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目的:研究采用内镜下止血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试验对象:我院近2年收治的85例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患者分组方法:顺序编码法。85例患者分为保守组和内镜组两个组别。保守组给予内科常规止血治疗;内镜组采用内镜下止血治疗。观察指标:①止血有效率;②患者止血时间、住院时间的差异。结果:①内镜组相比于保守组止血有效率更高,P0.05;②内镜组相比于保守组止血时间、住院时间更短,P0.05。结论:采用内镜下止血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临床价值高,可快速止血,缩短住院时间,对患者预后有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相关急救措施.方法 回顾性总结我院急诊ICU于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消化道大出血病例45例的急救体会.结果 45例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中最终确诊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16例,消化性溃疡24例,贲门粘膜撕裂1例,急性胃粘膜病变2例,胃癌1例,胆道出血1例,死亡7例,其中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6例,急性胃粘膜病变1例.结论 早期液体复苏、早期输血、早期三腔两囊管及四腔三囊管压迫止血,早期完成术前准备、早期手术,可提高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蔡金伟 《现代保健》2014,(8):149-151
目的:探讨急性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急诊内镜止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2013年5月本院收治的85例急性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内镜组)的临床治疗资料,选择同期未行急诊内镜治疗的加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止血效果。结果:内镜组止血有效率达到97.6%,对照组为65.O%,两组止血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急性非静脉曲张上消化道出血急诊内镜止血治疗的临床效果令人满意,不仅安全有效,而且方便快捷,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在内镜治疗方式的选择方面应视患者情况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4.
急性下消化道大出血虽较上消化道大出血少见,但因下消化道出血特别是小肠病变出血,内镜操作难度大,患者不易耐受;而ECT等在肠腔大量积血定位受到影响,肠道钡餐急性出血列为禁忌,因此对于年老体弱,合并多脏器、多系统功能衰竭、手术高危或不愿手术患者,需尽早积极内科止血治疗。临床观察发现这类患者经常规止血治疗疗效欠佳,我们采用施他宁(Stilamin)治疗24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病例选择:患者选自1996年12月至1998年9月急诊和住院病人24例,男性16例,女性8例。年龄30~72岁,其中60岁以上16例(占75%),平均年龄56岁。全部患者经常规治疗止血无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分析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病因病机和护理对策。方法对本组24例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采取治疗护理,用药护理,病情监测,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和三腔两囊管压迫止血护理。结果本组24例,经抗酸、止血、输血、输液等保守治疗治愈13例,内镜直视下止血治愈3例,三腔两囊管压迫止血治愈4例。并发症:因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休克、肝昏迷死亡1例,治疗后1周再出血1例,误吸致坠积性肺炎1例,转手术治疗3例。结论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病因病机为消化性溃疡、应急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所致。科学的病情监测,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和三腔两囊管的特殊护理,可提高治愈率,降低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吴海泉 《健康大视野》2005,13(11):73-74
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例在采取常规的西医疗法的基础上增加局部中药制剂喷洒及中医辨证施治综合治疗的疗效。结果经治疗,42例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均获痊愈。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可望提高疗效,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康丽 《中国保健》2008,16(10):293-293
目的:观察善宁治疗206例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疗效.方法:将206例上消化道大出血分为两组,其中静脉曲张性大出血80例,非静脉曲张性大出血126例,两组病例均为善宁25~50μg/h静脉滴注,持续72h.结果:静脉曲张性大出血70例止血,有效率为87.5%;非静脉曲张性大出血止血122例,有效率96.8%;总有效率93%.结论:善宁治疗静脉曲张性和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大出血均有明显疗效,可降低急诊手术率和死亡率.而非静脉曲张性大出血疗效更佳(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例在采取常规的西医疗法的基础上增加局部中药制剂喷洒及中医辨证施治综合治疗的疗效.结果经治疗,42例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均获痊愈.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可望提高疗效,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我们观察我院 1998年至 1999年以上消化道大出血行急诊内镜检查及内镜下止血术的患者 2 78人 ,并分析有关资料 ,以探讨急诊内镜检查和治疗在诊断和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中的临床意义。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1998年至 1999年在我院住院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 ,在出血的 2 4小时内行内镜检查 ,并于镜下发现上消化道活动性出血 (ForrestⅠ型 )或有再出血危险的近期出血病灶 (ForrestⅡ型 )者。有再出血危险的ForrestⅡ型病灶是指 :⑴明显食管静脉曲张伴红色征、静脉炎 ;⑵其它伴血管显露的病灶 ,如溃疡、糜烂、血管畸…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护理对策。方法:对我院50例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实施有效正确的护理方法。结果:50例患者经过及时、有效的护理,45例治愈,5例转外科治疗,无一例死亡。结论: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积极加强临床护理,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将大大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1.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内镜下套扎治疗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VL)是指内镜下用套扎器按病情分期套扎曲张的食管静脉,使其闭塞甚至消失,达到止血的目的。近2年来,我院对10例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引起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患者行内镜下EVL,取得满意疗效,护理体会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0例患者中,男7例,女3例;年龄38~72岁,平均55岁。均有反复上消化道出血史,近期有呕血及黑便,经胃镜检查诊断为食管静脉曲张,部分患者有活动性出血征象。1.2治疗方法急诊内镜检查后,发现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简单观察后,确定无胃底静脉曲张,退出胃镜,行EVL治疗:安装套扎器,再次进镜,活动性出血…  相似文献   

12.
