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可食性淀粉薄膜材料与性能研究(I)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玉米、木薯、蕉芋、甘薯淀粉为原料,采用理化方法分离直链淀粉,测定其含量,遴选出玉米、甘薯淀粉分离的直链淀粉含量大于80%;用脱支酶处理原料淀粉,使链淀粉含量增至40%左右。并以它们为材料进行成膜配方与工艺的探讨,试制出性能良好的水不溶性可食淀粉薄膜。  相似文献   

2.
可食性淀粉薄膜材料与性能研究(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玉米、木薯、蕉芋、甘薯淀粉为原料,采用理化方法分离直链淀粉,测定其含量,遴选出玉米、甘薯淀粉分离的直链淀粉含量大于80%;用脱支酶处理原料淀粉,使链淀粉含量增至40%左右。并以它们为材料进行成膜配方与工艺的探讨,试制出性能良好的水不溶性可食淀粉薄膜。  相似文献   

3.
大米淀粉提取工艺对淀粉产品镉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3份含镉大米为试验原料,比较了碱法、酶法和表面活性剂法3种淀粉提取工艺对淀粉产品镉含量的影响,筛选出淀粉产品镉含量较低的提取工艺;以淀粉产品的镉含量为指标,应用二次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大米淀粉提取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碱法提取的淀粉产品镉含量最低;最优的大米淀粉提取工艺条件为:液料比6.8∶1,碱液质量分数0.23%,反应时间16h.在该工艺条件下提取的大米淀粉产品的镉含量与原料相比下降了84.77%,淀粉纯度为97.02%,淀粉提取率为75.12%.  相似文献   

4.
木薯淀粉具有较好的延展性、黏度、渗透力等优点,利用木薯淀粉的可降解性、成膜性等特点生产可降解的天然聚合物膜材料具有较好的可行性。目前,木薯淀粉基膜材料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生物可降解膜、抗菌膜、pH值指示膜、缓释膜等领域。而木薯淀粉基膜材料的热稳定性与机械性能较传统热塑性材料差,所以探究强化改性及工艺技术将是研究重点。本文综述了木薯淀粉基膜材料的制备方法、强化改性及应用,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影响可食性淀粉膜性能的因素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鉴于传统塑料包装材料的环境压力日益增强,开发可降解的包装材料就成为当前科技攻关的重点。可食性淀粉膜是可降解薄膜中发展前景最为广阔的产品之一。但是当前可食性淀粉薄膜的机械强度、热封性、耐水性等方面还与合成薄膜材料有一定的差距,这也是其市场化的难点所在。因此,文中综述了影响可食性淀粉膜性能的主要因素,希望能为进一步加快可食淀粉膜的深层技术开发和产品早日面市和大规模应用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6.
高温流化α-化在酿酒用大米预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作者研究了高温流化α-化工艺中大米淀粉晶粒、水分、绝干淀粉含量、糊化率、脂肪含量、总氮和可降解氮的变化。研究表明:高温流化α-化后淀粉晶粒消失,成松散片状,比表面积增大,有利于酶的作用;水分含量低于10%,可有效防止淀粉老化和微生物污染;高温流化处理后淀粉糊化率与蒸饭法持平,而脂肪与可降解氮含量均明显下降,为酿造淡爽型酿造酒和提高酿造酒非生物性稳定性创造了机会。该工艺尤其适合在我国以糙米为原料的酿造酒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为了比较源于淀粉和纤维素替代材料的环境绩效,以餐饮外卖领域推广使用的生物基餐具(复合淀粉基材料、覆膜纤维基材料)与可降解塑料餐具(全淀粉材料、全纤维材料)为研究对象,分析产品生命周期中的各种资源、能源消耗和环境排放并评价其环境影响。以1000个外卖食品餐盒为基准流,利用环境评估软件建立绿色环保餐具的生命周期评价LCA模型。结果表明,源于淀粉的绿色餐盒碳排放和能量消耗主要集中于原料获取和废弃物处理两个阶段,源于纤维的绿色餐盒碳排放和能量消耗则主要集中在制品生产阶段。全淀粉可降解餐具的各项环境影响指标最低,其中累计释放CO239.91kg,消耗电能332.04 MJ,较全纤维可降解餐盒碳排放降低69.5%,节约电能416.23 MJ。  相似文献   

