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冠状动脉小血管病变一直以来都是冠心病介入治疗领域的难点和热点问题。目前冠状动脉小血管病变的治疗方案主要为支架置入,但多项临床研究表明,无论是裸金属支架还是药物洗脱支架,置入后都可能引起一系列不良反应,并且术后需要较长时间的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近年来,随着对药物洗脱球囊不断深入研究,其应用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展,尤其是在冠状动脉小血管病变的治疗中表现出了优越性。本文从药物洗脱球囊作用机制、冠状动脉小血管病变特点及现有药物洗脱球囊治疗冠状动脉小血管病变的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一直是无保护左主干病变的标准治疗手段。随着药物洗脱支架的出现,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无保护左主干病变的治疗。比较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孰优孰劣,大量的研究已经证明应用药物洗脱支架治疗无保护左主干病变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药物洗脱支架介入治疗的适应证在进一步拓宽,介入治疗指南在不断更新,但就目前而言,无保护左主干病变的药物洗脱支架治疗由于其自身不足,尚不能完全替代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相似文献   

3.
正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出现支架内再狭窄(in-stent restenosis,ISR)已成为冠心病介入领域的一个难题。ISR首选治疗方式主要为药物洗脱球囊(drug-eluting balloon,DCB)和新一代药物洗脱支架(drug-eluting stent,DES),但两者均存在着各自的局限,且再次发生ISR的风险仍会很高。生物可吸收支架(bioresorbable scaff old,BRS)作为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领域的第四次变革,或许能给ISR患者带来崭新的治疗策略。本文将主要介绍ISR病变的治疗现状、BRS在ISR病变中的应用探索、腔内影像学技术指导BRS治疗ISR病变及未来展望。  相似文献   

4.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曾是左主干病变和多支血管病变首选治疗措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技术的进步和药物洗脱支架(DES)的应用明显地改善了复杂冠状动脉病变患者的临床结果,扩展了PCI的适应证范围.  相似文献   

5.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治疗冠心病的重要方法,冠状动脉内支架置入能够显著降低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术后的各种严重并发症,如血管再狭窄及急性血管闭塞[1].但介入性心脏病治疗中,冠心病慢性弥漫性长病变的治疗仍然困难重重,随着近年来药物洗脱支架技术的出现及使用,冠脉慢性弥漫性长病变的治疗可能会出现转机[2].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院应用金属裸支架及西罗英司(雷帕霉素)洗脱支架在冠心病弥漫性长病变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文摘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都可选择用于治疗多支血管冠状动脉病变;以往研究显示:多支血管冠状动脉病变实施CABG或PCI实施气囊血管成形术或金属裸支架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和生活质量均明显改善;但PCI应用药物洗脱支架或实施CABG后的疗效比较尚不清楚,现就心绞痛缓解与否、生活质量是否改善进行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7.
011 PCI应用药物洗脱支架与CABG术后生活质量改善的比较[Cohen DJ,van Hout B,Serruys PW,et al.N Engl J Med,2011,364(11):1016-1026(英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都可选择用于治疗多支血管冠状动脉病变;以往研究显示:多支血管冠状动脉病变实施CABG或PCI实施气囊血管成形术或金属裸支架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和生活质量均明显改  相似文献   

8.
冠状动脉支架内再狭窄严重影响冠心病支架置入患者预后,也是当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金属裸支架和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管理已经成为临床治疗的一种挑战。尸体解剖和血管内成像为支架内再狭窄的病理生理学研究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支架内再狭窄基本的治疗策略包括:球囊血管成形术、斑块切除术、血管内放疗、金属裸支架置入、药物涂层球囊、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取决于患者和病变特点,药物洗脱支架和药物涂层球囊的问世成为冠心病介入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技术突破的历史性转折点。现主要讨论支架内再狭窄的病理生理、危险因素及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9.
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是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一个难点。尽管药物洗脱支架的广泛使用提高了介入治疗分叉病变的疗效,但选择双支架还是单支架、单支架分支开口狭窄是否对吻后扩张、单支架分支血管术中及术后闭塞风险和支架内血栓问题仍值得研究。现就单支架治疗冠状动脉分叉病变分支血管是否对吻后扩张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一直被认为是治疗无保护左主干病变的金标准.近年来,由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技术及器械的迅速发展,特别是药物洗脱支架的广泛应用,使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由再狭窄导致的再次靶病变血运重建率明显降低,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无保护左主干病变研究以及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疗效对比研究越来越多,并且显示药物洗脱支架对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有良好的疗效,其安全性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相似,甚至在某些方面具有优势.现就近年来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无保护左主干病变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探讨在药物洗脱支架年代无保护左主干病变治疗策略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随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已成为临床诊治常规,药物洗脱支架(DES)的普遍应用,使冠心病患者冠脉血运得到可靠的重建治疗,但术后支架内再狭窄,及对左主干病变、分叉病变、小血管病变(<2.5 mm)、静脉桥血管病变及糖尿病患者术后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大量创新的治疗方式被不断引入心脏介入治疗中,相较于金属支架,植入血管后数年内可完全吸收的生物支架因促进内皮功能修复、血管重建及减少支架内晚期血栓形成等在治疗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中具有潜在的优势。现就生物可吸收支架(BRS)的生物学特性及在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治疗中的临床经验进行详细综述。BRS不推荐运用于分支血管近端直径2.5 mm和近、远端主支血管内径差异0.5 mm的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治疗。双支架策略治疗真性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时,BRS+BRS是否较BRS+药物洗脱支架带来更高心血管获益目前证据有限,备受关注的COBRA研究有望对此进行阐述。同时,考虑到BRS较药物洗脱支架存在更高的分支闭塞及支架内血栓形成风险,更强效的抗血小板治疗可能增加心血管获益。  相似文献   

