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防滑钢板治疗B型踝关节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按Denis—Weber分类的40例B型踝关节骨折外踝的固定方法。方法内踝用螺钉、张力带钢丝固定,后踝以螺钉或可吸收钉内固定,外踝采用钢板固定,将钢板置于外踝后方。结果本组病例平均随访15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治疗效果根据患者主观感觉、功能检查、X线征予以评定,优32例,良4例,可4例,优良率90%。结论将钢板置于外踝后方能有效的固定骨折,减少内固定物外露的可能,减少钢板对外踝皮肤的刺激,更利于患者接受内固定物的存在;踝关节骨折应视为急诊手术,争取在局部组织水肿之前手术治疗;指导患者早期踝关节锻炼,使关节功能得到良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治疗全髋关节置换术后Vancourer B1型假体周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Vancourer B1型假体周围骨折给予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术。结果随访3个月~6年,术后复查X线片,骨折均骨性愈合,愈合时间3~6个月,患肢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患肢功能恢复正常。结论应用锁定钢板治疗全髋关节置换术后Vancourer B1型假体周围骨折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影像学结果和临床疗效分析,比较锁骨外侧锁定钢板与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Neer ⅡB型锁骨远端骨折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4-07—2016-06诊治的72例Neer ⅡB型锁骨远端骨折,33例行锁骨外侧锁定钢板内固定(锁定钢板组),39例行锁骨钩钢板内固定(锁骨钩钢板组)。结果锁定钢板组随访时间为(18.9±4.4)个月,锁骨钩钢板组随访时间为(18.9±4.4)个月。锁定钢板组与锁骨钩钢板组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双侧喙锁间分离比值、末次随访时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评分、肩关节Oxford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锁定钢板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锁骨钩钢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锁骨钩钢板与锁骨外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Neer ⅡB型锁骨远端骨折均能取得满意的影像学结果和临床疗效,均可以恢复锁骨的垂直稳定性。值得注意的是,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术后喙锁间距离恢复程度并没有明显优于锁定钢板组,而且术后肩峰撞击、肩峰下骨吸收发生率更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后外侧入路抗滑钢板治疗Danis-Weber B型三踝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08年7月2012年7月经踝关节后外侧入路采用抗滑钢板技术治疗的Danis-Weber B型三踝骨折患者共32例(男9例,女23例,平均年龄46.3岁),均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对伤口感染、骨折不愈合、内固定失败、腓骨肌腱炎等并发症进行观察。[结果]术后随访122012年7月经踝关节后外侧入路采用抗滑钢板技术治疗的Danis-Weber B型三踝骨折患者共32例(男9例,女23例,平均年龄46.3岁),均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对伤口感染、骨折不愈合、内固定失败、腓骨肌腱炎等并发症进行观察。[结果]术后随访1258个月,平均18.2个月,所有骨折均达到骨性愈合。术后1年对踝关节功能采用Olerud和Molander的踝关节伤后自我评分系统进行评估,平均90.3分,优25例(78.1%),良5例(15.6%),优良率为93.7%。[结论]经后外侧入路抗滑钢板治疗Danis-Weber B型三踝骨折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Danis-Weber B型外踝骨折多为短斜形或螺旋形骨折线,抗滑钢板旨在用最小和最少的器械压住远端骨折块尖齿部位,以较小的"巧劲"获得解剖复位,达到可靠的固定效果。后外侧抗滑钢板较外侧中和钢板更具有生物力学稳定性,同时可避免外侧中和钢板所致远端螺钉穿入踝关节、切口愈合不佳等。后外侧抗滑钢板治疗B型外踝骨折的疗效较好,但治疗过程中也可增加腓骨肌腱炎发生率等。目前抗滑钢板的选用主要根据临床医生的经验和喜好决定,是否与B型骨折的形态学有关,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抗滑钢板治疗老年B型踝关节骨折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 观察抗滑钢板治疗老年踝关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36例分类属于Danis-Weber B型的老年踝关节骨折使用抗滑钢板技术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对踝关节功能进行评分,同时观察一些并发症的情况,如伤口感染、骨折不愈合、内固定失败等.结果 临床观察获得满意的结果,踝关节评分优良率达到91.6%。结论 抗滑钢板比传统外侧钢板具有理论上的优势,对Danis—Weber B型骨折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7.
