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牛乳中主要蛋白过敏原研究现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牛乳蛋白过敏原的研究成为近几年国内外的研究热点之一.依据有关牛乳中过敏原的研究报道.对牛乳中的主要过敏原酪蛋白、B-乳球蛋白(p-LG)及á一乳白蛋白(á-LA)的结构特征、表位、改性等的研究现状进行介绍,并对牛乳蛋白过敏原的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
摘要:牛乳过敏(CMA)是婴幼儿中一种常见的食物过敏,严重危害婴幼儿的身体健康。β-乳球蛋白(β-LG)是牛乳中重要营养物质,但却是引起牛乳蛋白过敏的主要过敏原。目前,降低牛乳中 β-LG 致敏性已经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之一。对CMA机制进行了介绍,综述了降低β-LG致敏性的常用方法,包括物理改性如热处理、高压处理、超声波处理,化学改性如糖基化、β-LG与脂肪酸结合、β-LG与多酚结合,酶法改性以及联合改性如物理改性联合酶水解改性、动态高压微射流技术联合脂肪酸处理、酶水解联合糖基化处理,旨在为生产低致敏性食品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牛乳蛋白过敏原改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对牛乳中的主要过敏原酪蛋白、β-乳球蛋白(β-LG)及α-乳白蛋白(α-LA)进行了介绍。重点论述了热处理、蛋白水解、糖基化作用和乳酸发酵等技术对乳蛋白过敏改性的研究现状,提出了牛乳中过敏蛋白原改性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牛乳蛋白过敏是婴幼儿最普遍的一类食物过敏,主要是由于牛乳中αs1-酪蛋白、α-乳白蛋白和β-乳球蛋白引起的免疫应答,可引发呕吐、腹泻甚至特应性皮炎等症状,严重影响了婴幼儿的生长发育。本文主要从牛乳蛋白过敏机制、脱敏方法和应用及其国内外抗过敏配方奶粉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并展望了牛乳脱敏技术的重点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对婴幼儿来说,牛乳营养丰富,是母乳最好的替代品,但牛乳中的蛋白质可能会引起过敏。牛乳中的主要过敏原是酪蛋白、β-乳球蛋白和α-乳白蛋白。本文从牛乳过敏原的结构和抗原表位、热处理、发酵和酶处理等不同的加工技术对牛乳蛋白致敏性的影响和过敏原标记检测方法三个方面进行了综述,为开发低致敏牛乳制品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牛乳蛋白过敏主要发生在牛乳喂养的婴幼儿群体中,它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频繁胃食管反流、呕吐、非感染(或药物及其它原因)所致的荨麻疹、慢性腹泻、拒食或呕吐引起的生长发育障碍,严重影响了婴幼儿的成长发育。众多研究表明:β-乳球蛋白和α一乳白蛋白是婴幼儿牛乳蛋白过敏的主要过敏原。本文从牛乳蛋白过敏症的发生机理、临床症状、诊断治疗、预防、治疗机理等方面进行综述,以兹为低过敏或抗过敏婴幼儿配方食品开发提供思路,同时对具有过敏风险的婴幼儿提供喂养建议。  相似文献   

7.
婴幼儿牛乳蛋白过敏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牛乳蛋白过敏症属于食品安全范畴,同时也涉及到临床医学领域.随着社会的发展,牛乳蛋白过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综述了婴幼儿牛乳蛋白过敏症的发生机制和分型、临床症状、检测手段、牛乳中引发婴幼儿牛乳蛋白过敏症的过敏原的改性等几个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牛乳中的乳蛋白绝大多数潜在过敏原,致使部分过敏体质的人群在摄入牛乳时发生过敏现象.降低牛乳蛋白过敏性的方法主要是通过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破坏蛋白质的过敏表位.与物理法、化学法比较,生物法不仅能更有效降低牛乳的过敏性,还可以赋予食品更多典型风味.文章主要介绍牛乳中过敏蛋白的组成及过敏表位,重点阐述两种制备低过敏乳的生物法(酶法水解和乳酸菌发酵法)及其研究进展,为制备低过敏乳制品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对牛乳蛋白过敏原、牛乳蛋白的改性进行了阐述,并分析了加工过程对牛乳蛋白过敏原的影响,综述了当前国内外低致敏性乳制品的研究开发现状。  相似文献   

