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机械排痰法对ICU危重患者的排痰效果。方法选取40例合并肺部感染、血氧饱和度(SaO2)〈90%的患者,按完全随机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观察组应用振动排痰机排痰,对照组采用传统手叩击法排痰,比较两组患者首次排痰前后SaO2、动脉血氧分压(PaO。)、呼吸频率、咳痰或吸痰量。结果观察组患者肺部听诊、SaO2、PaO2、呼吸频率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机械排痰效果优于人工叩击排痰,可在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韩净 《全科护理》2011,9(32):2927-2928
[目的]探讨振动排痰机在病人拔除人工气道后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0例行机械通气治疗成功脱机并初次拔管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人工叩击方法排痰,治疗组采用振动排痰机排痰。记录两组病人的排痰效果、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再次插管率和住院时间。[结果]两组病人排痰效果、PaO2、PaCO2、再次插管率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振动排痰机在帮助拔管后病人排痰、促进肺功能恢复、改善血气数值、降低再插管率、缩短住院时间方面明显优于人工叩击方法排疾。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振动排痰机排痰法与人工叩击排痰法在急性重症脑血管病病人排痰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将83例急性重症脑血管病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人工叩击排痰,实验组使用振动排痰机排痰。比较两组病人10d内排痰量,肺部哆音消失情况,排痰前后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变化情况。[结果]两组共完成710例次检测,实验组(470例次)平均排痰量显著增多,哆音显著改善,与对照组(260例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叩背后的SpO2较叩背前及对照组叩背后显著升高(均P〈0.05)。[结论]振动排痰机具有良好的排痰效果,可提高肺通气质量,改善呼吸功能。  相似文献   

4.
王金招  罗燕  黄樟凤 《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2):1115-1116
目的探讨膨肺联合振动排痰机预防老年腹部术后肺部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入选的60例老年腹部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30例采用ICU常规呼吸道护理;实验组3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早期采用膨肺联合振动排痰机。观察两组患者排痰效果、血气分析中PaO2、PacO2、SaO2改善差值、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排痰效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排痰效果优于对照组;术后第5d实验组及对照组的PaO2,改善差值分别为(14.22±7.81)和(4.00±2.71),PaCO2改善差值分别为(15.48±7.45)和(14.21±9.34),SaO2改善率分别为(9.25±3.20)和(2.48±1.65),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实验组肺部感染发生率6.00%(2例),对照组肺部感染发生率26.67%(8例),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老年腹部术后早期采用膨肺联合振动排痰机能促进呼吸道分泌物排出,改善肺通气,预防低氧血症,达到预防肺部感染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G5振动排痰机辅助治疗支气管扩张感染加重期的效果和护理方法。方法:将97例支气管扩张感染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37例采用G5振动排痰机排痰,B组29例采用传统手法扣背排痰,C组31例采用超声雾化方式排痰,观察3组每日排痰量、患者症状、胸部特征、胸部影像学、动脉血气分析变化,记录体温、血白细胞恢复到正常的时间。结果:在观察的10d内,前3dA组排痰量明显多于B、C两组,与其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第9天后A组排痰量明显少于B、c两组,与其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患者胸部体征、PaO2和PaCO2改善明显优于B、C两组(P〈0.05),体温、血白细胞恢复到正常的时间短于B、C两组(P〈0.05);住院明显少于B、C两组(P〈0.05);护理人员工作强度低于B组(P〈0.05)。结论:G5振动排痰机对支气管扩张感染加重期患者协助排疾效果显著,同时降低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Vest(TM)气道清除系统(model 104)与旋转振动排痰仪(TMK2000-Y01)排痰法在老年术后患者中的排痰效果。方法将40例老年术后患者随机分为Vest(TM)气道清除系统组(Vest组)和旋转振动排痰仪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日排痰量及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Vest组的日排痰量明显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Vest(TM)气道清除系统对老年术后患者排痰效果的影响优于旋转振动排痰仪。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患者进行振动排痰机排痰时采取侧卧位和俯卧位哪种效果更佳。方法将50例脑卒中并发肺部感染且无振动排痰禁忌的患者随机分为俯卧位组及侧卧位组,观察两组的排痰效果。结果两组振动排痰后血氧饱和度均显著提高(P〈0.001),对血压无明显影响。俯卧位组较侧卧位组排痰量大(P〈0.001),哕音更快消失(P〈0.001),病程缩短(P〈0.001)。结论侧卧位及俯卧位振动排痰均有效,俯卧位排痰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8.
