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34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组人脑利钠肽(新活素)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4例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给予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呼吸困难症状、24小时尿量(UV)、心室率(HR)、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NT-proBNP)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重组人脑利钠肽给药结束24小时患者呼吸困难改善总有效率为82.35%。重组人脑利钠肽给药结束5天后患者NT-proBNP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LVEF值较治疗前升高(P<0.05),UV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结论重组人脑利钠肽能明显改善难治性心力衰竭患者症状及心功能,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静脉应用左西孟旦与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的短期临床疗效。方法:94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急诊PCI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左西孟旦组(51例)和重组人脑利钠肽组(43例),观察两组治疗7d前后脑利钠肽(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肌酐水平和治疗前后24h、48h、72h尿量变化情况及低血压、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心脏破裂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7d的血浆BNP水平较同组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重组人脑利钠肽组BNP值显著低于左西孟旦组(P0.01);两组治疗后7d的LVEF较同组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左西孟旦组LVEF值显著高于重组人脑利钠肽组(P0.01);两组治疗后7d的血清肌酐水平较同组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重组人脑利钠肽组与左西孟旦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24、48、72h的24h尿量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增多(P0.01);治疗后48、72h的24h尿量,重组人脑利钠肽组显著高于左西孟旦组(P0.01),但治疗后24h尿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重组人脑利钠肽组低血压发生率高于左西孟旦组(P0.05);左西孟旦组室速的发生率高于重组人脑利钠肽组(P0.05);重组人脑利钠肽组与左西孟旦组心脏破裂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西孟旦较重组人脑利钠肽能更好地提高LVEF,改善左心室收缩功能。左西孟旦和重组人脑利钠肽均具有肾脏保护作用,重组人脑利钠肽利尿效果及降低BNP值均优于左西孟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国产重组人脑利钠肽在老年重度心力衰竭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71例接受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的重度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年龄分为≥70岁组(37例)和<70岁组(34例)。两组患者均接受48 h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观察用药前后患者呼吸困难症状改善情况,检测患者血清肌酐(Cr)、B型尿钠肽激素前体(NT-proBNP)水平,采用彩色超声心动仪检测LVEF,记录患者30天及3个月的死亡事件。结果≥70岁组2例患者用药期间出现非药物相关性死亡,其余患者均完成48 h药物治疗,无低血压等不良反应的发生;与用药前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呼吸困难症状有缓解(P<0.05);血清NT-proBNP明显减低(P<0.01);但两组患者用药后血清Cr、NT-proBNP及LVE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用药后30天及3个月的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2% vs 11.8%;29.7% vs 29.4%,P>0.05)。结论老年重度心力衰竭患者静脉使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重组人脑利钠肽(新活素)对急性左心衰患者的疗效。方法 68例急性左心衰患者随机分为新活素组(33例)与常规组治疗组(35例)。两组均给予吸氧、强心、利尿、扩血管等常规抗心衰治疗。新活素组给予新活素1.5μg/kg负荷剂量静脉推注,之后以0.01μg/(kg.min)微量泵入,持续48h。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浆中N末端钠尿肽前体(NT-proBNP)的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浆NT-proBN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新活素组血浆NT-proBNP下降更为显著(P<0.05)。结论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左心衰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硝普钠对治疗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108例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4)与观察组(n=54),对照组给予硝普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重组人脑利钠肽,对比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尿量及LVEF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用药后1h平均肺动脉压与平均肺毛细血管楔压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均低于对照组(P0.05),而心输出量则高于治疗前(P0.05),且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24h总尿量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用药后1h的LVEF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组人脑利钠肽联合硝普钠可以有效改善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促进排尿,提高LVEF水平,增强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急性前壁心梗合并心衰患者使用重组人脑利钠肽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就诊于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的急性前壁心梗合并心衰患者,按患者行急诊PCI术后是否应用重组人脑利钠肽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NT-proBNP和左心功能.