10.
牛乳过敏是婴幼儿常见的食物过敏之一,能引发皮肤、胃肠道或者呼吸系统方面的疾病。明确牛乳过敏原的结构及致敏机制,并建立准确且敏感度高的检测分析方法有助于人们预防这类疾病。牛乳中常见的过敏原为酪蛋白、β-乳球蛋白和α-乳白蛋白。本文详述了这些主要过敏原蛋白的结构、致敏机制以及相关的抗体识别序列,并结合国内外关于乳过敏原检测的相关报道,阐述了基于蛋白质和DNA的牛乳过敏原检测技术,包括ELISA、免疫传感器、PCR以及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以及这些技术应用的优缺点,旨在为牛乳过敏的防控和乳过敏患者的健康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1.
牛乳中主要过敏原组分的分离纯化及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离纯化并鉴定牛乳中引起过敏反应的主要致敏组分。方法: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 PAGE)分析了脱脂乳和乳清的蛋白组分,用饱和硫酸铵分段盐析-DEAE离子交换柱层析纯化过敏原蛋白,脱脂乳和乳清蛋白皮下注射Balb/c小鼠获得高效价特异性IgE抗血清用于免疫印迹分析。结果:免疫印迹分析显示β-乳球蛋白(β-Lg)是引起牛乳过敏的主要过敏原,建立了牛乳过敏小鼠模型。结论:明确了牛乳过敏的主要过敏组分,对牛乳过敏症的诊断治疗以及无过敏原牛乳的制备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2.
牛乳清β-乳球蛋白过敏原非酶改性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牛乳乳清蛋白质中的β-乳球蛋白(β-Lactoglobulin或β-LG)是婴儿牛乳过敏的主要过敏原。由于酶水解导致隐蔽于分子内部的抗原决定部位裸露,反而增强了其过敏性,并且产生影响风味的苦味肽。热处理、糖基化作用、乳酸发酵和脂肪酸结合等非酶改性技术可有效降低乳蛋白的过敏原性。热处理使蛋白质之间生成热诱导性聚合物,降低过敏性。通过糖基化作用产生糖基化终产物,掩盖抗原决定部位。乳酸菌发酵产生干酪素和蛋白酶,水解蛋白脱敏。硬脂酸与β-乳球蛋白结合以不同结合度结合,脱敏效果不同。相对来说,糖基化反应和乳酸发酵法的脱敏效果较好。为使β-乳球蛋白过敏原改性效果更好,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改性方法相结合。  相似文献   

13.
牛乳及乳制品过敏是婴儿最常见的食物过敏,近年来牛乳过敏患病率迅速增加。乳制品过敏是指人摄入过敏原成分后,导致组织或器官损伤,从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的免疫反应。牛乳过敏严重影响患者及家人的生活质量,甚至较慢性儿童疾病影响更甚。虽然临床上使用不同配方的蛋白水解物替代牛乳,但是水解蛋白婴儿配方粉的苦味和婴儿生长缓慢等营养问题仍未解决。目前,避免使用牛乳及其制品是可靠的解决牛乳过敏方案,然而,婴儿和儿童不食用乳蛋白会导致营养不良,生长缓慢,解决乳制品中过敏原问题迫在眉睫,有研究报道发酵与热加工、物理加工(如高压动态微射流)、蛋白酶解是有效的降敏方式。目前,对益生菌功能的研究是食品和医药领域的热点,乳酸菌发酵降敏可能是一种重要的趋势和手段。本文重点概述乳酸菌发酵降低牛乳蛋白过敏性的研究现状,总结牛乳中过敏原的分子特征、过敏检测方法等,探究降低致敏性研究方法,为低致敏牛乳制品的研究和开发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4.
水解牛乳蛋白技术及其产物的功能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乳舍有丰富的蛋白质,是人类食品中重要的营养成份来源。然而与人乳相比,牛乳中酪蛋白含量比例较高,而且牛乳中的αs-酪蛋白(αs-CN)和β-乳球蛋白(β-LG)是人乳中没有的,因此以牛乳直接喂养的婴儿可能会出现消化不良和过敏症状。对牛乳蛋白进行水解的研究消除过敏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牛乳蛋白的水解主要是通过各种酶,此外还有化学水解(如酸水解),物理水解(如加热、高压)等方法。蛋白质水解后易产生苦味,通过控制水解度或包埋等方法可将苦味降低到不易感觉到的水平。本文还描述了牛乳蛋白水解率测定方法、牛乳蛋白水解产物分析技术,水解牛奶蛋白产物的功能特性及在婴儿配方产品及功能食品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加工对牛乳过敏原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解冠华  陈红兵 《食品科学》2006,27(11):598-601
简单介绍了牛乳中主要过敏原成分β-乳球蛋白、酪蛋白、α-乳白蛋白的生化性质及其过敏原表位.详细陈述了加热、加压、酶解、糖基化、发酵等加工方法对牛乳过敏原的影响,对开发无过敏或低过敏的乳制品具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食物过敏已成为全球性的食品安全问题,欧美等发达国家均要求对食品中的过敏原成分进行标识,其中就包括作为八大过敏性食物之一的牛乳及其乳制品。β-乳球蛋白是牛乳中的主要过敏原,约占乳清蛋白的50%,牛乳总蛋白的10%,并且约有82%的牛乳过敏患者对β-乳球蛋白过敏,因此其可以作为检测食品中是否含牛乳蛋白的一个有效的标志物。建立灵敏、可靠的β-乳球蛋白检测方法,对牛乳过敏原标识及保障牛乳过敏人群的安全消费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综述了牛乳β-乳球蛋白的高效液相色谱法、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酶联免疫吸附法、免疫层析法、电化学免疫法、蛋白微阵列法、等离子体共振法等色谱学和免疫学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发展方向作出展望,以期促进牛乳β-乳球蛋白等过敏原检测方法的研究与开发。  相似文献   