章德伟 《中国保健》2007,15(15):73-73
目的总结150例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临床治疗的经验.方法根据临床患者的具体情况拟定先进准确治疗方法.结果治愈率达95%.结论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临床治疗得当其止血快,疗效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急诊内镜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6例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及患者意愿分为三组:A组55例,在出血24h内行急诊内镜检查,并于内镜下行止血治疗;B组41例,在出血24h后行内镜检查及内镜下止血治疗;C组30例,行内科保守治疗。结果 A组的病因检出率为92.73%(51/55),显著高于B组的68.29%(28/41)和C组的62.50(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止血成功率为96.36%( 53/55),B组为92.68%(38/41),均显著高于C组的73.33%( 2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个月,A组和B组的再出血率分别为3.77%(2/53)、7.89% (3/38),均明显低于C组的27.27% (6/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诊内镜治疗可大大提高患者救治成功率,降低术后再出血率,可作为抢救上消化道大出血,尤其是活动性出血患者治疗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从2014年2月到2015年11月所收治的42例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分析病因,探讨临床诊治方法。结果:本组患者中,常见病因为消化性溃疡、急性胃粘膜病变、贲门粘膜撕裂综合征;经过相关治疗,本组患者中显效患者34例,显效率81.0%,有效患者7例,有效率16.7%,无效患者1例,无效率2.4%,总有效率97.6%。结论:采取内镜检查可确诊出血原因,急诊内镜、血管造影剂内外科密切配合,同时给予患者内科综合治疗,可保证治疗有效安全进行,提高治疗效果,促使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目的对消化内镜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探究.方法:从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抽取6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4例,分别给予患者常规药物治疗及消化内镜治疗,治疗后,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止血成功率及再出血发生率均较对照组更具有优势(P<0.05).结论:给予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消化内镜治疗临床疗效更显著,且可有效提高止血成功率,降低再出血发生率,值得推广及借鉴.对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消化内镜治疗,可有效提高止血成功率,降低再出血发生率,促使患者病情加快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中内镜止血的应用价值。方法:按照电脑随机双盲法对2016年10月-2018年9月本院接诊的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病患74例进行分组,当中,研究组37例进行内镜止血治疗,对照组37例进行常规止血治疗。分析两组的止血效果,并对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作出比较。结果:研究组止血效果的总有效率为97.3%,比对照组的67.57%高,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7%,比对照组的18.92%低,P0.05。结论:采取内镜止血法,对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病患进行治疗,可取得较为理想的止血效果,且有助于减少休克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促进患者预后改善,建议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徐耿美  李玲 《职业与健康》2000,16(4):114-115
1 临床资料 上消化道大出血为临床急重症之一,其治疗效果预后,决定于能否及时确诊、及时正确治疗和观察护理。我院自1997~1998年收治52例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全部恢复出院,现将其观察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1 一般资料 52例患者中男性38例,女性14例,男性占61.3%。年龄22~78岁,平均年龄55岁。溃疡症34例,占65.4%(其中十二指肠溃疡11例,占32.4%);食管静脉曲张破裂14例,占27%;胃炎3例,占5.7%;胃肿瘤1例,占1.9%。以上病例上消化道大出血共计58次(其中2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先后合计6次出血),都伴有不同程度的失血性休克和发热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内镜下钛夹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125例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将其分为钛夹组(63例)和药物组(62例)。钛夹组接受内镜下钛夹止血,药物组接受肾上腺素注射止血。比较两组患者的止血效果及炎性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钛夹组的止血总有效率高于药物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IL-6、CRP、PCT水平均显著下降,钛夹组的IL-6、CRP、PCT水平低于药物组(P<0.05)。结论内镜下钛夹治疗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止血效果优于药物注射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9.
我院自1998年4月~2003年6月应用善得定(奥曲肽)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36例 ,并与对照组20例对比观察 ,现报告如下。1资料方法1 1一般资料治疗组36病例中 ,男21例、女15例 ;年龄26~78岁 ,平均57 25岁 ;急性胃黏膜病变8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3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15例。对照组20例中 ,男11例、女9例 ;年龄25~82岁 ,平均55 12岁 ;急性胃黏膜病变5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8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7例。以上胃病均经胃镜检查证实 ,所有病例均有呕血、黑便及不同程度的头晕、心悸、冷汗、少尿等症状 ,心率>100次/min ,血红蛋白≤80g/…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内镜下不同止血方案治疗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11月甘肃省天水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42例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21例。对照组采用内镜下药物止血方案,试验组采用内镜下金属钛夹止血方案,比较两组的临床指标和生命质量。结果试验组止血时间、血压稳定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输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生命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内镜下金属钛夹止血方案应用于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疗效较好,且有助于提升患者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