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干线绿波协调控制是解决城市道路交通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基于交叉口的调查数据,提出适用于不同层次、不同特点的交叉口相位相序结构,建立相位差协调策略算法.利用相序的调整设计交叉口的配时优化方案,来实现干线道路双向绿波协调控制,最后进行了实际案例分析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基于相位相序调整优化的控制策略,提高了干线的通行效率,减少了行车延误.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5,(14)
本文旨在研究城市交通干线相交情况下,对两条相交干线同时进行协调控制的方法。通过对两条相交干线交通流运行特性进行分析,提出了相交干线联动协调控制方法,该方法以干线排队延误最小和停车率最小为指标建立相位差优化模型。以北京市某相交主干线为例,运用文中提出的协调控制方法,对相交的两条交通干线同时进行协调控制优化,设计应用于实例的协调控制方案。通过运用Synchro仿真软件,对方案实施前后的交通运行情况进行对比分析,数据表明,与现状配时方案相比,采用联动协调控制方案后,两条干线的平均延误比现状减少了10.21%,平均停车次数比现状减少了8.40%。仿真结果表明联动协调控制方法适用于两条相交干线都需要实施协调控制的情况,能够有效地协调相交干线上的交叉口配时,降低车辆在交叉口的延误,提高通行效率。  相似文献   

3.
在干线交通各交叉口的周期时长和绿信比等参数已经确定的情况下,基于相位相序进行双向绿波协调控制策略的优化.通过分析上下行方向所在相位的绿灯启亮时刻之间的关系并建立其与绿灯时间的模型,针对具有重叠的协调相位及其特定的取值区间进行相位相序的优化,并将干线左转车流与支路车流提供通行权的非协调相位纳入干线协调中以形成更为合理的组合方案来实现绿波带宽的最大化.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提高绿灯时间利用效率,提高交叉口通行效率.  相似文献   

4.
针对城市交叉口信号配时多目标优化的求解效率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改进NSGA-Ⅱ的城市交叉口信号配时优化方案。该方法采纳车辆延误、停车次数、通行能力3个评价指标设计了多目标信号配时优化模型,并提出了改进的NSGA-Ⅱ(NSGA-Ⅱ-DE)对配时模型进行求解。NSGA-Ⅱ-DE采用DE/Rand/1的全局变异策略对NSGA-Ⅱ算法选择策略进行改进,并设计了种群动态更新算法,提高了算法的收敛速度和求解精度。结果表明改进算法获得了较好的Pareto最优解,通过典型交叉口仿真验证,相对于NSGA-Ⅱ算法,NSGA-Ⅱ-DE方法设计配时方案平均车辆延误优化提升13.42%,排队长度优化提升16.73%,平均停车次数优化提升15.50%,能够实现城市交叉口的最优化控制。  相似文献   

5.
次要车流的左转和直行对交叉口车辆运行影响较大,特别是主路交通流量较大时尤为明显,通过次要道路车流远引的方式可以减少交叉口车辆冲突,有利于提高交叉口运行效率。分析了平面交叉口次路远引适用条件与车流组织方法,以延误最小为目标,构建了远引回转车流掉头位置、远引车辆掉头排队车道长度、远引掉头处开口长度与宽度等关键几何参数计算模型,提出了次路远引交叉口延误和通行能力等计算方法。结合实例验证了上述方法的可行性,仿真显示,在一定条件下平面交叉口次路远引可有效减少信号相位数和车辆平均延误,表明了平面交叉口次路远引的交通组织方法对优化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安徽建筑》2019,(7):134-135
通过对宿州市二徐路南段三个连续的交叉口进行实地调查,交通"红波带"现象尤为明显,一路红灯干扰着城市道路的顺畅通行。为了保证二徐路主要路线的畅通,利用绿波带控制模式协调控制干线交通。综合考虑优化前的实际交通量、信号灯控制方案以及相序相位的设置情况,运用VISSIM微观仿真软件对优化前后的机动车延误时间以及路段排队长度进行对比评价,优化后的车辆延误时间自南至北降低了30. 1%,自北至南降低了28. 1%,平均排队长度缩短42.3%,最大排队长度缩短38.1%。证实干道绿波控制方案可有效的节约行程时间,缓解城市道路的交通拥堵状况。  相似文献   

7.
相位相序的优化与交叉口设计有很大的关联性.很多信号控制交叉口优化主要是从交叉口的几何条件、最佳信号周期等因素来考虑,而忽略了相位相序这一重要的影响因素,导致很多交叉口存在交通安全隐患.从交叉口与相位相序优化的关系人手,系统地优化分析道路交叉口,合理安排相位.实践证明,该方法可以减少交通安全隐患,同时为道路交叉口优化提供根据.  相似文献   

8.
目前交叉口普遍采用四相位信号控制,信号周期较长,车流冲突较大,往往成为制约路网交通的因素。涡轮式交叉口设计方法,引导左转车流与直行车流合流,缩短信号控制为两相位,从而提高交叉口运行效率,减少车辆延误。通过对涡轮式交叉口的特点、适用性分析,并以某交叉口为例,对比涡轮式交叉口和普通交叉口运行结果,验证涡轮式交叉口降低车辆延误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针对下游停靠站公交溢出情况,研究考虑下游停靠站影响下的交叉口公交优先信号配时优化方法,以南京市江东北路—清凉门大街交叉口为例,建立公交信号优先模型,调整交叉口公交优先所在相位的绿灯时间,给予公交优先通行权,不仅能够降低公交车辆上的乘客总延误,还可以降低交叉口社会车辆的乘客总延误,保障了公交车辆的准点率和通行效率,提高公交出行的选择率。  相似文献   

10.
在城市道路中,过街行人对车流运行有着很大影响。研究新交通法规实施下行人对交叉口车辆运行的影响,基于韦伯斯特信号配时方法考虑人车交互的两相位信号控制交叉口配时优化模型。模型以车流量、行人流量、车辆避让率及行人避让率为主要变量量化过街行人对交叉口信号配时的影响,通过模型分析可得新交规实施下城市不同交叉口、不同交通量条件下的交叉口信号配时优化方案。以上海市九江路-湖北路为例,应用所提出的信号配时方法进行信号配时优化,在Vissim中进行模拟,并以车辆延误、排队长度等为指标对方案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研究提出的人车交互的两相位信号控制交叉口配时优化模型,可在其他交通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有效提高交叉口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