8.
红薯直链淀粉的分离纯化和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红薯淀粉为原料,在糊化和未糊化条件下采用碱液分散法对原淀粉进行分级,对提纯后的直链淀粉样品进行了分析;采用除去蛋白质和脂类的原淀粉进行浸提,可以大大提高产物的纯度,产品的纯度用其碘络合物的紫外可见光扫描图谱进行了证实。同时测得红薯直链淀粉含量16.12%。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们对塑料污染问题的持续关注,开发塑料的替代物——生物可降解材料,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淀粉作为一种价格低廉、来源广泛的天然多糖,被认为是理想的可降解材料来源.本文概述近年来淀粉基可降解材料的研究进展,总结淀粉基可降解材料的添加剂、制备方法、性能表征方法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并展望其未来发展趋势,为淀粉基可降解材...  相似文献   

10.
以聚乙烯和可降解淀粉母料为原料共混在吹膜机中直接吹塑出淀粉可降解农膜。研究了复合农膜的力学性能、透光率及降解性能。结果表明可降解淀粉膜的横向抗张强度从4.5-6.5Mpa变化,而纵向抗张强度从6.5-13.0Mpa变化。膜的透光率随淀粉含量的增加而逐渐降低。生物降解性实验显示其在半年降解率达30%。  相似文献   

11.
文心 《造纸化学品》2006,18(3):51-51
芬兰技术研究中心(VTT)对外声称,已经开发出一种新造纸技术,利用一种来自于马铃薯淀粉的材料来代替油基填料和涂布颜料生产出新纸种。这种淀粉纸是完全可降解的,且比传统的用矿物填料(如高岭土、滑石粉、碳酸钙)生产的纸要轻20%~30%。这种新技术的制造工艺可行性已经在美国西密歇根州大学的中试纸厂得到证实,但还需要工厂化试验。  相似文献   

12.
淀粉塑料发展及其前景展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正> 塑料是应用最广泛的材料,1998年世界塑料产量约1.5亿吨,仅中国近年来包装用塑料就已超过400万吨。按其中30%为难以收集的一次性塑料包装材料和制品计算,则废弃物产生量达120万吨,如此庞大难降解“白色污染”物严重污染环境。另外,石油资源日趋枯竭,因而寻找新的对环境友好塑料原料,发展非石油基聚合物迫在眉睫。现在,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正大力发展降解塑料这种新型环保材料。其中以淀粉为基础原料得到生物降解淀粉塑料因其可降解、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低廉且可再生而得到迅速发展,目前其产量已占降解塑料产量70%以上,备受人们关注和欢迎。1 国内外淀粉塑料现状1.1 国外淀粉塑料现状 淀粉塑料可分为填充型淀粉塑料和全淀粉塑料。填充淀粉塑料(含淀粉量7%~30%)曾在80年代风行一时,但  相似文献   

13.
淀粉基生物可降解材料是一种可再生、可降解的高分子共混物质,它具有来源广、成本低、性能良好的特点,是一种理想的塑料替代品。主要详细阐述了热塑性淀粉(TPS)的性质,以及热塑性淀粉和不同的合成聚合物、天然高分子共混体系的研究现状,分析了淀粉基生物可降解材料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对其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食品科学》2006,27(12):295-295
芬兰技术研究中心(VTT)对外声称,已经开发出一种新造纸技术,利用一种来自于马铃薯淀粉的材料来代替油基填料和涂布颜料生产出新纸种。这种淀粉纸是完全可降解的,且比传统的用矿物填料(如高岭土、滑石粉、碳酸钙)生产的纸要轻20%~30%。这种新技术的制造工艺可行性已经在美国西密歇根州大学的中试纸厂得到证实,但还需要工厂化试验。  相似文献   

