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 毫秒
1.
患者男,50岁,头面、颈前红斑、结节、鳞屑2年。1年前患者面颈部出现麻木感,伴双侧眉毛、睫毛脱落,在外院按慢性光化性皮炎、激素依赖性皮炎治疗效果不佳。皮肤科情况:头面、颈前见浸润肥厚性斑块、结节,表面覆少量鳞屑,双眉近鼻梁侧眉毛脱落。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萎缩变薄,真皮浅层可见无浸润带,皮肤附属器减少,真皮内较多泡沫样组织细胞浸润形成大片的肉芽肿,抗酸染色阳性。诊断为界限类偏瘤型麻风。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75岁,因四肢伸侧红斑、水疱2年,斑块1个月,于2008年11月18日到我院就诊.2年前无明显诱因左腿胫前起红斑、小水疱,随后四肢关节伸侧逐渐出现类似皮损.搔抓后水疱破溃、结痂后愈合.在外院取大腿水疱行组织病理检查:皮损中央见一坏死痂,可见一表皮下疱,疱内见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真皮内弥漫分布大量中性粒细胞,诊断为"大疱性类天疱疮".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12岁。面部、躯干及四肢红斑脱屑伴瘙痒2个月。腹部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角化过度,灶状角化不全,表皮内可见大量炎症细胞及红细胞移入,破坏正常表皮结构,真皮浅层血管和附属器周围中等量以淋巴细胞为主的炎细胞浸润,真皮乳头可见大量红细胞溢出。诊断:多形红斑型玫瑰糠疹。  相似文献   

4.
大疱性疥疮     
报告1例大疱性疥疮。患者男,65岁。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躯干、四肢出现散在红斑、水疱、糜烂、结痂,伴瘙痒。患者1个月前指缝间、阴囊处出现类似红斑、丘疹,瘙痒明显。皮肤科检查:躯干、四肢可见弥漫性红斑,部分红斑上可见紧张性水疱,疱壁紧张,疱液清亮,部分水疱破裂后糜烂,可见红色糜烂面,部分表面结痂;双手指缝间、阴囊散在红斑,苔藓样变,可见抓痕。皮损组织病理检查:(左股内侧皮损)角化不全,浆液渗出,可见表皮下疱,疱内可见浆液,大量嗜酸性粒细胞及红细胞,真皮浅层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浸润;直接免疫荧光:皮肤全层未见特异性荧光,间接免疫荧光:真皮与表皮交界处(-);镜检发现疥螨。诊断:大疱性疥疮。  相似文献   

5.
患者男,46岁,全身红斑、结节10年,加重1个月。患者曾多次于外院就诊,以"皮炎""泛发性湿疹""结节性红斑"治疗,无明显好转。双侧眉毛、睫毛脱落,全身大小不一红斑、结节,两侧尺神经、左侧腓总神经轻度增粗。皮损组织病理:表皮增生,真皮浅层可见无浸润带,深部血管周围大量组织细胞浸润,其中可见泡沫样细胞抗酸染色阳性。诊断:瘤型麻风伴Ⅱ型麻风反应/麻风结节性红斑。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32岁,全身出现红斑、斑丘疹、水疱伴瘙痒10 d。皮肤科情况:躯干、四肢泛发粟粒至蚕豆大孤立或融合隆起性红斑、斑丘疹,部分红斑中央可见水疱,疱壁紧张,尼氏征(-),呈典型靶形损害特点。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可见浆痂,表皮内水疱形成,表皮中可见坏死的角质形成细胞,上皮脚延长,基底层液化不明显,真皮乳头水肿,真皮浅深层血管及附属器周围均可见淋巴细胞浸润,伴散在嗜酸性粒细胞浸润。诊断:多形红斑。  相似文献   

