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张云  杨智 《水泥工程》2016,29(5):75-77
为确保回转窑安全正常运行,需要定期对回转窑中心线、支承托轮及轮带直径进行在线测量,根据测量结果调整回转窑的位置。本文介绍一种采用双滚轮结构的在线回转窑大直径测量仪,它主要由摩擦滚轮、滚轮轴、编码器、支撑及弹簧预压力机构和单片机控制系统等组成。该仪器的双滚轮结构和滚轮外圆直径表面防滑纹特殊处理以及跟随装置能够保证滚轮与被测回转体表面平行,能够有效避免和减小滚轮打滑引起的测径误差。该仪器能够实时自动修正滚轮直径热膨胀误差,它对轮带及托轮的动态直径测量总误差小于0.5mm,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回转窑筒体通过轮带支承在多档支承装置的托轮上慢速回转工作,一般以3%~5%的斜度倾斜布置,绝大多数在3.5%~4.0%之间。当托轮的轴向中心线与窑体中心线平行,在窑运转时窑体就会沿轴向下窜。如果不加控制,轮带就会离开托轮,大小齿轮的轮齿会离开啮合范围,密封装置也会遭到破坏,  相似文献   

3.
回转窑中心线理论上为一条直线,但在实际生产中,受复杂工况、高温形变、高负荷运转影响,窑中心线易发生垂直偏移。基于“小角度激光三点定心测窑法”研发的T型检测装置,虽可用于测量计算窑中心线的垂直偏差,但该装置T型卡尺高端与轮带低端间存在间隙,测量精度不高。基于T型检测装置设计了一种新型测量装置,介绍了该装置的工艺特点及测量操作步骤,应用位移压力传感器收集测量数据并以数字信号方式输出,通过计算机记录数据,运用微分和最小二乘法拟合测量值并进行计算,可得到较为精确的回转窑中心线垂直偏差结果。  相似文献   

4.
刘必成  张云 《水泥工程》2022,35(1):10-13
回转窑中心线变化一般是缓慢的,窑故障的发生也具有隐蔽性和不确定性,当故障严重时会影响回转窑的正常生产,许多企业通常到回转窑运转出现故障后才发现.本文提出一种回转窑中心线的在线监测方法,此方法在检测得到窑中心线的基础上,通过监测回转窑轮带表面三点的位置,实现回转窑中心线的在线监测,使企业自己能够及时获取回转窑中心线的运行...  相似文献   

5.
回转窑托轮调整参数的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丁智平  刘义伦 《水泥》2002,(2):38-41
从转窑筒体,轮带,托轮之间的几何关系出发,分析了影响回转窑筒体中心线偏差的主要因素,推导出了回转窑筒体中心线偏差的计算公式,建立了回转窑托轮调整的优化模型,并通过计算机仿真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6.
刘宋华  李文明 《水泥》2022,(5):51-52
回转窑是水泥生产企业的核心设备,轮带是回转窑重要部件之一,也是主要的承重及传动部件。在与窑筒体的共同运转中,受回转窑的转速、温度、滑移量及托轮的受力等因素影响,轮带与两端的挡铁自身也会发生很大磨损。根据回转窑维护管理要求,轮带与挡铁间隙应保持2 mm,防止挡铁变形和错位对轮带产生附加应力和交变应力。因此,轮带及挡块磨损到一定程度时,停窑检修时必须将轮带复位。采用一种全新的轮带自动复位方法,根据回转窑与轮带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结合回转窑的滑移量与位移间隙,制作出相应角度的楔铁装置,利用回转窑自转产生推力,可实现轮带的快速自动复位。  相似文献   

7.
我厂在铁建总公司川东水泥厂扩建工程安装一台3×100.94m回转窑,窑体材质为A_3,壁厚为20~28mm,共分10段,接缝开X型坡口,坡口设计对口间隙为2±0.5mm,回转窑的中心线在轮带处跳动为(?)4mm、接缝处跳动为(?)8mm。由于厂家加工精度的问题,回转窑筒体在吊装就位激光找正后,第四第五节筒体的对口间隙为1~9mm,超出了设计规范,对口缝距轮带距离为7.612m,中心线在轮带处跳  相似文献   

