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9 毫秒
1.
背景与目的:我国胃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以人群为基础的胃癌生存率资料反映了胃癌诊治效果,也可以为评价胃癌人群综合防治效果提供参考。方法:根据上海市肿瘤登记处收集的2002—2006年胃癌登记和生存随访报告资料,采用寿命表法和EdererⅡ法计算胃癌患者的观察生存率(observed survival,OS)和相对生存率(relative survival,RS)。结果:上海市2002—2006年共诊断胃癌病例28243例,患者5年OS和RS分别为32.15%和45.81%。35~54岁年龄段患者生存率高于其他年龄组;Ⅰ期患者的生存率明显高于其他分期患者;管状腺癌的胃癌患者生存率显著高于其他类型;郊区患者5年OS高于市区患者。不同性别患者的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02—2006年与1972—1976年相比,男、女性胃癌患者的生存率均显著上升。结论:不同年龄、居住区域、诊断时期别、肿瘤组织学类型和病理学类型的患者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上海地区胃癌的5年OS和RS在过去30年中显著升高,但仍低于发达国家。应提高胃癌患者早期诊断率,以改善胃癌患者的生存及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2.
背景与目的:我国是肝癌高发地区。上海市最新监测数据显示,肝癌发病率居恶性肿瘤发病前列,疾病负担仍很大。该研究旨在分析上海地区肝癌患者生存率情况,为肝癌的防治提供基础数据。方法:根据上海市肿瘤登记处收集的2002—2006年肝癌登记和生存随访报告资料,采用寿命表法和Ederer Ⅱ法对肝癌患者的观察生存率(observed survival,OS)和相对生存率(relative survival,RS)及其相关人口学和疾病状况特征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纳入分析的上海市2002—2006年诊断的肝癌病例20702例,1~5年OS分别为32.03%、21.63%、16.51%、13.66%和11.72%,1~5年RS分别为34.21%、23.93%、19.18%、16.84%和15.45%。男性OS较女性OS高,0~34岁年龄段患者OS高于其他年龄组,肝细胞癌的OS高于其他类型,Ⅰ期患者的OS明显高于Ⅲ期和Ⅳ期,市区和郊区居住肝癌患者生存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过去30多年来,上海市肝癌患者5年OS和RS改善明显。结论:上海市肝癌患者的生存水平上升明显,但与其他常见恶性肿瘤相比,生存率仍较低,因此,进一步加强危险因素和高危人群的控制和干预是今后肝癌防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背景与目的:中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上升,该研究分析了结直肠癌生存率资料,以促进结直肠癌的防治。方法:根据上海市肿瘤登记处收集的2002—2006年结直肠癌登记和生存随访报告资料,采用寿命表法和Ederer Ⅱ法对结直肠癌患者的观察生存率(observed survival,OS)和相对生存率(relative survival,RS)及其相关人口学和疾病状况特征资料进行分析,以反映上海地区人群结直肠癌的生存现况。结果:纳入分析的上海市2002—2006年诊断的结肠癌和直肠癌病例分别为16682例和11906例,5年OS分别为48.84%和51.65%,5年RS分别为70.50%和71.31%。各种不同诊断时期别间的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期患者的生存率明显高于Ⅲ期和Ⅳ期。不同性别、年龄、肿瘤组织学类型和居住区域的结直肠癌患者生存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生存率较男性高,>44~54岁年龄段患者生存率高于其他年龄组,上皮型肿瘤的结肠癌患者生存率高于其他组织学类型的结肠癌患者,非上皮型肿瘤的直肠癌患者生存率高于其他组织学类型的直肠癌患者。过去30年来,上海地区结直肠癌的5年OS和RS都有明显改善。结论:上海市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水平较高,接近发达国家水平。不同特征人群结直肠癌生存的差异为进一步改善早期筛查和临床诊治提供了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启东市2001年-2007年肺癌生存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背景与目的生存率研究是反映癌症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本研究旨在对启东2001年-2007年全人群肺癌登记病例进行生存率分析,为预后评价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4,451例登记病例的生存(死亡)情况随访截止于2009年12月31日;剔除只有死亡医学证明书(death certificate only,DCO)病例,实际纳入分析4,382例。用SURV 3.01软件计算观察生存率(observed survival,OS)及相对生存率(relative survival,RS),并应用Hakulinen氏似然比检验法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肺癌1年、3年、5年OS分别为23.73%、11.89%和10.01%,1年、3年、5年RS分别为24.86%、13.69%和12.73%。其中男性1年、3年、5年RS分别为23.70%、12.58%和11.73%,女性1年、3年、5年RS分别为27.89%、16.53%和15.21%,女性生存率高于男性,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3.77,P=0.032)。15岁-34岁、35岁-44岁、45岁-54岁、55岁-64岁、65岁-74岁及75+岁各年龄组的5年RS分别为35...  相似文献   

5.
