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确选择胎头吸引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胎头吸引术是产科常用的一种助产技术,它常被用来缩短第二产程,帮助产妇顺利完成经阴道分娩,但处理不当可给母婴造成损害,甚至产生严重并发症。本文就如何正确选择胎头吸引术作简要叙述。1胎头吸引术的功能胎头吸引术是用胎头吸引器置于胎头上,形成一定负压区吸住胎...  相似文献   

2.
胎头吸引器是产科助产常用器械。目前 ,临床使用的胎头吸引器在结构中 ,顶端吸附胎头 ,末端借助真空装置形成负压。国内普遍采用注射器、自行车打气筒、吸引器等制作真空装置 ,不足的是结构较复杂 ,使用不方便 ,为此 ,我们设计研制出一种结构简单 ,使用方便 ,可读负压值式胎头吸引器 ,经临床应用于90例助产产妇。效果满意 ,现介绍如下。1 构造与制作方法本胎头吸引器 ,是由胎头吸附器、金属三通管、负压表、抽拉式负压器四部分组成。胎头吸附器呈钟型 ,由聚乙烯硅橡胶制成 ;金属三通管是由直径 0 .8cm不锈钢管制成的 T管 ;负压表可购置承…  相似文献   

3.
胎头吸引术     
胎头吸引术是利用负吸器的负压作用吸住胎头,通过旋转或牵引使胎头下降的一种助产方法。主要用于分娩第二期,偶用于分娩第一期扩张宫口,起到与头皮钳相似的作用,但已极少使用。目前通用的胎头吸引器有喇叭形及杯形两种,由金属、硅胶或塑料等制成。我国多数地区常用的是金属制喇叭形吸引器,是一个直的呈圆锥形或弯的呈牛角形的空心金属筒,后者较前者吸引力大,但易发生“器械产瘤”。硅胶制  相似文献   

4.
正确选用阴道助产方法,有益于降低剖宫产率,并保证母婴健康。在阴道助产指征明确和条件具备情况下,选用胎头吸引助产术或产钳助产术应结合各种情况考虑。低位或出口产钳以及胎吸助产是解决第二产程宫缩乏力、因疾病需缩短第二产程的良好手段,手术时间短,产后恢复好。  相似文献   

5.
头先露的阴道助产术包括产钳助产术和胎头负压吸引术。在第二产程中判断胎头位置及胎方位是阴道助产成功的关键。胎头最低位置于坐骨棘2 cm以下,胎方位为枕前位者,助产风险相对小。产科医生要严格把握阴道助产的手术指征,并与患者充分沟通。临床医生的判断能力,培训经历以及临床经验是助产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使用胎头吸引器是第二产程助产的重要手段。操作时最重要的是吸引器的放置位置,即"俯屈点",使吸引器的杯面中心点位于矢状缝上后囟下3 cm处。随宫缩间歇性的牵引,滑脱3次或三阵宫缩产程没有进展应停止吸引器助产,最长时间不宜超过20 min。  相似文献   

7.
胎头吸引器虽对母婴损伤,较产钳为小,但金属胎头吸引器,所致胎儿头皮血肿的发生率也很高。本文推荐一种硅胶制的新型胎头吸引器,这种吸引器的手术操作,同过去所应用的金属吸引器完全一样,但对胎头的干扰小。以下仅就这种吸引器的临床意义,优、缺点及其应用范围,加以介绍。新型胎头吸引器的构造外形类似金属喇叭形胎头吸引器,用硅胶制成,较柔软,并可煮沸消毒。操作步骤: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外阴铺单,导尿,在局麻下行会阴切开术(术前应作阴道  相似文献   

8.
在牵引分娩方法中,产钳手术对于胎儿损伤较大,吸引分娩比产钳损伤少,但使用金属吸引器时,胎头血肿、皮下出血、产瘤的形成比自然分娩多。小林氏设计了一种硅胶制的胎头吸引器。软吸引器(soft cup)有对软产道损伤比产钳小、对胎儿伤害小、比金属吸引器发生胎头血肿少、及即使胎儿产瘤形成也能吸引助产等优点。软吸引器与金属吸引器比较,前者操作容易,不发生人工产瘤;金属吸引器操作较难,几乎都发生人工产瘤;但软吸引器牵引力不如金属吸引器强是其缺点。一、吸引器分娩的适应症:(1)以缩短第二产程为目的;(2)第二产程延长;(3)预料有胎儿窘迫时;(4)计划无痛分娩时并用吸引器分娩;(5)剖腹产时娩出儿头;(6)使胎头下降到适合产钳手术的位置;(7)母体疲劳时。  相似文献   

