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土木工程专业的特点是实践性强,但目前其专业的现状是重理论,轻实践,实践教学环节相对薄弱。以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为出发点,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指导,对实践教学环节展开讨论,提出了"3+1"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阐述了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的具体实践方法。  相似文献   

2.
将CDIO国际化工程教育模式应用于应用型本科毕业设计的过程管理中,建立毕业设计矩阵型过程管理模型。同时,在能力本位的毕业设计质量观的理念下,把理论和技术的应用过程与导师主导的实践背景进行有机结合,能有效提高工程人才培养质量。运用Web技术建立毕业设计质量管理体系,经过毕业设计实践环节的检验,该质量评价体系符合应用技术型本科教学的特点,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毕业设计是船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工科大学生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了提高本科生毕业设计的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建立了本科生毕业设计的团队指导模式,并对团队毕业设计从选题、教师指导、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4.
毕业设计是船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工科大学生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了提高本科生毕业设计的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建立了本科生毕业设计的团队指导模式,并对团队毕业设计从选题、教师指导、管理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5.
为了培养高职电专业高端技能型人才,根据电专业核心课程、工程实际应用、毕业设计及技能鉴定考证的需要,优化完善教学内容,构建了以强化实践能力培养、能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及专业学习领域核心课程、毕业设计、技能鉴定所需知识为主的"电力系统基础"模块化课程结构与内容。  相似文献   

6.
毕业设计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分析了安徽工程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本科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从合作选题、指导教师团队、毕业论文撰写、成绩评定、制度建设等方面探讨了产学研结合毕业设计模式的实施方式。实践表明,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可以有效提升地方性高等院校工科专业毕业设计质量。  相似文献   

7.
"电力工程"课程涵盖电力系统稳态分析、暂态分析和发电厂电气部分,是继电保护、输配电、电网监控等专业方向的主要专业核心课程之一。电力行业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应面对行业需求理论和工程并重。针对目前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难点和不足,构建工学一体化教学体系,紧密结合行业发展,突出体现工程应用背景,重组和更新教学内容,采用开放式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科创模式教学的三重教学模式,更新传统教学手段,引入软件教学和讨论组形式,有效促进学生课程学习的效率,增强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更好地适应行业需求。  相似文献   

8.
基于项目导向的电自专业毕业设计模式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传统的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项目导向的毕业设计模式.毕业设计选题以项目为导向,从生产实际、科研项目、电力系统最新科技成果、可再生能源类的热点需求中选题.构造工程环境,培养学生工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引进项目管理体系监控毕业设计全过程.本文所提出的毕业设计模式在实施过程中取得显著效果,大批优秀毕业生得到用人单位的肯定,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对创新人才培养起到了卓有成效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针对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传统的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项目导向的毕业设计模式。毕业设计选题以项目为导向,从生产实际、科研项目、电力系统最新科技成果、可再生能源类的热点需求中选题。构造工程环境,培养学生工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引进项目管理体系监控毕业设计全过程。本文所提出的毕业设计模式在实施过程中取得显著效果,大批优秀毕业生得到用人单位的肯定,在社会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对创新人才培养起到了卓有成效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毕业设计在培养工科专业大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以及工程师素质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结合江苏大学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教学实践,介绍了毕业设计的安排及要求,从学生方面、教师方面以及管理方面分析了目前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提出可通过改革指导模式、规范过程文件体系、把关关键节点、严格答辩与成绩评定机制、构建毕业设计信息化管理系统等措施对毕业设计质量进行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1.
毕业设计是高等学校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科研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实践环节.结合笔者从事水利水电工程毕业设计指导的实践,对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导工作提出了强化毕业设计指导规章制度、强调工科毕业设计应立足规范和重视培养学生的工程概念和分析能力等具体的改进措施,保证了毕业设计指导工作的质量,可为工科院校同类专业的毕业设计指导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罗怡 《中国电力教育》2013,(4):152-153,155
对当前工科类专业本科毕业设计执行过程中反映出来的教学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加以分析,针对培养计划、教学体系和能力素质培养等多方面的问题提出了进行教学改革的相关措施,包括适当延伸毕业设计至相关专业教学环节、整合专业课程教学计划、创新毕业设计模式等措施,为基于毕业设计质量工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电力工业快速发展的要求,难以培养出创新能力较强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是学生从学校理论学习走向社会实践领域的一个重要环节。鉴于此,探讨了电气工程专业从实习基地、产学研模式、系统仿真软件到实验和毕业设计等方面的实践性教学改革。实践证明,电气工程专业学生不但能较好地掌握理论知识,而且工程实践能力也得到了显著提高,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目前机械专业毕业设计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结合黑龙江科技学院机械工程专业本科生数控"3+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和实践了一种新型的毕业设计模式,取得了较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15.
针对长沙学院环境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在明确毕业设计重要地位的基础上,以加强学生工程能力培养为核心,提出通过合理安排教学计划,全面提升教师教学水平,严格规范毕业设计管理三方面的措施来提高长沙学院环境工程专业毕业设计的整体质量。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工程热力学"、"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和"空气调节"等课程为研究对象,根据专业课程的特点及学科的发展情况,从教材的选用、教学内容的优化、教学方法的改进、毕业设计和实习模式的多样化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指出了空调课程群目前存在的问题,并就未来的改进方向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7.
<正>工科专业的毕业设计,具有工作量大、知识点多、实践性强等特点,几乎涵盖了专业认证标准毕业要求中的所有条款,是学生进入社会前一个重要的实践环节,通过毕业设计可提高学生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和基本职业素养,是能够通过"工程教育认证"的关键。东北电力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具有强电类特色,每年毕业生达1000人,80%以上的毕业生进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南方电网有限公司等电网企业,95%以上毕业生从事能  相似文献   

18.
机械专业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当今工科院校人才培养的重点。在现有人才培养体系基础上,融有限元分析技术于专业认知教育、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和实验教学等实践教学改革活动中,达到拓宽学生专业知识面和熟练使用CAE软件进行工程实际分析的目的,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张凯藤  杨潇 《电工技术》2023,(S1):59-61
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的自动化运行技术是电力行业发展的前沿方向,具有实时监测、快速响应和智能调节等特点,对现代电力系统的稳定、高效和绿色运行起到了关键作用。从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应用自动化运行技术的优势入手,分析了输配电及用电工程中自动化运行的关键技术,深入探讨了该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策略,旨在为电力行业专业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本文基于郑州大学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实践教学现状,以"双万计划"建设为背景,针对新形势下人才培养和"金课"建设的要求,从毕业设计内容重构、毕业设计指导方法提升、毕业设计效果监控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改革举措,旨在提高毕业设计质量,为我国水利事业发展培养高质量的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