结果 治疗组术后72小时血浆NT-proBNP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左室舒张末内径、左室舒张末内径、左室射血分数未观察到明显改善.结论 对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冠脉介入治疗后加用rhBNP,可快速缓解心衰症状,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的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临床症状、射血分数、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以及6min步行试验均有改善(P<0.05)。治疗后两组间相比,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射血分数、血浆NT-proBNP以及6min步行试验改善明显(P<0.05)。结论重组人脑利钠肽可有效治疗心力衰竭,且安全性高,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重组人脑利钠肽在治疗心衰中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我院住院诊断为心衰的患者75例,随机分为两组:rhBNP组3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rhBNP;常规治疗组40例,给予常规治疗.重组人脑利钠肽按0.0075 μg&#183;kg-1&#183;min-1微量泵静脉泵入,每天1次,每次持续约10 h,7d为一疗程,分别记录治疗前和7d后患者的24h尿量、尿素氮、血清肌酐、血清胱抑素、肾小球滤过率及NT-proBNP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与常规治疗组比较,rhBNP组的总有效率(94.3%比62.5%)、24 h尿量[(965.34±171.81)ml比(785.27±143.45)ml]、尿素氮[(7.42±2.33)mmol/L比(12.89±3.16)mmol/L]、血清肌酐[(91.53±8.21) μmol/L比(232.68±68.95) μmol/L]、血清胱抑素C[(1.55±0.11)mg/L比(3.25±1.87)mg/L],24h肌酐清除率[(45.2±5.6)ml/min比(34.1±2.6)ml/min]、NT-proBNP[(1516.43±431.52)pg/ml比(3451.1±1314.2)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重组人脑利钠肽在心衰患者治疗中疗效安全有效,并能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4例急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6例)和对照组(1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抗心力衰竭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重组人脑利钠肽,首次静脉注射负荷剂量为1.5μg/kg,之后以0.007 5μg/(kg·min)剂量持续静脉泵泵入,连续用药72h。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3d的临床症状、心率、血压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变化,并测定患者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浓度。结果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后3d心率、LVEF、NT-proBNP浓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但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组人脑利钠肽可以显著改善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心功能,降低血浆中NT-proBNP的浓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厄贝沙坦与重组人脑利钠肽对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后心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84例风湿性心脏病病人均接受瓣膜置换术治疗,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术后接受厄贝沙坦治疗,研究组术后接受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比较两组心功能指标、超声心动图、肾功能指标及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肌钙蛋白I(cTnⅠ)、脑钠肽(BNP)、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变化幅度小(P0.01)。两组收缩末期容积、舒张末期容积、肌酐清除率降低,且研究组改善较明显(P0.05或P0.01)。两组左室射血分数、血肌酐、尿素氮、胱抑素C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研究组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后应用重组人脑利钠肽对心肾功能的保护作用优于厄贝沙坦,有利于远期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二尖瓣置换患者围手术期脑钠尿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N末端脑尿钠肽原(N-terminal proBNP,NT-proBNP)及其比值(NT-proBNP/BNP)的变化规律,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25例二尖瓣狭窄(MS)组的患者和20例二尖瓣关闭不全(MR)组患者,术前按NYHA标准进行心功能标准分级,分别于术前1 d、术后1周、2周、3周、4周测血浆BNP、NT-proBNP浓度,同时予以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分析术前BNP、NT-proBNP、NT-proBNP/BNP浓度与NYHA心功能分级、LVEF、LAD、LVEDD等的关系,并比较它们在MR组与MS组围手术期的变化及其与术后并发症的关系。