江苏省启东市2001-2007年结直肠癌患者生存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背景与目的:生存率是反映癌症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本研究旨对启东2001-2007年全人群结直肠癌登记病例进行生存率分析,为预后评价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来自启东肿瘤登记报告系统的1 508例病例的生存情况进行随访,随访时间截止于2009年12月31日;剔除只有死亡证明(DCO)的病例,实际纳入分析1 504例.用SURV 3.01软件计算5年观察生存率(observed survival,OS)及5年相对生存率(relative survival,RS).结果:结直肠癌患者1、3、5年0S分别为58.50%、42.68%和37.74%,1、3、5年RS分别为60.97%、49.59%和48.67%.其中男性患者1、3、5年RS分别为62.68%、50.82%、48.88%,女性患者1、3、5年RS分别为59.24%、48.38%、48.50%.男女性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18,P=0.528).结肠癌与直肠癌患者的5年RS分别为56.61%与44.17%.15~34岁、35~44岁、45~54岁、55~64岁、65~74岁及75岁以上各年龄组的结直肠5年RS分别为42.22%、41.06%、50.02%、54.40%、50.11%和42.38%.结直肠癌患者5年RS比同一地区同类疾病1972-2000年时的28.00%有较大提高.结论:启东市全人群结直肠癌登记病例总体生存率有较大的提高,但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尚有差距.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启东市2001年-2007年全人群胃癌患者的观察生存率和相对生存率。方法:2839例胃癌登记病例的生存(死亡)情况随访截止于2009年12月31日;剔除DCO(death certificate only)病例,实际纳入分析2824例。用SURV3.01软件计算观察生存率(OS)及相对生存率(RS)。结果:启东胃癌1、3、5年OS分别为41.86%、27.59%和24.41%,1、3、5年RS分别为43.82%、31.68%和30.88%。其中男性1、3、5年OS分别为44.04%、31.00%、29.99%,女性1、3、5年RS分别为43.45%、32.86%、32.42%,男女性生存率差别无显著意义(P>0.05)。15-34岁、35-44岁、45-54岁、55-64岁、65-74岁及75岁以上各年龄组的5年RS分别为27.79%、37.91%、34.18%、29.41%、29.61%及29.85%,年龄组生存率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1)。5年相对生存率与启东20世纪70年代相比,有了显著的提高。结论:启东市全人群胃癌生存率呈上升趋势,应当继续重视胃癌的生存率研究,为人群综合防治服务。  相似文献   

7.
淮安市居民2010年新发恶性肿瘤患者生存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淮安地处淮河流域里下河下游地区,系全国恶性肿瘤高发区之一,肿瘤的高发生与死亡所致的疾病负担已成为当地一个严峻的公共卫生问题。研究淮安市居民2010年新发肿瘤患者的生存状况,为肿瘤的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淮安市恶性肿瘤随访登记系统2010-01-01-12-31新发10383例患者资料,并进行跟踪随访,随访截止日期为2015-12-31,采用 Life-table 过程计算观察生存率(observed survival rate,OS)与相对生存率(relative survival rate,RS),不同性别、年龄组间肿瘤生存率比较采用 Log-rank 过程分析。结果全部肿瘤患者5年 OS 与 RS 分别为21.73%和25.12%。发病前5位恶性肿瘤为食管癌、肺癌、胃癌、肝癌和结直肠肛门癌,食管癌5年 RS 为26.95%,肺癌为12.01%,胃癌为27.73%,肝癌为8.41%,结直肠肛门癌为35.07%。男性肿瘤患者5年 OS 明显低于女性,χ2=100.933,P <0.001;但发病前5位的恶性肿瘤患者5年 OS,男性与女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全部肿瘤病例、食管癌、肺癌、胃癌与结直肠肛门癌各年龄组的5年 OS,均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P 趋势<0.001。结论在淮安市主要恶性肿瘤中,肝癌、肺癌、食管癌和胃癌的生存状况较差,结直肠肛门癌和女性乳腺癌生存状况相对较好,女性恶性肿瘤患者总体生存期高于男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江苏省启东市近30年全人群前列腺癌发病病例进行生存率分析,为预后评价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基于启东市癌症登记病例资料,采用SURV3.01软件中Hakulinen方法一计算观察生存率(OS)和相对生存率(RS),应用Hakulinen似然比检验法进行统计学检验。用Joinpoint 4.7.0.0软件进行回归分析,计算前列腺癌生存率年度变化百分比(APC)。[结果]启东市1987—2016年前列腺癌1、5、10年OS分别为72.57%、38.08%及18.57%;1、5、10年RS分别为78.45%、56.99%及44.40%,经年龄调整后1、5、10年RS分别为75.19%、53.30%及43.24%。