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桥式起重机主梁的承载挠度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桥式起重机主梁刚性的规定,在额定载荷下静态刚性要求:满载小车在跨中时,主梁由于起升载荷和小车自重引起的垂直挠度yc值:A1~A3级别yc≤S/700;A4~A6级yc≤S/800:A7级yc≤S/1000,(S为起重机跨度).以下是主梁挠度值的分析和计算.  相似文献   

2.
以63t+32/5t、30 m双梁门式起重机为研究对象,根据双梁门式起重机的结构特点及尺寸参数,利用ANSYS Workbench中DM建模,并进行有限元分析。在两小车位于主梁跨中和端部工况下,对整机进行静力学分析,得出相应的位移变形云图、等效应力云图。结果表明,该门式起重机结构的静强度、静刚度均满足起重机设计规范要求,且主梁跨中刚度还有较大优化空间,为后续主梁的优化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移动载荷法和移动质量法在求解挠度响应时的差异,利用移动载荷法和移动质量法分别建立龙门起重机主梁的动力学方程,通过有限元方法模拟主梁的动态响应,并与数值结果进行对比,验证动力学方程的正确性。在小车运行速度加快、吊载质量增大的情况下,通过两种方法求取主梁的最大挠度,并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对于龙门起重机而言,梁跨中的最大挠度并非发生在小车运动到跨中位置时,而是在跨中位置的前后;当小车运行速度加快、吊载质量增大时,通过两种方法得到的主梁最大挠度偏差很小。通过研究确认,在工程实际中,可以采用较为简单的移动载荷法分析起重机主梁的动态响应。  相似文献   

4.
主梁下挠 (静刚度 )是桥式起重机安全技术检验中的一项重要指标。主梁刚度的不足 ,会造成主梁承载后下挠过大 ,从而影响起重小车的使用性能 ,增大其运行阻力 ,使重载小车向跨端运行时爬坡或向跨中运行时溜车 ,引起制动定位不准确 ,而且恶化了主梁的受力状况 ,容易造成事故。桥式起重机的刚度检验需进行满负荷试车(GB/T 144 0 5 - 1993 通用桥式起重机 ) ,这对于小吨位桥式起重机而言 ,配重准备较容易 ;但是对于大吨位桥式起重机而言 ,配重工作很困难 ,有时甚至无法实现。为此 ,有必要在不满载试车的情况下 ,了解主梁的刚度状况。基于以…  相似文献   

5.
桥式起重机主梁静刚度是指满载小车(包括额定起重量和小车自重而不包括桥架自重。但美国桥式起重机设计规范把自重计算在内)作用在跨中时,主梁在垂直平面内引起的最大静挠度和跨度之比。此值是设计中主要控制指标之一。下面从几个方面来分析静刚  相似文献   

6.
以某门式起重机金属结构系统为例,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分析了其动态特性。通过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当起重小车位于主梁跨中和悬臂端时,整机金属结构系统对应的各阶模态振型均表现一致,其中,第四阶模态为整机结构在垂直方向的振动,当小车位于主梁跨中时,对应的固有频率值为3.033 Hz,即其动态性能满足国家标准的要求。分析结果为该起重机动态性能的优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1 前 言在桥式起重机安全技术检验中 ,主梁强度和刚度是最重要的 2项指标。主梁强度不足容易引起材料局部的屈服和疲劳破坏 ,产生裂纹等缺陷 ,缩短使用寿命 ,引发事故。主梁刚度不足 ,会造成主梁承载后下挠过大 ,从而影响起重小车的使用性能 ,增大其运行阻力 ,使重载小车向跨端运行时爬坡和向跨中运行时溜车 ,引起制动定位不准确 ,容易造成事故。桥式起重机的强度和刚度检验需进行满负荷试车 ,对于小吨位桥式起重机 ,配重准备较容易 ,但是对于大吨位桥式起重机 ,配重工作很困难 ,有时甚至无法实现。为此 ,有必要在不满载试车的情况下 ,了…  相似文献   

8.
答:主梁下挠变形对起重机有以下影响: 1)使起重机小车由跨中开往两端运行中,产生爬坡阻力,使电机过载。  相似文献   

9.
通辽铁路分局装卸运输中心的两台龙门起重机已使用近20年,其中一台10/20t×195m桁架式双梁龙门起重机的两主梁高低差最大已达185mm,使小车在运行中走偏、啃轨;另一台10t×225mL型龙门起重机的主梁在空载跨中下挠11mm,大车运行严重振动,小车运行走偏、啃轨。为此,这两台龙门起重机均已达必修极限。我中心于1997年引进了“九五”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项目———预应力张拉器修复改造起重机主梁技术,并派员参加了该技术学习培训班,掌握该项技术的原理及其实施要领,了解到该技术与以往的火焰矫正与单根钢筋张拉修复主梁方法的不同,…  相似文献   

