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对136例甲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称甲肝)患者进行了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称乙肝)标记物(HBVM)检测。检出HBVM阳性者24例(17.65%),其中抗-HBc阳性21例(15.4%),抗-HBs阳性8例(5.88%),HBsAg阳性8例(5.88%),抗-HBe阳性6例(4.41%),HBcAg和HBeAg阳性的各一例(0.74%)。动态观察恢复期HBVM阴转8例(33.33%);2例HBsAg阴转病例中,一例产生抗-HBs。病毒复制指标:HBeAg和HBcAg各一例阳性均全部阴转,说明在甲肝病毒(HAV)感染时,乙肝病毒(HBV)复制受抑制。此外,不论HBVM阴性或阳性,对肝功能恢复均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 乙肝) 病毒携带孕妇胎儿宫内感染率和乳汁中乙肝病毒( H B V) 阳性率的相关性,分析研究乙肝血清学指标阳性产妇是否适于哺乳。方法:对52 例乙肝血清学指标阳性的产妇,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斑点杂交法分别检测脐血和初乳中的 H B V 标志物( H B V M) 以及 H B V 脱氧核糖核酸( H B V D N A) ,并对比分析。结果:孕妇 H B V 阳性与相应的脐血和初乳中的 H B V M 阳性率以及 H B V D N A 的检出率呈高度的一致性( P > 005) 。52 例 H B V M 阳性的孕妇中,脐血和初乳中 H B V D N A 的检出率均以乙肝表面抗原( H Bs Ag) 、乙肝e 抗原( H Be Ag) 及乙肝核心抗体( Anti H Bc)3 项阳性者最高(8571 % 和9286 % ) , H Bs Ag 、 H Be Ag 双项阳性者次之(80 % ) , H Bs Ag 单项阳性者最低(20 % ) 。结论: H B V 宫内传播以及初乳排毒率与母亲的 H Bs Ag 和 H Be Ag 状态密切相关。直接检测初乳中 H B V D N A 为指导哺乳的最可靠方法。血中 H Bs Ag 、 H Be Ag 和 Anti H Bc3 项阳性以及 H Bs  相似文献   

3.
1960份血清HBV标志物检测结果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HBV在不同性别、年龄、职业中感染情况及疫苗效果。方法:用ELISA法对某矿1960份血清进行五项HBVM检测。结果:HBsAg、HBVM、抗-HBs,疫苗接种后抗-HBS阳性率分别为11.43%,17.39%,8.68%,29.98%。HBVM阳性率与性别、年龄、职业无关。上述抗-HBs阳性率均与性别无关,而在年龄、职业组内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该区为乙肝高发病区;抗-HBs产生与年龄大小呈负相关;从事饮食业人员中抗-HBs阳性率低,疫苗接种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乙肝患者HBV M与HBV DNA检测结果对比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研究乙肝病毒血清学标志物(HBV M)与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 DNA)之间关系。方法 对1479例肝炎患者同时检测HBV M与HBV DNA,HBV M检测用ELISA法,HBV DNA检测用PCR法。根据不同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HBV M检测结果分为5组,每组均有不同比例HBV DNA检出率,尤其在乙肝中和抗体(HBsAb)阳性组及HBV M全阴组中,HBV DNA阳性率分  相似文献   

5.
曹建华 《自贡医药》1995,17(1):38-39
对1434名职工血清HBsAg检测结果。160名HBsAg为阳性,阳性率11.16%。与我国人群中HBsAg携带率基本一致。对HBsAg阳性者进一步检测两对半和肝功能,其中14例(8.75%)肝功能异常,分别为HBsAg、HBeAg、HBcAb阳性组7例(20.00%);HBsAg、HBeAb阳性组4例(10.53%);HBsAg、HBeAb、HBcAb阳性组3例(3.57%)。HBsAg、HBe  相似文献   

6.
