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英汉歇后语探析与对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歇后语在英语语言学中还没有它的学名,但歇后语并非是汉语的专利,英语也有歇后语。从词语的理据、修辞手法、句法结构和文化意蕴四个方面对英汉两种语言的歇后语进行初步的探析与对比。  相似文献   

2.
赵娜娜 《科技信息》2007,(23):221-222
歇后语作为中国文化的独特成分,它的翻译需要克服语言和文化的双重障碍。本文主要探讨了汉语歇后语的特点、结构以及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3.
歇后语是流传在人们口头上的群众语言.是劳动人民时生产劳动和生活实践经验用诙谐的语言所作的总结,在实际交往及语言交流中可以起到书面语无法替代的作用。本文着重对景德镇地区的歇后语加以分析,从中揭示景德镇地区劳动人民的普通生活和风土人情。通过对景德镇地区歇后语的发掘与分析,以揭示出蕴涵其中的文化意味。  相似文献   

4.
歇后语是群众中广为流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具有生动形象、诙谐幽默等特点。在文学作品中,歇后语运用得当,可以为作品增色不少。但由于汉语和英语是两门完全不同的语言体系,体现的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所以汉语中大量的歇后语,在翻译成英文时,有些可以直译,有些则很难直译。因此,在汉语歇后语的英译问题上,译者应特别注意选取恰当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5.
英语中有一种类似汉语歇后语、能表达双关和幽默的语言形式:Tom Swifties。它的语义建构机制与汉语歇后语有很多相似之处,都采用谐音法、语义双关法、拆字法以及典故法等基本语义建构模式。由于它和汉语歇后语有很多相似之处,所以可以将其翻译为“英式歇后语”。对Tom Swifties语义建构机制的研究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英语的这种幽默手法。  相似文献   

6.
体验哲学强调语言的体验性,认为心智和意义都是体验的。歇后语作为汉语系统中独特的语言形式,是人类心智和物质世界交互的结果,也是体验的,体验是歇后语产生的起点和源泉。转喻和隐喻是歇后语认知识解的重要手段,转喻首先实现框架内的投射,再由隐喻进行跨框架的映射,最后实现歇后语隐性涵义向显性涵义的转化。  相似文献   

7.
高建坤 《科技信息》2011,(22):I0175-I0175
汉语歇后语是中华语言的奇葩,反映了汉族独特的民族文化。文章探讨了歇后语的英译名,从修辞方面对歇后语进行了分型,分两部分探讨了歇后语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8.
歇后语是现代汉语中富有表现力的一种语言形式。它生动精炼,幽默俏皮,蕴涵着深刻的思想内容,十分耐人寻味。本文试就构成歇后语的修辞方法进行分析论述。 比喻是构成歇后语的基本方法。歇后语中的比喻具有以下两个特点: 第一,取材广泛。它的内容可以是现实中的各种事物。例如,“天上的星星——没有个确数”,“绣  相似文献   

9.
杜秀红 《科技信息》2009,(36):I0172-I0172
歇后语是由近似谜面、谜底两部分组成的带有隐语性质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在交际中,歇后语以其特有的表达方式和表达效果增加语言的表达力,达到良好的交际效果。本文从顺应理论视角探讨歇后语在交际中的作用与功能。  相似文献   

10.
译介学是对翻译的媒介作用及翻译理论和翻译史的比较研究科学。它研究的是跨文化翻译,关注的是两种不同文化背景的语言在转换过程中文化信息的失落、变形、扩伸、增生以及文学翻译在人类跨文化交流中的桥梁作用。本文拟从译介学的角度,分析汉语歇后语的特点及歇后语英译过程中在音、形、语体风格及其所承载的文化等方面的信息流失现象,并寻求这一现象存在的原因及其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