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就当前而言,现有喷气发动机使用的喷气燃料,虽然只要馏份符合已批准的航空喷气燃料的规格,基本上可以满足发动机的使用要求,但实践证明,尚不能满意地适应各种环境、条件下的特殊要求。为使喷气燃料能适应多方面使用条件的需要,世界各国都广泛采用加入添加剂的办法来改善喷气燃料的使用特性。一般  相似文献   

2.
燃料的氢含量与其族组成有密切关系。经过大量研究工作发现,可用氢含量作为评价喷气燃料燃烧性能的综合指标。美国和英国已先后在一九七六年和一九七八年把氢含量作为选测项目正式列为宽馏份型喷气燃料的规格指标,一九七九年已扩大到各种牌号的喷气燃料。苏联经试验之后也认为用氢含量评价喷气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美、英等国及国标标准化组织在喷气燃料的性能检测方面,相继制订了许多种估算方法。美国材料试验协会制订了ASTMD3343航空燃料氢含量估算法;英国石油学会制订了IP193、美国材料试验协会制订了ASTMD3338、国际标准化组织制订了ISO-3648航空燃料净热值估算法;英国曾制订了快速测定喷气燃料芳香烃含量的估算及图解法。  相似文献   

4.
固体推进剂是继液体推进剂之后发展起来的一种化学推进剂,它的主要组份为氧化剂、粘合剂和燃料添加剂。鉴于高能组份的应用往往带来一些不利因素尚未能有效地克服,如较高的燃烧温度对材料防护和耐热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能组份化学安定性差、相容性差等等。因此目前实际应用的仍是中能推进剂。氧化剂主要用高氯酸铵、燃料添加剂主要用铝粉、粘合剂主要用聚硫、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综述国内外喷气燃料规格发展历史的基础上,对未来航空生物燃料的规格进行了展望。这将引发我国对未来喷气燃料发展趋势的思考,努力赶上世界替代喷气燃料的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6.
《工业设计》2013,(2):56-56
生产高性能、无掺杂生物燃料来代替石油型喷气燃料的努力已经向前迈出了一个台阶。加拿大国家研究委员会(NCR)报道称:在 10 月 29 号的试验飞行中,所采用的100% 非食用生物燃料与传统的喷气燃料相比,废气排放有所减少。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的润滑油添加剂热安定性的评定方法——光密度评定法,是一种快速、简便、准确的有效方法。它是根据润滑油添加剂在高温、氧化条件下所产生的氧化物、分解物、凝聚物的多少,使用光电比色计测量其光密度的大小来评定润滑油添加剂的热安定性的——光密度越大,热安定性越小。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自制细水雾添加剂中主要成分对灭火性能的影响,在开放空间,进行了不同工作压力、不同浓度、不同燃料条件下含添加剂细水雾的灭火研究,实验获取了灭火时间、火焰形态、火焰温度等灭火参数。通过对柴油和汽油两种不同燃料的灭火实验发现,使用含添加剂的细水雾对低沸点、高蒸发速率的汽油灭火效果同样较好。根据加入不同浓度的氟表面活性剂的实验结果比照发现,氟表面活性剂是自制添加剂中起到主要提升灭火性能作用的物质,它通过改变细水雾物理性质使加入自制添加剂的细水雾的灭火性能显著提高。对比调整自制添加剂各物质含量的实验数据,进一步确定添加剂各成分最佳灭火性能浓度。  相似文献   

9.
李明 《中国标准化》2005,(12):51-54
前言2005年4月,在北京召开了对新修订的3号喷气燃料国家标准GB6537审定会,来自石化、航空、航天、军方和其他相关行业的专家代表对由中国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中国航空油料总公司和空军油料研究所共同修改制定的2005版3号喷气燃料国标GB6537进行了讨论,并顺利通过了审订。这也是对3号喷气燃料标准的第3次修改审定。中国3号喷气燃料是在20世纪70年代,为了出口任务和国际通航的需要而开始生产,产品标准也有1977年颁布的石油部标准SY1008于1986年被参照采用ASTM D1655标准制定的国家强制标准GB6537所替代。3号喷气燃料与国际市场上通用的…  相似文献   

10.
最新版ASTM D7566-11含有合成烃类的航空涡轮燃油规范颁布,据规定,可再生燃料现可与传统商用和军用喷气(或燃气涡轮)燃料相调合。修订后的标准已于2011年中期被批准,且在一个月后出版发行。根据包括在ASTM D7566中的新规定,多达50%的生物衍生的合成调合组分可添加到传统的喷气燃料中。  相似文献   

11.
中国 3号喷气燃料是在 2 0世纪 70年代为了出口任务和国际通航需要而开始生产的 ,产品标准有 1977年颁布的石油标准SY 10 0 8,后被参照采用ASTMD 165 5标准制定的国家强制标准GB 65 3 7-1986所替代。 3号喷气燃料与国际市场上通用的民用喷气燃料JetA -1都属于民用煤油型涡轮喷气燃料 ;而在国际航空市场 (前苏联和东欧地区除外 ) ,各飞机加油服务公司与航空公司普遍遵循JetA -1标准 ,主要是英国国防部标准DEFSTAN 91-91、美国试验材料协会标准ASTMD 165 5和国际航空运输协会 (IATA)煤油型喷气燃料规格和由…  相似文献   

