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周晓薇  王静  顾镍  郑永华 《食品科学》2010,31(21):427-430
病原微生物引起的腐烂是造成果蔬采后损失的主要原因,由此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植物精油是植物体内的次生代谢产物,化学组成较为复杂,因其具有抑菌和保持果蔬品质等多方面的作用,引起了食品研究人员的极大兴趣。近年来,植物精油在果蔬保鲜上的应用已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就植物精油的抑菌活性、对果蔬防腐保鲜的作用及其机理等方面进行综述及分析,以期为高效、安全的食品天然防腐保鲜剂的开发和植物精油在果蔬保鲜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精油是一类植物源的次生代谢产物,是萃取于植物的叶、花、根、茎或果实等不同组织部位的具有挥发性油状液体的芳香类物质,因其具有广谱的抑菌活性,在果蔬贮藏保鲜中得到广泛应用。该文综述了植物精油对果蔬中霉菌的抑菌效果及其抑菌机理,简要分析了精油采前喷洒法、精油浸渍法、精油熏蒸处理、精油微胶囊包埋法、精油复合涂膜和精油保鲜纸等多种用于果蔬保鲜的处理方法及作用效果,最后对植物精油的发展前景作出展望,为植物精油在果蔬保鲜中的研究和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精油是一种植物源的次生代谢产物,因其具有广谱抑菌性、抗氧化活性和天然安全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果蔬保鲜中。本文对植物精油的保鲜机理进行简介,对其应用领域及保鲜效果评价方面进行详细介绍,最后对植物精油的市场前景和研究趋势做出展望,为植物精油在果蔬保鲜中的研究和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植物精油对果蔬采后病原微生物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在果蔬防腐保鲜上的应用已成为研究热点。本文主要介绍了易引起甜樱桃果实采后腐烂的链核盘菌(Monilinia sp.)、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根霉菌(Rhizopus sp.)、炭疽菌(Colletotrichum sp.)和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以及植物精油对上述病原菌的抑菌效果,以期为植物精油在甜樱桃果实防腐保鲜上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鲜切果蔬由于具有营养、新鲜、方便等优点,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喜爱。鲜切果蔬中致病菌和致腐菌是影响鲜切果蔬品质的重要因素,植物精油作为天然来源的抑菌物质,对鲜切果蔬产品具有防腐保鲜、维持品质等作用。本文介绍了植物精油的抑菌活性及作用机理,并综述植物精油对鲜切果蔬产品防腐、品质控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同时对其在鲜切果蔬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为植物精油保鲜剂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柑橘属植物果皮精油主要由单萜化合物、倍半萜化合物及含氧衍生物构成。柑橘属植物果皮精油不仅安全、风味较好,还具有广谱抑菌性能,因而可以作为化学杀菌剂的天然替代物。柑橘属植物果皮精油抑菌效果同其萜烯类物质的含氧衍生物有密切关系。精油通过破坏细菌和真菌的细胞结构、影响代谢途径等方式起到抑菌效果。柑橘属植物果皮精油可广泛应用于食品保藏、果蔬真菌病害防治等方面,可采用直接添加、熏蒸或与其他抑菌手段协同使用等方法使其达到抑菌效果。综述了柑橘属植物果皮精油抑菌效果、抑菌机理以及应用等方面,为其在食品中的进一步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桉叶精油对水产品中4种微生物的体外抑菌活性及其抑菌机理。通过滤纸片法和倍比稀释法分别测定抑菌圈直径(DIZ)和最低抑菌浓度(MIC),分析植物精油(桉叶精油、薄荷精油、茶树精油、丁香精油)对水产品中4种常见微生物(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腐败希瓦氏菌和副溶血性弧菌)的抑菌效果;进一步以腐败希瓦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研究对象,通过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电导率、核酸含量、细胞内ATP含量分析植物精油的抑菌机理。结果表明,桉叶精油对大肠杆菌、腐败希瓦氏菌、副溶血性弧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33.33、27.87、38.88、39.61 mm,对大肠杆菌、腐败希瓦氏菌、副溶血性弧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值分别为1.00、1.25、0.75、0.63 μL/mL,在4种植物精油中显示出最强的抗菌活性。桉叶精油改变了腐败希瓦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细胞形态和超微结构,加了细胞膜的通透性,破坏了细胞膜的完整性,造成细胞内容物的泄露及细胞生理功能紊乱,从而导致细菌的死亡。本实验将为桉叶精油作为一种天然抑菌物质应用于水产品行业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我国是世界果蔬产销大国之一。果品蔬菜在满足人们需求的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贮藏问题。作为一种天然植物源保鲜剂,精油类果蔬防腐保鲜剂的研发与应用广受关注。植物精油多提取于香辛料及中草药植物的花、叶、茎、根或果实,具有显著的抑菌效果,因而被广泛用于果蔬采后病害的防控。目前,精油及其抑菌成分在国内果蔬采后贮藏的应用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较之国外的研究还相对落后。该文依据国外内最新的研究动态,通过综述精油的植物源种类、应用现状趋势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果蔬采后病原微生物的抑杀和生理性病害的防控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9.
