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与气相色谱-质谱-嗅闻联用(GC-MS-O)对市售3种不同品牌镇江香醋的香气成分进行了比较研究。鉴定出其中的52种香气成分,主要是酸、酯、醇、酮和杂环类化合物,其中18种香气成分在3种不同品牌镇江香醋中均检测到,不同品牌镇江香醋所含的香气成分种类及其含量均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可据此区分评价不同醋样。  相似文献   

2.
基于GC-MS与嗅闻联用的镇江香醋香气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实验采用固相微萃取技术与GC-MS联用的方法,以镇江香醋中含量高且阈值低的香气成分为确定其特征香气的依据,对镇江香醋的特征香气成分进行检测分析,初步研究并建立镇江香醋的香气指纹图谱。  相似文献   

3.
连续监测了镇江香醋加工过程中总酸、不挥发酸、还原糖、氨基酸态氮含量的变化,对各阶段理化指标的变化进行了动态分析,结合镇江香醋香气成分的变化,探讨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总酸、不挥发酸、还原糖、氨基酸态氮的含量变化在镇江香醋生产过程中各不相同,镇江香醋生产过程中各阶段理化指标的变化和香气成分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4.
采用基于直接强度法的气相色谱嗅闻(GC-O)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4个醋龄镇江香醋香气活性成分。结果表明:在4个醋龄镇江香醋中共检测到50种香气活性成分,主要是酸、醇、酯、醛、酮和杂环化合物以及部分未能鉴定的香气活性成分。不同醋龄镇江香醋香气轮廓差异非常明显,新醋和经陈酿的镇江香醋风味轮廓差异显著,而经过较长时间陈酿的镇江香醋香气轮廓非常相似。大多数杂环化合物随镇江香醋醋龄的增加,香气强度显著增加。杂环化合物的差异是不同醋龄镇江香醋风味特征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除食醋的主要呈味物质乙酸外,3-甲基丁酸、3-甲基丁醛、2,3-丁二酮、三甲基吡嗪以及一种未能鉴定的组分是不同醋龄镇江香醋香气最基本的组成成分。  相似文献   

5.
不同发酵期和陈酿期镇江香醋香气成分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对不同发酵期和陈酿期的镇江香醋的香气成分进行了分析鉴定,共检出80种成分,主要为酸、酯、醇、醛、酮、吡嗪、呋喃、酚类等化合物。其中仅有8种共有成分,大量香气成分多在陈酿期生成,以醛、酮、酚、吡嗪、恶唑、高级脂肪酸类较为明显:酯类在陈酿阶段大量减少甚至消失。通过研究发现,酯类、酮类、醛类的含量在陈酿20个月以上时锐减。同时对镇江香醋的主要香气成分的产生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超高压处理对调控镇江香醋香气品质及缩短镇江香醋后熟期的影响作用。新醋经超高压200、400、600MPa分别处理20min后,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与气质联用(GC-MS)技术结合进行香气萃取及检测分析。结果表明:超高压处理对香醋香气有影响,超高压香醋的酸类、醛类、酮类含量均有不同程度下降,醇类则含量增加。400MPa处理20min的样品中,乙酸含量下降30.8%,四甲基吡嗪含量增加8%,3-羟基-2-丁酮含量下降49.7%,乙酸乙酯含量增加21.6%,这与香醋陈酿过程中香气变化的规律较吻合。感官评定表明:超高压处理镇江香醋香气变得柔和,生醋的刺激味减弱,400MPa处理20min的香醋具有典型的镇江香醋风味,其口感与自然放置一年的陈醋相近,这与香气的检测分析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7.
采用HS-SPME方法结合GC-MS技术分析比较5种不同醋龄传统手工和现代工业生产镇江香醋挥发性成分。5种不同醋龄的2种镇江香醋共检测出包括酸类、醇类、酯类、醛类、酮类、杂环类和其他类共78种挥发性成分。现代工业生产镇江香醋采用酿酒酵母进行纯种发酵,其发酵效率比传统手工镇江香醋的多菌种混合发酵的效率高,除4年醋龄镇江香醋以外,其他醋龄的现代工业生产镇江香醋所含有的挥发性成分总含量都比对应醋龄的传统手工镇江香醋高。2种工艺生产的镇江香醋挥发性成分总含量随醋龄变化不大,但不同类别挥发性成分随醋龄变化显著。传统手工镇江香醋的酸味、醇香、果香味更柔和,现代工业生产镇江香醋的酸味、醇香、果香味更浓郁。乙酸、乙醇、苯乙醇、乙酸乙酯、乙酸苯乙酯、3-甲基丁醛、苯甲醛、2, 3-丁二酮、3-羟基-2丁酮、糠醛和四甲基吡嗪等化合物,对镇江香醋的特征风味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通过测定食醋中氨基酸差异性含量,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和偏最小二乘判别法建立了镇江香醋的真伪鉴别模型。利用显著性差异对变量进行筛选,得到苏氨酸、谷氨酸、甘氨酸、丙氨酸、异亮氨酸、赖氨酸、组氨酸、精氨酸8种氨基酸作为多元统计分析的变量,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各变量对分类贡献相当。使用该8种氨基酸变量及偏最小二乘法对镇江香醋和其对照品进行建模,模型验证稳健性良好。通过实际样品验证,模型对镇江香醋的误判率8.3%,表明该模型可以用于镇江香醋真实性鉴别。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不同大米对酿造香醋品质的影响,分别以糯米和粳米为原料,采用传统镇江香醋酿制技艺,对酿造过程中酒醪和醋卤的基本理化指标、有机酸、游离氨基酸和酯类物质差异性进行分析,并对酿造香醋中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香醋酿造过程中的基本理化指标和有机酸差异性较小,游离氨基酸具有一定的差异,酯类物质差异较大;糯米制备的酒醪和醋卤香气更突出,尤其是酒醪呈现出浓郁的香气;糯米香醋中挥发性风味物质共检测出60种,比粳米香醋多14种,总挥发性风味物质含量为粳米香醋的1. 5倍。不同种类的大米对酿造香醋品质具有重要影响,传统镇江香醋酿制技艺虽适用于以粳米为原料的香醋酿造,但整体风味品质以糯米香醋为最佳。  相似文献   

