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药材》2019,(4)
目的:建立吉林省园参、移山参、林下参及野山参等不同种类人参药材的U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为其质量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Phenomenex Luna Omega-C_(18)(100 mm×2.1 mm,1.6μm)色谱柱;以乙腈-0.25%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0.4 mL/min;检测波长为203 nm;柱温为35℃;进样量为2μL。通过相似度评价、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及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评价37批人参样品的质量。结果:建立了人参UPLC指纹图谱,筛选出24个共有峰,指认出8个成分。37批人参样品相似度为0.750~0.967;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及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结果表明37批人参样品聚成6类,并筛选出人参皂苷Rb_1、Rd等5个影响分组差异较大的成分。结论:人参UPLC指纹图谱的建立和化学模式识别研究可快速鉴别并评价人参种类和质量,为人参的内在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菊苣药材HPLC指纹图谱并进行含量测定。方法:通过建立HPLC指纹图谱,并进行相似度评价、聚类分析及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筛选出差异性成分并进行含量测定和方差分析。结果:16批菊苣药材HPLC指纹图谱确定15个共有峰,相似度均在0.900以上;聚类分析及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结果一致,可将样品分为3组,并筛选出5个差异性成分,指认其中3个为绿原酸、菊苣酸和3,5-O-二咖啡酰奎宁酸;含量测定及方差分析的显著性差异情况与前述分组结果一致。结论:HPLC指纹图谱结合差异性成分的含量测定及统计分析,可阐明菊苣药材整体质量特征及差异性,为菊苣药材质量控制及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白芷UPLC指纹图谱,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寻找不同熏硫程度白芷质量差异的标志物。方法 该药物的分析采用月旭Xtime UPLC C18色谱柱(4.6 mm×150 mm, 1.8μm);流动相乙腈-0.1%乙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0.35 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305 nm。采用中药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软件进行相似度评价,结合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对白芷样品进行全面的质量评价。结果 共得到11个共有峰,并通过对照品比对出其中7个(白当归素、氧化前胡素、异欧前胡素、欧前胡素、珊瑚菜素、佛手柑内酯、水合氧化前胡素);33批样品指纹图谱的相似度为0.735~0.997。聚类分析仅将白芷样品聚为3类;主成分分析将样品分为3类,与4种熏硫程度分类一致。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筛选出5种差异性成分,经对照品比对,确定了其中2种差异性成分,分别为氧化前胡素、水合氧化前胡素。3种主成分含量测定结果为欧前胡素0.444~3.725 mg/g,珊瑚菜素0.241~0.631 mg/g,异欧前胡素0.179~0.508 mg/g。结论 该方...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不同批次生/制何首乌蒽醌部位的UPLC指纹图谱,结合模式识别与含量测定对其进行质量评价和鉴别,并考察其抗氧化活性.方法:采用UPLC对35批生/制何首乌蒽醌部位进行检测,建立UPLC指纹图谱,运用相似度分析、聚类分析、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对其进行评价,确认生/制何首乌分类的主要贡献峰,并对主要差异性化学成分进...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猫爪草UPLC指纹图谱及含量测定方法,为猫爪草的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UPLC法建立28批猫爪草指纹图谱和含量测定方法,并结合化学计量学进一步对猫爪草进行质量评价。结果:建立的猫爪草UPLC指纹图谱共标定了10个共有峰,指认了其中3个成分;28批样品指纹图谱相似度为0.862~0.997;聚类分析可将猫爪草样品聚为2类;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发现有4个成分是引起不同产地猫爪草药材质量差异的标志性成分,并对其中成分4-[甲酰基-5-(羟甲基)-1H-吡咯-1-基]丁酸进行了含量测定。结论:该研究建立的猫爪草UPLC指纹图谱及含量测定方法稳定、可靠,可为猫爪草的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中药材》2020,(10)
目的:HPLC指纹图谱结合化学计量学评价不同产地山苦荬药材的质量。方法:采用Waters Atlantis T3(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甲醇-0.2%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柱温为25℃;检测波长为330 nm;流速为1.0 mL/min,进样量为10μL。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 A版)”对10批山苦荬样品的HPLC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评价;采用SPSS 19.0和SIMCA-P 14.1软件进行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结果:建立的10批山苦荬样品HPLC指纹图谱确定了16个共有峰,指认了3个成分;聚类分析将10批不同产地的山苦荬分成3类,提取到3个主成分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为89.561%,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表明16、9、6、2(绿原酸)、7、8、1、11、12号色谱峰是导致不同产地山苦荬差异的质量标志物。