5年RS从1987—1991年的26.24%上升至2012—2016年的59.97%,10年RS从1987—1991年的27.13%上升至2012—2016年的51.50%,RS的总体上升趋势有统计学意义(χ2=63.41,P<0.001)。55~64岁、65~74岁和75岁及以上各年龄组5年OS分别为52.58%、46.64%和30.56%,5年RS分别为56.62%、56.92%和58.06%,各年龄组之间R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8.67,P=0.926)。启东市前列腺癌5年OS的1987—2016年总体APC为4.97%(t=2.261,P=0.032),上升趋势有统计学意义;5年RS的总体APC为4.32%(t=1.850,P=0.075),上升趋势无统计学意义。55~64岁、65~74岁和75岁及以上年龄组5年RS的APC分别为20.13%(t=1.474,P=0.215)、2.62%(t=2.544,P=0.064)和15.31%(t=1.207,P=0.294),上升趋势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近30年来启东地区前列腺癌生存率得到一定的提升,但仍有较大的上升空间,应当继续重视前列腺癌的早诊早治。  相似文献   

9.
摘 要:[目的] 对启东市1972—2016年全人群白血病发病病例进行生存率分析,为预后评价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被动随访和主动随访相结合的方法对启东市1972—2016年2 408例白血病登记病例进行生存结局随访,随访截止日期为2021年12月31日。采用SURV3.01软件中Hakulinen方法1计算观察生存率(observed survival,OS)和相对生存率(relative survival,RS),应用Hakulinen氏似然比检验法进行统计学检验。用Joinpoint 4.7.0.0软件进行Joinpoint 回归分析,计算白血病生存率年度变化百分比(annual percentage change,APC),对白血病总体生存率、分性别生存率作时间趋势分析,判断率的长期趋势变化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并用SAS 9.2软件时间序列分析中的ARIMA模型进行白血病生存率趋势预测。[结果] 白血病1、3、5年OS分别为28.16%、15.06%、11.54%,1、3、5年RS分别为28.73%、16.02%、12.83%。1972—2016年各时期生存率分析,1年RS从1972—1981年的11.11%升至2012—2016年的46.44%,5年RS从1972—1981年的2.86%升至2012—2016年的28.73%,5个时期的RS上升趋势有统计学意义(χ2=245.80,P<0.001)。其中男性5年RS为12.17%,女性5年RS为13.57%,男女性R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61,P=0.478)。白血病5年RS的长期趋势分析,男性APC为5.37%(t=6.758,P<0.05),女性APC为3.88%(t=6.429,P<0.05),上升趋势均有统计学意义。0~14岁、15~24岁、25~34岁、35~44岁、45~54岁、55~64岁、65~74岁及75+ 岁各年龄组的5年RS分别为10.95%、9.48%、13.14%、18.10%、16.60%、12.33%、9.08%及13.19%,各年龄组之间R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51.48,P=0.150)。白血病生存率结果预测,至2026年5年OS升至34.76%,5年RS升至40.07%。[结论] 启东市全人群白血病登记病例总体生存率有所提高,但尚有较大的上升空间,应当继续重视白血病的防治研究。  相似文献   

10.
背景与目的:基于医院登记为基础的3.5万例乳腺癌患者的随访资料,分析其5年和10年观察生存率与无病生存率,为了解我国乳腺癌患者长期生存提供真实世界研究证据。方法:研究纳入2003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确诊为乳腺癌并接受住院治疗的患者共35 872例,通过查阅患者复诊病史、电话随访和死因数据链接等方式收集患者的生存随访资料,随访统计时间截至2019年11月30日。采用Kaplan-Meier法估计患者1、3、5和10年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和无病生存率(disease-free survival,DFS),根据年龄组、性别、首次治疗时期各亚组分别描述。结果:所有患者经中位4.7年随访后,5和10年OS分别为92.5%和83.0%,相应DFS分别为86.6%、77.0%。不同年龄段患者OS和DFS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性别患者OS和DFS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03—2005年、2006—2008年、2009—2011年、2012—2014年、2015—2017年各时期患者5年OS和DFS分别为85.8%、92.0%、92.1%、92.9%、93.8% 和70.2%、84.7%、86.0%、87.8%、90.1%;2003—2005年、2006—2008年患者10年OS分别为71.0%、82.6%,DFS分别为56.0%、75.2%,后3年相比前3年分别提升了11.6%和19.2%。结论:首次报告国内乳腺癌患者的10年长期生存结果,发现2003—2017年乳腺癌患者OS和DFS呈明显的增长趋势,预后和长期生存正在不断改善,可能与筛查应用早诊早治以及临床治疗方法的进步有关。35岁以下年轻乳腺癌患者预后稍差,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1.