植物精油具有较强的抑菌和抗氧化作用,已成为替代抗生素使用的新型饲料添加剂,在饲料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试验研究了百里香酚、香芹酚、丁香酚、香兰素、肉桂醛及桉叶油等6种常见的植物精油对大肠杆菌、肠炎沙门氏菌、鼠伤寒沙门氏菌及产气荚膜梭菌的抑菌效果,测定了它们对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的清除率,并利用铁氰化钾法分析了6种植物精油还原力的大小,然后选择抑菌及抗氧化能力综合效果较好的2种植物精油进行复合,研究复合精油的抑菌和抗氧化效果。结果表明,百里香酚和肉桂醛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和自由基清除能力,且最佳复配比例是1:1。  相似文献   

10.
以新疆小白杏为实验材料,研究新疆小白杏杏干在储藏期间微生物含量变化,通过分离、纯化从杏干上得到3株优势霉菌,形态观察初步鉴定为根霉菌、链格孢菌和青霉菌。选取9种植物精油对杏干上的混合菌进行抑菌实验,根据抑菌率筛选出3种抑菌活性较强的精油,并通过测定抑菌圈直径和最低抑菌浓度(MIC)进一步研究这3种精油对杏干上优势霉菌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9种植物精油对杏干上微生物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肉桂精油、月桂精油和茴香精油具有较强的抑菌性,且异味较小,对3种优势霉菌也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抑菌活性显著优于卡那霉素,抑菌效果依次为:肉桂精油月桂精油茴香精油,肉桂精油可以作为天然保鲜剂用于杏干制品,达到抑菌和延长货架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的食品安全形势仍然非常严峻,寻找安全高效的天然食品贮藏保鲜剂已成为果蔬加工行业的重要研究课题。目前已有很多研究表明低聚糖对植物致病菌和病原微生物的生长具有很好的抑制效果。低聚糖作为食品保鲜剂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和应用前景,已经逐渐成为食品行业新的研究热点。本文就目前国内外不同来源的低聚糖抗菌效果和抗菌机理研究进行阐述,重点介绍其在食品保鲜中的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拮抗菌具有天然、生态友好、安全高效等优点,其在果蔬保鲜上的研发和应用一直是研究者们关注的焦点。拮抗菌可降低果蔬采后腐烂损失,已经开发为各种新型生物防治菌剂用于各行各业。本文对近年来果蔬保鲜中拮抗菌的作用机制、筛选方法及其研发情况进行了综述,归纳了拮抗菌在不同水果和蔬菜病害控制中的应用研究,同时分析了目前拮抗菌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清洗是鲜切果蔬加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清洗不仅可以减少微生物数量,还可以去除果蔬经切分后流出的组织汁液,减缓褐变反应,降低营养成分损失,提高食用品质。本文综述了物理清洗、化学清洗和生物清洗技术通过物理或化学作用破坏微生物细胞壁、细胞膜和DNA等而导致其死亡的杀菌机理及其对鲜切果蔬中PPO和POD等褐变相关酶活的抑制作用以及这些技术对鲜切果蔬中VC、叶绿素和固形物含量等营养物质的维持效果,同时还归纳了适合不同种类鲜切果蔬的清洗技术条件,提出了鲜切果蔬清洗技术的研究方向,以期为今后研究不同清洗技术对鲜切果蔬微生物与品质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色泽是果蔬采后主要的感官品质之一,它是消费者判断果蔬成熟度、新鲜度、商品可接受度及营养价值的重要参数。决定果蔬采后色泽的主要色素有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花色苷,它们的代谢使果蔬呈现红、橙、黄、绿、蓝、紫等多种颜色。果蔬采后常发生的褪绿、褐变、黄化和白化等转色现象,也与果蔬色素代谢过程密切相关。研究果蔬采后色素代谢及其调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物理因子、化学因子和生物技术等在调控果蔬采后色素代谢方面的作用和机理,旨在为采后果蔬色泽的有效调控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果蔬是日常膳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生物活性物质等对人体健康起重要作用的成分。多糖是生物活性物质中重要的一种,具有抗肿瘤、抗氧化、抗衰老、抗凝血、降血糖、降血脂等多种保健作用。作为一种天然活性物质,果蔬多糖较突出的优点是来源广泛、无毒副作用。我国果蔬资源丰富,对果蔬多糖的研发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本文介绍了果蔬多糖的分类,列举了常见果蔬多糖的组成结构,阐明了果蔬多糖的生物活性作用机理及其研究进展,综述了果蔬多糖的提取纯化技术的应用现状,分析了果蔬多糖提取纯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并结合实际展望了果蔬多糖的发展与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二氧化氯(ClO2)气体是国际上公认的安全、无毒绿色消毒剂,其具有杀菌性强、扩散性和穿透性好、不发生氯的替代反应、无毒副作用等优点,已在农业、食品、医药等领域应用广泛。近年来,ClO2在果蔬保鲜领域得到很好的应用,成为研究热点。本文论述了ClO2气体对采后果蔬中乙烯和呼吸、膜脂、苯丙烷类、能量等生理代谢及果蔬失水软化、外观和营养等贮藏品质方面的影响,并讨论了ClO2气体对果蔬致病、致腐微生物的杀菌机理及其杀菌效果,同时分析了ClO2气体在果蔬保鲜中的应用限制,最后,根据目前的应用研究现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并对其未来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旨在为拓宽ClO2气体在果蔬保鲜领域的广泛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由于电生功能水具有广谱杀菌性、效率高、经济、安全、环保等诸多优点,近几年,在抑制或杀灭微生物活性方面受到了人们的普遍关注。目前,强酸性电生功能水的应用已较广泛,也有一些微酸性及中性电生功能水应用于农业、食品领域的报道。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电生功能水与其他多种处理手段的结合,电生功能水杀菌成分与机理,电生功能水的杀菌条件等问题也被不断探究。本文论述电生功能水杀菌、灭活病毒、毒素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指出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8.