结论:该研究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可用于评价不同产地山苦荬的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小金制剂系列品种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指纹图谱,结合化学识别模式方法评价市售不同厂家小金制剂的质量一致性。方法:采用HPLC建立不同厂家47批小金制剂的指纹图谱,利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进行相似度评价,确定共有峰;运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筛选出不同批次小金制剂的质量差异性成分,对小金制剂进行整体评价。结果:建立了小金制剂的HPLC指纹图谱,共标定9个共有峰,不同厂家小金制剂的相似度差异较大,相似度在0.90以上的仅占63%。通过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发现47批小金制剂可聚为3类,并从标定的9个共有峰中筛选出了小金制剂的4个质量标志物。结论:HPLC指纹图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的方法可以快速、可靠地评价不同厂家、不同批次小金制剂的质量,为小金制剂的质量一致性评价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中药材》2019,(10)
目的:建立长白瑞香HPLC指纹图谱。方法:采用SunFire~(TM) C_(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0.05%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327 nm;柱温为40℃;进样量为10μL;流速为1.0 mL/min;建立10批不同产地的长白瑞香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评价,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对长白瑞香进行质量研究。结果:建立的指纹图谱共标定34个共有峰,指认其中3个成分,其相似度均在0.950以上;聚类分析可将样品聚为2类,结合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发现其中14个成分是造成不同批次样品差异性的主要标记物。结论:该分析方法科学、准确、简便易行,指纹图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技术可更加系统、全面地评价长白瑞香的质量。  相似文献   

9.
《中药材》2020,(10)
目的:建立生地黄的HPLC指纹图谱,并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对其进行质量评价研究。方法:色谱柱:Agilent Eclipse XDB-C_(18)(250 mm×4.6 mm 5μm)柱;流动相:0.1%磷酸溶液-乙腈,梯度洗脱;检测波长:334 nm;流速:1.0 mL/min;柱温:30℃;进样量:10μL,建立20批生地黄样品的指纹图谱,通过相似度评价、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进行质量评价。结果:建立的生地黄指纹图谱确定16个色谱峰,20批生地黄样品与对照图谱的相似度均≥0.957,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均将20批样品分为2类,且分类结果一致。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筛选出4个质量差异标志性成分。结论:建立的生地黄质量评价方法简单易行、准确性高,稳定性和重复性良好,结果可靠,可全面评价生地黄药材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利用化学模式识别技术对绿萼梅药材指纹图谱数据进行分析,筛选特征性指标成分从而建立绿萼梅Q-Marker的定量分析策略,为绿萼梅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超高液相色谱法建立3个产地绿萼梅的指纹图谱,运用相似度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等化学模式识别技术筛选出不同产地绿萼梅化学成分的特征成分作为绿萼梅Q-Marker,并定量分析。结果 30批绿萼梅UPLC指纹图谱标定8个共有峰,相似度在0.816~0.969;通过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较好的区分各产地绿萼梅,综合分析筛选绿原酸、芦丁、金丝桃苷、异槲皮苷作为绿萼梅Q-Marker,质量分数分别在3.08%~4.71%、0.41%~0.71%、0.13%~0.25%、0.25%~0.38%。结论 通过指纹图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技术的分析策略可快速有效的筛选绿萼梅Q-Marker,为绿萼梅质量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建立夜仁合有效部位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并结合化学模式识别技术对其进行质量评价。方法 采用HPLC法,以峰5(槲皮苷)为参照峰,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建立10批夜仁合有效部位的HPLC指纹图谱并进行相似度评价,经混合对照品标定并指认共有峰。分别采用SPSS 26.0软件和SIMCA 14.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对10批夜仁合有效部位的指纹图谱进行质量评价,筛选影响其质量的差异性标志物。结果 10批夜仁合有效部位指纹图谱共确认17个共有峰,相似度均大于0.9,并指认了峰3(斯皮诺素)、峰4(阿魏酸)、峰5(槲皮苷)、峰13(五味子醇甲)、峰16(五味子甲素)、峰17(五味子乙素)共6个色谱峰。聚类分析与主成分分析分析结果一致,均将10批夜仁合有效部位分为2类,表明10批夜仁合有效部位的质量存在一定差异;结合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筛选出导致批次间质量差异的13个差异性标志物(阿魏酸、五味子醇甲、五味子甲素等)。结论 基于化学模式识别所建立的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准确、简便、稳定,可用于夜仁合有效部位的...  相似文献   

12.