背景与目的:基于医院登记为基础的结直肠癌手术患者的随访资料,分析其1、3和5年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与无病生存率(disease-free survival,DFS),为了解中国结直肠癌患者长期生存情况提供真实世界研究证据。方法:研究纳入2008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共13 721例,通过查阅患者复诊病史、电话随访和死因数据链接等方式收集患者的生存随访资料,随访统计时间截至2019年11月30日。采用Kaplan-Meier法估计患者1、3和5年OS和DFS,根据年龄组、性别、治疗时期、肿瘤分期以及病理学特征、治疗方式各亚组分别描述。结果:结直肠癌手术患者经中位54.03个月随访后,5年OS和0~Ⅲ期患者5年DFS分别为73.87%和72.25%。0~Ⅰ、Ⅱ、Ⅲ和Ⅳ期结直肠癌手术患者5年OS分别为91.92%、87.15%、70.49%和27.70%,45岁以下年龄组患者5年OS为74.93%,差于45~64岁和65~74岁年龄组。不同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壁外血管侵犯、神经侵犯、环切缘情况患者的生存差异显著。结论:首次报告中国国内单中心超万人结直肠癌患者的5年长期生存结果,44岁及以下青年结直肠癌患者生存率较低,肿瘤分期是影响结直肠癌患者生存的重要可改变因素,应加强早诊早治,进一步提升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石家庄市肺癌患者生存情况。方法:对石家庄市2015年确诊的肺癌患者随访至2020年12月31日,运用寿命表法计算生存率和中位生存期,用对数秩检验(log-rank test)检验差别,采用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纳入分析的肺癌患者1 537例,平均年龄(66.80±11.46)岁,中位生存期为15.60个月,1年、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55.05%、38.25%、27.39%。不同性别、区域、年龄、TNM分级、组织学类型的肺癌患者5年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年生存率男性(21.99%)、农村(12.23%)、小细胞癌(13.49%)低于女性(31.99%)、城市(33.68%)和腺癌(40.06%),且随着年龄和TNM分级的增加而逐渐降低。Cox模型显示性别、区域、组织学类型、TNM分级是肺癌生存的独立影响因素,其中组织学类型和TNM分级对生存影响较大。结论:肺癌预后差,不同区域,不同人群需建立有差异的干预筛查机制,早预防、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有助于延长肺癌患者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3.
背景与目的:通过基于医院登记为基础的肺癌手术患者的随访资料,分析其1、3和5年观察生存率,为了解中国肺癌患者长期生存情况提供真实世界证据。方法:研究纳入2008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手术的肺癌患者共7 753例,通过查阅患者复诊病史、电话随访和死因数据链接等方式收集患者的生存随访资料,随访统计时间截至2019年11月30日。采用Kaplan-Meier法估计患者1、3和5年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分性别根据年龄组、吸烟情况、诊断时间、肿瘤分期等特征分别描述。结果:男性肺癌手术患者经中位随访49.7个月后,5年OS为69.0%;女性患者经中位随访43.0个月后,5年OS为82.9%,显著优于男性。0、ⅠA、ⅠB、ⅡA、ⅡB、ⅢA和ⅢB期男性患者5年OS分别为100.0%、86.0%、74.6%、66.9%、55.2%、42.5%和41.8%,女性患者5年OS分别为100.0%、93.7%、78.5%、78.2%、62.9%、49.3%和33.0%。ⅠA、ⅠB、ⅢA期组女性患者OS优于男性。结论:本研究是目前国内最大规模的单中心肺癌患者的5年长期生存结果报告,经规范治疗后的肺癌患者的生存情况有显著改善,女性肺癌手术患者生存优于男性。肿瘤分期是影响肺癌患者生存的重要因素,应加强早诊早治,进一步提升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14.