肝切除术对原发性肝癌患者乙型肝炎病毒活动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病人的乙肝病毒活动状态和肝切除术对乙肝病毒活动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近期我院资料完整的30例经病理证实的肝癌肝切除患者,手术前后分别检测乙肝血清标志物及HVB DNA。结果 术前、术后乙肝血清标志物总阳性率(总感染率)均为100%,以表现为“小三阳”(即HBsAg、HBeAb、HBcAb3项阳性)者为主,分别点71.3%和62.5%。HBV DNA、HBeAg等病毒复制指标手术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及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646例似肝火患者血清乙肝病毒标志物(HBV-M)-乙肝二对半及乙肝病毒DNA(HBV-DNA)的分析结果。用ELISA法检出HBsAg(+),HBeAg(+)及HBeAg(+)HBcAb(+)这两种模式HBV-DNA(+)检出率分别高达95.6%(44/46)及91.1%(123/135),在虽然有HBsAg(+)出现,无(或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PCR与ELISA法在检测乙肝病毒标志物中的差异。方法:用PCR和ELISA法对803例疑似乙肝者做了HBVDNA和乙肝五项指标检查,并进行比较。结果:在HBsAg(+)的736例中HBVDNA阳性率58.77%。HBeAg(+)的353例中HBDNA阳性率为96.3%。HBeAg(-)的408例中HBVDNA阳性率为23.0%。HBsAg和HBeAg均(-)的25例中HBVDNA阳性率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220例疑似肝炎患者进行了HBV-DNA和HBVM检测,并与20例健康人作对照。结果HBsAg、HBeAg及HBcAb均阳性72例中,HBV-DNA阳性者有69例(95.8%);25例HBeAg阴性、HBeAb阳性9例单纯HB阳性,6例HBsAb一及108例HBVM均阴性中HBV-DNA阳性阳性率分别为52.0%、66.7%、33.3%和25.0%,结果还表明,两各方法不可替代。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单项HBsAg阳性的长期意义。方法:选择两年内未经药物治疗及HBV疫苗接种的原单项HBsAg阳性者血清,分别用ELISA法或PCR法检测HBVM或HBV-DNA。结果:检出五项HBVM,12组HBVM组合类型,68例HBV-DNA。HBV-DNA总阳性率为49.27%。结论:部分单项HBsAg阳性可能转化为慢性乙肝。单项HBsAg不能简单解释为无症状携带者。PCR法较ELISA法更敏感、准确地反映HBV在体内的复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乙型肝炎(乙肝)在农村、城镇学生中的发病情况及获得免疫效果,为制定下一步的治疗和预防免疫提供参考.方法 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乙肝两对半,即表面抗原(HBsAg)、表面抗体(HBsAb)、e抗原(HBeAg)、e抗体(HBeAb)、核心抗体(HBcAb).结果 农村学生表面抗原(HBsAg)的感染率5.14%明显高于城镇学生3.71%,而保护性抗体(HBsAb)40.12%明显低于城镇学生65.46%.结论 农村地区学生乙肝病毒高感染率,获得保护性抗体的较少,而城镇学生获得保护性抗体的较多,乙型肝炎的感染率较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绵阳市农村居民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HBsAg和乙肝表面抗体(HBsAb)双阴分布的现况,为制定农村乙肝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取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163 797名农村居民作为调查对象,对其进行一对一问卷调查,并采取血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分离出的血清进行HBsAg和HBsAb检测,分析其表达分布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调查对象HBsAg总阳性率为6.57%〔95%可信区间(CI):6.45%~6.69%〕,双阴率为40.32%(95%CI:40.36%~40.84%)。男性HBsAg阳性率(7.74%)高于女性(5.73%),双阴率(39.93%)低于女性(40.61%);56~65岁人群HBsAg阳性率(7.36%)最高,86~96岁人群双阴率(47.61%)最高;已婚人群HBsAg阳性率(6.63%)高于未婚人群(5.54%)和离异/丧偶人群(6.11%),离异/丧偶人群的双阴率(43.04%)最高;涪城区HBsAg阳性率(9.23%)高于江油市(5.38%)和安县(5.77%),安县双阴率(55.24%)最高;有乙肝家族史人群的HBsAg阳性率(21.01%)高于无乙肝家族史人群(6.41%),双阴率(30.10%)低于后者(40.60%);有乙肝疫苗接种史人群的HBsAg阳性率(3.78%)和双阴率(37.91%)均低于无乙肝疫苗接种史人群(分别为7.30%和40.92%);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绵阳市农村居民HBsAg阳性率和双阴率均较高,高龄、未接种乙肝疫苗者应重点防控。  相似文献   

13.
