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观察综合胸部物理治疗对老年开胸术后肺不张预防的效果.方法 将68例老年开胸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实验组35例采用综合胸部物理治疗,对照组33例采用常规胸部物理治疗,比较2组患者术后遵医行为、PaO2、PaCO2、SaO2改善差值、排痰效果、肺不张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术后遵医行为和排痰效果均优于对照组,实验组PaO2、PaCO2、SaO2治疗后改善差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肺不张发生率5.71%(2例),对照组肺不张发生率27.27%(9例),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老年开胸患者在围手术期全程适时采用综合胸部物理治疗比常规胸部物理治疗能提高患者术后遵医行为、促进痰液的排出,提高血氧分压,促进肺膨胀,更有效地预防老年开胸术后肺不张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吸痰前后膨肺对人工气道通气患者的影响。方法将86例重症人工气道通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采用吸痰前后行膨肺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吸痰法。观察两组吸痰前后的血气分析,肺不张、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两组吸痰前PaO2、SaO2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吸痰后PaO2、SaO2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吸痰前后膨肺能改善吸痰导致的低氧状况,并能有效的防治肺不张,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机械排痰法对ICU危重患者的排痰效果。方法选取40例合并肺部感染、血氧饱和度(SaO2)〈90%的患者,按完全随机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观察组应用振动排痰机排痰,对照组采用传统手叩击法排痰,比较两组患者首次排痰前后SaO2、动脉血氧分压(PaO。)、呼吸频率、咳痰或吸痰量。结果观察组患者肺部听诊、SaO2、PaO2、呼吸频率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机械排痰效果优于人工叩击排痰,可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振动排痰机对股骨颈骨折术后并发肺部感染老年患者血气分析指标的影响。方法将26例股骨颈骨折术后并发肺部感染老年患者,根据不同排痰方法分为振动排痰机组(13例)及人工扣背组(13例)。比较两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变化情况的差异。结果人工扣背组患者排痰后除血氧饱和度(SaO2)指标外,其余指标排痰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振动排痰机组患者排痰后SaO2、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指标均较排痰后有明显改善,排痰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排痰后两组患者PaO2和PaCO2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振动排痰机可改善股骨颈骨折术后并发肺部感染老年患者血气分析指标和肺通气,具有良好辅助治疗作用。其操作便利,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G5振动排痰机预防老年腹部手术术后肺部感染的效果.方法 选择200例年龄>60岁的腹部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实验组使用G5振动排痰机,均由护士严格操作,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比较2组肺部感染情况及排痰量.结果 实验组肺部感染率为7%,对照组肺部感染率为27%,对照组显著高于实验组.实验组排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G5振动排痰机能有效预防老年患者腹部手术后肺部感染,而且能减轻常规护理给患者带来的不适,同时也有效减少了护士的体能消耗,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G5振动排痰机预防老年腹部手术术后肺部感染的效果。方法选择200例年龄〉60岁的腹部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实验组使用G5振动排痰机,均由护士严格操作,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比较2组肺部感染情况及排痰量。结果实验组肺部感染率为7%,对照组肺部感染率为27%,对照组显著高于实验组。实验组排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G5振动排痰机能有效预防老年患者腹部手术后肺部感染,而且能减轻常规护理给患者带来的不适,同时也有效减少了护士的体能消耗,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机械排痰在预防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肺部感染的效果.方法 选取开颅血肿清除术后送重症监护室住院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347例,随机分成观察组(175例)和对照组(172例).观察组使用振动排痰机进行排痰,对照组采用传统手叩击法进行排痰.比较2组患者2周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2周内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机械排痰在预防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患者肺部感染中的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G5振动排痰机在老年肺部感染伴痰多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将72例老年肺部感染伴痰多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予以每日2次10~15 min的G5振动排痰机干预治疗,对照组只予以常规治疗护理,比较2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的日均排痰量为(69.66±5.97)ml、日均血氧饱和度为(95.17±2.43)% 、痰鸣音消失时间为(6.09±1.88) d、平均血象恢复时间为(4.54±0.95) d、平均住院时间为(10.74±0.82) d,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振动排痰机有利于老年肺部感染患者痰液排出能促进炎症的转归,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刘水莲 《当代护士》2016,(10):61-62