壳寡糖控制果蔬采后病害及诱导抗病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壳寡糖(oligochitosan,OCH)是一类由N-乙酰氨基葡萄糖或氨基葡萄糖通过β-1,4-糖苷键连接起来的低聚合度水溶性的氨基葡聚糖,在农业、食品、医药等领域具有广泛用途。本文综述了OCH对果蔬采后病原菌生长的抑制活性,以及OCH相对分子质量和使用浓度对其抑菌活性的影响。进一步综述了OCH对采后病害的控制作用,对果蔬诱导抗病性、活性氧代谢和抗病相关酶活性的影响。OCH是一种对环境友好的、生物源采后病害诱导剂。OCH及其复配处理在果蔬采后病害防治方面将具有重要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Citrus EOs is an economic, eco-friendly and natural alternatives to chemical preservatives and other synthetic antioxidants, such as sodium nitrites, nitrates or benzoates, commonly utilized in food preservation. Citrus based EOs is obtained mainly from the peels of citrus fruits which are largely discarded as wastes and cause environmental problems. The extraction of citrus oils from the waste peels not only saves environment but can be used in various applications including food preservation. The present article presents elaborated viewpoints on the nature and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different EOs present in main citrus varieties widely grown across the globe; extraction, characterization and authentication techniques/methods of the citrus EOs; and reviews the recent advances in the application of citrus EOs for the preservation of fruits, vegetables, meat, fish and processed food stuffs. The probable reaction mechanism of the EOs based thin films formation with biodegradable polymers is presented. Other formulation, viz., EOs microencapsulation incorporating biodegradable polymers, nanoemulsion coatings, spray applications and antibacterial action mechanism of the active compounds present in the EOs have been elaborated. Extensive research is required on overcoming the challenges regarding allergies and obtaining safer dosage limits. Shift towards greener technologies indicate optimistic future towards safer utilization of citrus based EOs in food preservation.  相似文献   

20.
水果蔬菜中常见植物生长调节剂分析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郝杰  冯楠  姜洁  路勇 《食品科学》2015,36(21):303-309
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一类广泛应用于现代农业生产的化学物质,能够调节果蔬生长,使之达到增产、丰收等目的,是农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近年来,由于超量、超范围滥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而造成的食品安全问题时有发生,其安全性及残留问题也引起了广泛关注。相关的研究也不断增多,检测手段层出不穷。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对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检测的主要分析技术、优缺点及其应用。分别介绍了前处理方法和多种仪器分析方法。并对国内外植物生长调节剂的限量法规进行了简要对比,为相关限量法规及检测标准的制定和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