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ACEI和Losartan对SHR肾局部RAS作用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基础状态动物模型肾局部RAS的水平,观察其在用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T1RA)干预治疗后的变化,探讨、比较这两种药物对肾保护作用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 分别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肾皮质内ACE和AT1 受体m RNA表达进行测定,观察用ACEI或AT1RA干预治疗后的变化。结果:(1)与WKY比,基础状态下SHR肾皮质内ACE和AT1受体m RNA表达均显著升高(两组P< 0.05);(2)与对照组相比,用ACEI后SHR 肾皮质内ACEm RNA 被抑制(P< 0.05),但AT1 受体m RNA无变化;(3)与对照组相比,用AT1RA后,SHR肾皮质内ACE和AT1 受体m RNA均被抑制(两组P< 0.05)。结论:ACEI和AT1RA 都对SHR局部RAS有作用,但作用机理和途径可能不同,AT1 受体可能存在多方面调节机制。ACEI似乎仅作用于ACE,对AT1 受体可能没有直接作用;AT1RA在作用于AT1 受体的同时,可能还通过旁路途径作用于ACE  相似文献   

2.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肾脏损害与免疫学异常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RA)肾脏损害的特点以及RA免疫学异常与肾脏受累的关系。 方法:分析11例RA患者的临床表现,肾活检病理资料及血清免疫学、血液生化及尿液分析等检查结果。 结果:有明显肾损害临床表现者仅3例,但全部病例肾活检均有病理改变,组织学类型以系膜增生性肾炎为主。9例血清IgM型类风湿因子(IgM-RF)阳性,滴定度1:20 ̄1:320。IgM-RF1:40以上阳性者,免疫荧光检查均  相似文献   

3.
侯凡凡  周展眉 《中华内科杂志》2000,39(3):178-180,I006
目的 探讨透析相关性淀粉样变(DRA)关节滑膜单核/巨噬细胞浸润的机制。方法 关节组织取自12例长期血透病人的尸检标本,用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法观察滑膜组织各种黏附分子和趋化因子的表达,以2例活动性类风湿性关节炎和3例正常人滑膜组织作为阳性和阴性对照。结果 合并DRA的血透病人血管内皮细胞表达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或)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E-选择素,滑膜细胞表达IC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大剂量巩固化疗对延长急性白血病患者无病生存期的疗效,用大剂量阿糖胞苷(HD-A)加柔红霉素(D)治疗缓解期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51例,阿糖胞苷1.3g/m2,静脉滴注2小时,每12小时1次,共10次。D45mg/m2,静脉注射,每日1次,共2日。结果:中位完全缓解期(CR)32个月(8.2~110),其中无病生存≥3年者21例(41.18%),≥2年者35例(68.63%),明显优于普通剂量巩固组的疗效,其中位CR期10个月,无病生存≥3年及≥2年者分别为12.5%、21.8%。说明HD-A+D作为AML的巩固化疗是延长患者无病生存期的有效措施之一。HD-A+D有一定的毒副作用,但可以较好的耐受,治疗中无1例死亡。  相似文献   

5.
肾小管性酸中毒11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和方法 从临床角度分析了115 例肾小管性酸中毒( R T A) 的病因、发病率及有关化验、治疗方法。结果和结论 (1) 原发性 R T A 占23 .5 % ,继发性 R T A 占76 .5 % ,误诊率为33 % ,要引起临床高度重视。(2) 免疫性疾病伴发 R T A 明显增多,占27 .8 % 。(3) 临床分型: I型最常见为71 % , I I型14 % , I I I型7 % , I V 型为8 % 。(4) 尿酸化试验是诊断 R T A 首选的筛选试验,治疗后数年仍阳性。40/115 例是通过检查该化验发现 R T A 的。其它如微量蛋白、 Tam m Horsfall 糖蛋白( T H P)均能反映小管间质损害。抗肾集合管抗体( + ) 提示免疫性疾病。(5) 枸橼酸合剂、钙及维生素 D 制剂治疗要循序渐进,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6.
类风湿性关节炎(RA)合并肾病者常见,大多由并用药物所致,由RA本身所致肾小球肾类(GN)较少见,本组4例RAGN,除临床表现外,GN均经肾活检证实,排除药物所致,其中3例并肾功能衰竭(CRF)。作者认为:RAGN以系膜性为主,偶有膜性,但以药物为主,发病与免疫机制有关。由于本病较少,故易忽视以致延误病情并发CRF。  相似文献   

