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镇江市农村献血员及相关人群HBV、HCV、HIV感染调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献血员及其周围人群中病毒性肝炎(肝炎)、HIV感染现状及其分布特征,更好地保护献血员及周围人群的身体健康,对镇江市农村献血员及其相关人群进行了肝炎、HIV感染流行病学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河南信阳农村献血人员HIV、HCV、HBV感染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信阳市献血浆人群HIV、HCV、HBV感染率及其流行因素。方法对信阳市某县9个乡有偿献血浆人群聚集地村民进行HIV、HCV、HBV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调查村民987人,发现HIV、HCV、HBV感染率分别为5.57%、26.14%、13.07%。其中有偿献血员604人,HIV、HCV感染率分别为8.94%、40.89%,显著高于非献血员的HIV、HCV感染率。结论豫南局部地区有偿献血浆人群中HIV、HCV感染率较高,在HIV阳性有偿献血浆人群中,HCV感染率很高,而HBV感染率则无此种现象。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广东省1995~2001年献血员HIV流行的特征及与其他传染病合并感染情况,为制定HIV经血源传播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1995~2001年广东省HIV抗体阳性献血员资料进行分析,并进行HBV、HCV和梅毒血清学检测。结果 1995~2001年,广东省累计HIV抗体阳性献血员167例,占全省报告HIV感染总数的5.44%(167/3072),且献血员中HIV抗体阳性人数逐年增长。167例病例中以男性为多(88.02%);年龄主要集中在20~29岁组(55.09%);病例送检地区以广州、深圳和东莞为主;其原籍主要是广东省和河南省。128例肌,抗体阳性献血员中抗-HCV、梅毒抗体及HBsAg阳性率分别为79.69%、7.81%及3.13%,HIV/HCV/梅毒、HIV/HBV/HCV、HIV/HBV/梅毒三重感染率分别为7.81%、3.13%及0,未发现四重感染。结论 广东省肌,抗体阳性献血员合并HCV和梅毒感染率高。应加强献血员的筛查及流动人口的管理,以控制HIV,HBV和HCV经献血员向一般人群传播。  相似文献   

4.
陈建英  周国平 《职业与健康》2001,17(11):103-104
目的 调查常州地区正常人群、献血员及不同肝炎患者TTV(transfusion transmittcd virus)感染情况。方法 运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巢式PCR)对常州地区152例健康体检人员,121例正常献血员,301例不同肝炎患者进行TTV DNA的检测。结果 常州地区不同人群TTV DNA阳性分别为:正常人群10.53%、献血员11.57%、甲型肝炎12%、乙型肝炎27.16%丙型肝炎0、戊型肝炎0、庚型肝炎0、非甲-庚型肝炎34.72%。正常人群、献血员中阳性率与乙型肝炎、非甲-庚型肝炎中的阳性率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正常人群、献血员中TTV DNA阳性者内氨酸转氨酶(ALT)均正常。结论 常州地区正常人群与献血员中TTV携带者较常见;部分非甲-庚型肝炎可能与TTV相关。  相似文献   

5.
