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目的 进一步探讨高血压病人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健康料理治疗的疗效.方法 将200例原发性的高血压患者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对照组单纯进行药物治疗,观察组在进行降压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施行健康教育并进行有效的食疗,一年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症状自量情况以及血压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症状、自评量以及血压明显理想于对照组.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进行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以及食疗会增加降压药物的疗效,使高血压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得到控制和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叶酸联合常规降压药物治疗H型高血压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内蒙古呼伦贝尔市中蒙医院收治的80例H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根据患者高血压分级采用常规降压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叶酸治疗。比较两组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治疗效果、血压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Hcy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cy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治疗前,两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叶酸联合常规降压药物治疗H型高血压的效果显著,可降低患者Hcy及血压水平,建议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合并高血压并已接受抗高血压药物治疗患者的动态血压影响.方法 选取2009年3月~2010年12月在河南信阳市中心医院及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OSAHS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分为对照组予以常规降压药物治疗,CPAP治疗组在常规降压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CPAP治疗1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多导睡眠图(PGS)及各项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性别构成比、年龄、BMI,颈围方面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血压达标率为43.3%;治疗组血压达标率82.1%.治疗组血压下降明显大于对照组,两组间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71.4%只需一种降压药物或不用降压药物仅给予CPAP便可维持血压正常;对照组无1例能用一种降压药物控制血压于正常范围.治疗组75%血压昼夜节律可恢复杓型改变;对照组治疗前后血压昼夜节律无明显改变.PSG监测:治疗组和对照组平均脉搏氧饱和度(SpO2)均低于正常,但治疗组SpO2、AHI改善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OSAHS合并高血压患者单纯采用降压药物治疗效果不佳,CPAP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纯口服降压药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家庭血压监测(HBPM)对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和血压控制的作用.方法:68例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HBPM组和对照组各34例,HBPM组依据患者在家自测血压,对照组依据门诊血压进行降压药物治疗.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血压控制效果和降压治疗依从性.结果:HBPM组治疗依从性优于对照组(P<0.05),血压下降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降压达标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HBPM可以改善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依从性,明显提高降压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微粒化非诺贝特对原发性高血压并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颈动脉内膜厚度和血压影响。方法:随机将78例原发性高血压并高甘油三酯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波依定应用基础上加用微粒化非诺贝特,对照组仅给予波依定降压治疗,治疗期12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颈动脉超声、血压、血脂、肾功、肝功变化。结果:治疗组12个月颈动脉内膜厚度明显变薄,IMT/内径(D)比率与治疗前相比降低(P〈0.05),同时患者舒张压水平进一步降低与对照组相比(P〈0.05)呈显著性差异。结论:原发性高血压并高甘油三脂患者在降压治疗同时加用非诺贝特可逆转患者颈动脉内膜厚度的增长,并且在降压药物的基础上,可能对患者舒张压有额外降低作用。  相似文献   

6.
刘庆彦  闫士钦 《陕西医学杂志》2006,35(12):1687-1689
目的:探讨降压和他汀类药物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的降压疗效和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近三年来口服降压药物和联合应用他汀类调脂药物不少于3个月以上的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共158例,按单纯服用降压药物(对照组102例)和联合服用他汀类调脂药物(观察组56例)进行分组,对比分析血压控制情况及血压达标率。结果:观察组的血压达标率(83.9%)明显高于对照组(71.6%,P<0.05),观察组的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血压控制不达标的患者,联合应用他汀类药物后,可进一步增加血压的达标率。结论:降压联合他汀类调脂药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降压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给予抗高血压药物的降压疗效,单纯应用抗高血压药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效果不明显时可联合应用他汀类调脂药物进行治疗,他汀类调脂药物有独立于降低胆固醇之外的协助降压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降压夹以耳部降压沟为作用靶点治疗高血压病临床效果及评价。方法选取已应用降压药降压治疗的高血压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在原降压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降压夹耳穴(以降压沟为靶点,将降压夹有齿痕的一侧夹在单侧耳廓降压沟上,隔日交替进行)治疗;对照组50例,单纯降压药物治疗,采用心电监护监测了解治疗前及治疗后血压及心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0%优于对照组78.0%,治疗组血压及心率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降压夹耳穴靶点治疗可明显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及心率,降压效果稳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治疗老年高血压伴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确诊的老年高血压伴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两组均采用常规降压治疗方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辛伐他汀片20mg,每日晚间顿服,12周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动态血压及降压平滑指数的变化情况。结果:疗程结束时,观察组收缩压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较对照组亦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降压平滑指数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结论:老年高血压伴高脂血症患者在予常规降压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予调脂药辛伐他汀可产生协同降压作用,较单纯降压治疗能够更明显地提高降压平滑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联合降压药物治疗对合并高血压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 82例OSAHS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以常规降压药物治疗;CPAP治疗组44例,在常规降压药物治疗基础上每晚加用CPAP治疗。治疗1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药物治疗的改变情况及24h血压监测等指标变化。结果 12周治疗后,除对照组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CPAP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各项血压指标与治疗前均有显著差异(P0.05),且CPAP组各项血压指标降低幅度均高于对照组。CPAP组血压降至正常率为75.0%(33/44),对照组(140/90mmHg)为52.6%(20/38)。CPAP组有8例(18.2%)患者停用降压药,13例(29.5%)单药可维持血压于正常范围,9例(20.5%)需3种药物控制血压。对照组均需要2种或以上降压药控制血压,23例(60.6%)需3种药物控制血压。上述指标两组间均有显著差异(P0.01)。