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口腔科诊疗器械HBsAg及HBV—DNA污染与消毒效果的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解口腔科医疗器械乙型肝炎病毒HBV—DNA污染状况 ,我们对本院的口腔科使用后的未经消毒的诊疗器械进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HBsAg)、HBV—DNA的检测 ,结果报告如下 :1 对 象使用后的牙钻 92份、牙针 4 6份、口镜 66份、探针4 8份、牙钳 5 8份、医护手 3 6份、工作台 3 4份。2 结 果共采样检测 3 80份。其中HBsAg ( ) 112份 ,阳检率 2 9 4 7% ,HBV—DNA ( ) 2 6份 ,阳检率6 84 % ,附表。附表 未经消毒的诊疗器械物体表面HBsAg、HBV—DNA检出阳性率 ( % )检口名称检测例数HBsAg HB…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公共场所门把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污染情况,以便更好地预防乙型肝炎传播。我们于1987年11月对一家综合性医院和九家旅社的门把手进行了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检测,现报告如下: 调查方法 1、采样方法:将灭菌的PH7.4磷酸盐缓冲液2ml加入消毒试管内,以无菌的棉拭子沾缓冲液,反复擦拭门把手表面,放回试管内,经充分洗涤后,挤干棉拭子,取洗涤液检测。2、检测方法:用反向被动血凝法检测HBsAg,按常规操作进行,出现凝集后,再进行中和试验,中和达两个滴度以上者判为阳性。诊断血球和诊断血清均购自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批号:8716。结果我们共采样295份,检出HBsAg阳性57份,阳性率为19.32%。其中医院的门  相似文献   

3.
HBVM不同模式与HBVDNA定量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上海浩源生物科技公司生产的HBVDNA定量试剂 ,对 2 3 5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血清进行HBVM检测和HBVDNA定量的检测 ,探讨HBVM不同模式与HBVDNA定量的关系。1 对象与方法本文 2 3 5例为我院 2 0 0 1~ 2 0 0 2年的住院患者 ,男1 97例 ,女 3 8例 ,均为单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 ,抗HAV -IgM、抗HCV -IgG、抗HCV -IgM、抗HEV -IgG、抗HEV -IgM均为阴性。方法 所有患者均检测抗HAV -IgM、HBVM、抗HCV -IgG、抗HCV -IgM、抗HEV -IgG、抗HEV -I…  相似文献   

4.
探讨乙型肘炎患者和无症状HBVM携带者血清HBV-0DNA与HBVM模式的相关性。方法应用PCREB法对1783例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HBVM)模式不同的乙型肝炎患者(包括急性乙型肝为87例,慢性乙型肝炎891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193例)和无症状HBVM携带者(612)例,做了血清乙型肝炎病毒DNA(HBV-0DNA)检测。结果(1)乙型炎患者和无症HBVM携带者血清HBV-DNA和HBVM模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和无症状HBVM携带者血清HBV-DNA与HBVM模式的相关性。方法应用PCREB法对1783例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HBVM)模式不同的乙型肝炎患者(包括急性乙型肝炎87例,慢性乙型肝炎891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193例)和无症状HBVM携带者(612例),做了血清乙型肝炎病毒DNA(HBV-DNA)检测。结果①乙型肝炎患者和无症状HBVM携带者血清HBV-DNA与HBVM模式密切相关(P<0.01),不同HBVM模式患者和携带者血清HBV-DNA阳性率有较大差异(P<0.01)。②患者血清HBV-DNA阳性率(56.8%)明显高于携带者(45.6%)(P<0.01)。③相同HBVM模式患者和携带者血清HBV-DNA阳性率与性别差异无显著性(P>0.05),男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DNA阳性率(60.7%)明显高于女性(48.8%)(P<0.01)。结论无论何种HBVM感染者均应检测血清HBV-DNA,以判断其病毒复制情况和传染性高低  相似文献   

6.
HBV感染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HBV DNA的检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毒(HBV)感染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HBV DNA的存在及其与血清HBV DNA的关系。方法:用PCR法及斑点杂交法对50例HBsAg(+)的感染者PBMCs HBV DNA进行检测。同时用PCR法检测感染者血清HBV DNA。结果:PCR法和斑点杂交法分别从35份和32份PCMCs检出率均为60.0%左右。PCR法检测血清HBV DNA阳性率为36.0%。结论:H  相似文献   

