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硫酸钙含量高的锌冶炼废渣中银回收困难的问题,对浸银体系进行筛选,得出"NaCl+H2SO4+NaClO3"为最佳浸银体系。最佳工艺条件为:酸浸渣50g、氯化钠浓度300g/L、液固比5∶1、硫酸用量6g、氯酸钠用量3g、浸出温度90℃、浸出时间3h。在此最优条件下,银浸出率达到97%,铅浸出率达到91%。  相似文献   

2.
采用钙盐体系氯化法回收铜冶炼白烟尘酸浸渣中的铋,优化了浸出试验、中和试验、硝酸溶解—铁粉置换试验的影响因素,考察了浸铋前液循环利用对铋浸出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液固比4∶1,浓硫酸用量30 g/L,氯化钙用量80 g/L,浸出温度65℃,浸出时间2 h的最佳条件下,铋浸出率达93. 6%;中和试验采用碳酸钙调节溶液pH值为3. 0,得到铋质量分数高于50%的氯氧化铋,铅、锑、铋的沉淀率在99%以上,银、砷、钙的沉淀率分别为90%、60%、18%;氯氧化铋经硝酸溶解,铁粉置换,可得到质量分数高于92%的海绵铋。浸铋前液循环利用于浸出工艺可获得良好指标。钙盐体系氯化法实现了含高浓度氯离子溶液的循环利用,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为冶炼企业湿法回收铜冶炼白烟尘酸浸渣中的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从某金冶炼厂金冶炼渣中回收铁、金、银。考察了硫酸浓度、浸出温度和浸出时间对铁浸出率的影响,以及液固体积质量比、浸出时间、氰化钠用量对金、银浸出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硫酸浓度10.8mol/L、浸出温度90℃、浸出时间2h、液固体积质量比2.5∶1条件下,金冶炼渣中铁浸出率为90.85%;在液固体积质量比3∶1、浸出时间48h、体系pH≈11、氰化钠用量10kg/t条件下,铁浸出尾渣中金、银浸出率分别为72.8%和62.4%。  相似文献   

4.
《钢铁钒钛》2021,42(2):10-14
重金属冶炼烟气制酸的废催化剂杂质组成相对复杂,为获得此类废催化剂综合回收钒、钾、锌工艺的优化条件,对直接湿法浸出工艺钒、钾、锌浸出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系统研究了浸出剂质量分数、液固比、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对钒、钾、锌浸出率的影响,其次对废催化剂和浸出渣的化学成分及物相进行了分析对比。结果表明,浸出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硫酸质量分数8%、液固比2∶1、浸出温度70℃、浸出时间1.5 h,钒、钾、锌的浸出率分别达93.58%、85.43%、99.31%,优于传统焙烧法。  相似文献   

5.
采用氢氧化钠浸出碳酸铅物料回收铅,试验考察了氢氧化钠浓度、反应温度、时间、液固比对碱浸的影响,确定碱浸的最佳工艺条件:NaOH浓度6 mol/L,液固比10∶1,温度90℃,浸出时间3h。在此条件下,铅的浸出率可达92.77%。  相似文献   

6.
用硫脲从含银湿法炼锌废渣中浸出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用硫脲从贵州某湿法炼锌废渣中提取银。锌渣球磨至60目,在液固体积质量比5∶1、硫脲浓度1.0 mol/L、Fe3+浓度0.3 mol/L、温度40℃、pH为1.0~2.0条件下浸出2 h,银浸出率达82%以上。  相似文献   

