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2017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96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资料,根据胸部X线检查结果,将患儿划分为轻症组(55例)与重症组(41例)。所有患儿均需在治疗前、治疗后12h、治疗后24h接受超声检查,比较两组超声检查结果、超声评分。结果轻症组超声评分低于重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各组PS治疗与非PS治疗患儿的超声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各时间段,各组非PS治疗患儿的超声评分均高于PS治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检查可有效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病情程度做出有效评价,此外,超声检查评分可作为评价患儿病情以及量化病情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肺超声图像特点,以及肺超声评分(LUS)对NRDS病情评估的可行性。方法选取我院早产儿病房收治的80例NRDS患儿为观察组,根据病症严重程度分为非危重组(26例)、危重组(34例)和极危重组(20例);同时期收治的非肺部疾病的早产儿60例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治疗前行肺部超声检查,比较两组LUS的差异,观察组治疗后72 h行超声复查,比较治疗前后LUS的差异。结果1)NRDS组肺部超声主要表现为肺实变、胸膜线异常、A线模糊或消失、胸腔积液、白肺及肺搏动减弱或消失等;2)观察组LUS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极危重组LUS明显高于危重组,危重组LUS明显高于非危重组,组间LUS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NRDS组治疗72 h后,肺实变及支气管充气征减轻,胸膜线清晰光滑,A线逐渐出现,LUS较治疗前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RDS以早产儿多见,具有发病急、进展快的特点,对患儿行LUS可有效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胸部X线表现及临床特点,旨在早期诊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60例,动态观察其X线变化及临床特点.结果 本组60例患儿中,均为早产儿.依据X线Ⅳ级分类法,其中Ⅰ级12例,Ⅱ级23例,Ⅲ级17例(病死1例),Ⅳ级8例(病死2例).除3例患儿死亡,其余患儿2~3周治愈,胸部X线病变消失.临床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呼吸困难,面色青紫,呼吸性呻吟,三凹征等.结论 胸部X线检查是临床诊断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主要方法,对观察疗效和病情变化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新生儿肺部疾病的超声诊断价值,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选取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肺部疾病患儿40例,入院24 h内均行肺部超声检查,观察患儿胸膜线、A线、B线、肺部病变程度及胸膜滑动、是否伴胸腔积液等。结果:所选患儿经临床确诊为新生儿湿肺20例,其中12例表现为"弥漫性白肺",4例伴胸腔积液;呼吸窘迫综合征11例,胸膜增厚、A线及肺滑动征消失,表现为肺实变和肺泡-间质综合征;胎粪吸入综合征8例,病变区胸膜线及A线消失、胸膜下可见局灶性实变、肺泡-间质综合征;新生儿隔离肺1例,表现为肺叶间见等回声组织、内回声不均匀。患儿均有相应的临床症状,且经动脉血气分析及X线胸片或CT确诊。结论:新生儿肺部超声检查安全无辐射,对指导临床治疗和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肺脏超声检查(LUS)与X线摄影检查(CXR)在新生儿气胸诊断及治疗效果临床价值。方法通过LUS与CXR结合临床症状确诊的气胸患儿24例设为诊断组,随机选取同时间段有呼吸困难但无气胸的新生儿24例为对照组。以CXR为金标准,计算LUS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Youden指数。然后把确诊并用超声引导穿刺治疗的重症气胸8例为治疗组,并随机选取2018年3月之前床旁CXR监测穿刺治疗的重症气胸8例为对照组,比较气胸治疗所需要的时间。结果 LUS在新生儿气胸诊断中的敏感性100%、特异性95.83%、准确性97.92%,与CXR有很好的一致性,超声引导穿刺治疗的时间为(12.6±3.6) h,CXR监测穿刺治疗的时间为(36.9±10.1) h,(t=6.39,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肺脏超声不仅对新生儿气胸的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与准确性,且在指导穿刺治疗及效果监测中也有其优越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比较不同肺超声评分法(LUS)在预测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94例患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早产儿于出生后1~2天及第1,2,3,4周行肺脏超声检查,并采用改良LUS法、LUS法、Brat-LUS法进行评分.按照出院时有无合并BPD分成BPD组(54例)和无BPD组(40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早期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联合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方法33例患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早产儿经气管内滴入固尔苏[100mg/(kg.次)],拔管予以NCPAP呼吸支持治疗,观察患儿的临床表现、血气分析及胸片变化情况。结果29例患儿症状、体征均明显好转;治疗后6h患儿的血气较治疗前显著改善,胸片好转。结论CPAP、PS联合应用能有效地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对比床旁肺部超声和胸部X线对新生儿气胸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及诊断时效性来评价床旁肺部超声在新生儿气胸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科自2017年9月~2018年12月收入的60例疑似气胸患儿为研究对象,先后进行肺部超声和胸部X线检查,以胸部CT为诊断"金标准",比较床旁肺部超声、胸部X线在新生儿气胸中的诊断灵敏性、特异性及诊断时效性。结果 60例疑似患儿中确诊为气胸的有49例;床旁肺部超声诊断敏感度为97.96%,特异性为100.00%;胸部X线诊断敏感度为83.67%,特异性为81.81%;超声检查完成时间(9.2±3.5)min,X线需(34.1±10.3)min,(t=3.11,P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床旁肺部超声对新生儿气胸的诊断敏感性高,特异性强,诊断时效性高于胸部X线,可作为新生儿气胸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9.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X线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IRDS)的X线表现及其动态变化。方法 回顾近三年来62例经临味诊断、对症治疗并且有完整X线资料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病例结果 62例中X线表现与临床相符合55例(88.71%),不典型表现7例(11.29%);其中合并肺炎12例,先天性心脏病2例(PDA),肺出血3例,气胸5例。根据X线征象分期,轻度37例,中度11例,重度7例。结论 X线平片是协助临床诊断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重要方法之,应结合临床提高X线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10.