7.
防止角膜移植传播乙型肝炎病毒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检测角膜有无HBV-DNA,防止角膜移植传播乙型肝炎病毒(HBV),应用PCR技术对29例乙型肝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和10例健康人角膜的HBV-DNA进行了检测。同时对11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的结膜和26例乙型肝炎患者的泪液也进行了检测。结果HBsAg阳性的16例角膜有11例(68.7%)检测到HBV-DNA,13例HBsAg阴性的角膜有4只(36.6%)HBV-DNA阳性,10例健康人角膜无1例HBV-DNA阳性。11例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的结膜中,有7例(63.6%)HBV-DNA阳性,26例乙型肝炎患者的泪液中,有14例(53.8%)检测到HBV-DNA。说明角膜也是HBV的贮存场地,临床不能应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的角膜作供体行角膜移植术  相似文献   

8.
《现代实用医学》2001,13(1):11-13
1 病人的选择1 .1 适合治疗对象 慢性乙型肝炎。按全国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 ,确诊为慢性乙型肝炎 ,性别不限 ,年龄 1 6岁及以上 ,并且符合下列标准 :HBeAg阳性 ,HBVDNA阳性 (HBVDNA阳性系指斑点杂交法 ,不是PCR法阳性 ,有条件者可作HBVDNA定量测定 ,没有条件检测HBVDNA的地方 ,可以HBeAg阳性为准 ) ;HBeAg阴性 ,抗 -HBe阳性者 ,考虑有前C区变异情况也适于治疗 ;ATL高于正常 ,胆红素低于50 μmol/L( 3 .0mg/dl)。1 .2 研究观察对象 慢性乙型肝炎年龄在 1 2~ 1 6岁的病人 ,具…  相似文献   

9.
血清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检测及其与肝病慢性化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乙型肝炎前S1抗原 (Pre -S1)存在于HBV4 2nm的Dane颗粒上 ,是HBV在体内复制的指标 ,常提示乙肝患者的致病性、传染性及预后[1- 2 ] 。本文对582份HBsAg阳性血清中的Pre -S1、HBeAg、Anti -HBe、Anti -HBcIgM及肝功能 8项生化指标进行检测 ,以探讨血清Pre -S1与肝脏慢性损害的关系 ,现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标本来源  1999年 8月~ 2 0 0 0年 6月共收集乙型肝炎患者和无症状HBV携带血清 582份。其中急性肝炎 4 2份 ,慢性肝炎 10 6份 ,无症状携带者4 32份。诊断标准按 1995年…  相似文献   

10.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结合地高辛素标记的乙肝病毒DNA探针(HBVDNA-Dig)杂交技术检测了49份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组织标本和46份血清标本中的HBVDNA。结果表明:PCR检出乙肝病人肝组织和血清中HBVDNA阳性率比斑点杂交高(P<0.05)。在21例同时检测了肝组织和血清中HBVDNA的病人中,肝组织HBVDNA阳性率为57.1%(12/21);血清阳性率为61.3%(13/21);两者总阳性率为80.9%(17/21),说明用PCR同时检测肝组织和血中HBVDNA,可明显提高HBVDNA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1.
乙肝肝炎病毒前C区基因变异与临床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对 5 6例HBV感染者进行了血清HBVDNA前C区序列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研究资料  5 6例病人为我院 2 0 0 1年 3月~ 2 0 0 2年 6月的住院患者 ,其中男 4 2例 ,女 14例 ,年龄 2 1~5 6岁。诊断标准符合 2 0 0 0年第 10次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会和肝病学分会联合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1] 。其中轻度慢性乙型肝炎 8例 ,中、重度慢性乙型肝炎 32例 ,活动性肝硬化 10例 ,原发性肝癌 6例。HBV血清标志物均为HBsAg阳性 ,其中HBeAg阳性 2 0例 ,HBeAg阴性 36例。1.2 主要仪器 DNA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物阳性产妇的初乳中HBV-DNA的检出与其血清中HBV标志物携带状态的关系。方法对51例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物阳性产妇的血清及初乳,用酶免法检测HBV-M,用PCR法检测HBV-DNA,并与20例正常组进行对照。结果发现母血中传播性大的3项标志物: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e抗原(HBeAg)及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抗-HBC)中后两项易进入乳汁。3项阳性及HBsAg、HBeAg两项阳性产妇的初乳中HBV-DNA检出率都高,而前者出现的例数更多(8/10)。初乳中HBV-DNA阳性者母血中的HBeAg均为阳性。结论对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物阳性的产妇,最好直接检测其乳汁中的乙肝三项及HBV-DNA,以指导哺乳。  相似文献   