7.
在561例经食管电生理检查中,检出各类交替文氏现象(AW)81例,共137例次,占14.4%,其中A型、B型、AB混合型、三层房室AW分别为44,60,18,6例次,分别占32.1%、43.8%、13.1%、4.4%;房室结双径路间、束支、房室旁束的AW分别为5,2,2例次,分别占3.6%、1.5%、1.5%。将79例AW者(A组)与80例无AW者(B组)的电生理资料进行比较,显示:①窦性心率(SR),A组较B组慢(72±14.2bpmvs78±12.6bpm,P<0.001)。②房室相对不应期(AVRRP)、房室功能不应期(AVFRP)、房室有效不应期(AVERP),A组分别为609.0±119.4,496.6±96.0,360.0±88.0ms,与B组(546.0±68.9,429.3±61.5,307.0±51.3ms)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均<0.001。③心房有效不应期(AERP),A组与B组比较无显著差异(265.0±42.3msvs265.0±37.3ms,P>0.05)。④随S1S1刺激间距缩短,A组的房室传导顺序为:11→文氏型→21→交替文氏型→31或心房P波脱漏;B组的房室传导顺序则?  相似文献   

8.
类风湿关节为中转化生长因子β1和细胞间粘附分子的变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了解类风湿关节炎(RA)血清、滑液和滑膜组织中转化生物因β1(TGFβ1)、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及细胞间粘附分子-3(ICAM-3)的变化。方法:采用ELISA及ABC免疫组化方法检测RA患者血清、滑液和滑膜中TGFβ1、ICAM-1和ICAM-3的浓度和阳性程度。结果:RA血清中TGFβ1含量明显升高,ICAM-3含量正常,滑液中ICAM-3含量低于血清含量。RA血清中TGF  相似文献   

9.
右房房性心动过速的电生理特征及其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6例右房房性心动过速(AT)的电生理特点及其射频消融(RFCA,4例)或外科手术(2例)治疗的结果。6例(4例合并器质性心脏病)均有反复AT发作的病史,并经心电图和电生理检查证实为右房AT:5例为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IART)、1例为自律性房速(AAT)。5例IART均采用激动标测并结合拖带或隐匿拖带寻找RFCA的心房靶点,3例治愈、2例失败。失败者皆因心脏手术后瘢痕所致,其中1例经外科手术在传导组织狭区行线性冷冻治愈。1例AAT经外科手术切除右心耳疤痕而治愈。结果表明:AT的机制研究对指导AT的RFCA和手术治疗有重要意义,器质性心脏病所致的AT在RFCA失败后采用手术方法可获治愈。  相似文献   

10.
胰岛素抵抗的分子遗传学病因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中国人群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基因、β3肾上腺素受体(β3AR)基因突变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对281例病人通过糖耐量试验分为糖耐量正常组、糖耐量低减组及糖尿病组,分别对之进行IRS1基因、β3AR基因多态性分析。结果糖尿病者和糖耐量正常者相比,IRS1基因、β3AR基因的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存在明显差异;多元回归分析发现:胰岛素水平和IRS1基因、β3AR基因多态性显著相关。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发现:糖尿病和β3AR基因多态性有明显关系。结论β3AR基因突变可能是与胰岛素抵抗有关疾病的共有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作者分析了17例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37例次动脉血气和电解质测定参数值。结果表明:HFRS患者普遍存在ABD(97.3%),36例ABD中混合性ABD居多(83.3%),尤其三重ABD多见(50%)。并对HFRS酸碱失衡特点及机理,对其治疗原则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了毒蕈样乙酰胆碱Ⅰ(MR1)和Ⅲ型受体(MR3)基因在大鼠胃粘膜的表达情况。方法:pSP73和pSP72质粒分别含有MR1和MR3cDNA,其用EcoRⅠ或HindⅢ线性化后,加入逆转录反应体系中制备地高辛标记的cRNA受体探针。胃粘膜MR1和MR3mRNA的定位检测采用原位杂交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果:MR1和MR3mRNA仅在大鼠胃粘膜固有层细胞表达,粘膜上皮细胞(腺体细胞)上无阳性的MR1和MR3mRNA杂交信号表达。结论:提示,胃粘膜上皮细胞(包括壁细胞和主细胞)可能缺乏乙酰胆碱受体,乙酰胆碱对胃酸分泌的刺激调节作用,可能是通过粘膜固有层的免疫细胞(淋巴细胞)介导的  相似文献   

13.
类风湿关节炎中转化生长因子β1和细胞间粘附分子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类风湿关节炎(RA)血清、滑液和滑膜组织中转化生长因β1(TGFβ1)、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及细胞间粘附分子3(ICAM3)的变化。方法:采用ELISA及ABC免疫组化方法检测RA患者血清、滑液和滑膜中TGFβ1、ICAM1和ICAM3的浓度和阳性程度。结果:RA血清中TGFβ1含量较低,而ICAM1含量明显升高,ICAM3含量正常,滑液中ICAM3含量低于血清含量。RA血清中TGFβ1含量与ICAM1含量呈中度负相关,与ICAM3含量无显著相关。在RA滑膜中巨噬细胞、滑膜衬里细胞和成纤维细胞TGFβ1染色阳性,巨噬细胞、滑膜衬里细胞、成纤维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ICAM1染色阳性。结论:TGFβ1和ICAM1参与了RA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在RA慢性炎症中,ICAM1对炎细胞转移并聚集于滑膜可能有重要作用,RA外周血TGFβ1浓度减低伴随ICAM1浓度的增加。  相似文献   