作者报告三组儿童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胸片X线表现:(1)新生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23例;(2)无新生儿BPD而有透明膜病病[呼吸窘迫综合征(RDS)]33例;(3)无新生儿呼吸道疾病的35例早产儿。BPD的定义是婴幼儿出现下列表现(1)因呼吸窘迫从出生第一天便接受机械通气和给氧;(2)出生30天仍需给氧;(3)出现与BPD一致的胸部X线表现。出生一个月的婴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比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患儿的胸片结果,探讨改良版肺超声评分法定量评估NRDS患儿病情严重程度的效能及价值。方法:选取临床诊断为NRDS的患儿23例(病例组)和临床诊断无肺部疾病的患儿30例(对照组)。病例组患儿均行胸片检查及改良版肺超声评分。病例组胸片检查及超声评分均为40次(包括复查病例),对照组行超声评分30次。比较病例组与对照组的超声评分。对病例组的超声评分与NRDS的严重程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病例组依据胸片分级分为4组,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超声评分的诊断效能并得出各组间截断值。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的超声评分分别为(16.3±9.6)分、(0.5±0.8)分,病例组肺超声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病例组肺超声评分与NRDS的严重程度存在正相关关系且相关性显著(r=0.635,P<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病例组各组间超声评分截断值分别为10.5、18.5、25.5,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7、0.891、0.920,对应约登指数为0.688、0.680、0.796,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效果.方法:17例患儿应用PS治疗,观察用药后临床症状、血气分析及机械通气参数的变化.结果:应用PS后患儿呼吸困难、呻吟、三凹征、紫绀症状减轻或消失,用药后监测2h、6h、12h动脉血气分析示PaO2升高、pH值升高、PaC02下降,与用药前比较,二者之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气泡式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BNCPAP)早期应用于预防和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l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1年4月于本院分娩后30rain内转入我科的58例早产儿为研究对象,分为预防组30例(治疗前未出现呼吸窘迫症状)和治疗组28例(治疗前出现呼吸窘迫症状),两组均于出生后30min内应用BNCPAP来预防和治疗NRDS,观察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对其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及比较。结果预防组预防成功率92_3%,预防后2h、12h、24hPa02/Fi02、PaC02值与预防前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预防后2h、12hpH值与预防前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预防后24hpH值与预防前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成功率89.3%,治疗后2h、12h、24hPa02/Fi02、PaC02值与治疗前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2hpH值与治疗前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12h、24hpH值与治疗前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早期应用气泡式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BNCPAP)预防和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疗效显著,值得临床上合理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分析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使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前后护理的临床表现效果。方法:对2010-05~2012-08收治的30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的护理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详细分析用药过程前、用药过程中以及用药过程后的护理工作。结果:30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进行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固尔苏应用前后护理后,28例患儿均呼吸顺畅成功存活,1例并发感染性肺炎,1例肺出血,无死亡病例。平均机械通气时间为(4.6±0.5)d,平均住院所用时间为(22.6±5.8)d。结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进行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前后护理治疗,能够确保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很好地发挥药效、对提高患儿的成活率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杨心伟 《航空航天医药》2010,21(9):1607-1608
目的:分析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X线及CT表现,提高对其的认识。方法:对21例呼吸窘迫综合征影像进行分析。结果:呼吸窘迫综合征不同时期均有不同的影像表现。结论:胸部X线片及CT对于ARDS的诊断有很重要的价值,可用于ARDS的诊断及治疗后随访。  相似文献   

16.