CPAP组治疗后血压杓型改变由10例增加为29例(22.7%~65.9%,P0.01);对照组血压杓型改变由10例增加为14例(26.3%~36.8%,P0.05)。结论 CPAP联合药物治疗对OSAHS合并高血压患者疗效好于单纯药物治疗。对合并高血压的OSAHS患者,CPAP治疗可以减少服用降压药的品种,部分患者可停用降压药。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高血压患者在常规抗血压治疗基础上联合钙拮抗剂降压手段的临床效果。方法选笔者所在医院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确认存在高血压情况患者380例为分析对象,数字编序并采取随机单盲方式将其以各组190例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采取治疗手段对应为常规抗血压治疗、联合钙拮抗剂药物干预。比较不同治疗方案干预下患者病情控制及指标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患者病情干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患者血压均有所改善而联合组患者改善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患者组间药物引发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单纯性高血压患者在常规调整血压治疗方案基础上联合长效钙拮抗剂,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危险性分层对降压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将220例高血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为11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降压治疗,观察组采用心血管危险性层次指导下的降压治疗,统计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血压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4.54%、81.8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心血管危险性层次指导降压治疗,具有疗效确切、安全可靠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王倩 《河南医学研究》2013,22(3):357-358
目的:分析研究小剂量的阿罗洛尔对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在治疗过程中所发生的药物不良反应等。方法:将长征人民医院2011年6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66例轻中度高血压病人按随机数字方法分成对照组33例,实验组33例。对照组的高血压患者口服常规降压药物进行治疗,实验组高血压患者则在口服常规降压药物的基础上联合小剂量的阿罗洛尔进行治疗,分析比较两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结果:两组高血压患者经过治疗,各项指标同治疗前相比均有一定改变,但采取小剂量的阿罗洛尔进行治疗的实验组其各项指标如舒张压、收缩压以及心率等的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轻、中度高血压患者而言,小剂量阿罗洛尔能够明显地起到降压作用,降低患者的舒张压和收缩压,不良反应较少,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方法选取高血压患者62例,随机均分为2组(n=31)。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用药护理、心理护理、运动指导及善食指导等,比较2组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2组患者经常规降压治疗后,血压均恢复正常。降压药物减量后,干预组收缩压、舒张压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采取临床护理干预,不仅有利于控制患者血压,还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60例老年顽固性高血压临床特点分析及治疗效果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艳波 《吉林医学》2012,33(6):1183-1184
目的:探讨老年顽固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措施。方法:将60例老年顽固性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组,普通型老年高血压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特点,并给予药物治疗和饮食、心理等非药物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在家族史、肥胖史、非杓型血压、高血脂症以及肾损害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联合治疗后显效30例,总有效率为87.5%,治疗前后血压,自身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顽固性高血压治疗较难,需要多重药物联合饮食、心理综合治疗后,降压效果才能显著,才能维持血压平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微粒化非诺贝特对原发性高血压并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颈动脉内膜厚度和血压影响。方法:随机将78例原发性高血压并高甘油三酯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波依定应用基础上加用微粒化非诺贝特,对照组仅给予波依定降压治疗,治疗期12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颈动脉超声、血压、血脂、肾功、肝功变化。结果:治疗组12个月颈动脉内膜厚度明显变薄,IMT/内径(D)比率与治疗前相比降低(P<0.05),同时患者舒张压水平进一步降低与对照组相比(P<0.05)呈显著性差异。结论:原发性高血压并高甘油三脂患者在降压治疗同时加用非诺贝特可逆转患者颈动脉内膜厚度的增长,并且在降压药物的基础上,可能对患者舒张压有额外降低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实施综合干预后,观察其对高血压疗效的影响。方法:抽取高血压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降压药物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综合干预。结果:2组患者在进行药物治疗和综合干预前血压情况无显著差异(P>0.05),药物治疗和综合干预治疗后,2组患者血压有显著差异(P<0.05),干预组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明显好于对照组,血压达标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对于高血压患者实施综合干预,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能力,改变了不良生活方式,降低高血压危险因素,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左旋氨氯地平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远期终点事件的影响.方法 将1100例原发性高血压老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非钙拮抗剂类降压药物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观察患者服药2年期间血压的控制情况及终点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脑卒中发生率、卒中死亡发生率、心血管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全因死亡率分别为4.2% 和 7.1%,P=0.037.结论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可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全因死亡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将本院收治的83例高血压患者分为干预组42例,对照组41例.干预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并发症护理等,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状态改善情况.结果 常规降压治疗后,两组血压恢复至正常水平.降压药物减量后,干预组舒张压、收缩压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有助于维持患者血压稳定,并改善其临床状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血压以昼夜血压模式指导药物治疗的疗效。方法:124例高血压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80例,采用以昼夜血压模式为依据,指导选用药物进行治疗,着重加强异常升高血压部份的降压治疗,同时加强血压监测;对照组仍按照常规方法治疗,6周为1疗程,治疗前和治疗后都检测血压和24小时动态血压。结果:观察组降压的总有效率和昼夜血压模式转为正常杓形态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高血压病患者以昼夜血压模式为依据指导用药降压治疗有较好的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分析降压药物联合治疗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5年9月至2018年8月我单位收治的200例高血压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降压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其中对照组应用氨氯地平片治疗,观察组应用氨氯地平片、缬沙坦胶囊联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6周后的血压变异性。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24h SBPV、24h DBPV均要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但治疗前后观察组24h SBPV、24h DBPV波动幅度明显小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降压药物联合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不仅能有效降低血压,还能有效控制血压变异性,提高降压药物治疗的安全性,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