Contemporary population-based data on ovarian cancer survival using current subtype classifications and by surgical status are sparse. We evaluated 1-, 3-, 5- and 7-year relative (and overall) survival, and excess hazards in patients with borderline tumors or invasive 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 diagnosed 2012 to 2021 in a nationwide registry-based cohort in Norway. Outcomes were evaluated by histotype, FIGO stage, cytoreduction surgery and residual disease. Overall survival was evaluated for non-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 Survival of women with borderline ovarian tumors was excellent (≥98.0% 7-year relative survival). Across all evaluated invasive 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 histotypes, 7-year relative survival for cases diagnosed with stages I or II disease was ≥78.3% (stage II high-grade serous). Survival for ovarian cancers diagnosed at stage ≥III differed substantially by histotype and time since diagnosis (eg, stage III, 5-year relative survival from 27.7% [carcinosarcomas] to 76.2% [endometrioid]). Overall survival for non-epithelial cases was good (91.8% 5-year overall survival). Women diagnosed with stage III or IV invasive 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 and with residual disease following cytoreduction surgery had substantially better survival than women not operated. These findings were robust to restriction to women with high reported functional status scores. Patterns for overall survival were similar to those for relative survival. We observed relatively good survival with early stage at diagnosis even for the high grade serous histotype. Survival for patients diagnosed at stage ≥III invasive 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 was poor for all but endometrioid disease. There remains an urgent need for strategies for risk reduction and earlier detection, together with effective targeted treatments.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启东市1972年~1991年全人群胃癌患者的观察生存率和相对生存率。[方法〕观察生存车用Kaplan-Meier法。相对生存率为观察生存率与同期同性别同年龄组人群寿命表中生存概率之比。(结果〕对启东市1972年~1991年胃癌患者7112例(男性4555例,女性2557例)作生存率统计。1982年-1991年的3年至10年生存率显著高于1972年~1981年。5年胃癌观察生存率和相对生存率随年龄增长而下降。男性1、3、5年观察生存率和相对生存率略高于女性。胃癌1、3、5年观察生存率和相对生存率显著高于肝癌。启东5年相对生存率与其它地区比较亦有差异。[结论]胃癌生存率与时期、年龄、性别及地区等存在联系,胃癌生存率还与社会条件和诊治水平等有关。  相似文献   

16.
启东市1972~2000年主要恶性肿瘤生存率分析   总被引:7,自引:6,他引:7  
陈建国  朱健  张永辉 《中国肿瘤》2006,15(9):575-578
[目的]评价启东1972~2000年基于全人群的恶性肿瘤登记病例的预后。[方法]55496例登记病例的生存(死亡)情况随访截止于2001年12月31日,用Hakulinen等编制的SURV3.00bl软件计算5年观察生存率(OS)及5年相对生存率(RS)。[结果]女性乳腺癌的5年生存率最高(OS:55.92%,RS:58.44%),其次为宫颈癌(OS:39.06%,RS:42.40%)。原发性肝癌的5年生存率在男性(OS:3.26%,RS:3.46%)和女性(0S:4.11%,RS:4.31%)中均为最低。食管癌(OS:4.09%,RS:4.76%),肺癌(OS:4.79%,RS:5.48%),白血病(OS:5.48%,RS:5.79%)和胰腺癌(OS:6.56%.RS:7.45%)的预后也较差。与1972~1976年的生存率比较,男性胃癌、肝癌、前列腺癌等,以及女性鼻咽癌、直肠癌、肝癌、膀胱癌等生存率有所改善。[结论]启东市癌症总体生存率较低.与国内大城市相比有较大的葺距.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更大。  相似文献   

17.
BACKGROUND: Little information is available on the survival of male breast cancer patients because the disease is extremely rare in men. Recent studies indicated there were no gender-differences in the 5-year survival if patients' age and stage were matched. However, this problem has rarely been studied in Japan. METHODS: Using the Osaka Cancer Registry's data, the 5-year survival was analyzed based on the reported 19,869 cases who lived in Osaka Prefecture excluding Osaka City and were diagnosed in 1975-1997, or who resided in Osaka City and were diagnosed in 1993-1997, because reliable follow-up information was available for them. RESULTS: Breast cancer in males accounted for 0.49% of all cases during 1975-1997. The 5-year relative survivals were 71.1% in men and 81.6% in women. The survival in males decreased over older groups due to a lower proportion of localized stage, but not in females. The survival of males in the regional stage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females (49.1 versus 73.7%, P<0.05). Survival of males has increased since 1980-1984, while it has been stable in females. Compared with the survival of patients diagnosed in 1975-1979, male patients diagnosed in 1995-1997 had a noticeably lower risk of death after adjusting for age and cancer stage. CONCLUSIONS: The results suggest male breast cancer patients at the regional stage had a worse 5-year survival rate compared to females. However, this gender-related difference seems to have disappeared with the increased survival of males during the 1990s. Further population-based studies are required with a greater number of male patients diagnosed after 199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