YS800振动排痰机对微创术后脑出血患者的排痰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瞿舒裴  欧艳 《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1):1027-1028
目的观察YSS00振动排痰机对微创术后脑出血患者的排痰效果。方法将184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振动排痰机组和手叩排痰组,分别采用振动排痰机与人工叩背排痰,治疗2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血气分析指标及X线胸片变化情况。结果排痰机组在排痰效果方面明显优于手叩组,血氧饱和度和PaO2也明显高于手叩组(P〈0.05)。结论YS800振动排痰机对脑出血患者排痰效果明显优于人工排痰,便于定时、定量行呼吸道护理,能有效控制脑出血术后意识障碍患者肺部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振动排痰和人工排痰在脊髓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振动排痰器排痰法与人工叩背排痰法对脊髓损伤并发肺部感染患者的排痰效果。方法将33例脊髓损伤并发肺部感染患者分为排痰机排痰组(n=18)和人工排痰组(n=15),分别采用振动排痰机排痰与人工叩背排痰,比较两组患者排痰前后肺部的听诊情况、经皮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体温恢复正常的天数以及治疗前后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和胸片的情况。结果排痰机排痰组患者排痰后肺部的听诊情况好于人工排痰组(P〈0.05),而SpO2与人工排痰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过治疗后,排痰机排痰组患者的体温恢复时间较人工排痰组缩短(P〈0.05),胸片改善情况亦优于人工排痰组(P〈0.05)。结论振动排痰机的排痰效果优于人工叩背排痰法。  相似文献   

1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22):4065-4067
目的探讨分析振动排痰在重症肺炎排痰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7月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重症肺炎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达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人工叩击排痰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振动排痰机进行振动排痰护理,每次排痰前、排痰后2h记录患者呼吸功能指标变化情况:氧合指数(PaO2/Fi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气道阻力(Raw),记录两组患者日平均排痰量,评估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日平均排痰量为49.7±11.8ml,显著多于对照组的37.5±9.5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排痰后观察组患者呼吸功能指标PaO2/FiO2、PaCO2、Raw改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外机械振动排痰能够有效清除重症肺炎患者呼吸道内痰液,排痰效果显著,可有效促进患者呼吸功能恢复,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机械振动排痰法与传统手工叩击排痰法在ICU肺部感染患者排痰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0例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应用振动排痰仪进行机械振动排痰,对照组采用传统手工叩击排痰。3 d后比较两组患者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呼吸频率(R)的变化。结果:观察组SaO2,PaO2,PaCO2及呼吸频率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机械振动排痰效果优于传统手工叩击排痰,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口咽通气管吸痰在开胸手术后患者排痰困难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96例开胸手术后排痰困难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采用口咽通气管吸痰,对照组采用常规经口鼻腔吸痰,比较两组吸痰前后心率、血压、氧分压、血氧饱和度以及两组的吸痰效果、吸痰时间、一次插管成功、肺部相关并发症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吸痰后血氧饱和度、氧分压、吸痰操作时间、吸痰效果、一次插管成功、患者接受度、相关并发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11.16,11.15,15.20,8.18,6.10,6.56,16.70,4.89;X。分别为5.76,4.44;P〈0.05);心率、血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口咽通气管吸痰的方法对畅通呼吸道、改善呼吸、缓解缺氧都具有明显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机械通气病人振动排痰的效果。[方法]将60例机械通气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振动排痰法,对照组采用手工叩击排痰法,1周后比较两组病人呼吸、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住重症监护室(ICU)时间。[结果]两组病人在R、SaO2、PaO2、PaCO2以及住ICU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振动排痰用于机械通气病人明显优于手工叩击排痰。  相似文献   

14.
