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软件工程师》2017,(8):53-55
针对目前的教育模式在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微创新引领的计算机类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一方面探索创新创业人才班级管理、课程体系设置、实践教学体系等方面的微创新,另一方面探索如何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微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2.
工程教育认证对应用型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探讨如何实现人才培养和就业的无缝对接,阐述常熟理工学院与企业深度融通,提出坚持"政府提供平台、学校针对培养、企业全程协助"的应用型人才"联合"培养模式,介绍计算机类专业基于良性校企合作的工程教育创新和工程人才培育模式的经验,说明完善、提升和推广中的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介绍哈工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在50多年人才培养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研究型、个性化、精英式"创新人才培养金字塔教育体系,并讨论了如何发挥学科优势,将高水平科研与教学相结合,培养创新型计算机人才。  相似文献   

4.
学科竞赛是地方高校选拔与培养计算机类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途径。通过学科竞赛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还能够为高校培养双创型人才的未来发展模式提供新思路。围绕如何利用学科竞赛为培养双创型人才创造发展条件,以及以学科竞赛为导向推进计算机类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提出的培养模式对计算机类双创型人才培养具有参考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针对计算机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中国际视野培养问题,分析拔尖创新人才国际视野培养理念、模式和方法的全过程,指出拔尖人才应从国际化角度接受计算机学科知识能力的定位。结合武汉大学的实例,说明在遵循人才培养规律的前提下,如何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拔尖人才。  相似文献   

6.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计算机网络高新技术的不断涌入,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满足社会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中,如何培养出高素质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是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重要课题。高职院校必须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深层次的改革与创新,提出以就业为导向.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努力探索计算机网络人才培养的新途径,培养出理论知识宽厚,实际操作技能高超,创新意识强烈的优秀学生,以满足信息产业的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7.
综合分析了目前我国高样"开展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三段四层"的多方互动计算机类人才培养模式,目标是培养出具有"擅创新,能创业"的计算机类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8.
面向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迫切需求,确立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阐述如何以人工智能为核心重构计算机类专业知识体系、培养创新思维;以科研训练为载体提升创新能力;以专业前沿为导向并以国际研修为依托拓展创新视野,培养能够提出并解决挑战性问题的计算机类专业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9.
针对转型背景下的地方高校如何彰显专业人才培养特色和优势的问题,以计算机类专业为例开展探索和研究,提出"创新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融入区域经济发展,培养出用需对路的计算机专业人才"的战略思路,围绕这一思路阐述如何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创新多层次应用型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特色课程体系、把握转型发展关键等五大措施手段,同时结合近几年人才培养的具体实践证明这些措施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李恒超  朱丹 《电脑迷》2016,(7):52-53
我国经济进入中高速发展的新常态,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时代背景下,高校如何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更好地为国家发展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是当前需探索的重要课题和紧迫任务.本文结合对沪上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调研,重点以华东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与软件工程学院软件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例,从创新创业平台构建、组织管理与运行、评价激励等方面进行研究,为高校软件工程专业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提供可借鉴案例.  相似文献   

11.
创新型人才培养是国家人才培养的重点。胜任力模型是界定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工具。文章从知识水平、工程能力、外语能力、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6个方面构建创新型计算机专业人才胜任力模型,从"三阶递进式"人才培养方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以及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培养等角度提出基于胜任力模型的创新型软件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2.
尹波 《计算机时代》2021,(6):68-70,73
在创新型国家建设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引导下,培养创新人才是"双一流"建设的首要任务.科研创新能力的欠缺是当前研究生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文章分析归纳了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及问题.以计算机学科为例,以跨学科团队作为主要实施载体,着重从优化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加强科研实践、提高学科交叉融合等方面提出具体改革措施,为高校提高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贯彻国家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精神,培养计算机学科领域未来的领军人才,提出在本科生中成立"弘毅学堂"计算机小班,从人才培养定位、小班制培养模式、管理机制体制等方面进行大胆的改革创新尝试,提升学生的培养质量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4.
面对新形势下产业升级和全球化变革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我国高校的计算机专业教育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该文分析了当前高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借鉴德国应用科技大学(FH)的先进办学理念和经验,探讨如何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人才和构建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5.
如何在计算机教育中培育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新型人才是高职计算机专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只传授知识、技能的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从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支撑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相关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6.
吴俊君 《计算机教育》2014,(10):21-24,37
针对当前数字医疗软件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现代工程教育模式和协同创新理念的角度出发,提出具有"工程化"实践性的数字医疗软件人才协同培养框架。从基于协同创新的数字医疗软件人才培养平台建设、人才培养的协同创新主体机制与体制改革、人才培养的能力训练体系改革和人才协同培养的质量评价体系改革4个方面阐述改革思路和具体的实施方法,探索人才协同培养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7.
针对当前职业院校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在分析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提出职业院校计算机类技能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主要采用"两个课堂,一种学分评价两个对象"的培养模式,同时介绍该模式的具体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18.
如何构建多层次的计算机人才培养体系,既满足国内大学、研究机构对研究型人才的需求,又满足社会对复合型、高素质、创新型实践性人才的需求,是高校教育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结合上海交通大学在计算机人才培养方面的实践与成功经验,研究专业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法与途径,提出多层次计算机人才培养模式,为我国计算机人才的培养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在"互联网+"行动计划下,计算机对社会发展产生了前所未有的作用,如何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多样、多元软件产业人才是高等教育的重大课题。文章阐述"互联网+"背景下软件人才培养的学生工作应如何开展,并从理想信念教育、搭建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对学生进行"个性化"职业指导、整合多方资源等方面详细论述学生工作对学生成长的助力作用。  相似文献   

20.
针对目前计算机专业人才能力培养问题,分析当今社会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提出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的人才培养理念:以成果为导向(OBE),以开拓国际视野、厚植学生能力、提升国际竞争力为目标,构建计算机专业人才"学习研究能力—工程实践能力—交流合作能力—创新竞争能力"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新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