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稻米的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多元化的稻米产品,如蒸谷米、胚芽米、营养强化米、发芽糙米、降血糖大米等;稻米的精深加工产品,如大米淀粉、大米蛋白、方便米、速食糙米及糙米粉等;大米制品。对米糠和稻壳等稻米加工副产品的综合利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糙米加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稻谷一直是大米加工的原料。但由于稻谷的容重小,稻壳含量高,储藏和运输费用较大;稻谷在产地脱壳,稻壳和下脚可以留在当地,就地利用增值,可增加农民的收入,所以,提出了糙米储藏、糙米进城的流通方式,这样糙米就成了大米加工的原料。以糙米为原料的大米加工技术和以稻谷为原料的大米加工技术不完全相同,关键的技术是通过糙米调质等技术措施提高优质米出品率,综合开发利用加工副产品,提高糙米加工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详细介绍了日本稻米深加工技术与高附加值功能性食品的现状。湿式和特殊方式加工装置生产免淘米的开发技术,使碾米技术与大米深加工技术相融合;全自动1h煮饭系统,有助于以免淘米为基础的大米深加工的产品的开发,利用功能性碾米技术,使糙米、大米、免淘米、米粉富含GABA等功能性成分。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粳稻谷加工成糙米及不同等级大米食味品质变化情况,用食味计对不同加工精度大米的食味值、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糙米在碾磨成三级大米后,食味值提升2.5%,直链淀粉升高7%,蛋白质损失率19.35%;加工成三个不同等级大米后,二级大米比三级大米食味值提升1.5分,三个等级大米直链淀粉和蛋白质含量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5.
为全面深入了解我国稻谷加工科研现状,从成品大米加工、大米制品加工及大米深加工等方面回顾了2018年稻谷加工科研状况。指出在稻谷品质、加工工艺、质量控制、营养米、重组米、专用米等研究方面虽取得较大进展,但仍需进一步加强稻谷加工的科研工作。并提出下一步发展具体建议,以期为稻谷生产、加工、科研以及政策制定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稻米加工过程中的副产品(稻壳、碎米、米糠及米胚)中有50%具有食用价值.阐述了稻米及稻米副产品的深加工技术,包括米糠健康食品、多孔淀粉、二十八醇和三十醇、低过敏米蛋白、抗性淀粉以及大米饮料的生产技术等.  相似文献   

7.
大米适度加工是我国现阶段节粮减损和保障国民健康的重要举措。为探究不同碾磨时间对粳糙米加工特性的影响,以原阳米和稻花香米2种粳糙米为原料,设置不同碾磨时间进行糙米碾磨实验,对碾磨后大米加工特性及大米颗粒粒面外观和表面形貌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碾磨60 s时,原阳米和稻花香米碾减率分别为8.14%、7.07%,碎米率为5.93%、8.83%,留皮度为2.0%、6.2%,白度增加了17.8%、16.9%,此精度为适碾;随碾磨时间延长,中粒型稻米碎米率高于短粒型,大米破裂强度逐渐减小,且糙米破裂强度均高于精白米。  相似文献   

8.
中国米制品加工学科发展报告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从阐述米制品加工学科研究的内容和特点、该学科的定位和性质以及米制品加工发展历史入手,分析了米制品在国民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阐明米制品加工学科发展的重要意义。从稻米组分与结构、稻米淀粉糊化、稻米淀粉老化与凝胶化、稻米的储藏与熟化、大米发酵、螺杆挤压技术六个方面,论述了国内米制品加工学科基础理论研究进展,还论述了米制品产品的研究与开发、米制品加工技术和装备研究与开发、米制品深加工的综合利用研究、米制品质量与检测技术研究等方面国内近年来的发展现状。通过对米制品原料基础性研究、米制品的产品开发、新型米制品产品的研制、米制品加工技术装备研制等方面的国内外发展比较分析,提出国内现阶段的优势和不足,以期为我国米制品加工学科发展的前景和机遇提供借鉴,并针对我国今后发展目标和重点领域进行了探讨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我国人民的主食大米正在由低精度转向高精度。碾制高精度大米,留皮少,留胚少,糙米出白率低,而糠粞等副产品的出率相应增加。我们在苏州市实验米厂以相同稻谷碾制精制特等糠米(以下简称精洁米)和标一粳,前者比后者糙米出白率低3.8%左右。而相该增加了精白米糠、米粞、米胚等的数量。加工高精度大米,只有将这一部份副产品利用起来,开发营养食品,才能提高稻米的转化率,提高碾米工程的综合效益。本课题试验的目的是: 加工精洁米,采用多机出白,分层碾白的工艺,将精白糠提纯后,提取和制取高蛋白粉,进而制作婴幼儿、老年保健等工程食品。  相似文献   

