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建立小鼠血清中泰泽菌抗体的IFA检测方法。方法 采用IFA方法以泰泽菌抗原片检测人工感染和人工免疫的ICR小鼠血清中抗泰泽菌抗体,并与日本的泰泽菌抗体ELISA检测试剂盒检测结果进行初步比较。结果 用阳性对照血清,抗原片出现特异性蓝绿色荧光,清晰显示出泰泽菌形态,而阴性血清只出现橘红色的本底。在12份人工感染泰泽菌的小鼠早期血清标本中,IFA方法检出4份阳性,8份阴性,阳性检出率33.3%;而ELISA方法检测12份样本均为阴性。另外,在66份人工免疫泰泽菌的小鼠晚期血清样本中,IFA方法检出44份阳性,22份阴性,阳性检出率66.7%;而ELISA方法检出50份阳性,16份阴性,阳性检出率75.7%,结论 建立的小鼠泰泽菌抗体IFA检测方法能够用于小鼠血清中泰泽菌抗体的检测,特别是早期感染的检测。  相似文献   

2.
为了给临床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本文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检测了181例婴儿肝炎综合征患儿血清中抗CMV-IgM抗体。实验结果:检出抗CMV-IgMAb阳性占32.59%(59/181)。在排除RF因子干扰后,阻断试验证明所测的Ab确为IgM,同时,将含抗CMV-IgMAb阳性血清与EB病毒抗原做交叉反应试验,其抗EBV-IgMAb阳性占5.08%(3/59),提示用IFA法检测抗CMV-IgMAb可做为婴儿肝炎综合征早期诊断的参考指标,但不能排除其中少数阳性结果可能来自其它病毒具有相似抗原的交叉反应或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小鼠诺如病毒(MNV)的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的检测方法。方法将MNV-1接种RAW264.7细胞,培养36 h收集病毒培养物及未感染细胞培养物,点制抗原玻片;以107TCID50的MNV-1灌胃接种BALB/c小鼠,收集感染血清做阳性对照血清。收集人工感染后不同时间点的血清样品,以1:10的稀释度使用IFA法测定感染血清MNV抗体滴度。选取80份送检小鼠血清样品,以IFA和ELISA方法测定,差异样品使用Western blot方法进行验证。结果 MNV-1感染RAW264.7细胞(36~48)h,细胞感染率为60%,以36 h感染细胞状态为佳;IFA法测定感染小鼠血清,小鼠感染1周后抗体水平逐渐提高,在4周时抗体滴度达到最高值,之后维持稳定,采集感染4周的动物血清做IFA方法的阳性质控品;80份血清中,IFA法测定阳性27份,阴性53份,ELISA法测定阳性32份,阴性48份;Western blot方法对差异样品验证,其中阳性3份,阴性2份,IFA法和ELISA法检测符合率分别为96.0%和97.5%。结论 IFA方法检测小鼠诺如病毒基本可以反应小鼠的感染情况,偶有假阴性的出现,可以选择IFA方法和ELISA方法作为初筛,差异样品用Western blot方法验证。  相似文献   

4.
采用ELISA和IFA法检测细胞培养中EHFV抗原,检出时间分别在病毒感染细胞后第4d 和第6d,对 EHFV 抗原的定量检测提示病毒释放的高峰期在其感染细胞后10~12d,患者血浆标本 EHFV 抗原的检出率为26.6%。以上结果指出 ELISA 法用于 EHFV 抗原的检测比 IFA 法优越,适用于实验室对 EHFV 繁殖的监测,而检测 EHFV 抗原用于临床诊断则敏感性太低。  相似文献   

