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生物人工肝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众所周知,急性肝功能衰竭死亡率很高,严重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1990年美国因肝衰死亡达27000人,其中10%为急性可逆性肝衰.我国每年死于急性肝衰的人数远大于此,传统的内科治疗仅20%有效,近年来虽有用肝移植治疗急性肝衰,存活率提高55%~75%,...  相似文献   

2.
自1967年Starzl成功实施首例肝移植以来,肝移植历经近40年发展,目前肝移植已成为终末期肝病最为有效的治疗手段。在我国约90%肝移植与HBV感染有关。而HBV所致终末期肝病,肝移植后无预防措施者,HBV感染复发率达58%~100%。  相似文献   

3.
减少肝炎复发,提高肝移植存活率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自1963年Thomas开展第1例人类肝移植以来,至今已有60多个国家开展此项手术,每年肝移植病例约10000余例。随着肝移植手术和器官保存方法的不断改进及免疫学研究的进展,肝移植手术后存活率大大提高。据美国器官共享联网组织(United  Network  onOrgan Sharing,UNOS)统计,目前美国肝移植手术后1年和3年存活率分别为870%和77.4%、被移植的肝脏存活率分别为79.1%和66.4%,10年存活率达60%以上。同时,肝移植的适应证也逐渐扩大,要求肝移植的患者越来越…  相似文献   

4.
原位肝移植术是现阶段治疗终末期肝病最有效的方法。目前,肝移植术后5年生存率为75%~85%。肝移植术后并发症是直接影响疗效的主要原因。因此,对早期并发症的及时发现治疗和护理是确保肝移植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肝移植术后再感染及其机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肝移植已成为终末期肝脏疾病的一个重要治疗手段。但是,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性肝病患者肝移植术后,乙型肝炎的复发率达70%~80%,严重地影响了肝移植术的远期效果,成为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作者在对肝移植患者HBV再感染随访观察的基础上,采集外周血单个核淋巴细胞(PBMC),进行HBV DNA定量检测和HBV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的定性检测,对肝移植术后患者HBV再感染的状况及其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刘军  公伟 《山东医药》2009,49(7):107-107
急性肝功能衰竭(acute hepatic failure,AHF)时短期内出现肝脏功能急剧恶化,导致进行性神志改变、凝血功能障碍、感染、肾功能衰竭等。在肝移植技术推广前,其存活率不足15%,而实行肝移植后1年存活率接近80%,证实肝移植是治疗AHF最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7.
肝移植术已成为我国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手段。我国许多移植中心的手术成功率超过90%,5年生存率大于70%,移植效果已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但肝移植术后的各种并发症仍然是阻碍受体生存率及肝移植存活率进一步提高的重要原因。尤其是胆道并发症的发生,严重影响了肝移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长期生存率,已引起了专家的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8.
我国肝移植现状   总被引:9,自引:7,他引:2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临床肝移植正处于第二个发展时期,迄今(19980630),我国大陆统计共施行肝移植116例次.我国肝移植实际上分3个阶段,第一阶段(1997/1983)是始动阶段,亦即是第一个发展时期,共施行肝移植57例,第二阶段(1984/1990)停顿阶段,未施行1例,第三阶段(1991年起),也可以称之为再起动阶段,或为第二个发展时期,共施行59例次.事物发展是有连续性的,重温历史是极有意义的,因为经过前后对比,分析原因,更可以清晰地看到肝移植现状的全貌和特点,摸清发展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肝上腔静脉不同吻合方式对大鼠原位肝移植的影响.方法以SD大鼠为供受体,行原位肝移植80例,其中肝上腔静脉吻合采用套管法20例,改良缝合法60例.结果套管法吻合肝上腔静脉平均为86min,受体手术时间288min,无肝期121min,手术成功率900%;改良缝合法吻合肝上腔静脉平均为10min,受体手术时间325min,无肝期136min,手术成功率933%,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套管法移植术后1周存活率为100%,而改良缝合法为883%,两者相差显著(P<001).结论改良缝合法与套管法相比,手术时间和成功率相近,而移植术后1周存活率明显高于套管法.  相似文献   

10.
与肝移植有关的糖尿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肝移植术后的糖尿病受到广泛重视,发病率约为4%-20%。其发病机理与多种因素有关,如移植肝功能、胰岛素抵抗、免疫抑制剂、病毒感染等。糖尿病对肝移植术后1a、5a的生存率影响,宜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并建议肝移植后使用无激素免疫控制方案。  相似文献   

11.
肝移植术后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为8%~47%,其中脑血管疾病发生率约占整个神经系统并发症的50%。我院自1993年1月至2004年11月,共实施原位肝移植术487例,其中9例术后出现脑血管并发症,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L精氨酸在大鼠原位肝移植冷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目的探讨L精氨酸在大鼠原位肝移植冷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对移植肝及肺的功能作用.方法应用同基因Wistar大鼠原位肝移植(OLT)动物模型,66只大鼠随机分成3组(n=11):L精氨酸组(LA)、NOS抑制剂组(LNAME,LN)及乳酸钠林格液组(LR),供肝保存6h再行原位肝移植术.结果大鼠原位肝移植缺血再灌注后血清NOx水平及肝组织cGMP水平迅速下降.应用L精氨酸以加强一氧化氮生物合成途径(NOSP),能显著延长受体的存活率,LR组受体1wk存活率为20%,LA组为80%(n=6,P<001vsLR),并能明显改善肝功能;病理检查示L精氨酸能维持肝细胞完整性,促进肝再生,而且对再灌注时合并肺损伤也有明显的保护作用.NOS抑制剂则能降低术后受体的存活率,加剧肝功能恶化;病理检查示肝内血栓形成,移植肝及肺组织结构严重破坏及更为严重的炎症反应.结论在大鼠原位肝移植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L精氨酸器官保存液加强NO途径(NOSP)将对移植肝及肺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表明NO合成途径很可能是肝移植器官保存成功的关键因素,从而为加强肝移植器官保存提供了一种新的药理学途径.  相似文献   