结果: ①MS组患者术前BNP、NT-proBNP与NYHA、LVEDD均呈正相关(P〈0.05),与LVEF、LAD无相关性,且BNP与NYHA、LVEDD的相关性较NT-proBNP、NT-proBNP/BNP更为密切;②术后出现房颤并发症的患者术前BNP、NT-proBNP高于未出现房颤患者,且随着房颤转复而降低;术后出现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其术前NT-proBNP比未出现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高,且随着肾功能的恢复而降低,;而NT-proBNP/BNP无此种变化;③术前MR组LVEDD、BNP、NT-proBNP均大于MS组,且随着LVEDD变化,BNP、NT-proBNP在两组间变得无显著差异,而NT-proBNP/BNP于术前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④二尖瓣患者围手术期BNP、NT-proBNP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且BNP、NT-proBNP、LVEDD变化趋势大致一致,主要发生在术后1、2、3周,而NT-proBNP/BNP的变化与BNP、NT-proBNP及LVEDD未发现明显规律性的联系。结论: BNP可以反映LVEDD的变化,可作为二尖瓣病变患者术前心功能评估的参考指标,而NT-proBNP/BNP临床应用价值不大。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二尖瓣置换患者围手术期脑钠尿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N末端脑尿钠肽原(N-terminal proBNP,NT-proBNP)及其比值(NT-proBNP/BNP)的变化规律,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25例二尖瓣狭窄(MS)组的患者和20例二尖瓣关闭不全(MR)组患者,术前按NYHA标准进行心功能标准分级,分别于术前1 d、术后1周、2周、3周、4周测血浆BNP、NT-proBNP浓度,同时予以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分析术前BNP、NT-proBNP、NT-proBNP/BNP浓度与NYHA心功能分级、LVEF、LAD、LVEDD等的关系,并比较它们在MR组与MS组围手术期的变化及其与术后并发症的关系。结果: ①MS组患者术前BNP、NT-proBNP与NYHA、LVEDD均呈正相关(P<0.05),与LVEF、LAD无相关性,且BNP与NYHA、LVEDD的相关性较NT-proBNP、NT-proBNP/BNP更为密切;②术后出现房颤并发症的患者术前BNP、NT-proBNP高于未出现房颤患者,且随着房颤转复而降低;术后出现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其术前NT-proBNP比未出现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高,且随着肾功能的恢复而降低,;而NT-proBNP/BNP无此种变化;③术前MR组LVEDD、BNP、NT-proBNP均大于MS组,且随着LVEDD变化,BNP、NT-proBNP在两组间变得无显著差异,而NT-proBNP/BNP于术前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④二尖瓣患者围手术期BNP、NT-proBNP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且BNP、NT-proBNP、LVEDD变化趋势大致一致,主要发生在术后1、2、3周,而NT-proBNP/BNP的变化与BNP、NT-proBNP及LVEDD未发现明显规律性的联系。结论: BNP可以反映LVEDD的变化,可作为二尖瓣病变患者术前心功能评估的参考指标,而NT-proBNP/BNP临床应用价值不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在浅低温体外循环下心脏不停跳二尖瓣置换术围手术期的变化,探讨心脏不停跳二尖瓣置换术的心肌保护效果.方法 40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病变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浅低温不停跳组)与对照组(中度低温停跳组),每组20例,于6个时点采取静脉血,测定静脉血浆NT-proBNP水平.结果 两组NT-proBNP水平在术后2 h无明显升高(P>0.05),在术后6 h明显升高,并在术后24 h达到峰值.在术后6 h、24 h、48 h、72 h,停跳组NT-proBNP水平均低于不停跳组(P<0.05).结论 浅低温心脏不停跳二尖瓣置换术能减轻缺血缺氧及再灌注损伤引起的心肌损伤,有较好的心肌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左室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云南省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2017年11月至2018年4月收治的左室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患者1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标准化抗心衰治疗,观察组在标准化抗心衰治疗基础上加用沙库巴曲缬沙坦,连续治疗6月。记录两组用药前后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浆N-末端脑钠肽(NT-proBNP)、6分钟步行试验(6MWT)和明尼苏达心衰量表评分。并记录研究期间住院次数、每次住院天数及不良反应。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6月后患者LVEDD、LVESD缩小,LVEF增加,NT-proBNP、明尼苏达心衰量表评分降低,6 分钟步行距离延长,住院次数减少,平均住院天数缩短(P<0.05),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少。结论 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左室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患者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红花黄色素注射液辅助治疗风湿性瓣膜病(气虚血瘀型)的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0月—2011年4月在沈阳军区总医院心血管外科接受治疗的风湿性瓣膜病(气虚血瘀型)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术前两组均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红花黄色素氯化钠注射液(100ml,1次/d)辅助治疗,连用1周。对照组仅用同剂量的0.9%氯化钠注射液给予同样时间的治疗,待两组患者均符合手术适应证后择期行瓣膜置换术。记录两组患者入院时、住院后1周、出院时的观察指标:左室射血分数(LVEF),NT-proBNP值,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h),ICU监护时间(h)及总住院天数等。结果辅助治疗1周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LVEF分别是(0.49±0.04)%和(0.47±0.02)%,观察组与对照组的NT-proBNP分别是(2256.9±951.8)pg/mL和(3039.3±929.1)pg/mL,观察组与对照组的NT-proBNP降低率分别是(47.9±24.9)%和(19.4±2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呼吸机辅助时间分别是(46.7±31.7)h和(72.5±46.3)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CU监护时间及患者总住院天数与对照组比较,虽然观察组平均数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花黄色素辅助治疗气虚血瘀型风湿性瓣膜病有确切疗效,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患者围术期的心脏功能。  相似文献   

16.