大学新生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的检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了解大学新生HBV的感染情况。方法 :用EIA法检测HBV血清学标志物。结果 :HBsAg阳性率为5 81% ,HBsAg阳性组的HBV标志物模式有 6种 ,并以“小三阳”和“大三阳”模式为主。HBsAg携带在性别间有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为预防和控制HBV在高校内传染 ,应加强在新生中HBVM的检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我市门诊人群乙肝病毒感染模式及HBsAg携带率.方法 应用化学发光法检测乙肝五项血清标志物.结果 门诊送检血液标本乙肝五项指标结果模式:全阴模式占15.91%;单抗-HBs:35.40%;HBsAg+抗-HBc模式:5.06%;“大三阳”:7.59%;“小三阳”:19.30%;HBsAg+抗-HBs+抗-Hbe+抗-HBc模式:2.70%;五项全阳模式:0.03%.结论 医技科室人员应加强血源性传播疾病防范意识,预防职业暴露.  相似文献   

15.
谷茂林 《医学理论与实践》2005,18(12):1394-1396
目的:探讨HDVM阴性慢性肝炎患者血清HBV-DNA及组织中HBsAg、HBcAg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4例原因不明的慢性肝炎患者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HBV-M(HBsAG、抗HBS、HBcAg、抗HBc、抗HBc),抗HAV-IGM,抗HCV-IgMI、gG,抗HDV-IgMI、GG,抗HEV-IGMI、GG,抗EBV-IGM,抗CMV-IgM,抗TTV-IgM: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技术对患者进行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基因(HBVDNA)定量检测;应用免疫组化法,通过肝组织活检测定患者肝组织中HBsAg、HBcAg的表达情况。结果:24例HBVM阴性肝病患者中,6例可检测到HBV-DNA,其中5例肝组织中HBsAG、HBcAg同时阳性,1例HBsAg(+)、HBcAg(-);18例血清HBV-DNA阴性患者中用肝组织活检者3例,其中1例肝组织中HBsAg、HBcAg同时阳性。结论:HBVM阴性不能排除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应结合血清HBV-DNA测定及肝组织中HBcAg、HBcAg的检测,以防漏诊、误诊。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及抗体同时阳性患者的临床流行病特点。方法 应用ELISA方法对乙型肝炎感染者HBV标志物进行初筛后 ,对乙肝表面抗原及抗体同时阳性患者 ,应用MEIA定量法确证检测HBsAg、抗 HBs、HBeAg、抗 HBe ,应用PCR方法定量检测HBV DNA ,并对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综合分析。 结果及结论 ①HBsAg与抗 HBs同时阳性的检出率 2 91% ,检出率最高为重型肝炎 7 4 1% ,其次依次为慢性肝炎 4 90 %、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 2 6 %、肝硬化 1 98%、急性肝炎 0。②无症状感染者、急性肝炎和肝硬变三者合并后的检出率与慢性肝炎、重型肝炎组比较 ,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 0 5 )。③HBsAg高滴度组HBV DNA量及阳性率明显高于低滴度组 ,差异具有显著性 (P <0 0 5 )。④抗 HBs值与HBV DNA量间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我国研制的乙型肝炎基因重组疫苗近期免疫效果观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Liu H  Ma J  Meng Z  Zhang Y  Han C  Zhang Y  Zhao H  Liu Y  Xing Z  Chen J  Jia Z  Xia G  Cao H  Liu C  Li Z 《中华医学杂志》2002,82(1):43-46