7.
瘤型麻风1例     
患者男,44岁。躯干、四肢红色丘疹、斑块5年。皮肤科情况:躯干、四肢红色丘疹、斑块。皮损处温觉障碍,无明显眉毛脱落及浅表神经粗大。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萎缩,真皮内见由泡沫样细胞构成的结节状浸润,与表皮间有无浸润带。抗酸染色找到大量抗酸杆菌(4+)。诊断:瘤型麻风。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34岁,躯干红斑、丘疹半月余,泛发全身10d。皮损为密集分布的大小不一的红斑、丘疹,部分红斑、丘疹上可见米粒大小的水疱及浅溃疡和暗黑色痂,水疱疱液清,壁厚,尼氏征阴性。躯干见散在色素沉着斑,无明显脓疱、糜烂、渗液。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角化不全伴少许炎细胞浸润,表皮内和真皮浅层广泛红细胞外渗,表皮细胞内和细胞间水肿伴变性、坏死,部分棘层松解,表皮和真皮浅层界限模糊不清,真皮浅、中层小血管周围致密淋巴细胞、组织细胞浸润。乙肝表面抗原、乙肝e抗原、乙肝核心抗体三项阳性。诊断:发热型溃疡型急性痘疮样苔藓样糠疹。服用强的松1个月后,患者行支气管镜检查刷片示真菌孢子阳性,痰培养示白色念球菌,予氟康唑胶囊治疗2周后症状好转。  相似文献   

9.
例1女,68岁,1992年11月21日入院。4日前面颈突发水肿性红斑及全身皮肤灼痛,红斑迅速累及全身大部,剧痛。近2日红斑处发生大疱,伴发热及少尿。经用地塞米松20mg/d治疗无显效。11日前曾因上感而用青霉素等治疗,有青霉素过敏家族史。体检:一般情况差。全身皮肤紫褐至黑褐色,坏死皮肤易脱落,有大片表皮剥蚀面。四肢见大量松弛大疱,腔口处粘膜亦糜烂。实验室检查除白蛋白22g/L,A/G=0.71外,其他项目正常或轻度异常。病理:表皮萎缩,散在角阮细胞嗜酸性坏死,基底细胞液化,部分区域表真皮界限消失;真皮上部高度水肿,血管周围少数淋巴细胞浸润。诊断:大疱性表皮松解萎缩坏死型药疹。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59岁。全身红斑、四肢麻木半年,临床表现为躯干、四肢见大小不等,椭圆形、梭形及不规则暗红色环状红斑。皮损病理示:真皮全层血管、附属器和神经周围大量淋巴细胞、组织细胞浸润和泡沫细胞团块状浸润。抗酸染色(5+)。皮肤切刮查菌:大腿(2+),腹部(+),背部(+)。诊断为界限类偏瘤型麻风。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72岁,服用去痛片后双下肢瘀点、瘀斑伴痒7d。皮肤科情况:双下肢见散在大小不等瘀点、瘀斑,呈紫红色,部分瘀斑上可见血疱,无破溃及渗出,压之不退色,无压痛,未见关节肿胀。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细胞内水肿,部分角质细胞坏死形成表皮内疱,局灶性基底细胞液化变性,真皮浅层水肿,大量血管外红细胞,真皮血管周围见淋巴细胞及多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结合临床与病理诊断为紫癜型药疹。  相似文献   

12.
瘤型麻风1例     
患者男,56岁,农民.躯干四肢皮疹4年余,加重3个月.患者4年前双眉外侧开始脱落,躯干四肢出现红斑,逐渐增多,伴有轻度瘙痒,3个月前开始加重并起水疱,易破溃糜烂.无发热、疼痛.起病后曾在多家医院就诊,按"皮炎、疱病"等治疗无效.既往体健,否认有类似疾病家族史.查体:体温37℃,系统检查无明显异常.皮肤科情况:双侧眉毛外1/3脱落,颈部及双耳后红斑,上有菲薄鳞屑,躯干、双上肢散布大片红色斑块,部分融合,有浸润感,其中散在糜烂面(图1).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道1例播散性皮肤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患者伴线状IgA沉积。患者,男,78岁,因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并发急性呼吸衰竭而住院,住院期间全身发生散在的水疱大疱性皮疹。体检见孤立、散在的直径3~15mm大小的水疱大疱及红斑,红斑基底上有结痂性损害。皮疹累及头皮、臀部、躯干前后部、大腿、前臂。某些渗出性皮损呈簇集分布或相互融合。取完整水疱的疱液作Tzanck涂片检查,发现大量多核巨细胞。病损活检标本组织病理见表皮内大疱有大量多核巨细胞、灶性表皮坏死、出血,真皮浅层有血管周围中度淋巴细胞、嗜中性白细胞浸润。背部皮损周围皮肤标本直接免疫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32岁,反复腰臀部、前胸疼痛1年,双手足红斑、脓疱,双小腿红斑、鳞屑,面部丘疹半年余。双小腿皮肤镜示:粉红色背景,表面白色鳞屑,可见均匀分布的点球状血管。左手掌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角化过度,角质层下方表皮内见单房性脓疱,疱旁表皮棘层增生伴棘细胞间水肿,真皮浅层小血管周围少许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浸润。根据临床表现、皮肤镜及组织病理诊断:SAPHO综合征。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43岁。面颈部及躯干反复出现红斑和水疱7月。皮肤科情况:面颈部及躯干泛发水肿性红斑、丘疹和张力性小水疱,呈环状排列。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下水疱,疱内及真皮可见大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真皮层有少许中性粒细胞等炎性细胞浸润。直接免疫荧光见基底膜带IgA呈线状沉积。诊断:成人线状IgA大疱性皮病。予氨苯砜治疗2周,起效快,疗效好。  相似文献   