豫南某县献血浆人群HIV感染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豫南有偿献血浆员HIV感染率及其流行因素。方法 对豫南某县两个村 18— 5 0岁村民进行HIV感染率调查 ,并进行定群研究。结果  1997年调查了 96 3人 ,发现HIV抗体阳性者 17人 ,HIV感染率为 1 8%。其中有偿献血员 88人 ,15人为HIV抗体阳性 ,HIV感染率为 17 0 % ,显著高于非献血人群 (0 2 % )。HIV感染者CD4细胞计数逐年下降 ,对 5名HIV感染者进行了基因序列分析 ,全部为HIV - 1泰国B亚型毒株。结论 豫南局部地区有偿献血员中有较高的HIV感染率。献血浆是其感染HIV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山东省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状况和流行因素分析。方法2003年8月在山东省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采取整群抽样方法,对有偿献血员比较集中的一个或数个村庄年龄20~60岁的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静脉血做HIV抗体检测。结果在661名调查对象中共检出19例HIV感染者,其中有偿献血员的感染率为3.98%(18/452),非献血员的感染率为0.48%(1/209);452名有偿献血员中有单采血浆史者HIV感染率(7.24%)高于既献全血又献血浆者(2.90%),献全血者中没有检出感染者;1994-1995年之间有偿献血员感染率(7.07%)高于1995年以后有偿献血员感染率(3.85%)和1993年前有偿献血员感染率(0.99%);非献血员安全套使用率(21.53%)高于有偿献血员(16.59%);HIV自愿检测率,非献血员(86.28%)高于有偿献血员(13.72%)。结论示范区内HIV感染的主要高危人群为既往有偿献血员,时间主要集中在1995年以前,并且有偿献血员较低的安全套使用率和HIV自愿检测率说明他们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匮乏和自我防护意识的淡薄,因此应加强对这一人群的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和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有偿献血员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率及基因型别分布状况。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山东省新泰市和湖北省襄樊市部分农村645例有偿献血员进行调查,用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LISA)和蛋白免疫和印迹法(WB)对献血员血清进行HIV抗体检测,用特异性引物对HIV毒株进行基因序列分析和亚型测定。结果 献血员HIV感染率为3.26(21/645)不同地区之间存在较大差异,襄樊献血员HIV感染率(9.1%)明显高于新泰献血员(0.5%);有单采浆史者HIV感染率为7.80%,显著高于只献全血者(1.1%);对HIV毒株特定区域的基因序列分析显示,山东和湖北献血人群HIV核酸序列与HIV-1泰国B亚型离散率最小,分别为6.2%和5.01%,其内部基因离散率分别为4.53%和2.92%。结论 我国不同地区间献血人群的HIV感染率存在较大差异,而其感染HIV毒株的基因型分布一致,为HIV-1泰国B亚型,估计传入献血人群3-6年。  相似文献   

8.
HGV在HIV阳性人群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HIV流行地区庚型肝炎(HGV)在HIV阳性人群的感染率,并探讨其对HIV疾病进展的影响。方法:对某HIV流行地区人们作病史询问及血清实验室检测。结果:328名HIV-Ab阳性人群检测出210名(64%)合并感染HGV者;合并HGV的HIV感染人群艾滋病人或艾滋病死亡者所占比率较低(10.5%)。结论;合并感染瘐型肝炎似乎能延缓HIV感染者疾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淮南地区无偿献血者中HIV感染状况,降低HIV通过血源传播的风险。比较第三、四代HIV检测试剂的特异性。方法同时采用两种抗-HIV抗体酶联检测试剂盒检测献血员标本,分析2000-2009年淮南地区献血人群HIV感染状况,发现易感人群进行防范教育,防止HIV的传播。结果共筛查191 323份献血员标本,检测确认HIV感染者4例,占无偿献血人员总数的0.209/万。4例抗-HIV确认阳性者的文化程度均在高中以下,其中本地3人,流动人口1人,年龄18~40岁,工人占75%;服务行业占25%。结论淮南地区无偿献血者中存在较低HIV感染状况,通过严格的血液筛查,可以有效控制HIV通过血液传播。  相似文献   

10.