10.
美国专利介绍了快速烹调糙米的加工方法。用这种方法加工出来的米,食用前只需煮5分钟,而未经加工的米一般要煮31~40分钟。快速烹调大米的加工主要有浸泡、烘烤,再浸泡、再烘烤这四个工序 一、用与室温相同的水浸泡糙米2~3小时,以保证糙米充分吸水饱合。若用温水  相似文献   

11.
米糠油作为一种很好的健康营养油,受到了越来越多食用油生产企业的关注,但是由于米糠油加工工艺以及技术的复杂性,使其生产量的快速增长受到很大的限制。针对米糠油加工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难点,较全面的综述了米糠的稳定化处理、米糠油的脱酸、脱色以及脱蜡脱脂技术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发展。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菜籽和米糠的理化特性,结合传统菜籽、米糠制油的工艺,设计出一套菜籽、米糠一体的膨化浸出制油工艺,重点阐述了菜籽、米糠重叠工段的主要操作参数和要点.该制油工艺可以增加企业开工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相对其他国家,印度的米糠油是利用率比较高的。作为一个有食用蒸谷米传统的国家,印度可用于榨油的米糠质量相对较好,由米糠榨取得到的米糠原油的质量也很高。因此,与游离脂肪酸含量较高的米糠原油相比,印度米糠油的生产加工过程相对简单。印度主要采用物理精炼法精炼米糠油,精米糠油的产量一般较高。但相对而言,油中不皂化物的含量也很高。例如,谷维素的含量占精炼米糠油总质量通常为1%~5%,在印度尽管生产米糠油的大都是小型加工厂,但其生产相对高质量米糠油的技术已日趋成熟。概述印度米糠油的生产技术,并简述该领域的前沿技术。特别针对印度几十年的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对米糠油生产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14.
我国是稻谷的生产加工大国,稻谷加工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副产物——米糠,其营养价值非常丰富,加工潜力巨大。目前我国只有10%~15%的米糠进行了深层次开发利用,这与一些发达国家尤其是与日本相比,在加工技术先进度、综合利用度以及经济效益方面都差距甚大。本文通过整理,总结了当前米糠主要生物活性物质及其有效的提取方法,生理功能特性,以及在食品、化妆品及医药领域中的应用情况,以期为我国米糠高附加值利用提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5.
对以米糠为原料制备生物活性肤的工艺进行了研究.采取米糠脱脂、粉碎、烘干、碱溶、酸沉、蛋白质变性处理、酶水解、灭酶、精制(脱色、拖臭、脱盐)、浓缩干燥的制备方法,通过对米糠蛋白提取时间、影响提取率因素、等电点和酶水解条件的确定.确定米糠蛋白提取率的影响程度为pH值>料水比>时间;可溶性蛋白提取工艺条件为pH值9.0,V(水):m(料)为15:1,时间为4 h,温度35℃,等电点接近pH 4.5.  相似文献   