13.
杨广顺  孙经建 《肝脏》1999,4(1):36-37
肝移植是某些肝胆疾病的一个重要治疗手段。近年来,随着外科技术、器官保存和免疫抑制剂的临床应用等领域的进步,肝移植患者的生存期已明显延长。然而,细胞介导的移植物排斥反应仍是器官移植后长期存活的主要障碍之一,常导致移植肝的功能衰竭。据统计,肝移植后的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为40%~70%,慢性排斥反应发生率为5%~15%。急、慢性排斥反应均为细胞免疫所介导,并终将导致约15%的患者移植肝功能的丧失。超急排斥反应则是由于体内已存在的抗体所引起,临床上并不常见。急性排斥反应一般在肝移植后2周内发生,其损伤的…  相似文献   

14.
第十四讲重型肝炎的外科治疗--肝移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型肝炎发病迅速、预后凶险,内科治疗生存率仅有20%—40%,10年生存率约为10%~20%,施行肝移植后1~3年生存率可达50%—75%。因此人们对重型肝炎作为肝移植的适应症已没有什么疑问。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手术的时机、围手术期处理和术后中长期管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肝移植术后血管并发症非手术及介入治疗转归。方法 总结分析1999~2001年期间29例肝移植病例,其中9例术后发生不同类型的血管并发症,采取非手术及介入治疗的临床转归。结果 血管并发症总发生率31%(9/29),其中门静脉附壁血栓2例(7%),门静脉血栓2例(7%),肝动脉狭窄1例(3.4%),肝动脉假性动脉瘤1例(3.4%),流出道梗阻4例(4%)。8例经抗凝治疗及介入治疗均取得良好临床效果,1例需要再次肝移植。结论 肝移植术后早期发生的肝流入道血管并发症多需手术干预或终致再次肝移植。流出道梗阻则采取介入治疗多有良好结局。远期发生的肝动脉血栓或门静脉血栓,有转向良好愈后的可能。对于肝动脉吻合口处的假性动脉瘤建议早期行动脉再成型术。  相似文献   

16.
胆道并发症是原位肝移植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也是目前导致肝移植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发生率仍高达10%-30%,而且常需要二次手术处理。供肝的质量是术后胆道并发症发生与否的关键。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观察改进供体处理方法后肝移植术后早期胆道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71例人体原位肝移植对终末期肝病的治疗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目的:探讨我国现阶段人体原位肝移植治疗终末期肝病的经验,并总结围手术期处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自1993年4月至2001年8月我院连续实施的71例人体原位肝移植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良性终末期肝病患者术后1年生存率达到75%,恶性肿瘤受体的生存时间与生活质量也有了较大改善,围手术期单一应用拉米夫定可以明显减少移植术后HBV再感染,术中不用静脉-静脉转流技术,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和输血量,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98%,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为8.96%。结论:原位肝移植可以成为临床上治疗终末期肝病的一项常规方法。HBV相关性肝病肝移植围手术期应常规应用拉米夫定,不用静脉-静脉转流技术的肝移植在大多数成人肝移植中是安全可行,的尽早诊断胆道和血管并发症,及时采用正确的放射介入技术处理胆道与血管并发症可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8.
肝移植在肝衰竭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BV感染在我国是导致急、慢性肝衰竭的主要原因。在肝移植运用于临床以前,这类患者内科治疗效果较差,综合治疗的生存率不足50%,特别是急性暴发性肝衰竭,其病死率高达80%。随着器官移植技术的不断完善,人们逐渐认识到肝移植是治疗肝衰竭的有效手段。近年来,肝衰竭患者肝脏移植术后近期存活率已达90%以上,5年存活率接近80%。肝衰竭患者的适应证和手术时机的选择以及围手术期的治疗对肝移植术后的存活率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自从减体积性质(DD)肝移植术引入以来,胆道并发症就已经成为该术式的“致命弱点”。早期应用的一些技术(例如胆囊十二指肠吻合术,胆囊空肠吻合术等)并发症发生率高达50%左右,为此很快就被废弃了。当前,胆总管空肠吻合术或胆总管端端吻合术是肝移植时胆道重建的标准方法,但是仍有5-20%的受体会出现并发症。例如,在匹兹堡大学组连续1792例肝移植手术中,有11.5%的受体出现了多种胆道并发症,其包括胆道狭窄(42.8%),胆漏(26.7%),壶腹部功能障碍(6.6%)和梗阻(13.8%),致使患死亡21例。  相似文献   

20.
肝移植术后乙型肝炎复发的预防和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原位肝移植是治疗急慢性肝衰竭的最有效手段。在我国,接受肝移植的大多数患者患有HBV相关性疾病(如急性重型肝炎、乙型肝炎肝硬化终末期)。如果不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这些患者在接受肝移植后80%以上均会发生HBV的再感染,并且在平均2年左右即可形成肝硬化。尤其是一旦发生由于病毒在肝细胞内大量复制所致的纤维淤胆性肝炎(fibrosingcholestatic hepatitis),可于数月内死于肝衰竭。这些患者肝移植术后的1年和5年存活率分别为72%和51%,均低于因其它疾病(如胆汁郁积性疾病)而接受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