5.
猴疱疹病毒(B病毒)抗体检测方法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对HSV-1作抗原的玻片酶免疫法(EIA)用于B病毒抗体检测的可靠性进行研究。方法 用HSV-1为抗原的玻片酶免疫法(EIA)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与B病毒为抗原的斑点酶免疫法(DIA)、免疫荧光法(IFA)及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猕猴血清进行B病毒抗体检测的比较分析。结果 HSV-1为抗原的EIA与B病毒为抗原的DIA、IFA和ELISA检测结果的符合率分别为100%、95.6%和97.4%;HSV-1为抗原的EIA检测确定的阴性血清样本,经B病毒抗原的IFA检测均为阴性;在HSV-1为抗原的EIA确定的779份阴性血清中,经B病毒抗原的ELISA检测,有2.6%(20份)为阳性;HSV-1抗原的EIA和HSV-1为抗原的ELISA检测均为阴性的20份血清样本,经B病毒抗原的ELISA检测,18份仍为检出阴性,2份为阳性。结论 HSV-1为抗原的EIA的检测结果与B病毒抗原的DIA、IFA和ELISA的检测结果一致性较好。同时,用HSV-1抗原进行B病毒抗体检测,存在极少数阳性动物漏检的可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感染SARS-CoV的恒河猴进行病毒、血清学等指标检测及研究,确定模型动物成功感染,并为SARS发病机制,疫苗评价,药物筛选确定参考指标。[方法]SARSCo-V经鼻腔接种8只恒河猴,在感染的第1天开始到5、7、10、15、20、30和60天分别安乐死时,不同时间取咽拭子、血液和脏器,进行病毒分离,RT-PCR检测和抗体测定。[结果]用巢式RT-PCR在感染后每天提取的咽拭子标本中检测SARS-CoV的RNA,以细胞培养冠状病毒为阳性对照,以正常恒河猴咽拭子为阴性对照,在8只动物病毒接种第5天开始可检测到大小为797bp的目的条带,阳性检出最长可持续到第15天。进一步用病毒分离实验对PCR结果进行确证,8只动物中的5只恒河猴接种5天的咽拭子标本中,经Vero细胞培养,细胞产生了典型细胞病变(CPE),提示SARS冠状病毒能感染恒河猴并有病毒的复制和排毒。IFA方法证实为SRAS-CoV抗原存在。SARS-CoV感染恒河猴后,可以检测出免疫反应。在SARS冠状病毒接种前和接种后第5、8、11、15、19、23、26、30、34、每隔4-7天以及安乐死时采血,制备血清测定抗体,8只恒河猴接种病毒前均血清中SARS冠状病毒特异性抗体IgG为阴性,10天后安乐处死的5只感染猴在11-15天开始,至安乐死时,均为阳性。IgG阳性的5只恒河猴均有一定的中和抗体产生,且对SARS病毒感染细胞有一定的保护性。感染SARS病毒猴后与正常猴比较,其细胞杀伤效应明显增强。感染SARS-CoV的恒河猴不仅出现与SARS患者类似的临床和病理学改变,也在一定时期内排毒,出现特异免疫反应,这些指标均可作为药物筛选、疫苗评价等方面的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检测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有效方法。[方法]分别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荧光定量PCR(FQ-PCR)、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检测11名干细胞移植受者,96份标本的血清IgM抗体、血浆DNA负荷量和外周血白细胞PP65抗原。[结果]ELISA、FQ-PCR和IFA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15.63%、34.38%、36.46%。ELISA的阳性检出率明显低于FQ-PCR和IFA法。IFA与FQ-PCR两种检测方法对CMV感染的测定结果具有良好的一致性(kappa值为0.818)。[结论]IFA和FQ-PCR是检测造血干细胞移植受者CMV早期感染较为敏感的指标,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家猪在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疫区的流行病学意义,探讨家猪与HFRS发病的关系。方法以HFRS病毒(HFRSV)抗原和抗体为指标,采用反向间接血凝法(RPHA),血凝抑制法(RPHI),酶标葡萄球菌A蛋白(HPR-SPA),间接免疫荧光法(IFA)和PCR反应对山东部分地区家猪自然感染HFRSV的情况进行检测。结果家猪心、肝、脾、肺、肾等脏器及血、尿、粪和猪圈内污物检出HFRSV抗原与抗体,脏器抗原阳性率为3.33%~5.00%。而血、尿、粪和圈内的污染物抗原阳性率分别为3.67%、7.04%、2.51%和5.56%,血清抗体阳性率为1.96%,并从HFRSV抗原阳性的多种标本分离出病毒。人工感染后病毒可随血液波及多个脏器,二次感染乳鼠脑可检出HFRSV抗原。二次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肺、肝、肾等脏器有一过性病理改变;HFRSV可在猪体内增殖,并经多途经排出体外。结论家猪可能是HFRSV的扩散宿主动物。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 了解小鼠肝炎病毒(MHV)污染的设施内,ICR小鼠自然感染后MHV抗原抗体存在情况。方法 选择50只ICR小鼠,通过更换“脏垫料”的方式进行饲养,分别在实验第2,4,8,14,21,28,35,42,56和84天各剖杀动物5只,采集血清、盲肠内容物、粪便、肝脏以及肺脏检测抗原抗体分布情况。结果 实验开始第2天,肺脏中检出小鼠肝炎病毒,检出率为20%(1/5),第4天开始,肝脏、肺部、盲肠以及粪便中均可检出小鼠肝炎病毒; 84天后,肺脏、盲肠、粪便和肝脏阳性检出率降为0。实验第8天,血清中抗体检出阳性,阳性率为100%(5/5),直至第84天实验结束,抗体阳性率仍维持在100%(5/5)。结论 血清学方法可作为日常监督主要诊断方法,而抗原检测方法只能应用于早期诊断。 【关键词】小鼠肝炎病毒 自然感染 抗原抗体  相似文献   