7.
为综合回收锌冶炼烟尘及电解废液中的有价金属,本研究进行了利用锌电解废液浸出锌冶炼烟尘试验,通过一段浸出、碳酸钠中和沉锌及氢氧化钠中和沉镁等工序获得了沉锌产品和沉镁产品,通过两段浸出、萃取反萃、中和沉铟等工序获得了富铟渣及副产物铅银渣。试验最佳工艺条件:一段浸出为液固比4∶1,浸出温度80℃,浸出时间75 min,在此条件下,锌浸出率可达78.69%,铟浸出率仅为8.4%;锌镁分离最佳终点pH值区间为6.86~7.80;二段浸出最佳工艺条件为终点pH值1.08,液固比3∶1,浸出温度75℃,浸出时间10 h,在此条件下,铟浸出率可达86.84%。该研究可为炼锌厂开路除杂及综合回收有价金属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提出低酸—高酸两段逆流浸出含铅锌渣新工艺,低酸浸出考察液固比、时间和温度对锌浸出率的影响,高酸浸出考察初始硫酸浓度、时间和温度对锌浸出率及铅品位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酸浸出,液固比6∶1、时间5h、温度60℃;高酸浸出,初始硫酸浓度170g/L、时间6h、温度95℃的最优条件下,锌浸出率99.29%,铅入渣率98.58%,高浸渣中铅品位62.25%。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用硫酸从火法处理电镀污泥所得富含锌铅锡烟尘中浸出锌并富集铅、锡,考察了硫酸质量浓度、温度、浸出时间、液固体积质量比对锌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两段逆流酸浸工艺,在液固体积质量比3/1、温度80℃、浸出时间1h、一段浸出硫酸质量浓度30g/L、二段浸出硫酸质量浓度110g/L条件下,锌浸出率达96.44%,渣中锌质量分数降至0.91%,渣中铅、锡分别富集至20.13%和36.86%。通过锌的浸出及铅锡富集,实现了有价金属综合回收。  相似文献   

10.
从锌浸出渣中湿法回收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采用硫酸焙烧—水浸出工艺从锌浸出渣中回收锌。考察了硫酸用量、焙烧时间、焙烧温度、液固体积质量比及浸出时间对锌浸出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锌浸出渣与70%浓硫酸混合,在250℃下焙烧2.5h,然后以水为浸出剂,按液固体积质量比4∶1、常温下浸出1h,锌浸出率达85%以上。  相似文献   

11.
氧化铅锌矿加压酸浸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空气为加压气体,探讨了采用加压酸浸工艺处理氧化铅锌矿,研究了各种因素对浸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硫酸质量浓度140 g/L、浸出压力0.6 MPa、浸出温度130℃、液固体积质量比5∶1、反应时间120 min、搅拌速度600 r/min、矿石粒度0.074 mm以下占90%以上条件下,浸出矿浆的过滤性能良好,锌浸出率大于96%,铅入渣率98%以上,渣中锌质量分数1.8%左右,铅质量分数达30%以上,可送炼铅系统。  相似文献   

12.
开展湿法炼锌浸出渣和锌精矿联合酸浸试验,利用硫酸浸出湿法炼锌常规浸出渣中以铁酸锌等方式存在的锌,同时采用高铁锌精矿将浸出液中的三价铁离子还原为二价铁离子,实现锌精矿中锌的同步浸出。探讨锌浸出渣和锌精矿投料比、初始硫酸浓度、反应时间、液固体积质量比和浸出温度对锌及伴生金属铜、铟和杂质金属铁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浸出终点浸出液中硫酸浓度20~40g/L、锌浸出渣与锌精矿质量比1∶0.25、原料粒度-0.074mm、液固体积质量比6mL/g、反应温度90℃、反应时间3h的条件下,锌、铟、铜的浸出率都在96%以上,浸出液中95%以上的铁被还原为二价铁离子,满足后续工艺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湿法炼锌铅银渣的主要成分与化学物相的基础上,考察了温度、浸出时间、氯酸钠浓度、酸度等对铅银渣中铅银含量及浸出率的影响,确定了氯化浸出最优工艺条件为:氯化钠浓度300g/L、氯化钙浓度50g/L、初始盐酸0.4mol/L、浸出温度85℃、浸出时间2.5h、液固比8,在该条件下铅银渣中铅、银的浸出率分别可达94.43%和91.48%,渣中铅含量为0.9%,银含量84.4g/t。  相似文献   

14.
以锌冶炼净化钴渣为研究对象,采用酸洗回收锌、焙烧—还原浸出回收钴的工艺,实现有价金属的回收。结果表明,在液固比2、初始酸度35g/L的条件下酸洗2h,可实现锌、钴的有效分离;酸洗后钴渣在500℃焙烧30min得到的含钴焙砂,在Na_2SO_3用量12%、初始酸度200g/L、液固比4∶1、温度80℃的条件下还原浸出3h,钴浸出率可达97.07%。  相似文献   

