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冬  赵云  肖梅 《中国妇幼保健》2018,(11):2422-2426
目的观察控释地诺前列酮阴道栓(欣普贝生)、COOK球囊及催产素用于晚期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及引产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该院收治的晚期足月妊娠(孕周41~41+6周)且无前列腺素制剂使用禁忌证的孕妇1 5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欣普贝生组、COOK球囊组及催产素组,每组各500例。欣普贝生组孕妇阴道放置欣普贝生10 mg促宫颈成熟,COOK球囊组孕妇阴道放置COOK球囊促宫颈成熟,催产素组孕妇予0.5%催产素促宫颈成熟。比较3组孕妇促宫颈成熟前后宫颈Bishop评分变化、临产前药物或COOK球囊作用时间、产程时间及母婴结局的差异。结果促宫颈成熟效果:欣普贝生>COOK球囊>催产素;临产前COOK球囊或药物作用时间:COOK球囊<欣普贝生<催产素。欣普贝生组引产效果与COOK球囊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欣普贝生组及COOK球囊组引产效果均优于催产素组(P<0.05)。欣普贝生组第一产程时间小于COOK球囊组(P<0.05);但欣普贝生组及COOK球囊组第一产程时间与催产素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第二产程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欣普贝生组急产率高于COOK球囊组及催产素组(P<0.05)。欣普贝生组及COOK球囊组阴道分娩率明显高于催产素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催产素组(P<0.05);但欣普贝生组阴道分娩率及剖宫产率与COOK球囊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胎儿窘迫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欣普贝生组及催产素组产后出血率均高于COOK球囊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欣普贝生组及催产素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欣普贝生促宫颈成熟效果优于COOK球囊及催产素,能有效提高自然分娩率,但需注意产程过快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欣普贝生(地诺前列酮栓)用于妊娠期糖尿病(GDM)引产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120例孕足月未破膜,血糖控制良好的GDM单胎头位初产妇随机分为欣普贝生组和缩宫素组,每组各60例。欣普贝生组阴道后穹窿放置欣普贝生引产,缩宫素组常规静脉滴注缩宫素引产,观察两组用药后的宫颈Bishop评分、用药后临产时间、分娩情况、阴道分娩率、血糖变化、产后出血、新生儿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结果:欣普贝生组宫颈评分较缩宫素组显著提高(P<0.01),用药到临产时间明显短于缩宫素组(P<0.01),欣普贝生组阴道分娩率高于缩宫素组(P<0.01)。而血糖变化、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窒息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欣普贝生用于足月GDM孕妇引产安全、有效,能显著提高阴道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3.
《临床医学工程》2015,(11):1436-1437
目的探讨爱婴球囊和欣普贝生在孕足月妊娠引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间收治的孕足月引产孕妇1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爱婴球囊组,70例)和观察组(欣普贝生组,70例),对比两组的孕妇宫颈Bishop评分、总产程、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以及新生儿结局等指标。结果两组孕妇的宫颈评分、顺产率、新生儿的并发症发生率等各项指标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孕足月妊娠引产中使用爱婴球囊和欣普贝生,均能够显著降低母婴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Cook子宫颈扩张球囊与欣普贝生促宫颈成熟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符合引产指征用Cook子宫颈扩张球囊和欣普贝生促宫颈成熟引产孕妇各82例,采用对照研究方法观察两组促宫颈成熟有效性、分娩方式、分娩结局、新生儿结局及分娩并发症。结果:Cook子宫颈扩张球囊组引产有效率89.02%显著高于欣普贝生组的65.85%,阴道放置总时间(11.76±2.89)h较欣普贝生组的(8.30±5.96)h长,催产素总使用量(7.50±6.17)少于欣普贝生组的(8.54±1.2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分娩方式、产后24 h出血量、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羊水Ⅲ°污染、感染及宫颈裂伤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两种引产方式都有一定的有效性和安全性,Cook子宫颈扩张球囊的有效性优于欣普贝生,安全性两者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两种不同方法在羊水过少足月引产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妇幼保健院于2014年3月至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222例符合引产指征的孕产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02患者采用欣普贝生进行引产,划分为欣普贝生组;另外120例患者采用双球囊进行引产,划分为球囊组.分析比较两组孕产妇的分娩方式、促宫颈成熟效果以及妊娠结局和并发症等情况.结果 球囊组孕产妇的总有效率为100.00%,显著高于欣普贝生组孕产妇的89.22%(χ2=13.616,P<0.05).两组孕产妇的Apgar评分新生儿体重、产后出血量均无显著性差异(t值分别为1.293、1.002、1.224,均P>0.05)、产钳助产率无显著性差异(χ2=3.283,P>0.05).球囊组孕产妇的第一产程时间为(6.29±2.18)h,显著低于欣普贝生组的(10.31±3.29)h,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0.871,P<0.05).