泸州市自愿戒毒者HIV、HCV和梅毒感染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了解自愿戒毒人群在吸毒期间HIV、HCV和梅毒感染情况和影响感染的因素,为该人群戒毒用药、健康追踪、行为干预、艾滋病、性病、丙型肝炎防护知识宣传等提供科学指导和比对材料.方法 对泸州市2007年自愿接受美沙酮替代治疗的吸毒人员进行HIV、HCV和梅毒血清抗体检测和相关情况调查,并对调查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350名自愿戒毒人员中,检出HIV感染15例,感染率为4.28%;HCV感染275例,感染率78.57%;梅毒感染24例,感染率6.86%.304名静脉注射吸毒者HIV感染15例,感染率4.93%,HCV感染265例,感染率87.17%,梅毒感染21例,感染率6.91%.46名非静脉注射吸毒者无HIV感染,HCV感染10例,感染率21.74%,梅毒感染3例,感染率6.52%.静脉注射吸毒者HCV感染率高于非注射方式吸毒者(χ2=101.598,P=0.000).结论 泸州市自愿戒毒人群中HIV、梅毒感染率低于国家同类人群平均水平,HCV感染率高于全国肝炎流行病学调查人群平均水平.静脉注射吸毒和共用针具是导致HIV、HCV传播的高危因素.吸毒人群由HCV感染引起的肝病可能成为危害身体健康的另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2002年达州市社区暗娼HIV哨点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达州市1995年报告首例HIV感染者,其后陆续从吸毒者、献血员中发现少量HIV感染者,2001年底对大竹县吸毒人群的专题调查发现大量HIV感染者。为系统观察HIV感染在达州市高危人群中的流行动态,探索社区暗娼HIV哨点监测方法.于2002—12开展了社区暗娼HIV哨点监测试点,现将社区暗娼HIV哨点监测工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云南瑞丽县HIV感染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27,自引:7,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云南省瑞丽县2 530名不同人群的调查表明,目前HIV的感染处在初级流行阶段,波及的人群包括吸毒者及HIV感染者的配偶,其中静脉吸毒者中流行严重,感染率高达67.98%,目前发现的阳性者绝大多数出自该人群。HIV的性传播已经开始,阳性者配偶的感染率为3.13%。对卖淫、嫖娼者、宾馆服务人员、医院医务人员、门诊病人以及职业献血员等其他人群的调查尚没有发现HIV感染者。  相似文献   

13.
北京市自1985年发现第1例输入性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以来,至2006年年底,全市18个区县均发现了HIV感染者,累计报告HIV感染者3690例。据北京市监钡4资料显示,北京市户籍居民艾滋病的传播方式主要为性接触传播,北京市艾滋病疫情存在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的危险。为采取有效、可行的预防措施防止HIV在一般人群中的流行,同时为了解西城区一般人群病毒性肝炎、艾滋病知识的知晓情况及危险行为的现状,评估一般人群感染肝炎和艾滋病的风险,对西城区社区居民与在校学生进行了肝炎和艾滋病的知识态度行为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高危人群HIV感染状况的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为了解高危环境人群的 HIV感染状况 ,于 1992~ 1995年对卖淫妇女 ( 55人 )、归国劳务人员 ( 159人 )、职业献血员 ( 88人 )、性病 ( STD)患者 ( 88人 )、HIV感染者的配偶 ( 3人 )和子女 ( 3人 )共计 396人进行了抗 - HIV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抗 - HIV采用 Western blot法 ,阳性结果送山东省艾滋病检测中心复核确诊。4年共发现 6名 HIV感染者 ,其中男、女献血员各 1名 ,归国劳务人员 4名 (均为男性 ) ,其他人群未检出抗 - HIV阳性者。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献血员中HGV感染状况并探讨感染的危险因素。采用ELISA和RT -PCR技术 ,对泰安市 189名无偿献血员 ,40 4名职业献血员和 169名单采浆献血员进行了庚型肝炎病毒抗体检测和抗体阳性者进行病毒核酸的测定。三种献血员人群抗HGV阳性率为 1.5 9(3 /189)、0 .99% (4 /4 0 4)、5 .3 3 (9/169)、16例阳性者中HGVRNA阳性率分别为 (0 /3 )、2 5 % (1/4 )、44 .44 % (4 /9)。我市献血员人群中有庚型肝炎感染者 ,曾经献血浆的职业献血员和单采浆献血员仍是HGV筛检的重点人群。  相似文献   

16.