韦卓纯  林绘  彭颖  张卉青  李健 《中草药》2023,54(15):4856-4865
目的 建立清热消炎宁胶囊(Qingre Xiaoyanning Capsules,QXC)UPLC指纹图谱及多指标成分定量分析方法,结合化学模式识别技术对多批次制剂进行质量评价。方法 通过优化样品前处理及色谱检测方法,建立合适UPLC指纹图谱和含量测定条件。色谱柱为UPLC HSS T3柱(50 mm×2.1 mm,1.8μm);乙腈-0.1%甲酸水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80 nm;柱温40℃;体积流量0.5 mL/min。采用层次聚类分析(hierarchical cluster analysis,HCA)、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rthogonal 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和聚类热图分析对20批清热消炎宁胶囊进行质量评价。结果 清热消炎宁胶囊UPLC指纹图谱及含量测定方法学考察结果均符合测定要求,获得21个共有峰,运用对照品比对方式指认了7个色谱峰;20批样品的相似度均大于0.954,样品间一致性及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建立藿香清胃片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技术进行评价。方法 采用Thermo Hypersil Gold-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以乙腈-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柱温为30℃,检测波长为254 nm,进样量为10μL,建立藿香清胃片HPLC指纹图谱。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130723版)建立对照指纹图谱并进行相似度评价;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CA)、SIMCA 14.1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及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结果 29批藿香清胃片样品共有19个共有峰,相似度均大于0.977;指认出其中4个色谱峰,分别为栀子苷、升麻素苷、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甘草酸;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以和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结果显示,29批样品按照不同生产厂家可分为3类;并筛选出5个质量差异性标志物。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简单、准确,可用于藿香清胃片的质量控制和评价。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合欢花药材HPLC指纹图谱分析方法,结合模式识别与含量测定为其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HPLC法,Waters CORTECS C18色谱柱(150 mm×4. 6 mm,2. 7μm),以乙腈-0. 1%磷酸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1. 0 m L/min,检测波长270 nm。通过相似度分析、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对16批合欢花指纹图谱进行评价,寻找合欢花的主要差异性化学成分,并测定其含量。结果:建立了合欢花药材的指纹图谱,确定12个共有峰,并指认了其中3个共有峰,16批药材相似度均大于0. 90。根据聚类分析结果,可将16批药材聚为2类,通过主成分分析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确定槲皮苷为合欢花的主要差异性化学成分,方法学考察符合规定,RSD均小于3. 0%。结论:该方法精密度高、重现性好,可为合欢花药材质量控制与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五灵脂药材的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指纹图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法评价不同产地五灵脂药材质量。方法:采用UPLC建立指纹图谱,色谱柱为ACQUITY UPLC HSS T3(150 mm×2.1 mm,1.8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65 nm,流速为0.25 mL·min^(-1),柱温为30℃,进样量为1.0μL。结合相似度评价、聚类热图分析及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综合评价不同产地五灵脂药材质量。结果:建立的五灵脂药材UPLC指纹图谱共标定14个共有峰,指认出其中6个成分,分别为原儿茶酸、4-羟基苯甲酸、苯甲酸、槲皮苷、穗花杉双黄酮、扁柏双黄酮;22批五灵脂药材相似度为0.870~0.998;聚类热图分析将22批五灵脂药材分为两类,陕西省商洛市所产五灵脂可与其他产区样品完全区分;OPLS-DA共筛选出7个质量差异标志性成分。结论:建立的五灵脂药材UPLC指纹图谱及其化学模式识别方法稳定可行,可为五灵脂药材质量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张崇佩  张依欣  李潮  袁小平  于欢  龚千锋 《中草药》2019,50(11):2700-2707