目的探讨G5振动排痰机在老年患者腰椎术后应用的疗效及优势。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4年10月5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25例及对照组25例,实验组采用G5振动排痰机排痰,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人工扣背排痰。术后两组均采取使用抗生素、定时翻身、雾化吸入等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排痰前后末梢血氧饱和度、心率、呼吸的变化以及住院期间肺部感染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的肺部感染发生率为12%,对照组肺部感染的发生率为25%,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排痰治疗前后两组末梢血氧饱和度均有改善,但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治疗方式对心率、呼吸的影响较对照组小。结论振动排痰机能有效降低老年腰椎术后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改善血氧饱和度,且使用过程中对于心率、呼吸的影响小,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小,临床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不同护理干预对开胸术后肺部并发症的预防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娟  李亚洁  阎成美 《现代护理》2007,13(5):1185-1186,1192
目的探讨传统拍背咳痰与振动排痰机对胸部手术后肺部并发症的预防、排痰效果及改善呼吸功能的作用。方法选择120例胸部手术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2组患者术后发生低氧血症、肺不张、需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介入吸痰的情况,以及术后6h与术后48h的动脉血气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同时观察并记录2组病例的排痰感受。结果2组患者发生低氧血症、肺不张、需纤支镜介入吸痰情况,实验组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2组病例的排痰感受,实验组感觉舒适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对照组感到剧痛而不愿排痰,与实验组相比相差亦显著;术后48h的PaO2、PaCO2与排痰前即术后6h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pH值两者前后均无统计学意义。但实验组术后48h与术后6h的PaO2、PaCO2差值与对照组术后48h与术后6h的差值相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使用振动排痰机行胸廓振动法对开胸术后肺部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起了积极有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呼吸道清除系统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中的排痰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呼吸道清除系统排痰法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排痰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将108老年COPD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使用人工叩击排痰,机械1组使用振动排痰机排痰,机械2组使用呼吸道清除系统排痰。比较3组患者排痰治疗前和治疗7d后日排痰量、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呼吸次数、肺部哕音消失情况、患者的耐受时间及护理工作量。结果机械1组治疗7d后肺部哕音的改善优于机械2组和对照组(P〈0.05),机械2组肺部哕音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机械1组PaO2及PaCO2的改善优于机械2组和对照组(P〈0.05),机械2组PaO2及PaCO2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3组排痰后的PaO2及PaCO2的改善均优于排痰前(P〈0.05);机械1组的排痰量优于机械2组和对照组(P〈0.01);但呼吸次数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耐受时间优于机械2组和机械1组(P〈0.05)。对照组和机械2组的护理工作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机械1组与对照组及机械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呼吸道清除系统、振动排痰机均具有良好的排痰效果,但呼吸道清除系统可明显提高肺通气质量,改善呼吸功,降低护理工作量;但舒适度不如振动排痰及人工叩击排痰法。  相似文献   

1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机械通气时膨肺吸痰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行机械通气期间给予膨肺吸痰的效果。[方法]将入住重症监护病房(ICU)的51例COPD合并急性肺部感染、呼吸衰竭的机械通气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按常规吸痰,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膨肺吸痰,并于每次吸痰后30min观察病人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呼吸道阻力等呼吸功能参数变化,治疗前后肺不张发生率。[结果]治疗7d后两组病人呼吸功能参数及肺不张发生率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结论]用膨肺吸痰法能够彻底有效排除COPD病人肺内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通气,增加气血交换,预防肺不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Vest(TM)气道清除系统(model 104)与旋转振动排痰仪(TMK2000-Y01)排痰法在老年术后患者中的排痰效果。方法将40例老年术后患者随机分为Vest(TM)气道清除系统组(Vest组)和旋转振动排痰仪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日排痰量及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Vest组的日排痰量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Vest(TM)气道清除系统对老年术后患者排痰效果的影响优于旋转振动排痰仪。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振动排痰机排痰法与人工叩击排痰法在急性重症脑血管病病人排痰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将83例急性重症脑血管病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人工叩击排痰,实验组使用振动排痰机排痰。比较两组病人10d内排痰量,肺部哆音消失情况,排痰前后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情况。