15.
磁性交联高链玉米淀粉颗粒形貌和磁性粒子分布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链淀粉含量50%和70%的交联高链玉米淀粉为原料,利用氧化磁化工艺引入磁性粒子,对所制得磁性淀粉的颗粒形貌、表面结构及磁性粒子的大小和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链淀粉含量的交联高链玉米淀粉在氧化磁化后,淀粉颗粒形状基本不变,但表面结构被氧化,产生凹凸不平的窝穴;链淀粉含量越高,被氧化程度也越高;氧化磁化工艺引入的磁性粒子达到纳米级;舍50%和70%链淀粉的磁性淀粉,其生成的磁性粒子大小分别为11.16~17.86nm和11.16~31.26nm,磁性粒子均匀分布在淀粉颗粒表面和氧化产生的窝穴中。  相似文献   

16.
多孔淀粉研究Ⅱ多孔淀粉形成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研究以籼米为原料生产多孔淀粉的生产工艺。首先制备籼米淀粉,脱除蛋白质及纤维类物质;再确定酶解工艺条件,在单因子水平基础上进行RSA回归试验,分析得到最佳酶解参数;然后确定酶解下游工艺,即分离、提取及干燥等;最后是改善产品外观,主要是解决色泽问题。结果表明:讨论最佳酶解工艺参数是完全必要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酶组合(10:1),淀粉浆浓度(80%),加酶量(按水解淀粉40%的量,总酶活330IU/g生淀粉),pH3.6,温度(42℃),时间(22.5h),转速(100r/min);其中冷冻干燥产品性能较好,产品色泽亦有了明显改善。本研究提供了一整套生产多孔淀粉的最佳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7.
超微细化淀粉涂膜保鲜草莓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超微细化淀粉为材料研究超微细化淀粉涂膜对草莓贮藏品质的影响,比较超微细化淀粉、壳聚糖、魔芋精粉、大豆蛋白和单甘酯涂膜保鲜草莓的效果。超微细化淀粉涂膜能有效减少水分散失,延缓可溶性糖含量和糖酸比的降低,抑制霉菌等微生物增长;以粒径为4.32μm的超微细化大米淀粉配制成浓度为1.7%、pH5的淀粉涂膜液涂膜草莓,常温(25℃±1℃)下贮藏,效果与壳聚糖涂膜液无明显差异,但好于魔芋精粉、大豆蛋白和单甘酯涂膜保鲜效果。  相似文献   

18.
随着生物可降解材料的发展,优良的环境友好型材料已经成为目前材料行业发展的一大标杆。淀粉基材料由于其来源广泛、再生能力强等优点,受到广泛的应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淀粉基材料也经过几代的演变。本文通过整理已有的资料,概述了淀粉基生物可降解材料的发展历程、种类、性能测试以及应用,并展望其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以3种粳稻米为原料,测定了粳稻米淀粉的RVA黏度特性、DSC热力学指标,以及对稻米淀粉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3种粳稻米淀粉的RVA峰值黏度、回生值差异较大,其余各项指标相差不大;DSC吸热曲线表明粳稻米淀粉起始糊化温度在65℃以下。吸热焓值略有差异;支链淀粉、中阃级分、直链淀粉在淀粉中的含量分为60%、22%、18%左右。  相似文献   

20.
淀粉性质及预处理对多孔淀粉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本文主要考察原料淀粉的性质及其预处理方式对多孔淀粉形成的影响。首先考察了不同来源的淀粉对形成多孔淀粉的影响,发现玉米和稻米淀粉适合制备多孔淀粉;接着考察了7种不同直链淀粉含量的稻米淀粉对制备多孔淀粉的影响,发现直链淀粉含量与水解率在1%水平上呈显著负相关。原料粒径越小,溶解度越大,多孔淀粉的吸油率越大,得率越低。淀粉中蛋白质含量高,酶解速度慢,但差别不显著,形成多孔淀粉的吸油率低;干法粉碎样品的起始反应速度要高于湿法粉碎样品的,但酶解后期,酶解速度与粉碎方式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