球囊组孕产妇的阴道分娩率为82.50%,显著高于欣普贝生组的65.69%(χ2=8.264,P<0.05);球囊组孕产妇的剖宫产率为17.50%,显著低于欣普贝生组的34.31%(χ2=8.264,P<0.05).欣普贝生组孕产妇中有4例(3.92%)出现引产并发症,而球囊组孕产妇中有5例(4.17%)出现引产并发症,两组数据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χ2=0.009,P>0.05).结论 双球囊在羊水过少足月引产中的引产效果显著优于欣普贝生,并且不增加母婴并发症的出现,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胶囊(米福)联合地诺前列酮栓(欣普贝生)用于终止晚孕未足月(196~258d)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有引产指征的晚孕未足月孕妇根据引产方式的不同分为3组,分别采用欣普贝生(A组),米福联合缩宫素(B组)及米福联合欣普贝生(C组)方法引产,比较3组的引产效果。结果:3组对象年龄、孕次、妊娠时间、胎儿体重、用药前宫颈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C组与B组、A组分别比较,用药后6h和12h宫颈评分高,宫缩发动时间短及产程短,产后出血量少,引产成功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清宫率低于A组(P0.05),与B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米非司酮胶囊联合地诺前列酮栓用于晚孕未足月引产临床效果优于本研究其他两种引产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并分析欣普贝生(药品名地诺前列酮栓)应用于足月胎膜早破促宫颈成熟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0年1~12月住院有引产指征的足月妊娠孕妇321例,随机分成3组,其中A组(研究组)107例为胎膜早破,B组(对照组1)未破膜107例,C组(对照组2)107例为胎膜早破.A组与B组均使用欣普贝生引产,C组使用缩宫素引产.分别比较A组与B组及C组的引产效果及妊娠结局.结果 3组用药前宫颈Bishop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A组用药后宫颈Bishop评分均高于B组和C组(P<0.01).A组、B组、C组用药24h促宫颈成熟有效率分别是99.1%、94.0%、90.7%,胎膜早破使用欣普贝生组促宫颈成熟有效率明显高于使用缩宫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剖宫产率(分别为27.1%、23.9%)均高于A组(11.2%)(P<0.05);A组用药至临产时间、潜伏期时间及活跃期时间均短于B组及C组(P<0.05).A组产后出血、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等发生情况与B组、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欣普贝生应用于足月妊娠促宫颈成熟引产是安全有效的,欣普贝生用于足月胎膜早破孕妇促宫颈成熟及诱发宫缩的作用较催产素效果更佳,且较胎膜完整孕妇起效更快,也减少了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足月妊娠引产产妇应用COOK宫颈扩张球囊促宫颈成熟的效果,旨在为足月妊娠引产产妇促宫颈成熟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5月在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足月妊娠产妇4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观察组给予COOK宫颈扩张球囊干预,对照组给予缩宫素干预,比较两组产妇干预前后Bishop评分改善情况、引产效果、分娩方式及新生儿结局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产妇的Bishop评分均有所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产妇的引产成功率高于对照组,平均临产时间及总产程显著短于对照组,产后出血量低于对照组,顺产率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两组产妇阴道助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体质量、Apgar评分、新生儿窒息以及新生儿窘迫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OK宫颈扩张球囊应用于足月妊娠产妇引产,能够有效促进产妇宫颈成熟,具有较好的引产效果,可降低剖宫产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引产方法。  相似文献   

9.
薛瑞娟 《中国妇幼保健》2014,(25):4074-4076
目的:探讨足月妊娠胎膜早破孕妇的最佳临床干预时机。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2月在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分娩的足月胎膜早破产妇246例,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自然临产和缩宫素引产时间不同分为4组,破膜后0~12 h自然临产者(A组,82例);破膜12~24 h自然临产者(B组,65例);破膜12~24 h未临产行缩宫素引产者(C组,56例);破膜>24 h未临产行缩宫素引产者(D组,43例)。分析各组孕妇的分娩结局及母婴并发症与临床干预时间的关系。结果:246例产妇,A组+B组剖宫产共38例,剖宫产率25.9%,明显低于C组的剖宫产率(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779,P<0.05)。D组剖宫产率最高,达69.8%,明显高于C组及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17、27.921,P均<0.05)。4组产妇产后出血及新生儿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B组产妇绒毛膜羊膜炎、产褥病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00、0.056、0.006,P均>0.05)。C组绒毛膜羊膜炎、产褥病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与B组及A组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毛膜羊膜炎、产褥病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52、5.645、7.421,P<0.05)。结论:足月胎膜早破孕妇在破膜24 h内自然临产者,剖宫产率和母婴并发症低,结局良好,不必过早干预。破膜24 h未临产而再行引产者,剖宫产率、绒毛膜羊膜炎发生率、产褥病率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0.