10.
以某桁架式门式起重机金属结构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有限元法对其动态特性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得出如下结论:当起重小车位于门机主梁跨中和悬臂端时,整机金属结构系统对应的各阶模态振型均表现一致,其中,第六阶模态为结构在垂直方向的振动,当小车位于主梁跨中时,对应的固有频率值为3.372 Hz,即其动态性能满足国家标准的要求。分析结果为该起重机动态性能的优化设计奠定了基础,为其他同类结构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1.
对桥门式起重机的挠度载荷值进行计算时,存在额定条件下检测精度过低的问题,故研究基于PLC控制技术的桥门式起重机挠度自动化检测方法。对应桥门式起重机运行结构,按照主梁的自身质量和小车驱动情况,获取均布载荷值和集中受力值;基于PLC技术构建自动化检测模型,选择Q/E闭环监测模式,计算电机控制过程中的变频容量,对桥门式起重机的挠度进行自动化检测。实验结果表明:在跨内挠度检测过程中本方法最大误差值为0.10 mm;以P4测试点为起重机主梁中点,进行跨中挠度检测,本方法挠度检测误差可控制在0.12 mm范围内,说明本方法的检测精度更高。  相似文献   

12.
铸造起重机一般为四梁双小车结构,主要用于炼钢车间吊运铁水包和钢水包,且铁水包和钢水包的耳轴方向在整个流程中保持不变,翻包时只能平行主梁方向倾翻。但是,当铁水包和钢水包的耳轴方向需要旋转90°时,必须采用四梁双小车吊钩旋转铸造起重机。为解决这一问题,开发设计了双主梁单小车垂直主梁倾翻铸造起重机,其结构特点是主、副钩排列由传统的平行主梁改为垂直主梁,且主、副起升机构布置在同一小车上。用该机型替代四梁双小车吊钩旋转铸造起重机,既能满足工艺要求,又可节省设备和厂房投资。  相似文献   

13.
在桥式起重机的工作过程中,吊重载荷是通过小车机构作用在主梁上。在Ansys软件中对桥式起重机静力分析过程中的小车机构进行了3种不同方式的简化,分析了3种不同加载方式对桥式起重机主梁应力分布的影响,发现利用MPC技术建立接触单元比较适合桥式起重机主梁小车机构的简化。  相似文献   

14.
在桥式起重机的工作过程中,吊重载荷是通过小车机构作用在主梁上。在Ansys软件中对桥式起重机静力分析过程中的小车机构进行了3种不同方式的简化,分析了3种不同加载方式对桥式起重机主梁应力分布的影响,发现利用MPC技术建立接触单元比较适合桥式起重机主梁小车机构的简化。  相似文献   

15.
根据桥式起重机结构,建立了动力学系统模型,以小车在跨中吊重突然离地这一工况为例,用振型叠加法获得了系统动态特性的数值解,并以实例编程仿真,得到主梁跨中的动应力响应和动载系数,符合工程精度.  相似文献   

16.
通用龙门起重机和装卸桥的结构静刚度,是指移动载荷(额定起重量和小车自重)在主梁(或主桁架)跨中或悬臂端引起的垂直静挠度与跨度(或悬臂有效工作长度)的比值。 本文针对通用龙门起重机和装卸桥分析了小车在主梁上移动时产生最大坡度阻力时的位  相似文献   

17.
<正>承制某厂家一台工作级别A8的双梁桥式起重机,根据现场实际考察桥式起重机运行时满载工作时间较长,对起重机结构件的焊缝质量要求较高。经研究,该项目采用偏轨结构形式主梁箱体,小车轨道下口采用T形结构作为小车轨道承载单元。1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主梁箱体由主梁盖板、T形钢、主腹板、副腹板、下盖板、大筋板及角钢等组成。主梁盖板、T形钢焊接形成整体作为上盖板,T形钢上安装有小车轨道,作为承载单元。主腹板与T  相似文献   

18.
以32T门式起重机箱型主梁为研究对象,运用经典强度理论对主梁进行结构设计,并利用NX完成其三维实体建模,导入ABAQUS有限元软件中进行静力学分析,对小车满载运行至主梁跨中和悬臂端两种工况进行静强度和刚度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主梁截面的几何参数进行优化处理,并对其优化后的力学模型进行模态分析,提取其前6阶模态固有频率及振型,分析主梁工作中产生的振动情况,验证优化结果,研究成果可为起重机金属结构的设计和改进等提供良好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针对门式起重机金属结构在设计制造时存在的材料浪费以及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以50 t-30 m轨道式集装箱门式起重机为例,基于Ansys的参数化设计语言APDL平台对起重机金属结构进行参数化建模,针对满载小车位于主梁跨端最危险位置时的工况进行了有限元数值模拟,进一步利用Ansys的优化功能,定量对主梁截面参数进行优化,完成了主梁的减重设计。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优化结果较原设计方案最大等效应力增加5.52%,最大变形增加25%,质量减少12.4%,减重效果十分显著,为起重机金属结构和类似结构优化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在对国内外桥式起重机主梁结构现状调研分析及对GB/T 3811—2008《起重机设计规范》分析的基础上,针对国内桥式起重机主梁偏重、耗材多等缺点,通过优化主梁结构形式及几个主要设计参数的选取,例如主梁高跨比、静刚度控制指标等,达到桥式起重机主梁的轻量化设计,从而推动起重机向轻量化、节能型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