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相关因素分析(附54例报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患者资料。结果缺氧缺血性脑病胃肠功能障碍发生率占首位;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占第2位;严重感染占第3位。结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早产低出生体重儿、严重感染是胃肠功能障碍的好发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患者资料。结果缺氧缺血性脑病胃肠功能障碍发生率占首位;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占第2位;严重感染占第3位。结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早产低出生体重儿、严重感染是胃肠功能障碍的好发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相关因素.方法 选取54例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缺氧缺血性脑病胃肠功能障碍发生率占首位,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占第2位;严重感染占第3位.结论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早产低出生体重儿、严重感染是胃肠功能障碍的好发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危重新生儿发生胃肠功能障碍的发病因孛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对67例危重新生儿并胃肠功能障碍的患儿采用统计学的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胃肠功能障碍多次生在缺氧缺血性脑病,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及严重感染疾病中,发生率分别为第1位、第2位及第3位、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原发疾病死亡率比单一原发疾病死亡率高(P〈0.01);合并其他脏器功能衰竭者死亡率比单纯胃肠功能衰竭音死亡率高(P〈0.01),结论 提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早产低出生体重儿、严重感染是胃肠功能障碍的多发因素;高危因素越多或合并其他器官衰竭的数目越多,则预后越差,死亡率也显著增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窒息新生儿与胃肠功能障碍的关系及其预后.[方法]对45例窒息新生儿的胃肠功能状况进行总结和分析,并给予相应的治疗措施,分层分析其预后.[结果]45例轻、重度窒息患儿可有拒乳、呕吐、腹胀、呕吐咖啡样物、便血、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等典型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表现.其中合并轻度胃肠功能障碍者34例,重度胃肠功能障碍者11例.经禁食、胃肠减压、肛管排气、改善肠壁微循环,控制感染,控制消化道出血,保护肠黏膜屏障功能,加强支持疗法等治疗后,重度胃肠功能障碍者11例中,3例死亡、2例自动出院.其余病例均治愈出院.[结论]新生儿窒息可并发胃肠功能障碍,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处理胃肠功能障碍是提高窒息新生儿抢救成功率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6.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致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35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的常见病因,寻找防治途径。方法: 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 ic inflammatory respon sesyndrome,SIRS)新生儿151例中合并胃肠功能障碍的35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缺氧缺血性脑病占原发疾病的首位(31.4%),感染性疾病占第二位(22.9%),胎龄小、成熟度低占第三位(20%),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占第四位(14.3%)。31例(88.6%)发生在围生期。结论: 围生期窒息、感染、患儿成熟度低下及低体温是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的四大常见病因,亦是诱发机体产生SIRS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后胃肠功能障碍与血浆二胺氧化酶(DAO)和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FABP)的关系,以加强临床新生儿窒息的认识,指导临床诊断,提高救治成功率。方法:对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60例窒息新生儿生后第1天、第5天血浆DAO、I-FABP进行检测,其轻度窒息40例,重度窒息20例。选取同期30例正常新生儿为对照组,分别抽取相应指标。结果:窒息新生儿血浆DAO、I-FABP高于对照组,重度窒息组高于轻度窒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在窒息新生儿中,有胃肠功能障碍新生儿DAO、I-FABP高于无胃肠功能障碍的新生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5)。结论:血浆DAO与I-FABP水平与胃肠功能障碍呈正相关,水平越高,胃肠功能障碍越严重,窒息损伤程度越重,二者有很好的相关性,可用来指导窒息患儿的临床分级,指导治疗。  相似文献   

8.
刘春梅  梁洪芝  王慧 《吉林医学》2009,30(14):1392-1392
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常发生在感染或非感染因素所致的危重症过程中,胃肠功能障碍是衡量新生儿病情严重性的重要标志之一,主要由新生儿窒息、早产、败血症所致,是新生儿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重要部分。现将我院2002年-2008年诊断为新生儿的60例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新生儿疾病并发胃肠功能障碍的早期诊治特点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分析新生儿危重疾病合并胃肠功能障碍8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的早期治疗有效率100%,中期92.9%,晚期4.3%.危重病例评分<70分,有效率37.5%;评分71~90分,有效率73.7%;评分91~100分,有效率100%.结论:新生儿疾病并发胃肠功能障碍发生率较高,早期诊断、早期干预预后好;发生胃肠功能衰竭者,死亡率高,预后差.  相似文献   