刘利  李芳  欧艳 《临床肺科杂志》2020,25(5):654-657,664
目的探讨肺部超声监测对于评估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容量变化情况,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选取我院ICU收治的大手术后需要实施容量复苏的患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预后结局分为生存组70例、死亡22例,对比两组患者ICU治疗前7d的肺脏超声B线数目、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氧合指数、左室射血分数(LVEF)、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舒张早期血流峰值速度(E)/舒张晚期血流峰值速度(A),并分析B线数目与上述指标的关系。结果生存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呼吸机使用时间、ICU停留时间均低于死亡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住ICU第1d~第7d,生存组患者的肺脏超声B线数量均显著低于死亡组患者(P<0.05),生存组随着治疗时间延长,肺脏超声B线数量降低十分明显;入住ICU第1d、第3d,生存组患者的EVLWI、NT-proBNP、E/A值低于死亡组患者(P<0.05),氧合指数、LVEF测定值均高于死亡组(P<0.05);入住ICU第1d,92例患者患者的EVLWI、NT-proBNP、E/A值与B线数量呈显著的正相关(P<0.05),氧合指数、LVEF测定值与B线数量呈显著的负相关(P<0.05)。结论肺部超声监测对于评估ICU患者容量变化具有重要的价值,该项指标与患者心功能、血管外肺水水平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补充维生素D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病人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及炎症因子的影响,为高龄CHF病人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及方法。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就诊于我院老年病科的老年(≥80岁)CHF合并维生素D缺乏病人6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4例,观察组34例。对照组根据心衰指南用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骨化三醇(0.25μg,2次/d),连续治疗24周。治疗前后测定2组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卧位醛固酮(ALD)、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IL-18、CRP、TNF-α以及LVEF等指标并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后血清25(OH)D3、LVEF较治疗前及对照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T-proBNP、PRA、AngⅡ、ALD、IL-18、CRP、TNF-α较治疗前及对照组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补充维生素D能够改善老年CHF病人的心功能,其机制可能与维生素D抑制RAAS活性、减轻机体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LCZ696)联合温肾活血方对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病人生存质量及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5月在重庆市中医院心内科就诊的90例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病人,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A组、治疗B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基础抗心力衰竭治疗,治疗A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B组在治疗A组基础上加用温肾活血方治疗,3组均以治疗8周为1个疗程。比较各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6 min步行试验距离和NT-proBNP、LVEF、LVEDD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A组、治疗B组中医证候疗效更佳(均P<0.05),且NYHA分级提高更显著(P<0.05),NT-proBNP水平降低更明显(P<0.05),改善LVEF更为明显(均P<0.05)。治疗B组较对照组6 min步行试验距离增加(P<0.05),而治疗A组6 min步行试验距离较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B组在改善中医证候、改善6 min步行距离方面优于治疗A组(P<0.05)。而在改善NYHA分级、降低NT-proBNP、升高LVEF、缩小LVEDD方面治疗A组、治疗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病人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基础上加用沙库巴曲缬沙坦可改善中医证候,提高NYHA分级,降低NT-proBNP,升高LVEF,降低LVEDD,但沙库巴曲缬沙坦在增加6 min步行距离方面与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比较改善不明显,在沙库巴曲缬沙坦基础上加用温肾活血方可明显改善病人6 min步行距离,并进一步改善中医证候。  相似文献   

19.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左西孟旦和传统临床治疗心衰药物的心衰疗效观察,评价其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难治性心衰患者64例,随机分成左西孟旦组和常规治疗组各3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抗心衰药物治疗,左西孟旦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左西孟旦治疗,常规治疗组给予多巴酚丁胺治疗,对比治疗前后两组的心功能分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量(SV)及血浆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变化,同时观察药物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左西孟旦组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90.6%比71.9%,P〈0.05);治疗后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左西孟旦组LVEF[(35.5±7.8)%比(39.2±6.9)%]、SV[(72.0±1.8)ml比(77.6±1.2)ml]明显提高(P〈0.05),NT-proBNP[(1562±836)μg/L比(865±310)μg/L]水平显著降低(P〈0.01)。左西孟旦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6.3%比25%,P〈0.01)。结论:左西孟旦对于难治性心衰患者,可显著改善心功能,降低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在风湿性瓣膜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中于瓣膜置换术后同期实施心脏直视射频消融及左心房减容术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风湿性瓣膜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共95例的临床资料,将42例瓣膜置换术后同期行心脏直视射频消融术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将53例瓣膜置换术后同期行心脏直视射频消融及左心房减容术的患者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辅助呼吸时间、ICU治疗时间及住院时间;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出院时及术后6个月心房颤动复发情况;手术前及术后6个月LVEF、左心房内径(LAD)、LVEDD及心胸比(C/T);手术前及术后6个月健康调查简表(SF-36)身体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健康状况及精力状况维度得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主动脉阻断时间及体外循环时间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辅助呼吸时间、ICU治疗时间及住院时间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总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两组患者心房颤动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心房颤动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LVEF高于对照组患者及手术前(P<0.05),LAD、LVEDD及C/T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及手术前(P<0.05);观察组患者SF-36量表身体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健康状况及精力状况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及手术前(P<0.05)。结论:在风湿性瓣膜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中于瓣膜置换术后同期实施心脏直视射频消融及左心房减容术,不影响患者术后的恢复,且术式相对安全稳定,能够缩小患者左心房、改善患者心功能、减少疾病症状、降低心房颤动复发率,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