高尔夫钢板联合支持钢板治疗胫骨平台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裴志文 《实用骨科杂志》2010,16(12):944-945
目的观察双切口高尔夫钢板联合支持钢板内固定治疗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的方法及疗效。方法本组23例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均采用切开复位,外侧高尔夫钢板联合后内侧"T"型钢板或前臂小钢板固定手术治疗。结果术后23例患者复查X线片,骨折均达到或接近解剖复位、内固定物位置良好。随访6~18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患肢功能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结论双切口高尔夫钢板联合支持钢板内固定治疗高能量胫骨平台骨折,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骨折稳定效果好、骨折愈合率高、膝关节功能恢复好等优点,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重建钢板或尺骨钢板治疗尺骨鹰嘴粉碎性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是否为尺骨鹰嘴粉碎性骨折较好的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切开复位重建钢板或尺骨钢板内固定治疗的25例尺骨鹰嘴粉碎性骨折,其中2例同时合并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1例合并桡骨小头骨折肘关节前脱位.结果 :25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0-36个月,平均20个月.骨折愈合良好,平均愈合时间4.5个月(3-...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结合钛缆环扎内固定治疗Vancouver B1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8-06—2013-01采用锁定钢板结合钛缆环扎内固定治疗的8例Vancouver B1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每次随访时行影像学检查和临床疗效评估,记录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通过手术,均获得平均24(12~48)个月随访。骨折均获得愈合,愈合时间平均16(12~24)周。术后无感染、骨折不愈合、骨折畸形愈合、复位丢失、内固定失效和假体松动等并发症发生。末次随访时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优5例,良2例,可1例。结论采用锁定钢板结合钛缆环扎内固定治疗Vancouver B1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是一种合理而有效的方法,具有创伤小、固定牢靠等优点,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Vancouver B1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31例Vancouver B1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末次随访时采用髋关节Harris评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24~72个月。手术时间45~135(75. 2±31. 7) min,术中出血量60~550 (283. 6±34. 1) ml,骨折愈合时间3~9 (5. 8±2. 6)个月。末次随访时,髋关节Harris评分为80~100(96. 3±9. 8)分。未出现术后并发症。结论采用经皮微创锁定钢板治疗Vancouver B1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正2007年1月~2011年12月,我科采用锁定钢板和重建钢板手术治疗54例肱骨髁间骨折患者,笔者比较两种方法的疗效,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54例,男33例,女21例,年龄18~67岁。按照治疗方法分为两组:(1)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30例(锁定钢板组),男18例,女12例,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皮锁定钢板结合微创有限切开内固定治疗锁骨RobinsonⅡB型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3例新鲜锁骨RobinsonⅡB型骨折患者均采取有限切开复位、小切口入路置入锁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23例均顺利骨性愈合,愈合时间7~21周,平均(11.9±2.7)周,Neer肩关节评分平均(95.9±2.8)分。结论:经皮锁定钢板结合微创有限切开内固定治疗锁骨RobinsonⅡB型骨折,创伤小,不良反应少,固定牢固,骨折愈合率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回顾性分析锁骨钩钢板和锁定钢板治疗NeerⅡ型锁骨骨折.方法 对NeerⅡ型锁骨骨折分别采取锁骨钩钢板治疗21例、锁定加压钢板治疗13例,对两组的临床疗效指标和术后并发症作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锁骨钩钢板组的术中出血量较锁定钢板多(P<0.05);锁定钢板组的术后肩关节评分较锁骨钩钢板高(P<0.05).结论 锁骨钩钢板和锁定钢板都是治疗NeerⅡ型锁骨骨折的比较好的内固定方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研究锁骨钩钢板与Endobutton袢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方法 60例肩锁关节脱位的患者,38例采用锁骨钩钢板内固定,22例采用Endobutton袢钢板内固定。回顾性分析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肩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8个月,锁骨钩钢板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方面优于Endobutton袢钢板,但是术后并发症多于Endobutton袢钢板。肩关节功能评定,Endobutton袢钢板优良率97.3%,锁骨钩钢板组77.4%。结论 Endobutton袢钢板与锁骨钩钢板在治疗上总体相当,术后并发症少于锁骨钩钢板,术后肩关节功能显示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5.
锁定钢板与解剖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对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锁定钢板和解剖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为临床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提供依据。[方法]对2005年1月~2008年1月在本科进行治疗的115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其中53例用肱骨近端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治疗(LP组),62例采用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AP组),并从术中出血、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治疗费用和关节功能评价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病例均获随访6个月以上,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另在治疗费用LP组(19429±344)元明显高于AP组(12485±257)元(P0.01),而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LP组显著低于AP组(P0.01),分别是(225±25)和(362±29)ml及1.89%和12.9%。手术疗效根据Neer评定标准,LP组优良率为96.2%,显著高于AP组82.3%(P0.01)。[结论]尽管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费用相对较高,但其具有创伤小、固定牢靠,并发症少、功能恢复良好等优点,尤其适合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6.