10.
洪素华  朱尧 《中国乡村医生》2008,10(23):105-105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与胃肠功能障碍之间的关系。方法:对新生儿窒息并胃肠功能障碍75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新生儿窒息程度越重,发生胃肠功能障碍几率愈高,损害程度也愈重。结论:新生儿一旦有窒息发生,就有发生胃肠功能障碍的可能,要积极有效防治新生儿窒息,正确规范复苏,降低胃肠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严密观察病情,及早发现,早期诊治,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的病因、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 2 6例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的特征。结果 治愈 2 5例 ,死亡 1例。结论 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主要与窒息、缺氧有关 ,对有窒息、缺氧史者要警惕胃肠功能障碍的发生 ,以便早期诊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危重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与诱因及多器官损害的关系.[方法]将新生儿危重症监护室1997年1月至2001年1月收治79例伴有胃肠功能障碍的危重新生儿进行回顾性临床分析.[结果]79例中新生儿窒息58例,占73%(58/79).79例有胃肠功能障碍的新生儿除胃肠功能障碍外,全部伴有其他器官损害,伴有多个器官损害51例(65%),单个器官损害28例(35%).51例轻中度胃肠功能障碍新生儿发生多器官损害28例(55%),单器官损害23例(45%);28例重度胃肠功能障碍新生儿发生多器官损害23例(82%),单器官损害5例(18%).轻中度胃肠功能障碍与重度胃肠功能障碍的多器官损害发生例数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46例轻中度胃肠功能障碍新生儿死亡2例(0.04%),21例重度胃肠功能障碍的新生儿死亡12例(57%),其病死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多发生于窒息的病理情况.重症胃肠功能障碍发生多器官损害者明显增多,其病死率也显著增加.提高认识,早期诊断,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是提高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彭兴平 《中外医疗》2012,31(31):83-84
目的了解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探讨防治措施。方法对2006年1月—2011年12月该院收治的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98例新生儿,回顾性地查阅相关临床资料,总结出血的原因和防治途径。结果①98例上消化道出血的新生儿中,重度窒息27例,早产儿18例,重度感染15例,颅内出血11例,低体重儿14例,缺血性缺氧脑病7例,其它6例。②重度窒息,早产儿,重度感染引起的应激性溃疡是造成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98例中占上面3个病因占60例。③98例中,出院时只有1个临床诊断13例,2个临床诊断46例,2个以上临床诊断39例。④日龄越小,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越大,该组98例中,日龄30 min~1 d 43例,2~7 d 24例,共占68.4%。结论对易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高危因素,特别是病因复杂多样的危重患儿,易引起应激性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要积极治疗原发病,及时有效地控制消化道出血,对改善危重患儿的预后有重要意义;加强围产期保健,降低危重患儿的出生率,可减少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14.
胃肠功能障碍常发生在感染或非感染因素所致的危重症过程中,及时发现和治疗胃肠功能障碍是危重新生儿抢救过程中的关键.本文对2007-2009年收住我院新生儿科的98例危重新生儿合并胃肠功能障碍者进行临床分析,以了解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的常见病因,寻找防治途径.  相似文献   

15.
胃肠功能障碍常是多系统器官功能障碍的一部分 ,其一旦出现 ,常提示病情严重。1 999年 1月至 2 0 0 1年 1 0月 ,我院共收治早产儿 6 1例 ,发生胃肠功能障碍 1 9例 ,发生率为31 .1 5 % ,现将其相关因素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6 1例 ,男 39例 ,女 2 2例 ,胎龄 2 8+ 1 ~32周 2 2例 ,~ 36 + 5周 39例。体重 90 0~ 1 5 0 0 g1 4例 ,~ 24 5 0 g 4 7例。按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法 [1 ] 评定 ,危重 8例 ,非危重 5 3例。出生时有窒息或宫内窘迫史 1 2例 ,生后反复呼吸暂停 2 3例。合并硬肿症 1 5例 ,先天性梅毒 1例 ,肺部感染7…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的病因和诊治原则.方法:对2005年8月~2009年8月收治的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患儿7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76例中治愈69例,5例因并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2例自动出院.结论:缺氧、感染、早产是引起该病的主要原因,降低窒息患儿发生率、积极控制感染,选择合适的喂养时机是抢救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不同时段新生儿死亡率和死亡原因的变化,以提高预防及医疗护理技术,减少死亡率。方法 2003年1月至2010年12月按时间段分为前4年和后4年,分析总体新生儿、早产儿、足月儿、早期新生儿死亡率和死亡原因变化。结果新生儿总体死亡率为2.82%,早产儿为7.5%,足月儿为1.21%,其中死亡病例中,早期新生儿死亡率为64%,占大多数。2003-2010年前3位死亡原因是新生儿感染(29.73%)、呼吸窘迫综合征(28.57%)、新生儿窒息(24.32%),前4年以新生儿窒息为主,后4年以新生儿感染为主。早产儿前后4年比较,呼吸窘迫综合征死亡比例明显下降,新生儿感染死亡比例明显上升。足月儿前后4年比较,新生儿窒息死亡比例明显下降。结论随着对危重新生儿抢救的成功,目前新生儿窒息、NRDS死亡率下降,但新生儿感染死亡率有上升趋势,应注意预防和控制院内感染。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为了研究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 47例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其病因主要为早产 (3 4 .0 4 % )、窒息 (6 1 .7% )、感染(5 1 .0 6 % )。腹胀、肠鸣音减弱或消失、口吐咖啡样物质为其典型临床表现 ;肠管排列紊乱、大便潜血阳性为早期诊断的重要依据。结论 :预防早产、提高产科窒息复苏质量、防止感染 ,为防治新生儿胃肠功能障碍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9.
胡大朝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0):1192-1193
目的:探讨危重患儿急性胃肠功能障碍的诊断与治疗。方法:选择48例危重儿并发急性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8例并发急性胃肠功能障碍的危重儿中,轻度胃肠功能障碍的31例占64.6%,治疗的有效率为100%;重度胃肠功能障碍的17例占35.4%,其中死亡2例,治疗的有效率为88.2%;总死亡率为4.2%。结论:危重患儿急性胃肠功能障碍是胃肠衰竭的早期表现,早期积极治疗原发病,采取有效的综合治疗措施,能有效地治疗胃肠衰竭。  相似文献   

20.
胃肠功能障碍常发生于新生儿多种危重症过程中,它的出现常提示病情加重、预后不良。为进一步了解胃肠功能障碍与新生儿危重症的关系,探讨早期诊断与有效防治方法,笔者对54例伴有胃肠功能障碍危重新生儿进行了临床分析,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院儿科2005年1月~2007年5月共收治新生儿危重症122例,原发疾病包括:新生儿窒息69例,其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46例、颅内出血14例、败血症11例、重症肺炎8例、新生儿硬肿症12例、化脓性脑膜炎6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18例。其中合并胃肠功能障碍54例,其临床表现:脸色苍白、拒乳、呕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