10.
本实验以乙脑病毒京卫研1株腹腔接种小鼠,应用PAP法对常规石蜡包埋的小鼠脑组织中乙脑病毒抗原的分布等进行了观察;描述了病毒抗原阳性细胞出现的时间、部位、分布特点和种类以及病毒抗原在阳性细胞内的分布类型和变化规律,并对其中的一些观察结果与HE染色切片和电镜观察结果进行了对比和讨论;发现除其它神经细胞外,小脑皮质的颗粒细胞、高尔基细胞、分子层以及小脑内核的神经细胞中也可检出病毒抗原阳性细胞;进一步证实,感染后期,部分感染细胞的胞浆和核内可出现病毒抗原,认为主要是由于病毒粒子从胞浆进入核内所致,并发现此类型阳性细胞为坏死细胞;另外讨论了有关PAP法染色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将非标记抗体技术应用于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抗原研究,对感染细胞内病毒抗原及经免疫转印到硝酸纤维膜上的病毒多肽抗原进行了检测,并分别与间接免疫荧光和间接酶标抗体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非标记抗体技术敏感性高,背景浅,可用于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抗原检测与分析。用非标记抗体技术及间接免疫荧光法对流行性出血热单克隆抗体培养上清液进行筛选,两种方法阳性检出率相同(7.29%,7/96),但前者滴度(1:16~256)高于后者(1:4~32)。  相似文献   

12.
婴幼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病毒病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984年1~3月52例住院婴幼儿 ALRTI 患儿进行了病毒病原的实验研究。经病毒分离和RSV 抗原检测证实21例为病毒感染,其中RSV14例,ADV7例(3型2例,7型5例)。病毒检出率为40.4%。提示长沙地区冬春季婴幼儿 ALRTI 的主要病毒病原是RSV和3、7型ADV。RSV抗原检测在取样后4小时获得结果,具有简便、特异、敏感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
经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查证实能与EHF病人恢复期血清起特异反应的黑线姬鼠肺标本,直接经脑内接种2~5日龄乳小鼠,结果分离到一株能在乳鼠体内增殖传代的EHF相关因子(HA_(1018)株)。经EHF单克隆抗体检查及排除呼肠孤病毒存在的可能性,证明HA_(1018)株是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应用乳小白鼠直接从疫区黑线姬鼠分离EHF病毒是一个经济简便的途径,受染的小白鼠可作为模型动物。  相似文献   