[结果]两组共完成710例次检测,实验组(470例次)平均排痰量显著增多,哆音显著改善,与对照组(260例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叩背后的SpO2较叩背前及对照组叩背后显著升高(均P〈0.05)。[结论]振动排痰机具有良好的排痰效果,可提高肺通气质量,改善呼吸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振动排痰机与人工扣击对老年长期卧床患者的排痰效果。方法 85例长期卧床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人工扣击组(46例)和振动排痰机组(39例)行辅助排痰,比较2组排痰量及SpO2和住院期间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 2组患者经1周治疗后,SpO2均高于入院时;振动排痰机组每日排痰量、1周后SpO2高于人工扣击组,而住院期间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人工扣击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振动排痰机排痰效果优于人工扣击,适于在老年长期卧床患者中作为一种常规理疗手段日常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膨肺吸痰法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机械通气相关肺部感染的影响.方法 将102例机械通气的心脏换瓣手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2例,治疗组采用膨肺吸痰法,对照组采用常规吸痰法.观察2组患者吸痰前后的肺部感染率、血气分析值,并记录2组的治愈率、痰细菌培养阳性率等.结果 治疗期间,治疗组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对照组吸痰前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比较有显著差异;治疗组吸痰前后上述指标比较,无显著差异;治疗组肺部感染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吸痰前后膨肺能改善吸痰导致的低氧状况,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不同物理疗法对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肺氧合的影响。方法:将80例受试者随机分成人工空心掌拍左右肺部组(对照组)与振动拍左右肺部组(实验组),每组40例。于撤机2h后采用不同的物理方法治疗,并在各时段记录当时的FiO2、氧合指数(0I)、动脉血氧分压/肺泡氧分压(PaO2/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呼吸指数(RI)。结果:于体外循环前、撤机后2,6,12,24h观察实验组与对照组的FiO2、OI、PaO2/PAO2、A—aDO2、PaCO2、RI,比较有显著差异。结论: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术后于撤机2h后采用振动排痰机进行物理治疗可以改善婴幼儿术后的肺氧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膨肺联合震颤排痰法在ICU无自主呼吸完全依赖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42例完全依赖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21例和对照组21例。实验组采用膨肺十震颤排痰法促进排痰,而对照组采取传统的翻身扣背方法促进排痰。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1—5dpH值、PCO2、PaO2、氧合指数、白细胞数、体温值及治疗后排痰量、机械通气时间、平均住院天数、肺不张发生例数及吸痰次数。结果两组患者pH、PCO2、PaO2值治疗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氧合指数(394.25±52.29)mmHg高于对照组(344.27±23.56)mmH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9935,P〈0.05);两组治疗后白细胞数及体温值均降低并趋于正常,且实验组白细胞数(10.80±1.54)×10^9/L与体温(36.8±0.6)℃均低于对照组(12.10±2.21)×10^9/L,(37.9±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116,6.9886;P〈0.05)。治疗后实验组平均排痰量(30.46±0.83)HIl高于对照组(20.51±1.16)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9672,P〈Q05);实验组机械通气时间(1.9±0.7)d,平均住院天数(9.1±0.8)d,吸痰次数(3±1)次均低于对照组(4.2±2.4)d,(15.1±3.0)d,(7±2)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2160,8.8374,8.1976;P〈0.05)。实验组肺不张的发生率1例低于对照组7例。结论采用膨肺联合震颤排痰法对无自主呼吸机械通气患者进行肺部物理治疗,效果优于传统扣背法,可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综合胸部物理治疗对降低颈髓损伤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的效果。方法将该院62例颈髓损伤手术后康复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32例,采用综合胸部物理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呼吸道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在舒适度、PaO2、PaCO2、SaO2、排痰效果、肺部感染发生率上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舒适度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治疗后PaO2、PaCO2、SaO2数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实验组有6例发生肺部感染,对照组有13例发生肺部感染,实验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髓损伤患者康复期采用综合胸部物理治疗能提高患者舒适度、促进痰液的排出,更有效地预防肺部感染。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机械振动排痰法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排痰效果的影响。方法将274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37例,试验组采用震动排痰机排痰,对照组采用人工叩背排痰,治疗10 d后观察两组患者的SaO2、PaO2指标、呼吸频率及X线胸片变化情况等。结果机械振动排痰机的排痰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试验组SaO2、PaO2和呼吸频率的改善效果也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在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呼吸道护理中机械排痰法的排痰效果明显优于人工叩背排痰,能有效减少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