15.
以常规湿法炼锌工艺锌浸渣为研究对象,对比研究常压酸浸和加压酸浸条件下锌浸渣的酸性浸出减量化效果,以及渣中锌、铜和铟等有价金属的浸出率。结果表明,在常压酸浸条件下,渣量可减少65%以上,渣中锌含量可降至3%左右,锌、铜和铟的浸出率均在91%以上;在加压酸浸条件下,渣量可减少40%以上,渣中锌含量可将至2%以下,锌和铜的浸出率达到95%左右,但铟浸出率仅为70%左右,相对较低。常压酸浸过程锌浸渣中的铁绝大部分浸出,有利于铟的浸出;加压酸浸过程锌浸渣中的铁大量以铅铁矾的形式留在渣中,阻碍了铟的浸出。常压浸出液中铁含量较高,达到25 g/L以上;加压浸出液中铁含量较低,小于2 g/L,有利于后续浸出液中铜、铟的回收。常压浸出渣量少,有利于渣中铅、银的富集,可单独销售;加压浸出由于铁沉淀入渣,致使渣中铅、银富集比低,适合于铅锌联合企业返回铅熔炼炉。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从铅锑冶炼鼓风炉水淬渣中碱浸锌.试验结果表明:从鼓风炉水淬渣中碱浸锌,常规条件下锌浸出率为50%左右.常规工艺条件为:浸出温度80℃,液固体积质量比11,NaOH浓度12 mol/L,浸出时间60 min.  相似文献   

17.
常规湿法炼锌工艺中,浸出渣含有大量的硫酸铅,研究浸出渣中硫酸铅的回收对保护环境具有重大意义。本试验在分析硫酸铅渣的主要成分及物相组成的基础上,对硫酸铅渣进行浸出试验研究,考察了氯盐浓度、液固比、温度、浸出时间等对硫酸铅渣中铅、锌浸出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如下:氯化铵浓度200~250g/L、氯化钙浓度10g/L、浸出温度75~80℃、浸出时间2~2.5h、液固比12:1.该条件下硫酸铅渣中铅和锌的浸出率分别可达89.88%和74.0%。  相似文献   

18.
对湿法炼锌过程产生的锌废渣进行焙烧—酸浸—氯盐浸出得到的氯盐浸液进行锌粉置换沉银及硫化沉银和铅的研究。锌粉置换沉银最佳条件为:锌粉用量9~10倍理论量、反应温度25℃、置换时间1.0h,银的置换率达到97%以上;硫化沉淀的最佳条件为:硫化钠用量1倍理论量、反应温度室温、反应时间1.0h,铅和银的沉淀率分别为99.86%和98.6%。硫化沉银后液配制的饱和氯化钠溶液二次浸出酸浸渣,在液固比5、90℃浸出4h时,银和铅的浸出率分别为94.11%和90%,铅在氯盐浸渣中的含量为1.03%,硫化沉银后液可循化作为酸浸渣的氯盐浸出剂使用。  相似文献   

19.
采用选择性浸出—酸浸—萃取工艺回收某湿法炼锌企业产生的净化钴渣中的锌、钴。合适的选择性浸出条件为:净化钴渣粒度<0.530mm、浸出过程pH≥3.5、浸出终点pH=4.5、浸出时间3h、浸出液固比4∶1、浸出过程不加热(30℃),在此条件下锌浸出率超过95%、钴浸出率仅为6.24%。选择性浸出后锌主要进入浸出液,可返回至湿法炼锌工序回收利用;钴主要留存在选择性浸出渣中,继续经过酸浸溶出、P204萃取除杂后也可被回收利用。  相似文献   

20.
采用氧压酸浸技术对铅冶炼富铟烟尘进行浸出试验研究,详细考察了硫酸用量、氧分压、温度、液固比、时间、粒度等因素对铟浸出效果的影响,确定了氧压酸浸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在下述最佳条件下:初始硫酸浓度180g/L、氧分压0.8MPa、温度150℃、液固比5∶1、时间120min、反应物粒度0.15~0.12mm,铟和锌的浸出率分别达到96.74%和99.19%,渣含铟小于0.0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