12.
要制造出高效能的超音速喷气式发动机一定要造出比目前使用的涡轮式空气压缩机更高的压力才能使喷气速度在作超音速飞行时其喷气速度高出飞行速度二倍以上。目前涡轮式空气压缩机经几十年发展,它的提升压力已经快到极限,要它作超音速飞行的动力唯有加大燃料提高喷气出口温度来提升速度,这样十分耗费燃料不宜长时间使用,要造出经济型超音速喷气发动机一定要造出容量大压力高的空气压缩机。本文为此而作出简明论述。  相似文献   

13.
喷气燃料过滤净化技术属于交叉学科,涉及诸多领域。目前,玻璃纤维是聚水的主要材料,但玻璃纤维的机械强度及表面润湿性成了油水分离技术应用的瓶颈。基于此,该文介绍了金属纤维在喷气燃料上聚水的原理以及金属纤维参数对聚水性能的影响,为喷气燃料净化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介绍一种碱值达到350mgKOH/g以上的纳米级高碱度混合基质型金属清净剂的胶体结构与其性能之间的关系。研究中采用红外光谱、热重分析法等表征了产品的基本结构及产品中碱性组分碳酸盐的晶型结构,通过冷冻蚀刻电镜法观察了含碳酸盐的胶体粒子结构及粒度分布情况,应用四球试验法等考察了产品的极压抗磨性能,结果表明,产品的高温清净性及氧化安定性均有显著改善,抗摩擦磨损性能也有很大提高。添加剂中碳酸盐含量及胶体粒子的组成结构是影响产品性能的重要因素。产品中胶体粒子分布越均匀,其胶体稳定性越好。  相似文献   

15.
国外文摘     
11.新的廉价的硝酸铵炸药和其采用的可能性简述了硝酸铵的物理、化学和爆炸性能。研究了硝酸铵与柴油和其它非爆炸燃料的可爆混合物(硝酸铵含量达94-98%)并列举了其爆炸性能。比较了梯恩梯、硝酸铵和硝酸铵与梯恩梯50/50的冲击感度、安定性、爆炸冲击感度和威力。硝酸铵、梯恩梯混合物是一种威力大的廉价炸药。这种炸药适用于各种工业用途,还可作辅助的军事炸药。  相似文献   

16.
李明 《中国标准化》2000,21(11):23-24
随着中国民航事业的发展 ,客货运输量的增加 ,飞机喷气燃料的年消耗量也与日俱增。中国航空油料总公司 (以下简称“中航油总公司”)自 1990年成立以来 ,喷气燃料的年供应量从 1990年的 10 2万吨增到 1999年的 4 10万吨。由于国内石油市场无法满足民航对喷气燃料的需求 ,中航油总公司自 1991年起开始从国际市场采购喷气燃料 ,采购量从 1991年的 1 8万吨增到1999年的 12 5万吨 ,进口油量占全年供油量的比例也由 1991年的 1 38%增至 1999年的 30 4 9% ,见表 1。表 1年代数量 年供油量(万吨 )国内采购量(万吨 )国外采购量(万吨 )国外采购量占年…  相似文献   

17.
在微波促进喷气燃料银片腐蚀试验过程中,为了有效提高反应速度,缩短反应时间,可加入某种“微波吸收剂”来提高喷气燃料体系的极性。对液体在微波场中的行为及其吸波原理进行了分析研究,并通过实验论证,最后选定了介电常数大的二缩三乙二醇为该快速检测试验的“微波吸收剂”。  相似文献   

18.
新型细水雾添加剂的制备及其灭火性能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研究传统细水雾添加剂的基础上,取长补短,采用物理工艺制备出新型复合添加剂,针对典型火源(酒精池火、煤油池火与木垛火),改变添加剂浓度开展了一系列灭火实验。结果表明:新型复合添加剂显著增强了细水雾的灭火性能,可提高灭火时间5~8倍。随着细水雾中添加剂含量的不断增加,油池火的灭火时间呈现出先快速下降,而后略微增长的趋势;而木垛火的灭火时间表现为平缓下降,并趋于稳定。含新型复合添加剂的细水雾灭火是物理化学复合作用机制,但主导灭火机理是燃料表面的冷却与隔离作用。  相似文献   

19.
对中国石化上海高桥分公司300kt/a润滑油异构脱蜡装置生产的石脑油馏分、喷气燃料馏分及轻质加氢基础油性质进行分析,提出合理的利用方案,其中石脑油馏分可生产分析纯石油醚,喷气燃料馏分可用于生产无味煤油或铝箔轧制油基础油,柴油组分油可用于生产油墨型溶剂油、铝箔轧制油等。  相似文献   

20.
操雷回收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含海水燃料,为确保被海水污染的OTTO-Ⅱ燃料处理过程安全,研究了海水与OTTO-Ⅱ燃料在不同温度、不同时间内混合后,燃料组成、安定性等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混合温度的升高,癸二酸二丁酯(DBS)呈减小趋势,这可能与DBS在较高温度下发生皂化反应有关;海水对燃料的热分解性能未见明显影响。可为含海水燃料的分离、回收等处理提供技术和安全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