潘晶 《中国妇幼保健》2018,(5):1178-1181
目的探究宫颈扩张球囊联合缩宫素在引产中的效果以及临床价值。方法选取于2015年2月-2016年6月来该院分娩的117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观察组(59例)和对照组(58例)。观察组产妇采用宫颈扩张球囊联合缩宫素引产,对照组采用缩宫素引产,记录并比较两组产妇宫颈成熟度评分、新生儿Apgar评分、临床疗效、引产成功率、阴道分娩率等分娩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总有效率为98.31%,对照组为86.2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平均总产程为(348.36±62.27)min,对照组为(435.82±89.90)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引产成功率、促宫颈成熟率以及阴道分娩率均显著高于同时期对照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宫颈成熟度评分平均为(7.83±2.52)分,对照组成熟度平均为(4.96±1.1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评分和产后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宫颈扩张球囊联合缩宫素引产临床疗效更好,宫颈成熟度高,阴道分娩率及引产成功率进一步提高,产妇分娩时间缩短,产后出血量低,也有利于自身恢复和新生儿健康,安全性高,操作方便简单。  相似文献   

11.
《临床医学工程》2021,(1):21-22
目的对比Foley导尿管子宫颈扩张球囊与小剂量缩宫素在晚期妊娠引产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60例晚期妊娠引产产妇,随机平均分为两组。A组采用Foley导尿管子宫颈扩张球囊,B组采用小剂量缩宫素,比较两组的宫颈成熟效果、分娩结局、新生儿结局及分娩方式。结果 A组的宫颈成熟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B组的73.33%(P <0.05); A组的引产至临产时间、总产程均短于B组(P <0.05); A组的阴道分娩率高于B组(P <0.05);两组羊水污染、胎儿窘迫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小剂量缩宫素相比,晚期妊娠引产产妇采用Foley导尿管子宫颈扩张球囊的效果较好,可促进宫颈成熟,减少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双球囊与欣普贝生用于羊水过少足月引产促宫颈成熟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对收集的符合引产指征、单胎、头位,孕足月,羊水指数50~80的220例进行分析。采用双球囊引产的120例为球囊组,采用欣普贝生引产的100例为欣普贝生组,对两组促宫颈成熟效果、分娩方式、妊娠结局及并发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球囊组宫颈成熟率(100.00%)显著高于欣普贝生组(89.00%);球囊组阴道分娩成功率(82.35%)明显高于欣普贝生组(66.00%);球囊组剖宫产率(占17.65%)明显低于欣普贝生组(3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母儿结局无统计学差异(P0.05)。球囊组发生并发症3例(2.5%),欣普贝生组发生并发症4例(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球囊用于羊水过少足月引产效果明显优于欣普贝生,且未增加母婴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欣普贝生(地诺前列酮栓)在临床足月妊娠产妇引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4-10月于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产科就诊的正常足月妊娠引产孕妇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使用欣普贝生引产,对照组使用缩宫素引产。比较两组产妇用药总有效率、Bishop评分、临产时间、产后出血量、剖宫产率、羊水粪染率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临产时间、产后出血量、剖宫产率均低于对照组,Bishop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羊水粪染率、新生儿Apgar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正常足月妊娠引产中使用欣普贝生可明显提高引产率,促进宫颈成熟,降低剖宫产率,减少产后出血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宫颈Cook球囊联合缩宫素滴注与欣普贝生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产科收治的345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80例和观察组165例,对照组采用欣普贝生引产,观察组采用宫颈Cook球囊联合缩宫素滴注引产,比较两组促宫颈成熟效果,用药前后宫颈Bishop评分、产程、引产中不良反应和预后。结果:用药后,两组宫颈Bishop评分均下降,但组间比较无差异,两组促宫颈成熟总有效率(94.6%、91.1%)比较无差异(均P0.05)。两组引产至临产及48h内阴道分娩率比较无差异(P0.05),24h内阴道分娩率观察组(51.5%)低于对照组(70.0%)(P0.05)。观察组子宫过度刺激、急产(1例,0.6%),胎心监护异常提前取药(球囊)发生率(1例,0.6%)低于对照组(8例,4.4%)(12例,6.7%)(P0.05),产时发热、产后出血、新生儿Apgar评分、脐动脉pH值比较两组无差异(P0.05)。结论:宫颈Cook球囊联合缩宫素促宫颈成熟及引产成功率与欣普贝生相似,未增加产褥感染发生风险,但可降低引产过程中胎心异常、子宫过度刺激等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宁丰  周霓  韦凤莲  林红  黄桂凤 《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2):5093-5096