山东省某地区献血人群艾滋病病毒感染状况调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山东省于 1992年发现首例艾滋病病毒 (HIV)感染者 ,截止1999年底 ,共检出 HIV感染者 5 2例 ,其中有偿献血员 32例 ;1995年检出了首例经血源传播的 HIV感染者 ,经血途径传播已成为我省 HIV传播的主要途径 ,研究献血人群 HIV的感染状况及流行因素有利于为卫生决策部门提供科学依据。因此 ,我们于 1999年初对山东省部分农村地区有偿献血史者进行了HIV感染状况和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调查 ,将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调查对象 采用整群抽样方法 ,在山东省泰安市有偿献血员较为集中的 4个自然村 (有偿献血员占成人 10 %以上者 …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既往单采浆人群中HIV/HCV共感染的流行特征;HCV合并感染对HIV感染者的影响;评估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效果。方法对既往单采浆献血员及其密切接触者进行回顾性调查,检测HIV抗体、HCV抗体。并用χ2检验比较病死率和生存率。结果HIV/HCV共感染与单独HIV感染者的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抗病毒治疗前后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HIV/HCV共感染与HIV单独感染者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IV/HCV共感染可能增加HIV感染者发病的危险。对HIV/HCV共感染者给予更多关注。实施干预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病死率。应对艾滋病患者积极开展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18.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血源传播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血源传播来源问题。方法 收集全国各地HIV阳性血清 6 2份 ,其中献血员血清 2 7份 ,静脉吸毒者血清 35份 ,用EIA法进行HBV、HCV血清学检测。结果 HIV感染者HBV总感染率为 5 3.2 % (33/ 6 2 ) ;抗 -HCV阳性率为 95 .2 % (5 9/ 6 2 )。HIV、HBV、HCV三重感染率为 5 1.6 % (32 / 6 2 ) ,HIV、HCV和HIV、HBV二重感染率分别为 2 7.4% (17/6 2 )和 1.6 % (1/ 6 2 )。献血员中HBV总感染率 44 .4% (12 / 2 7) ,抗 -HCV阳性率 10 0 % (2 7/ 2 7) ;静脉吸毒者中HBV总感染率 6 0 .0 % (2 1/ 35 ) ,抗 -HCV阳性率 91.4% (32 / 35 )。经统计学处理 ,两人群HBV感染率与抗 -HCV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对两人群中HIV、HBV、HCV三重、双重、单一感染率分析发现 ,两人群间差异也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结果提示 ,HIV感染献血员和HIV感染静脉吸毒者HCV感染率很高 ;两人群在感染HIV、HBV、HCV高危因素上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 ,静脉吸毒可能是引起我国HIV血源传播的主要根源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深圳市监狱服刑人员艾滋病、肝炎(甲、乙、丙、丁、戊型)和性病(以梅毒为代表)的感染情况,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05年初对深圳市某监狱四个监区的1402名男性服刑人员进行血清采集,在采样血清中随机抽取550份,进行HIV、肝炎(包括HAV、HBV、HCV、HDV、HEV)以及梅毒抗体的检测。结果:检出HIV抗体阳性4例,检出率为0.73%,监区之间无差别(P>0.05);HAV、HBsAg、HCV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8.36%、24.73%、6.90%;HDV、HEV无感染者,检出率为零;梅毒抗体阳性17例,检出率为3.09%。4例HIV感染者中,HIV/HBV双重感染2例,HIV/TP双重感染1例,HIV/HBV/TP三重感染1例。结论:监狱服刑人群具有较高的HIV、甲肝、乙肝和梅毒感染率,应加强对监狱人群的疾病监测及行为干预,降低其重返社会后扩散和传播传染病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安徽省阜阳市因献血感染HIV既往献血员的生存时间及抗病毒治疗效果.方法 对HIV阳性既往献血员进行回顾性调查.同时统计存活的HIV感染者参与抗病毒治疗情况.利用韦伯(Weibull)函数计算中位生存时间,通过比较抗病毒治疗后的实际死亡例数和未治疗感染者的理论死亡例数来评价抗病毒治疗效果.结果 安徽省阜阳市既往献血人群HIV感染平均时间为1994年底,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HIV阳性既往献血人群中位生存时间为10.8年.截至2008年9月,感染HIV的159例既往献血员中有74例接受抗病毒治疗,调查时的CD4+T淋巴细胞计数均数为475.1个/μl,显著高于治疗前的247.8个/μl(P<0.0001).实际死亡761例,比利用韦伯函数计算的预期死亡数减少31.7%.结论 研究结果与UNAIDS提出的未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HIV感染的中位生存时间为11年左右基本相符.自2003年以来,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减少了约1/3的预期死亡例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