14.
小儿肾综合征出血热6例误诊分析微山县人民医院(277600)张志华姜方莲徐丙贞1989~1995年,我院对6例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儿于首诊时误诊,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2例、女4例,年龄均小于13岁。发病月份为1~3月3例,5月1例,1...  相似文献   

15.
1.对象:原发性肝癌23例,男18例,女5例,年龄(48.6±15.3)岁,未经放疗和化疗。肝硬化患者19例,男16例,女3例,年龄(39.8±10.4)岁。均经肝活检证实。2方法:用免疫粘附法检测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C3bRR)、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ICR)、红细胞免疫促进因子及抑制因子活性(RFER、RFIR),试剂由上海长海医院免疫室提供。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β-内啡肽(β-EP)含量,试剂盒由INCSTRA公司提供。3.结果与讨论:原发性肝癌组C3bRR、RFER较肝硬化组和健康对…  相似文献   

16.
后间隔旁道体表心电图及心内电图的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射频消融成功的后间隔旁道37例体表及心内电图特征,结果显示:显性后间隔旁道体表心电图Ⅱ、Ⅲ、aVF导联δ波负向,QRS波群在V2导联呈R或Rs形时,若V1导联为rSR或Rs形诊断为左后间隔旁道,其敏感性73.3%、特异性91.7%;V1导联为QS形诊断为右后间隔旁道,其敏感性58.3%、特异性100%。冠状窦电极为间距1cm的4极标测电极,近端电极置于窦口。心动过速时,心内电图ΔVAH-CS(VAH与最短VAcs的差值)≥25ms提示左侧,敏感性62.8%、特异性93.7%;ΔVAcs(冠状窦电极记录的最长与最短VA的差值)≤15ms提示左侧,敏感性87.5%,特异性95.4%。此外,左后间隔旁道逆行A波最早出现在冠状窦近端(CSp)或冠状窦中端(CSm),且冠状窦中端A波(Acsm)均早于希氏束远端(Hisd)A波(AHisd);右后间隔旁道逆行A波最早出现在Hisd或CSp处,Acsm均晚于AHisd。通过体表心电图和心内电图特征,可简便准确地预测间隔旁道的消融靶点。  相似文献   

17.
我院近20年来共发现2例因体位改变而导致Ⅰ度房室传导阻滞(Ⅰ度AVB)患者.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例1:男,44岁,反复胸闷3年,入院诊断为心律失常,Ⅰ度AVB。心电图(ECG)卧位:窦性心律、Ⅰ度AVB、PR间期0.28s,与左、右侧卧位无关(图1a)。ECG直立位:窦性心律,PR间期018s,Ⅰ度AVB消失(图1b)。阿托品试验:静推阿托品2mg,出现窦性心动过速,卧位PR间期0.24s,坐立位Ⅰ度AVB立即消失。且QRS波形有所改变。腔内电生理希氏束电图:AH180ms,HH′…  相似文献   

18.
老年性类风湿关节炎强的松治疗与骨密度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80年代以来,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策略发生了彻底的变化,对于早期老年性RA不失时机地应用改变病情药和实行联合用药已成为越来越多的风湿病医师的共识。强的松常常被用来治疗老年性RA,但关于权衡疗效与毒性的问题各家报告不一〔1~3〕。目前还缺乏长期的疗效和骨质疏松的研究。我们采用小剂量强的松加用青霉胺治疗24例老年性RA(A组),并与单用青霉胺治疗20例(B组)比较,随访2年,现报告如下。作者单位:210008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1 资料与方法11 对象:老年性RA44例,其中A组24…  相似文献   

19.
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与微量白蛋白尿关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微量白蛋白尿可预示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和肾病的发生〔1,2〕。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患者的特征之一〔3〕。本研究目的是了解胰岛素抵抗性与微量白蛋白尿间的相互关系。一、对象与方法1.病例选择:未经治疗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按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正常白蛋白尿组(NA)(n=11,UAER<20μg·min-1)和微量白蛋白尿组(MA)(n=12,UAER20~200μg·min-1)。非糖尿病正常对照8例。所有受试者无其它内分泌和肝、肾疾患,年龄、体重指数(BMI)、腰/髋比例均相近,…  相似文献   

20.
淀粉样变是以病理性细胞外淀粉样纤维蛋白沉积为特征的一种疾病[1]。1842年由Rokitaus首先描述,1857年Virchow使用淀粉样变(Amyloidosis)一词,同年Lesser根据尸检最先报道了位于下呼吸道的淀粉样变病例[2]。根据生化分类有三种主要类型:原发型(与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有关)、继发型与炎症、肿瘤有关)、遗传型(又叫家族型),肺淀粉样变可以是系统性的,或局限性的,在AL型中通常是系统性的,常伴心、肾、神经系统同时受累,肺局限性少见[3]。本文报道反复引起阻塞性肺炎的肺局限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