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的 探讨青年人自发性脑出血的病因及诊断治疗特点。方法分析42例自发性脑出血青年患者(年龄在45岁以下)的临床资料,其均急诊行CT检查,根据病情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其中手术治疗24例,血管内介入治疗5例,保守治疗13例。结果病因中AVM最常见.其次高血压,部分病因未明。AVM引起的青年自发性脑出血有82.4%(14/17)位于脑叶,高血压性脑出血有66.7%(8/12)位于脑基底节,75%(9/12)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年龄在40-45岁之间。治愈27例,好转12例,死亡3例。结论青年自发性脑出血最常见的病因是。AVM,AVM所致的脑出血主要位于脑叶。高血压性脑出血主要位于脑基底节,其发病率与年龄有明显的相关性。只要诊断及时,治疗得当.青年自发性脑出血一般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应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SA)对非高血压青年脑出血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65例非高血压脑出血青年患者行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对患者出现脑出血的原因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DSA检查阳性患者为129例,阳性率为78.2%。病因包括动脉瘤、动静脉畸形及烟雾病。其中动脉瘤95例(73.6%),年龄37~44岁,平均(41.35±2.17)岁,临床主要表现为昏迷及眼部玻璃体出血;动静脉畸形23例(17.8%),年龄21~39岁,平均(29.13±6.27)岁,临床主要表现为前期的癫痫发作合并眼睛同向偏盲;烟雾病11例,占8.5%(11/129),年龄18~23岁,平均(21.16±1.25)岁,临床主要表现为前期肢体麻木症状。结论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对青年非高血压脑出血病因诊断明确,引起脑出血主要病因为动脉瘤。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青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病因、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46 例45 岁以下青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病因、临床特点、CT表现及预后.结果 青年高血压患者发病前均未进行有效的血压检测及控制,临床以突然发病,临床出现头痛、呕吐、意识障碍及偏瘫为主.CT表现主要为基底节区出血,死亡6例,病死率13.04%.结论 加强对青年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提高对高血压的认识,进行血压定期监测是降低该病发生率及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紧急通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男136例,女44例,年龄3~79岁,平均54.6岁.开颅原因:外伤112例,高血压脑出血68例.其中去骨瓣减压118例,骨瓣保留62例.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青年(年龄≤45岁)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手术治疗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176例青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出院后随访1~6个月,根据我国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评定预后:治愈57例,显著进步43例,好转31例,无效10例,死亡35例;死亡率为19.9%。结论青年高血压脑出血往往起病急、病情重、发展迅速、预后差,应早期及时手术治疗,针对危险因素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头皮缝合技术的改进--附18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男136例,女44例,年龄3~79岁,平均54.6岁.开颅原因:外伤112例,高血压脑出血68例.其中去骨瓣减压118例,骨瓣保留62例.  相似文献   

7.
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清除术后影响血压变化的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影响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清除术后血压变化的因素。方法:对65例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清除术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逐步回归法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与术后收缩压有关的自变量为:年龄、出血破入脑室、小脑出血、术前收缩压等,且为正相关。与术后舒张压有关的自变量为:小脑出血、出血破入脑室、基底节内侧型、术前舒张压,为正相关。结论:下列情况易出现高血压脑出血血肿清除术后的血压波动:(1)年龄〈55岁;(2)术前  相似文献   

8.
青年脑出血的病因、出血部位和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青年脑出血的病因、出血部位和危险因素。方法对111例15-40岁急性脑出血患者的病史、家族史、神经影像学、发病时心电图、血压、血糖等项进行调查分析。结果青年脑出血以31-40岁居多,平均发病年龄30.3岁。发病原因:高血压病35例、脑血管畸形29例、Moyamoya病8例、肾性高血压4例、妊娠高血压3例、原因不明32例。结论高血压病、脑血管畸形是青年脑出血的主要原因,高血压、吸烟、饮酒等是促发青年脑出血的常见危险因素。有高血压或脑卒中家族史者应加强自我保健。  相似文献   

9.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临床资料 本组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共71例,其中男45例,女26例.年龄39~75岁,平均58.3岁.均行脑内血肿清除及去骨瓣减压术.病情判断采用5级临床分级法[1].  相似文献   

10.
80岁以上高龄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的临床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80岁以上高龄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42例80岁以上(高龄组)和同期住院的84例50~70岁(对照组)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的一般情况、危险因素、临床表现、CT检查结果、并发症和治疗结果,并将2组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龄组患者女性比例上升,较少合并高血压、吸烟等危险因素;出血部位也以基底节多见,但比例下降,而脑叶出血比例明显增加,为第二好发部位;病因仍以高血压性脑出血为主,但比例明显降低;发病时头痛症状较少,神经功能损害较重,较多出现脑疝和继发肺部感染,住院期间病死率和致残率较高。多变量Logistic分析显示女性、脑叶出血为高龄脑出血独立正相关因素,高血压性脑出血、发病早期头痛症状和入院时神经功能评分(SSS)为独立负相关因素。结论80岁以上高龄脑出血急性期患者具有一些独特的临床规律,采取相应的措施将有助于提高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中青年脑梗死与脑出血的病因、危险因素、临床特点的异同,为中青年脑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青年脑梗死130例与108例青年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结果 (1)中青年脑梗死以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血管炎为主要病因,分别占36.9%、21.5%、20.8%;中青年脑出血以高血压、脑血管畸形、动脉粥样硬化为主要病因,分别占32.4%、24.1%、16.7%.(2)2组病人的病变部位均以基底节区和脑叶最常见,其次为脑干、丘脑.结论 中青年脑梗死与脑出血的病因差异显著;中青年脑梗死与脑出血危险因素相同;中青年脑梗死临床治疗和预后较脑出血好.  相似文献   