17.
牛乳蛋白过敏儿童中主要过敏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儿童牛乳蛋白过敏中主要过敏原的种类和含量.方法: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儿童血清中的Ig水平.结果:血清中抗ás-CN、BSA和a-LG的特异性IgG水平与CMPA有关.特异性IgG4检测结果显示,a-Lg和BSA为主要过敏原.特异性IgE的多元线性回归结果为ás-CN、CN、a-Lg都对CMPA有显著性贡献,ás-CN的标准回归系数最大(B=-0.589),a-Lg的最小(B=-0.271).结论:a-乳球蛋白(a-LG)、ás-酪蛋白(ás-CN)、和牛血清白蛋白(BSA)可能为黑龙江省牛乳蛋白过敏儿童的主要过敏原.  相似文献   

18.
牛乳蛋白纳米乳液体系不稳定,易发生絮凝和相分离等现象。为了改善纳米乳液的稳定性,需要对牛乳蛋白进行改性处理。以牛乳蛋白中的酪蛋白和乳清蛋白为研究对象,介绍了化学改性方法及效果,以及目前牛乳蛋白纳米乳液在食品中的应用情况。牛乳蛋白的化学改性方法主要有酸碱化、酰化、脱酰胺、磷酸化、糖基化等,其中糖基化是操作简便、效果显著的常用的牛乳蛋白改性方法。以改性的牛乳蛋白制备得到的纳米乳液,其冻融稳定性、乳化性以及抗氧化性得到改善。牛乳蛋白纳米乳液可以包封活性物质,实现靶向递送,在食品工业中应用广泛,也可以作为药物的稳定剂在制药行业应用。  相似文献   

19.
加热对牛乳蛋白过敏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牛乳中主要过敏原β-乳球蛋白、α-乳白蛋白和酪蛋白进行了介绍,分析了在加热过程中牛乳过敏原的物理变化和化学改性,详细论述了加热对牛乳过敏原抗原性的影响及作用机理.  相似文献   

20.
酶水解法生产婴幼儿配方奶粉新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庆海  徐丽 《中国乳品工业》2006,34(10):52-54,58
以牛乳为主要基料的婴幼儿配方奶粉会使婴幼儿食用后出现消化不良和过敏反应,主要是母乳与牛乳蛋白质组成不同而引起的。为了改善婴幼儿配方奶粉对婴幼儿产生的不良问题,国内外许多研究者利用酶水解法对牛乳蛋白进行改性,国外目前已有水解牛乳蛋白产品。本文介绍了我国工业化酶法水解牛乳蛋白还存在的问题及水解蛋白在婴幼儿配方奶粉中的应用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