8.
回转窑在安装中,筒体各段节中心线应保持在同一直线。当窑运转一段时间后,由于托轮混凝土基础不均匀沉降,托轮调整不正确,支承零件(轮带、托轮、筒体垫板、轴瓦)磨损不一致,以及检修更换托轮和轴瓦时,没有考虑其新旧尺寸变化等原因,造成窑中心线变动,容易引起工艺和设备事故。本文针对水泥厂回转窑中心线的找正策略,分析了水泥厂一直沿用的检测完窑筒体外圆的跳动后通过作图法来估算中心线偏移量的弊端(费时费力,误差大),通过建立一套简易的数学模型,快速准确地计算出回转中心线的偏移量,将其计算结果与史密斯公司计算出的回转中心线偏移量理论数值进行对比,认为该模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侯鸿仕 《中国水泥》2023,(11):58-60
针对回转窑轮带位置受力计算精准度偏低,物料重量对轮带压迫较大,出现轮带受力不均匀等问题,研究了考虑力学特征的回转窑轮带位置受力计算这一课题。计算托轮对回转窑轮带的支持反力,物料、耐火砖、筒体、轮带、大齿圈、密封装置等物体的重量,由轮带传递给托轮,对二者接触之后的反作用力进行计算。基于力学特征确定回转窑轮带位置压力均布载荷,回转窑筒体的整体质量均匀分布在轮带内圆周上,根据轮带单位长度,计算出轮带所受压力分布情况。输出回转窑附着齿圈位置受力转矩,电动机的动力经过减速器与齿轮的传动,回转窑附着在大齿圈上,根据转矩平衡方程,计算施加在大齿圈上的受力转矩。采用实例分析,验证了该回转窑轮带位置受力计算精准度更高,能够应用于实际生产中。  相似文献   

10.
1 概述众所周知,回转窑中心线不直,就会引起部分支点上的反作用力大幅度增加,导致托轮或轮带易受磨损或损坏,并使这些支点上的窑筒体产生严重的横向变形,引起窑内耐火砖脱落,造成红窑事故。另外,回转窑中心  相似文献   

11.
要想保证新型干法窑运转正常,窑上下窜动合理控制和挡轮装置的正确设计非常关键。结合新型干法回转窑的特点,以Φ5.25m×77m窑(主要参数:斜度4%,轮带外径Φ轮外=6350mm,内径Φ轮内=5529mm,材质ZG40Cr,挡轮大端外径Φ挡=1800mm,挡轮接触面高H挡=260mm,材质ZG40Cr,n窑=3.5r/min)为例,在介绍挡轮控制原理和设计要点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挡轮推力计算方法,以及挡轮与轮带接触应力、推力轴承选型及径向滚动轴承的选型计算;就窑操作时,对挡轮的一些常遇问题进行了故障原因分析和处理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分析回转窑在长周期运转后中心线产生偏差,针对托轮表面存在大量凹坑和裂纹,常规进行托轮调整风险大的情况,提出新的调整办法,介绍笔者团队利用垫板调整的方法对窑中心线进行调整的案例,为回转窑技术人员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多体接触体系的系统分解法,并据此法将回转窑这个接触大体系分解成筒体与滚圈接触体系、滚圈与托轮接触体系、托轮与托轮轴接触体系。通过在托轮与托轮轴的过盈配合面上设置接触单元,对托轮与托轮轴接触体系进行了有限元数值计算,得出了托轮、托轮轴易损部位的力学特征,这些特征为评价托轮、托轮轴的力学状态提供了定量的指标,为回转窑的预知维护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托轮受力情况的有效评估和测量对于回转窑的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详细分析了托托在运行过程中的径向受力和轴向受力的组成及其影响;同时,介绍了一种回转窑托轮轴向力液压测量装置及其基于LabVIEW的数据处理方法;通过测量出的轴向力,可以判断出托轮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歪斜关系,进而可对托轮进行相应调整,从而保证回转窑的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5.
回转窑轮带和托轮直径测量仪在水泥厂的应用(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云 《水泥工程》2001,(4):38-39
为确保回转窑能稳定运行,应定期对其支承回转部件--轮带和托轮进行测量和调整.文中介绍的带磁电编码器摩擦轮的外径测量仪,其测径精度为1.5mm.该仪器已在国内15条回转窑测量中得到了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6.
KAS-3型集成式回转窑轴线多参数测量仪,能在生产中对回转窑轴线、轮带间隙及直径、托轮位置及直径多参数进行动态测量。本文对该测窑仪的组成、性能特点、技术参数及使用情况做了介绍。该测窑仪由4项中国专利组成,并已在全国数十条回转窑上实际测量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前,很多现场液压挡轮装置的轴承经常损坏,影响回转窑的正常运转。针对这一问题,从设计结构出发,对液压挡轮轴承的受力进行了计算分析,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优化后的三支撑结构液压挡轮装置。实际应用表明,该支撑结构增强了挡轮装置对回转窑各种工况适应性,延长了轴承的使用寿命.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邓家平  李云飞  李升宇  董艳辉 《粉煤灰》2011,23(5):31-32,46
改变传统的普通回转窑(氧化)烧胀方法,以内螺旋筒式回转窑形成的还原法新工艺生产陶粒、陶砂,以期达到提高陶粒(陶砂)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节能减排、环保的积极效果.经测算,实施本发明窑炉和现有回转窑相比,可提高窑内热利用率5~7倍,生产效率高,节能约20% ~ 30%.  相似文献   

19.
杨诚  张照益 《水泥工程》2019,32(6):34-37
文章简单介绍了回转窑托轮瓦在使用过程中异常发热的应急处理方法及回转窑现场工位应准备处理发热问题的常用工具。同时对引起回转窑拖轮瓦发热的原因进行归纳与简析,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