13.
为观察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体内HBV的复制状况,为抗病毒治疗提供依据,以减少盲目用药。应用多聚酶链反应,对26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检测了血清HBV-DNA存在状态。结果显示,活动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9例,血清HBV-DNA阳性8例,阳性率88.88%,静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17例,HBV-DNA脑性6例,阳性率35.29%。两组比较。血清HBV-DNA阳性率差异显著(P<0.01)。结果表明,应重点对活动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14.
为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体内HBV的复制状况,为抗病毒治疗提供依据,以减少盲目用药。应用多聚酶链反应,对26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检测了血清HBV-DNA存在状态?结果显示,活动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9例,血清HBV-DNA阳性8例。阳性率88.88%,静止性乙型肝炎后肝硬化17例,HBV-DNA阳性6例,阳性率35.29%。两组比较,血清HBV-DNA阳性率差异显著(P〈0.01)。结果表明,应重点对  相似文献   

15.
检测176例各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DNA、HBV标志及ALT结果,以评价HBVDNA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胸腺肽对HBV转基因小鼠表达HBV DNA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胸腺肽对HBV转基因小鼠进行腹腔内注射(3mg/只)连续3个月,同时设促肝细胞生长素及生理盐水对照组,定期取血检测HBVDNA,结果发现胸腺肽组HBVDNA阴转率为22%~55%,停药22d后阴转率为22%,而对照组小鼠HBVDNA无阴转,结果提示胸腺肽对HBV转基因小鼠表达HBVDNA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血清HBV DNA与肝功能及肝脏B超检查结果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清乙肝病毒DNA(HBVDNA)的检测 ,使乙型肝炎的临床诊断、发病机制的研究、抗病毒药物疗效的评价等在分子水平上前进了一大步 ,从而使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 (HBVM)临床意义的认识得以逐步深入和不断更新。本文应用PCR技术对 10 37例乙型肝炎患者做了血清HBVDNA检测 ,与肝脏功能及肝脏B超检查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0 37例乙型肝炎患者均来自医院传染科和消化内科住院及门诊病人。男 668例 ,女 369例 ,年龄 8~ 66岁 ,平均 38.4岁 ;病程 2 0d~ 2 0年。疾病类型 :急性…  相似文献   

18.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112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DNA结果分析宁波市传染病医院李人雄,洪一菁,唐锡尔本文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BVDNA,以探讨HBvDNA与乙型肝炎血清标志物间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材料与方法一、112例乙型...  相似文献   

19.
我院用PCR和EIA法同时对 5 6 0例血清进行HBV测试 ,进行两种方法敏感度的可行性论证。1 材料和方法5 6 0份标本来自门诊及住诊患者 ,其中 96份以前EIA法测定为HBsAg阳性 ,46 4份为随机标本。HBVEIA试剂盒购于上海科华公司 ,批号 981 1 1 7,灵敏度Ing/ml;为合格部颁标准 ;乙肝病毒基因检测试剂盒购于上海复华公司。HBVEIA法、HBV -DNAPCR法均按试剂说明书进行操作。2 结果34例HBsAg、HBeAg、抗 -HBC ,阳性 ,2 8例HBsAg、抗 -HBe、抗 -HBc ,阳性 ,2 3例HBsAg、抗 …  相似文献   

20.
有用聚合酶链反庆(PCR)结合地高辛素标记的乙肝病毒DNA探针(HBVDNA-Dig)杂交技术检测了49例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组织标本和46份血清标本中的HBVDNA。结果表明:PCR检出乙肝病人肝组织和血清中HBVDNA阳性率比为杂交高(P〈0.05)。在21例同时检测了肝组织和血清中HBVDNA的病人中,肝组织HBVDNA一率为57.1%;血清阳性率为61.3%;两者总阳性率为80.9%,说明P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