14.
用汉坦病毒汉滩株(76-118)重组核蛋白作为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以下简称WB)的诊断抗原,用于实验感染大鼠血清抗体效价测定。同时与用汉城株(SR-11)感染的Vero-E6细胞作抗原的间接免疫荧光法(以下简称IFA)进行比较。WB法对3/4标本在大鼠接种病毒后第3天测得血清IgM阳性,而IFA法仅1/4标本出现阳性,IFA效价为1:5120的血清,WB效价为1’:40960,且在血清1:10稀释时反应带亦清晰。两种方法分别测定64份大鼠血清。甩IFA法,44份(68.8%)出现类似阳性的荧光颗粒,而用WB法测定,无特异的反应带出现。非感染Vero-E6细胞作IFA抗原,30份(46.9%)与正常细胞抗原有反应,此结果表明WB法在特异性和敏感性方面均高于IFA法。IFA法中的非特异性反应系血清与细胞成份之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间接免疫荧光法(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Assay,IEA)检测麻疹病毒抗原对儿童麻疹病毒(measles virus,MV)感染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观察86例临床诊断麻疹的患儿,在发病的不同阶段IFA检测痰液MV抗原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gymelinked img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血清中MV特异性LgM抗体,采集30份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痰液进行IFA麻疹病毒抗原检测,比较分析检测结果.结果:86例中发病7 d内IFA测抗原ELISA测抗体两种方法的阳性率为分别为97.1%和16.2%;7 d后为33.3%和88.9%,P均<0.01.IFA测抗原阳性率与检测时间的相关系数为-0.91,P=0.02;ELISA测抗体阳性率与检测时间的相关系数为0.97,P=0.04.30份对照组的标本MV抗原检测均为阴性,IFA测抗原的特异性与敏感性分别是100%和97.1%.结论:IFA测抗原在疾病早期检出阳性率高,阳性检出率与检测时间成负相关,IFA测抗原痰液麻疹病毒抗原是一种早期快速、特异敏感的实验室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6.
The location of 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 syndrome(HFRS)virus in the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of patients with HFRS was studied by reverse passive he-magglutination(RPHA),RPHA inhibition test(RPHI),immunohistochcmistry,and cellculture assays.HFRS virus antigen was picked out in the soluble supernatant of cerebro-spinal fluid(CSF)by RPHA;and HFRS viruses were identified in the cytoplasm of mo-nocytes and lymphocytes in CSF by FA or PAP staining;HFRS viruses were isolatedfrom CSF of patients;and furthermore,HFRS virus antigen was detected in ncuroglio-cytes of brain by IFA,FA,PAP and ABC staining.All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HFRSvirus could infect the CNS of the patients via Mood-brain barrier.  相似文献   

17.
张国成  王瑞华 《医学争鸣》1989,10(5):323-327
用ELISA双夹心法、病毒分离和IFA法,平行检测了72例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鼻咽分泌物中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抗原,结果诊断RSV感染的阳性率分别为72.2%(52例)、81.9%(53例)和81.1%(44例)。同病毒分离比较,ELISA的敏感性、特异性和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6.4%,92.3%和87.57%,IFA的敏感性、特异性和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4.6%、100.0%和79.2%。患儿年蛉,病情和标本采集时间等因素,对ELISA敏感性有一定影响。ELISA检测RSV抗原特异、敏感、快速(收到标本后7 h内可获得结果),适用于婴幼儿,尤其9月龄以内小儿RSV感染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8.
鼠痘病毒潜伏感染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对经实验前后的普通级和清洁级K M,BALB/c,C57BL小鼠,分别用IFA,ELISA、PAP和ABC法方法检测小鼠血清中的LCMV、EHFV、MPV、MHV,仙台病毒抗体和抗原,电镜检查组织中的病毒颗粒。结果显示:未经实验及经实验15d和30d后的抗体和抗原。电镜检查组织中的病毒颗粒。经实验60天后检测普通级KM和BALB/c小鼠鼠痘各品系小鼠血清病毒抗体均为阴性,经实验60于后检测普通级K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了摸清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在人体及各种动物组织中的形态分布及所致病变.方法:作者以多克隆抗体及抗G2,NP及血凝素等单克隆抗体,用多重PAP等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果:证明人、大鼠及小鼠体内均存在可溶性及颗粒性两种抗原.在人体尸检病例、骨髓穿刺标本、大鼠及小鼠用多克隆抗体及某些单克隆抗体,均可显示包涵体样颗粒性抗原阳性物质,它在电镜下多位于核旁或高尔基体旁呈扩大的泡状或实体状.结论:颗粒抗原阳性细胞可呈增生及变性坏死两种类型的变化,应属病毒或相应因素引起的原发性病变.包涵体本身就是一种病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