高频部分液体通气治疗吸入性肺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高频部分液体通气治疗吸入性肺损伤的效果,并与单纯高频喷射通气的疗效比较。方法:将16只犬经蒸气吸入造成吸入性肺损伤模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2组动物致伤后均行高频喷射通气,治疗组动物同时经气管导管将氟碳液体(3ml/kg)缓慢注入肺内,实行高频部分液体通气治疗,于30、60及90分钟测定动脉血气、肺顺应性和气道阻力。结果:治疗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进行性上升,各时间点与致伤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也逐渐增高,于60和90分钟显著高于致伤后水平(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各时间点的PaO2稍有升高,而PaCO2于90分钟显著增高(P<0.05)。在各时间点的动、静态气道阻力和动、静态肺顺应性,2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结论:高频部分液体通气与单纯高频喷射通气相比,更有利于动脉血氧合,但也有轻度CO2潴留现象。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小潮气量通气用于具有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高危因素患者机械通气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8月至2016年9月入住本院将重症医学科和传染科监护室的200例急性呼吸衰竭需有创机械通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单随机化法按进行机械通气先后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0例。研究组给予小潮气量6~8mL/kg,呼吸末正压5~8mm H2O,对照组气管插管后给予潮气量10~12mL/kg、根据病情呼吸末正压0~5mm H2O。比较通气后患者的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氧合指数、呼吸力学指标、炎症指标、机械通气指标、住院时间、ARDS发生率、28d病死率。结果研究组患者PaO2和PaO2/FiO2改善效果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而在pH值和PaCO2指标方面,两组患者治疗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肺顺应性增强明显,气道峰压和平台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IL-6水平相比较于对照组显著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TNF-α水平也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住院时间、ARDS发生率和28d病死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潮气量通气用于具有ARDS高危因素患者机械通气后,具有减少肺损伤,降低ARDS发生率,降低病死率效果,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6.
改良呼吸机管路在机械通气患者氧疗中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改良呼吸机管路在机械通气患者拔管前氧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3—12月收治的63例机械通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32例和对照组31例。实验组应用改良呼吸机管路给氧法,对照组采用间断气道内滴注湿化法,观察两组患者血氧饱和度、痰痂形成、呼吸道刺激征、气道出血、肺部感染、日吸痰次数及日吸痰量。结果改良呼吸机管路给氧患者在血氧饱和度、痰液黏稠、痰培养阳性等各方面明显优于间断气道滴注湿化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5.45,6.91,5.67;P〈0.05)。结论改良后呼吸机管路给氧气道湿化效果好,能够提高患者舒适度及氧疗效果,可以降低患者肺部感染率及相应的气道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纳洛酮联合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5例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n=40)和对照组(n=35)。2组患者均予以吸氧、抗感染、止咳化痰、平喘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的无创正压呼吸机治疗,选用S/T模式,同时给氧;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纳络酮治疗。对2组患者的疗效、生命体征,治疗前及治疗后12、24、72h动脉血气分析进行比较。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pH、PaCO2、PaO2、心率及呼吸频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而治疗组在降低PaCO2、呼吸频率和提高PaO2等方面较对照组更明显(均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洛酮联合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是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有创机械通气实施时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发作期合并重度呼吸衰竭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92例COPD急性发作期合并重度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机械通气应用时间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6例,入组后均给予常规治疗措施,对照组给予延迟机械通气,研究组给予早期机械通气,比较两组患者氧合指数(PaO_2/FiO_2)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等血气指标变化及相关临床指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PaO_2/FiO_2和PaCO_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PaO_2/FiO_2和PaCO_2均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研究组PaO_2/FiO_2高于对照组,而PaCO_2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总体机械通气时间、有创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低,且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OPD急性发作期合并重度呼吸衰竭患者应早期给予有创机械通气,对快速改善血气指标,促进病情好转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