13.
<正>作为第一个比较药物洗脱支架(drug eluting stents,DES)TAXUS支架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CABG)治疗三支病变和(或)无保护左主干病变的前瞻、多中心、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SYNTAX研究已经成为DES时代比较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和CABG治疗冠状动脉多支病变  相似文献   

14.
药物洗脱支架面临新的挑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冠心病介入治疗(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长期以来因绕着心脏介入医师,成为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医师关注的焦点。虽然药物洗脱支架大大降低了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减少PCI术后靶血管重建、主要心脏事件的发生,但最近的研究结果提示,与置入金属裸支架相比,置入药物洗脱支架增加晚期心肌梗死及死亡的发生。主要原因为晚期支架内血栓形成。在当今药物洗脱支架时代,是否所有的冠心病病人、是否所有冠状动脉病变类型都需要置入药物洗脱支架以及究竟什么病变、病人才能从药物洗脱支架中获益,将再次成为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5.
分叉病变始终是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一个难点,尽管药物洗脱支架减少了介入术后主支的再狭窄,但分支血管的术中急性闭塞风险和术后再狭窄和支架内血栓问题仍值得关注。现回顾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定义、分类和各种治疗方法,以期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非糖尿病冠心病患者,药物洗脱支架与金属裸支架对于治疗冠状动脉局限病变的8个月疗效.方法自身冠状动脉首次介入治疗病变(在线定量冠状动脉造影分析直径≥3.0 mm,长度≤15 mm)的非糖尿病患者入选本研究,148例患者分为药物洗脱支架组(n=81)和金属裸支架组(n=67),两组的基本临床特征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无显著差异.术前、术后和8个月随访时进行定量冠状动脉造影分析,并在住院期间,30天和8个月时观察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结果支架置入成功率均为100%.住院期间靶病变重复血管重建率,在药物洗脱支架组和金属裸支架组无显著性差异(1.2%和0%,P=0.36).在术后30天时两组均无支架内血栓形成.8个月随访时,定量冠状动脉造影分析显示,支架内最小管腔直径药物洗脱支架组明显大于金属裸支架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支架内远期管腔丢失、病变内远期管腔丢失、支架内狭窄直径、病变内狭窄直径药物洗脱支架组明显低于金属裸支架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0.001).两组支架内再狭窄率(8.64% vs 17.91%,P=0.09)和病变节段再狭窄率(11.11% vs 17.91%,P=0.24)均无显著性差异,但支架内再狭窄率比数比为0.8985(95%的可信区间0.7887;1.0237).结论药物洗脱支架对于治疗非糖尿病、自身冠状动脉局限病变患者安全有效,两组支架内再狭窄率虽无显著性差异,但药物洗脱支架有降低再狭窄率的趋势.  相似文献   

17.
药物洗脱支架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冠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探讨药物洗脱支架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急诊冠脉介入治疗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2002-11~2004-11在深圳市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77例AMI患者,均在起病12h内给予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按介入治疗时使用的支架不同分为两组: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组(38例)和普通支架组(39例)。结果所有77例病人PCI均获得成功。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组38支梗死相关血管的38处病变置入了38个支架;普通支架组39支梗死相关血管的39处病变置入了39个支架。两组病人的PCI后造影情况、临床情况差异无显著性。结论CypherTM雷帕霉素药物洗脱支架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血栓性病变是安全的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西罗莫司药物洗脱支架(SES,Cypher)治疗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56例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患者,接受主支血管西罗莫司药物洗脱支架和分支血管球囊扩张术,回顾性分析其结果。结果手术即刻成功率100%,临床随访6~8个月,46例患者心绞痛消失,9例心绞痛症状减轻,1例复发心绞痛再次血运重建治疗成功。结论西罗莫司药物洗脱支架治疗分叉病变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9.
<正>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已成为冠心病的主要治疗手段。借助生物医学工程技术,从最初的单纯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到裸金属支架(BMS)置入术再到药物洗脱支架(DES)置入术,再狭窄的发生率得到明显改善,但DES仍存在5%左右的再狭窄率。另外,诸如小血管病变、分叉病变等特殊冠脉病变的介入治疗也无一致且优效的处理手段,仍然困扰着广大  相似文献   

20.
011 PCI应用药物洗脱支架与CABG术后生活质量改善的比较[Cohen DJ,van Hout B,Serruys PW,et al.N Engl J Med,2011,364(11):1016-1026(英文)]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都可选择用于治疗多支血管冠状动脉病变;以往研究显示:多支血管冠状动脉病变实施CABG或PCI实施气囊血管成形术或金属裸支架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和生活质量均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