目的采用UPLC法建立不同年份吴茱萸指纹图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技术对其进行分析,并测定其中4种质量差异性标志物的含量,为吴茱萸"陈久者良"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对其质量评价提供依据。方法基于UPLC法建立3种不同年份共47批吴茱萸样品的指纹图谱,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A版)计算相似度,运用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对样品进行模式识别。结果建立了47批吴茱萸样品的UPLC指纹图谱(相似度均0.997),标定了40个共有峰,指认了其中12个,运用PCA和OPLS-DA分析,有效区分了3种不同年份的吴茱萸,共筛选出22个质量差异性标志物,并对其中新绿原酸、绿原酸、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4种成分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论通过吴茱萸UPLC指纹图谱与多成分化学模式识别技术相结合,能对不同年份的吴茱萸进行有效区分,为吴茱萸"陈久者良"及其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复方胃痛胶囊指纹图谱和多成分含量测定方法。方法:基于HPLC法建立复方胃痛胶囊指纹图谱,并对样品中丹皮酚、吴茱萸碱、马兜铃酸A、吴茱萸次碱、安五脂素5个成分的含量进行测定。应用相似度评价、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进行化学计量学研究。结果:建立了复方胃痛胶囊的HPLC指纹图谱,并标定14个共有峰。通过对照品对比,指认了5个成分,并发现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在批次间的含量差异较大。15批样品与对照图谱的相似度为0.828~0.995。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均将15批样品分为2类,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确定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等6个质量差异标志物。结论:所建立的复方胃痛胶囊指纹图谱和成分含量测定方法稳定、可靠,可为提升该制剂的质量标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中药材》2020,(10)
目的:建立甘草HPLC指纹图谱,并结合化学计量学法对甘草质量进行整体评价。方法:采用依利特Supersil ODS2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37 nm;进样量为10μL;柱温为40℃,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进行相似度评价,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建立了甘草HPLC指纹图谱,共确定27个共有峰,并指认了2、3、16号色谱峰分别为芹糖甘草苷、甘草苷、甘草酸;14批样品的相似度均大于0.900。聚类分析将14批甘草分成3类;主成分分析与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结果显示芹糖甘草苷、甘草苷、甘草酸等12个成分对甘草分类影响较大。结论:HPLC指纹图谱结合化学计量学法能够整体、全面、真实地反映甘草质量的差异,对甘草质量控制及整体性评价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冯翠娟  李钦  樊敏  徐明丽  赵小芳  王信 《中药材》2022,(5):1186-1191
目的:运用化学模式识别方法评价甘肃野生玉竹及湘玉竹、关玉竹的质量。方法:采用DiamonsilⅡ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10 nm;柱温为25℃;进样量10μL。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12版)”进行分析,采用SPSS 23.0、SIMCA-P 14.1软件进行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以及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结果:玉竹指纹图谱共标定16个共有峰,27批样品与对照图谱的相似度为0.762~0.984;聚类分析可将样品分为3类;主成分综合得分显示大多数甘肃野生玉竹质量较优;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共筛选出8个特征性差异成分,并能够区分甘肃野生玉竹、关玉竹和湘玉竹。结论:甘肃野生玉竹质量良好,值得开发和研究;该研究采用的方法适用于野生玉竹的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20.
目的:建立苗药半截烂指纹图谱。方法:采用Waters XBridge C18(150 mm×4.6 mm, 5μm)色谱柱;以0.01 mol/L磷酸氢二铵∶0.01 mol/L磷酸二氢铵(4∶1)-乙腈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0.8 mL/min;检测波长为370 nm;柱温为30℃;进样量为20μL。通过相似度评价、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及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对21批贵州产半截烂进行质量评价和分析。结果:21批半截烂指纹图谱共标定12个共有峰,指认了4个成分。21批样品与对照图谱的相似度>0.9300;聚类分析将样品分为2类,主成分分析及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显示夏佛塔苷、异夏佛塔苷等5个成分为半截烂潜在质量标志物。结论:该研究建立的半截烂指纹图谱方法稳定,可为其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