目的:研究在产程潜伏期及活跃期实施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分娩镇痛对分娩方式、剖宫产指征、缩宫素使用情况、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的影响。方法:选择2 000例初产妇,根据实施分娩镇痛时宫口扩张情况分为潜伏期组(A组)1 000例,活跃期组(B组)1 000例。另选未行分娩镇痛的初产妇1 000例为对照组(C组)。比较三组产妇的分娩方式、剖宫产指征、缩宫素使用情况、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A组和B组剖宫产率比C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缩宫素使用比C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在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指征前3位A组依次为活跃期停滞、第二产程停滞、胎儿窘迫;B组依次为第二产程停滞、活跃期停滞、胎儿窘迫;C组依次为胎儿窘迫、活跃期停滞、第二产程停滞。C组因胎儿窘迫改行剖宫产的比例明显高于A组和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因活跃期停滞、第二产程停滞改行剖宫产的比例明显高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论在潜伏期或活跃期实施分娩镇痛均不影响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实施分娩镇痛能降低剖宫产率,但会增加缩宫素的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COOK宫颈球囊与催产素在足月妊娠引产中的临床效果,为提高引产成功率,降低产后不良反应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在该院住院的有引产指征足月妊娠产妇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例)采用COOK宫颈球囊引产,对照组(50例)采用小剂量催产素静滴引产。观察比较两组产妇Bishop评分,产程情况,产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产后出血、产褥感染、产后尿潴留、宫颈裂伤、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引产效果。结果两组产妇治疗前Bishop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Bishop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第二、三产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一产程、总产程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产后并发症总发生率观察组小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引产总有效率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COOK宫颈球囊较催产素在足月妊娠引产中可促进宫颈成熟,提高引产成功率,且不增加产后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地诺前列酮栓(欣普贝生)用于足月引产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140例有引产指征的单胎初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欣普贝生治疗组)64例和对照组(缩宫素治疗组)76例。比较两组孕妇用药后促宫颈成熟有效率、引产效果、分娩情况、新生儿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促宫颈成熟的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为7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从开始用药至临产的时间研究组显著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阴道分娩率为70.31%,对照组为47.3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后出血量和新生儿窒息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欣普贝生的主要副作用是子宫过度刺激,发生率为3.12%。结论:地诺前列酮栓(欣普贝生)促宫颈成熟效果优于缩宫素,可安全、有效地用于足月引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双球囊扩张、欣普贝生及缩宫素促宫颈成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产科分娩产妇99例随机分为宫颈双球囊扩张组、欣普贝生组和缩宫素组,每组33例。观察并比较各组治疗前后宫颈成熟度情况、阴道分娩时间、新生儿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Bishop评分双球囊扩张组(7.6±1.1分)最高,欣普贝生组(6.6±1.0分)次之,缩宫素组(5.8±0.8分)最低(P0.05)。双球囊扩张组和欣普贝生组第一产程和总产程时间均低于缩宫素组(P均0.05)。宫内感染率双球囊扩张组(1例,3.0%)高于欣普贝生组(0例)和缩宫素组(0例)(P均0.05)。结论:与欣普贝生和缩宫素相比,双球囊扩张促宫颈成熟的临床疗效显著,但需注意宫内感染预防干预措施的实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双腔球囊、缩宫素引产及间苯三酚在促宫颈成熟及产程进展过程中治疗效果.方法:取120例具有引产指征足月妊娠孕妇将其随机分成A、B、C三组,观察比较三组对促宫颈成熟及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A组及C组宫颈Bishop评分的增加均高于B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组及C组用药至临产时间及总产程时间均短于B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三组产后出血量、新生儿窒息率比较,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双腔球囊、缩宫素静滴联合间苯三酚促宫颈成熟效果显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比较分析地诺前列酮与宫颈扩张球囊在足月初产妇引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研究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12月河南省某医院收治的72例足月妊娠引产产妇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n=37)与B组(n=35)。A组患者接受宫颈扩张球囊引产,B组患者接受地诺前列酮引产。比较2组新生儿出生1、5、10 min时阿普加(Apgar)评分及新生儿出生体质量;比较2组患者产后出血量、产后Bishop 评分、总产程时长、分娩方式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2组新生儿出生1、5、10 min时Apgar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新生儿出生5、10 min时Apgar评分均高于出生1 min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新生儿出生时体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Bishop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产后出血量多于A组,总产程时长长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剖宫产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足月妊娠引产产妇中使用地诺前列酮与宫颈扩张球囊对新生儿均具有较高安全性,且2种方式的引产效果均较为理想,但使用宫颈扩张球囊引产的产妇出血风险及剖宫产率更低,临床应根据产妇实际情况酌情选择引产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