12.
近一年来,笔者使用ASA-602S型脑立体定向仪,分别对高血压脑出血和脑肿瘤的病人进行了脑内血肿定向排空术和肿瘤定向活检术,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共10例,均为老年男性,年龄50~85岁,其中高血压脑出血8例,6例位于基底节区,2例位于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80岁以上高龄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42例80岁以上(高龄组)和同期住院的84例50~70岁(对照组)脑出血急性期患者的一般情况、危险因素、临床表现、CT检查结果、并发症和治疗结果,并将2组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龄组患者女性比例上升,较少合并高血压、吸烟等危险因素;出血部位也以基底节多见,但比例下降,而脑叶出血比例明显增加,为第二好发部位;病因仍以高血压性脑出血为主,但比例明显降低;发病时头痛症状较少,神经功能损害较重,较多出现脑疝和继发肺部感染,住院期间病死率和致残率较高。多变量Logistic分析显示女性、脑叶出血为高龄脑出血独立正相关因素,高血压性脑出血、发病早期头痛症状和入院时神经功能评分(SSS)为独立负相关因素。结论80岁以上高龄脑出血急性期患者具有一些独特的临床规律,采取相应的措施将有助于提高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14.
1990年5月~1995年12月我院和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使用自制脑窥镜对180例高血压脑出血作血肿清除术,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180例中男性112例,女性68例,年龄28~78岁,平均54.5岁。发  相似文献   

15.
高血压脑出血的急性期常发生脑-心综合征,即脑出血累及下视丘、脑干和植物神经系统所致症状类似心肌梗死、心肌缺血、心律紊乱或心力衰竭,使原来无病的心脏功能发生损害。此综合征对预后有严重影响,故已引起临床广泛重视。作者对我科3年来收治的186例高血压脑出血的病人的心电变化与预后的关系进行比较、分析。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 本组高血压脑出血的病人共186例,男112例,女74例,年龄42~68岁,平均51±4.2岁;脑内出血量为25~65ml,平均出血量41±7.2ml;手术治疗144例,…  相似文献   

16.
脑出血后癫痫发作患者临床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脑出血急性期伴癫痫发作患者的临床特征。 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纳入2009-2018年住院的既往无癫痫病史的自发脑出血(发病14 d内) 患者。根据脑出血急性期是否伴癫痫发作分为脑出血后癫痫发作组和脑出血后无癫痫发作组。比较 两组的一般资料及合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肺部感染、认知功能障碍等疾病的特点,同时分 析脑出血后癫痫发作患者的出血部位、侧别、病因等临床特点。 结果 共入组2836例脑出血患者,其中脑出血后伴发癫痫发作者106例,无癫痫发作者2730例。与 脑出血后无癫痫发作组患者相比,脑出血后癫痫发作患者年龄较小[(50±17)岁 vs(55±15)岁, P <0.001],合并高血压者比例较低(60.4% vs 86.9%,P <0.001),合并肺部感染比例较高(42.5% vs 28.5%,P =0.003)。进一步分析脑出血后癫痫发作组脑出血特点,发现脑叶出血比例较高 (57.3%),且非高血压性脑出血比例较高(59.0%)。 结论 与脑出血后无癫痫发作患者比较,脑出血后癫痫发作患者年龄较小,合并合并高血压的比 例低,住院期间肺部感染比例高;脑出血后癫痫发作患者出血多位于脑叶,多为非高血压性脑出血。  相似文献   

17.
高血压是脑出血最常见的基础疾病之一,高血压患者往往在情绪波动或过度紧张时,导致血压突然升高,血液从血管壁渗出或动脉壁直接破裂而出血。1资料与治疗结果1.1一般资料2010-06-2012-06我院收治85例脑出血患者,男53例,女32例;年龄49~72岁。所有患者均通过脑CT检查,确诊为脑出血,均有高血压史。脑出血临床症状为:剧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中年男性脑出血患者发病因素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04—2014-04收治的280例中青年男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据年龄将其分为青年组(年龄≤44岁,n=110)与中年组(年龄45~59岁,n=170),分析其一般资料,总结发病相关危险因素,比较2组住院病死率及随访1a病死率。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卒中史、糖尿病史、高血压史、血脂异常史、血糖及NIHSS评分为中青年脑出血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中年组脑出血部位多分布于基底节区、丘脑及脑叶,但青年组脑叶及脑室出血率高于中年组(P0.05),而中年组基底节区脑出血率高于青年组(P0.05);中年组住院期间病死率11.76%,1a为37.06%,均高于青年组(P0.05);年龄、血糖、NIHSS评分则为影响其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入院时血糖显著上升且神经缺损症状较明显的中年男性脑出血患者,其不良结局发生风险更大。  相似文献   

19.
CT是脑内出血理想的诊断和结合临床推测预后指导抢救的最好方法,本文对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CT及预后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 收集我院 1994年 8月~1998年 8月经 CT证实的高血压脑出血破人脑室35例(35/72),男 21例,女14例。年龄52~82岁,平  相似文献   

20.
青年脑出血13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青年人脑出血的病因,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对137例青年脑出血患者(≤45岁)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有明确病因者106例(77.37%),病因不明者31例(22.63%),其中先天性脑血管畸形51例(37.23%),高血压41例(29.93%),先天性脑动脉瘤5例(3.65%),脑静脉血栓形成4例(2.92%),脑胶质瘤并出血2例(1.46%),线粒体脑肌病2例(1.46%),抗凝治疗1例(0.73%).主要危险因素有:饮酒、吸烟、家族史.经治疗基本痊愈103例(75.18%),显著进步21例(15.33%),死亡13例(9.49%).结论青年人脑出血的病因以脑动静脉畸形和高血压最常见,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