16.
稻谷水热加工过程中镉迁移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稻谷在蒸谷米水热加工过程中镉的迁移规律。方法以蒸谷米小试装置及生产线采集样品为研究对象,在优化碾米时间的基础上,在排除水分含量差异对测定结果的前提下,利用统计分析考察水热工艺(浸泡和蒸煮)对稻谷各部分(稻壳、米糠和精米)镉含量的影响。结果由实验数据推断,在水热过程中,镉的迁移主要发生在稻谷的内部,且主要是在浸泡时从精米向米糠迁移富集,而蒸煮工艺则对镉的分布变化影响很小;经过浸泡,精米中的镉含量可降低约40%;推测热水的浸泡一方面使胚乳淀粉分子间游离的镉部分溶出,一方面促使镉向络合能力更强的米糠蛋白迁移,最终导致其分布发生明显变化。结论该研究为在稻谷加工过程中实现重金属镉的消减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更好满足实际生产过程中大米加工精度的最终质量控制和实时监控需求,结合大米留皮度和白度2种检测方法,研究既客观准确又便于指导生产的适度加工检测技术。结果表明,留皮度和白度检测方法灵敏度均可满足实际生产需求;二者之间存在极显著的负线性相关关系,在实际生产中,可使用留皮度作为最终质量控制指标,建立留皮度与白度的关系模型,再使用白度指标进行碾米过程中的实时监控。  相似文献   

18.
王磊鑫  吴娜娜  吕莹果  谭斌 《食品科学》2022,43(16):107-113
研究未挤压、挤压蒸煮加工米糠可溶和不溶膳食纤维对米淀粉糊化性质、热性质、回生性质、结晶性质、微观结构的影响,并采用质构分析、核磁共振、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等方法探究挤压蒸煮米糠膳食纤维与米淀粉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与未挤压蒸煮加工米糠膳食纤维相比,挤压蒸煮加工米糠可溶和不溶膳食纤维分别使米淀粉的崩解值显著增加了74.09%和128.36%,并均显著降低米淀粉的峰值黏度、谷值黏度、终值黏度、峰值时间、糊化温度。米糠经过挤压蒸煮加工后,米糠可溶膳食纤维使淀粉凝胶的自由水向强结合水转化,米糠不溶膳食纤维使淀粉凝胶的自由水向弱结合水转化。与未挤压蒸煮加工相比,挤压蒸煮加工米糠可溶和不溶膳食纤维分别使米淀粉的回生值降低了62.59%和44.81%,也均降低了米淀粉凝胶的回生率、相对结晶度、硬度、内聚性、回复性、胶黏性、咀嚼性、1 047 cm-1与1 022 cm-1处吸收峰的峰高比,添加挤压蒸煮米糠可溶、不溶膳食纤维的淀粉凝胶表面较光滑,凝胶结构出现较大的裂缝,说明挤压蒸煮加工米糠提高了米糠膳食纤维对米淀粉回生的抑制效果,且挤压蒸煮可溶膳食纤维比挤压蒸煮不溶性膳食纤维效果好。  相似文献   

19.
吕美  何欢  封义冬  齐森  刘春德 《食品科技》2012,(9):96-98,101
利用丰富的稻谷加工副产物米胚芽研究米胚日式米果的生产工艺。利用糠片、胚芽和碎米之间比重和在空气中流化速度的不同,采用前后2个方向上倾斜振动筛振动分级和吹风风选相结合的办法,从糠粞中提取大米胚芽。以植酸降解率为指标,设计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优化米胚中植酸酶解条件。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浸米工艺和制粉工艺,进而确定米胚日式米果的生产工艺。  相似文献   

20.
糙米中除富含蛋白质、膳食纤维、淀粉、脂质等人体代谢所必需的基本营养成分外,还含有诸多对人体具有健康功效的生物活性物质,但由于皮层的作用,使糙米存在不易煮熟、口感粗糙、食味品质不佳等问题,极大限制了糙米产品的消费和推广.大量研究证实,生物发酵能够通过微生物及其酶的生物化学修饰过程,有效提升糙米的营养及食用价值,是目前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