<正>2012年12月~2017年10月,我科使用解剖锁定钢板与重建钢板治疗94例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患者,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 1病例资料将94例锁骨中段粉碎性骨折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①解剖锁定钢板组:51例,男34例,女17例,年龄18~58岁;受伤至手术时间为7 h~6 d。②重建钢板组:43例,男28例,女15例,年龄20~60岁;受伤至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双窄钢板在肱骨干骨折治疗中的可行性。方法 2002年2月~2008年1月收治成人肱骨干骨折56例,使用单宽钢板固定35例,双窄钢板固定21例。临床评价指标:影像学骨折愈合时间,内固定失效或骨折不愈合率,医源性桡神经损伤率,感染率及术后临床上肢评分。结果术后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25.6个月,两组均无感染发生。影像学骨折愈合时间单宽钢板组平均4.3个月,双窄钢板组3.7个月。内固定失效、骨折不愈合率单宽钢板组11.43%(4/35),双窄钢板组无一例出现内固定失效、骨折不愈合。医源性桡神经损伤率单宽钢板组8.57%(3/35),双窄钢板组9.52%(2/21)。术后临床上肢评分,单宽钢板组:优22例,良6例,可4例,差3例(优良率80.0%);双窄钢板组:优14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90.5%)。以上结果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肱骨干骨折单宽钢板固定或双窄钢板固定均是较好的内固定方式,但双窄钢板法在注意了相关操作技术的情况下可以获得更好的愈合率与低失效率,是值得推荐的手术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肱骨近端锁定钢板与肱骨近端锁定钢板联合内侧普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合并中段骨折的疗效。方法肱骨近端骨折合并中段骨折患者18例,将18例患者分为两组:单钢板组10例,单使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双钢板组8例,使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联合内侧普通钢板。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术后半年、1年Neer评分方面评估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随访12~18个月,平均15个月,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半年Nee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钢板组骨折愈合时间、术后1年Neer评分优于单钢板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肱骨近端锁定钢板联合内侧普通钢板较单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固定可靠,可进一步提供内侧柱支撑,便于早期功能锻炼,且术中肌肉止点剥离少,更有利于骨折愈合以及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内侧钢板与外侧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闭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6例胫骨远端闭合骨折患者应用钢板内固定治疗,根据钢板置于胫骨内侧或前外侧的不同分为内侧组(35例)和外侧组(21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感染率、畸形愈合、延缓愈合等并发症情况。应用Johnner-Wruhs评分系统评价术后患肢功能,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骨折愈合时间:内侧组(17.57±3.27)周,外侧组(21.14±4.54)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侧组中23例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的骨折愈合时间为(15.22±4.67)周。骨折延缓愈合:内侧组1例,外侧组5例;畸形愈合:内侧组无,外侧组3例;Johnner-Wruhs评分优良率:内侧组88.57%(31/35),外侧组66.67%(14/21);以上3项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侧钢板和外侧钢板用于治疗胫骨远端闭合骨折均能取得较好的疗效,内侧钢板尤其是经皮微创锁定钢板内固定术在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和减少骨折畸形愈合、延缓愈合方面相对于外侧钢板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总结外踝解剖钢板及松质骨螺钉治疗B、C型双踝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4年1月-2006年12月,采用切开复位外踝解剖钢板、内踝松质骨螺钉或加用克氏针内固定治疗34例双踝骨折.男23例,女11例;年龄24~52岁.受伤原因:跌伤17例,车祸伤12例,机器损伤5例.左踝22例,右踝12例.根据AO-Danis-Weber分型:B型21例,C型13例.其中6例合并胫骨平台塌陷骨折,3例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2例为开放骨折.受伤至手术时间为2 h~6d.结果 患者伤口均Ⅰ期愈合,无皮缘坏死、钢板外露等并发症发生.34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3年,平均18个月.术后34例骨折均临床愈合,愈合时间12~18周.疗效评定按照Baird-Jackson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29例,良4例,可1例,优良率为97.1%.结论 外踝解剖钢板及松质骨螺钉内固定是治疗B、C型双踝骨折的良好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