目的 考察新生儿接种国产乙型肝炎(乙肝)中仓鼠卵巢细胞(CHO)表达的基因重组疫苗的近期免疫效果。方法 1997年1月1日至1999年8月31日,在河北省正定县选择7个乡,对2969名新生儿按现生后24h及1、6个月免疫程序接种3剂乙肝CHO疫苗,每剂10μg。每季度对新生儿的乙肝疫苗接种情况进行调查核实。2000年4月对完成全程免疫的观察对象采集血清,检测HBsAg、抗-HBs和抗-HBc三项乙肝病毒标志。结果 新生儿乙肝疫苗全程接种率为93.74%(2783/2969),第1剂在出生24h内接种的及时接种率为95.42%(2833/2969)。2000年4月采血率为68.4%(1906/2783)。新生儿乙肝CHO疫苗全程免疫后第1年内抗-HBs阳性率[样本值/阴性对照值(S/N)≥2.1]为98.25%,有效抗-HBs阳性率(S/N≥10.0)为94.26%,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为77.64;其后抗体水平随时间延长逐渐降低,第3年时抗-HBs阳性率为92.31%,有效抗-HBs阳转率为68.96%,GMT为22.86,3年中HBsAg阳性率均小于1%,抗-HBc阳性率和HBV感染率在1%-3%之间,未见随年限延长而增加的趋势。结论 国产乙肝CHO疫苗的免疫原性和近期保护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三峡库区兴山县乙肝疫苗免疫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兴山县儿童乙型肝炎(乙肝)疫苗接种率及免疫效果。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3~20岁2269人采集血液样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样本的HBsAg和HBsAb。结果人群HBsAb阳性率为75.58%,HBsAg阳性率为0.84%。3~6岁组HBsAb阳性率为89.59%,HBsAg阳性率为0.41%。7~14岁组HBsAb阳性率为84.07%,HBsAg阳性率为0.57%。15~20岁组HBsAb阳性率23.90%,HB-sAg阳性率2.44%。结论接种乙肝疫苗可获较持久的免疫力,是预防乙型肝炎的最有效手段。兴山县实施乙肝疫苗免疫策略在控制乙肝流行,降低HBsAg阳性率方面取得了较好成绩。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绵阳市育龄期妇女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与表面抗体(HBsAb)的双阴分布现况,为制定育龄期妇女乙肝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抽取绵阳市62 551名15~49 岁妇女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其血标本,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血清中HBsAg和HBsAb进行检测,HBsAg和HBsAb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判定为易感。结果 共62 035名育龄期妇女纳入分析,检测出HBV易感者共28 460名,双阴率为45.88%;15~20岁组HBV表面抗原抗体的双阴性最低;汉族HBV表面抗原抗体的双阴性高于其他民族;农村人口HBV表面抗原抗体的双阴性高于城市人口;丧偶/离异HBV表面抗原抗体的双阴性最高,已婚HBV表面抗原抗体的双阴性最低;农民HBV表面抗原抗体的双阴性最高,医务人员HBV表面抗原抗体的双阴性最低;有乙肝家族史育龄期妇女易感性低于无乙肝家族史者;有乙肝接种史者易感性低于无乙肝接种史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05)。结论 绵阳市育龄期妇女HBV表面抗原抗体的双阴性较高,应加强对其HBV 易感性的监测和接种乙肝疫苗,以减少乙肝母婴传播的概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保山市聋哑学校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病毒(HBV)感染状况,为聋哑学校乙肝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在校的90名师生采集静脉血,用ELISA方法检测HBV5项血清学指标。结果 90名调查对象中,聋哑学生68人,教师22人,均无乙肝疫苗免疫史,全校HBsAb阳性率仅为23.3%。HBsAg阳性聋哑学生4人,阳性率为5.9%;HBsAg阳性教师1人,阳性率为4.5%。聋哑学生及本校教师分别有83.8%、31.8%为乙肝易感人群。聋哑学生与同年龄自然人群、本市正常学生HBsAg阳性率相近(P>0.05),HBsAb阳性率及HBV感染率均低于本校教师及自然人群(P<0.05)。结论聋哑学生感染HBV机会较自然人群小,但是聋哑学生面临HBV感染的潜在威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