16.
65岁女性患者,全身红斑、水疱伴瘙痒1个月。面部、躯干、四肢散在分布暗红斑,红斑基础上可见松弛性水疱或大疱,尼氏征阴性,口腔颊黏膜散在浅表糜烂。左肩部新发红斑处皮损组织病理:表皮下裂隙、水疱形成,疱内少量嗜酸粒细胞及真皮浅层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浸润。直接免疫荧光可见Ig A、Ig G和补体C3在表皮下呈线状沉积。间接免疫荧光显示抗基膜带抗体阳性(滴度1:80)。左面颊皮损组织病理:表皮萎缩变薄,表真皮分离,真皮浅中层血管扩张,周围散在淋巴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浸润,胶原嗜碱变性。抗核抗体(ANA)阳性(1:320);Sm抗体阳性;动态红细胞沉降率60 mm/h;补体C3 0.59 g/L,C1q 129 mg/L。诊断:大疱性系统性红斑狼疮。经甲泼尼龙联合硫酸羟氯喹治疗2周后好转出院,随访6个月无复发。  相似文献   

17.
患者女,35岁,躯干、四肢红斑、瘙痒半月,加重伴水疱3 d。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下水疱,疱液见中性粒细胞,真皮中浅层血管内及周围见中性粒细胞浸润;直接免疫荧光见IgA、IgG基底膜带线状沉积;根据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免疫荧光诊断为成人线状IgA大疱性皮病。线状IgA大疱性皮病为少见的自身免疫性表皮下大疱病,成人临床表现多样化,易出现误诊。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45岁。用药后躯干、四肢出现瘀点、瘀斑伴瘙痒5d。皮肤科情况:躯干、四肢见大量紫红色瘀点、瘀斑,平于皮面,压之不退色,皮疹以双下肢为重。皮损组织病理示:真皮浅层大量血管外红细胞,血管周围多量嗜酸性细胞及少量淋巴细胞浸润。诊断:紫癜型药疹。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41岁。8个月前,发现左小腿散在少量红斑,无自觉症状;后皮损逐渐加重且蔓延至四肢及胸背部,部分皮损有痒感,无结节及破溃;5个月前,红斑累及面部及耳部,浸润明显,皮疹逐渐增多。遂来我院就诊。皮肤科检查:额、眶周、面颊、下颌及双耳浸润性红斑,鼻翼下端可见红斑基础上点状破溃结痂(图1A),耳垂肥厚(图1B),眉毛及毛发未见脱落;背部及四肢可见弥漫环形红斑,皮损中央色素减退,边界肿胀且界限清楚,部分融合或单独存在,下肢可见少数红斑表面坏死、结痂(图1C);神经系统检查未见周围神经粗大,额部及四肢皮损处痛触觉减退。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39岁,出生1月后躯干部及四肢出现风团样红斑,后双膝、手足及臀部相继出现角化性斑块,天冷时皮损加重,无明显痒痛感。皮肤组织病理:表皮角化过度,轻度棘层增厚,真皮乳头层血管周围见稀疏单一核细胞浸润。诊断:可变性红斑角化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