10.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对四大名醋的香气成分进行分析,共检出酸类、酯类、醇类、醛类、酮类、酚类、杂环类和其他类共8大类化合物。其中,山西老陈醋、永春老醋、保宁醋和镇江香醋中分别检出39,22,30,32种呈香物质。山西老陈醋中酯类和杂环类物质检出的种类和含量最多。四大名醋香气成分迥异,各有千秋。  相似文献   

11.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山西老陈醋、江苏镇江香醋、福建永春老醋、阆中保宁醋不同品牌和年份的8个 醋样进行香气物质检测分析。 结果表明,8个醋样含有酸类10种、酯类14种、醇类4种、酚类6种、醛类10种、酮类4种、吡嗪类5种、呋喃类 4种、其他类11种;四大名醋的香气成分种类繁多且差异明显,其具有各自的独有香气成分,其中山西老陈醋6种,镇江香醋5种,永春 老醋2种,保宁醋4种。 山西老陈醋的吡嗪类成分中2,3,5,6-四甲基吡嗪含量最高,平均580.75 μg/L;镇江香醋B2的乙偶姻中含量最高 为562.6 μg/L。 本研究为进一步研究各类食醋原料、微生物和香气成分之间的关系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2.
毛细管电泳-聚类分析方法在醋分类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醋溶液的毛细管电泳提供醋的内在成分信息,采用SPSS主成分分析法对醋的有机组分进行主成分分析,选出5个特征组分。在此基础上聚类分析成功的将山西和镇江醋分为两类,结果与实际基本符合,表明醋的有机组分的分布特征与醋的区域品种关系显著。这为醋的类别鉴定和醋的近缘性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法(SDE)和液液萃取法(LLE)分别对山西老陈醋进行预处理,应用色质联用(GC/MS)技术对其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山西老陈醋中检出43种香气成分,其中以(e)-3-(2-羟苯基)-2-丙烯酸、加大麻素、3-(2-呋喃-2-苯基-2-丙烯、2-甲氧基-6-壬酰基-4H-吡喃-4-酮、8-羟基-辛酸、对羟基苯甲醛、对羟基苯乙酮、醋酸、戊酸、肉桂酸、己酸、苯甲酸在山西老陈醋中的含量较高;使用同时蒸馏萃取法容易检测其中的低沸点物质,而使用液液萃取法检测较高沸点物质的灵敏度明显高于同时蒸馏萃取法.  相似文献   

14.
Zhenjiang aromatic vinegar, which is produced from sticky rice through solid‐state fermentation, is highly prized as one of the four famous China‐style vinegars, owing to its unique flavour. In this study, a method of 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 (SFE) was used for the first time to recover aroma compounds from Zhenjiang aromatic vinegar. For this purpose, the optimal conditions for the extraction of aroma compounds by SFE were determined as follows: CO2 flow rate, 25 L h?1; extraction time, 2 h; extraction pressure, 35 MPa; and extraction temperature, 323 K. Using 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HS‐SPME‐GC‐MS) analysis, a total of 49 and 44 aroma compounds were identified in Zhenjiang aromatic vinegar and its SFE extract, respectively. Acetic acid, ethyl acetate, furfural, phenethyl alcohol, tetramethyl‐pyrazine, 3‐hydroxybutanone and benzaldehyde were the main aroma compounds in the vinegar and its SFE extract. SFE is a fast and sensitive method to recovery aroma compounds from the vinegar.  相似文献   

15.
香气是评价镇江肴肉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以镇江肴肉挥发性风味成分的总量来代表镇江肴肉的香气总量,通过固相微萃取和气质联用在相同的分析条件下考察不同腌制温度、不同煮制温度和不同配料量对挥发性风味成分总量的影响来探讨不同工艺条件对镇江肴肉香气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加工工艺对镇江肴肉香气具有显著的影响,低温煮制、低温腌制更有利于保护镇江肴肉的香味,温度增加肴肉香味损失明显,同时使得其成分、品质和营养等都有不同程度的破坏,添加4%的配料能使肴肉香味更柔和、协调。  相似文献   

16.
以新酿制的湘西河溪香醋为原料,对其超声波催陈工艺进行了研究,并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相关影响因子进行了探讨,以达到在较短时间内改善其品性、增加其香气的目的.试验结果表明,超声波催陈湘西河溪香醋的最佳条件为:超声波功率600W、温度35℃、时间20min、乙醇添加量0.3%.在此试验条件下,超声波处理能提高湘西河溪香醋...  相似文献   

17.
高新技术在传统镇江香醋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沈志远 《食品科学》2004,25(11):351-353
本文总结了微机集散控制系统、酶制剂、机械化翻醅、超滤技术、自动化包装、HACCP系统、知识产权保护等高新技术在传统镇江香醋生产中应用的最新成果,指出科技创新是提升传统产业竞争优势的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18.
柿果醋自然发酵下优势酵母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自然发酵柿子原浆果醋的发酵醪为试验材料,对其中的优势酵母菌进行分离,再经过初筛、复筛,依据发酵能力以及产香性能得到一株优势酵母菌。对该优势菌株从形态学观察和生理生化试验进行鉴定,结果为马克斯克鲁维酵母(Kluyveromyces marx-ianus),属于克鲁维酵母属,命名为Kluyveromyces marxianus J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