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M4/M5亚型)系统治疗的临床效果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AML患儿50例临床资料,其中M4患儿27例,M5患儿23例;入选患儿均进行系统治疗,观察临床效果。对患儿进行随访,记录患儿预后情况,并分析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50例AML患儿治疗8 d后,总有效率为80.00%(40/50);经28 d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4.00%(42/50)。至随访结束,50例AML患儿预后较好24例,占比为48.00%。预后良好组中有髓外浸润、强化疗疗程<6次、8 d治疗未缓解占比均低于预后不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有髓外浸润、强化疗疗程<6次、8 d治疗未缓解是M4/M5亚型患儿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且OR≥1)。结论急性髓系白血病M4/M5亚型患儿预后普遍较差,髓外浸润、强化疗疗程不足、初期治疗效果是预后不良的主要影响因素。临床对伴有高危因素的患儿应予以高度重视,选择针对性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氟达拉滨联合阿糖胞苷(FA)方案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不同治疗阶段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应用FA方案治疗阶段将75例AML患者分为4组:①第1个疗程诱导化疗未缓解组21例;②2次及2次以上诱导治疗未缓解组21例;③早期复发组14例;④晚期复发组19例;其中后3组为难治复发性AML,比较不同组间疗效。结果:4组患者的完全缓解(CR)率分别为81.0%(17/21)、42.9%(9/21)、28.6%(4/14)及31.6%(6/19)。第1疗程诱导化疗未缓解组CR率明显高于复发难治性AML的CR率35.2%(19/54)(P=0.002)。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既往化疗次数与CR率有显著相关性(P=0.027)。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和继发感染。结论:对于第1个疗程化疗未缓解的AML患者,FA方案可作为一种有效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成年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三色流式细胞术免疫分型的特点.方法 采用CD45/SSC双参数散点图设门方法 对126例成年AML患者进行三色流式细胞术免疫分型分析.结果 髓系抗原CD13、CD33和CD117在AML各亚型中均有很高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6.4%、70.2%和90.4%;CD34及HLA-DR表达偏低,分别为63.5%和61.7%.约34.2%AML患者伴有淋系抗原表达,AML淋系抗原CD7和CD19表达率分别为23.6%和2.3%.结论 流式细胞术免疫分型对AML的诊断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成年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三色流式细胞术免疫分型的特点.方法 采用CD45/SSC双参数散点图设门方法 对126例成年AML患者进行三色流式细胞术免疫分型分析.结果 髓系抗原CD13、CD33和CD117在AML各亚型中均有很高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6.4%、70.2%和90.4%;CD34及HLA-DR表达偏低,分别为63.5%和61.7%.约34.2%AML患者伴有淋系抗原表达,AML淋系抗原CD7和CD19表达率分别为23.6%和2.3%.结论 流式细胞术免疫分型对AML的诊断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成年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三色流式细胞术免疫分型的特点.方法 采用CD45/SSC双参数散点图设门方法 对126例成年AML患者进行三色流式细胞术免疫分型分析.结果 髓系抗原CD13、CD33和CD117在AML各亚型中均有很高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6.4%、70.2%和90.4%;CD34及HLA-DR表达偏低,分别为63.5%和61.7%.约34.2%AML患者伴有淋系抗原表达,AML淋系抗原CD7和CD19表达率分别为23.6%和2.3%.结论 流式细胞术免疫分型对AML的诊断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