许有生 《放射学实践》2004,19(5):384-384
胸部X线检查对诊断严重急性呼吸窘迫症(severacuterespiratorysyndrome ,SARS)中非常重要,是综合诊断标准之一。如果肺部有异常阴影而漏诊,则延误了SARS患者的诊断、治疗和隔离。如果肺部无异常,将其它因素造成的假象误诊为SARS ,则会劳民伤财。有关SARS患者胸部X线的表现,文献  相似文献   

17.
本文复习了54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A-NS)的胸部X 线片。24%属于Ⅰ及Ⅱ期,65%为Ⅲ期及Ⅳ期,11%为支气管肺结构不良(BPD)。根据Giedion,呼吸窘迫综合征Ⅰ—Ⅲ期在X 线上其发展为可逆的,反之,支气管肺结构不良病例超过观察时间最多10周则有不可逆的X 线改变。在BPD病因中除ANS 外,动脉导管未闭、肺炎浸润及吸入症候群亦为可能的因素。作者的BPD 病例均由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自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安庆医院收治的104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为研究对象,将患儿随机分入A组和B组,每组52例。两组均给予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A组采用常频机械通气,B组采用高频振荡通气。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有创通气时间、无创通气时间、氧暴露时间、氧浓度、氧合指数、二氧化碳分压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A组有效率76.9%(40/52),低于B组的90.4%(47/52),P<0.05。B组的有创通气时间、无创通气时间、氧暴露时间均短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氧浓度、氧合指数、二氧化碳分压均低于治疗前,且B组氧浓度、氧合指数、二氧化碳分压变化幅度均明显大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儿的肺功能和血气指标,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小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胸部X-线诊断。方法:选取36例小儿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病例,比较胸部X-线表现特点并进行分析;结果:胸部X-线表现为:(1)早期肺纹理增粗,模糊的间质水;(2) 早期肺内小点片状或大片状融合阴影;(3)中晚期两肺广泛片状阴影,常合并感染,临床表现严重,可伴肺不张或肺膨胀不全;(4)恢复期病变吸收缓慢;结论:X-线胸片是诊断小儿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有效方法,但要结合临床并与其它疾病鉴别。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患儿在外源性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前后胸部 X 线表现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经临床和影像学检查诊断为 NRDS 的58例患儿使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进行治疗,分析用药前后患儿的胸部 X 线表现及变化规律。结果:58例患儿首次拍片的诊断结果:NRDS Ⅰ级13例(22%),Ⅱ级25例(43%),Ⅲ级13例(22%),Ⅳ级7例(13%);PS 治疗后2~72 h 第1次复查胸片,示双肺透亮度较前增高48例,降低5例,增高且伴有纵隔和(或)肺间质积气4例;19例进行第2次复查胸片,显示双肺内恢复正常3例,新生儿肺炎15例,新生儿肺炎并纵隔、肺间质积气1例;11例第3次复查胸片,显示双肺内恢复正常3例,肺炎7例,新生儿肺炎并纵隔、间质积气1例;1例第4次复查胸片,示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胸片显示气管插管位置异常10例。结论:X 线检查可用于评价外源性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治疗 NRDS 的疗效,了解气管插管的位置,并能早期发现肺炎、纵隔和肺间质积气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