9.
胎头吸引器是用于头位难产、协助胎头经阴娩出的助产器械。目前临床的锥型、牛角型、钟型胎头吸引器,具有负压不易控制、易滑脱、需多人操作等缺点。近年来,我们对胎头吸引器负压控制系统进行研制,并经532例临床应用证实,该实用新型胎头吸引器具有实用方便、安全、不需反复放置等优点。现将实用新型胎头吸引器的研制及临床应用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气囊仿生助产对提高产科质量的作用——附500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囊仿生助产是一种产科助产新技术,其利用仿生学原理,采用机械扩张宫口及阴道,提前模拟胎头作用扩张软产道,加速产程进展,降低剖宫产率。河南省新乡市妇幼保健院自1998年开始选择性对产妇进行气囊助产,不仅缩短了产程,而且提高了阴道分娩率,降低了剖宫产率、会阴裂伤率及围产儿病死率,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阴道手术助产是指在第二产程通过使用阴道助产仪器牵引胎头,以加快或实现胎儿阴道分娩.常用的阴道助产仪器有产钳和胎头吸引器,但在临床工作中,其应用受到仪器本身可能带来的伤害及操作者技术的限制.2009年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批准了在人体上测试顺产助产器(Odon Devi...  相似文献   

12.
胎头吸引术是利用负压作用使胎头吸引器吸附在胎儿头部,通过牵引吸引器,协助胎儿娩出的手术。胎头吸引器由吸引杯、吸引管和负压吸引装置三部分组成。目前常用的胎头吸引器有金属锥形、金属牛角形、金属扁圆形及硅胶喇叭形等。  相似文献   

13.
正阴道助产(assisted vaginal birth)是指在阴道分娩第二产程使用胎头吸引器或产钳直接牵引胎头,以实现或加快胎儿阴道分娩的重要手段,包括产钳助产术和胎头吸引术两种~([1])。近年来剖宫产率持续升高,已超过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制定的15%的标准,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2])。阴道助产是降低剖宫产率、处理难产并提高阴道分娩率的一种有效操作技能,  相似文献   

14.
<正>阴道助产手术包括产钳助产术和胎头吸引术两种。分娩过程中发生产程异常或需要紧急分娩时,把握阴道助产术的手术指征、掌握手术技巧、了解母儿并发症、正确选择手术方式,可以使产妇、胎儿迅速地脱离危险,保障分娩安全,减少母婴损伤。产钳术和胎头吸引术有着悠久的历史。产钳由16世纪Chamberlen家族发明至今应用已有400年的  相似文献   

15.
胎头吸引器助产吸引器滑脱92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1989年至1991年,采用胎头吸引术助产滑脱率较高,为了确保在行胎头吸引器助产术中的母婴安全,本文对吸引器滑脱问题作一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自1989年1月至1991年12月本院足月妊娠分娩产妇共1620例。行胎头吸引术...  相似文献   

16.
<正>经阴道助产是处理第二产程的重要技术,产程中的情况随时可能发生变化,每次分娩都可能需要紧急或选择性助产。阴道助产术方式众多,正确的选择助产的时机、方式,可取得理想的效果,否则将会引起一系列近远期并发症,给母儿健康带来严重危害。头位分娩阴道助产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产钳助产术和胎头吸引助产术。这两种助产方法各有优缺点,怎样选择正确的助产方法,达到使产妇经阴道安全分娩,减少新生儿损伤的目的,是产科医生的必备技能。  相似文献   

17.
胎头吸引术和产钳术是两种用于第二产程的助产方式。胎头吸引术操作简便,对母体损伤小,但牵引力量小,胎头血肿发生率高;产钳术牵引确切,力量可靠,适合紧急情况快速终止妊娠,但母体软产道损伤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胎头吸引器在助产术中的护理技巧。方法:从150例使用胎头吸引术助产的产妇中总结施行胎头吸引器的体会。结果:150例施行胎头吸引术助产的产妇一次吸引助产成功者有144例,占96%,2次及以上吸引成功者有6例,均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结论:胎头吸引术在进行操作之前,应及时清理胎头露出位置和方位。正确的放置和使用吸引器,才能确保吸引成功、母子安全。  相似文献   

19.
计划分娩中应用催产素与头位难产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为探讨催产素计划分娩对头位分娩的影响以及与头位难产的关系,对我院5年来头位分娩中应用催产素计划分娩(催产素组)与产程自然进展(对照组)两组头位难产发生率、最终分娩方式进行对照分析。结果表明:催产秦组3090例,发生头位难产562例,头位难产发生率18.2%;对照组2982例,发生头位难产371例,头位难产发生率12.4%。催产素组头位难产发生率、会阴侧切胎头吸引器助产率、剖宫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5)。资料表明:在计划分娩中,催产素用量越大、持续时间越长、次数越多头位难产发生率越高。  相似文献   

20.
Kielland‘s产钳助产150例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持续性枕横位是常见的头位难产,临床上常用的助产方法有徒手转胎头、负压吸引器及Kieland's产钳旋转胎头。我院自1991年2月至1998年4月,应用Kieland's产钳对持续性枕横位150例(KF组)行助产术,并与同期130例手转胎头后Simp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