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 毫秒
1.
孙敬岩 《中国肿瘤临床》2012,39(11):806-809
应用不同影像学方法评估游离皮瓣的穿支血管走行及血供特性在乳房再造术中的重要作用腹壁下动脉穿支(leep inferior epigastric perforator, DIFP)皮瓣属穿支皮瓣, 穿支血管细小, 解剖变异大, 术前影像评估穿支血管的位置, 管径大小及其走行, 对提高手术成功率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评估血管的方法包括手持多普勒、色彩双超声、数字减影血管造影、CT血管造影、核磁血管造影、多层螺旋CT以及吲哚菁绿激光辅助的血管造影等, 本文初步介绍不同检查方法评估DIEP皮瓣血管走行及血供特性的优缺点, 辅助乳腺癌乳房再造术中血管分布的评估。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乳腺癌切除同时应用腹壁下动脉穿支(DIEP)皮瓣行即刻乳房重建的手术经验,探讨DIEP皮瓣即刻乳房重建的适应证及优点。方法2003年4月-2009年6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乳腺中心接受乳腺癌切除术患者21例(根治术6例,改良根治术15例),术前应用多排螺旋CT(MDCT)血管造影及多普勒血流仪探明穿支位置,乳腺癌切除的同时,解剖腹壁下动脉穿支,形成腹壁下动脉穿支蒂皮瓣,与患侧胸背血管吻合,进行即刻乳房重建。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至6年。21例患者中,20例皮瓣全部存活,1例出现皮瓣远端1/3脂肪液化;胸部受区出现1例血肿;无腹壁膨隆、腹壁疝、切口脂肪液化等供区并发症;再造乳房外形满意,形态自然。结论乳腺癌切除同时,采用DIEP皮瓣进行即刻乳房重建,可以使患者免受乳房缺失的痛苦,同时具有受区组织条件好、皮瓣组织量丰富、供区损伤小及并发症少的优点,是一种理想的即刻乳房重建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实践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nipple—areolar complex,NAC)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一期游离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free deep inferior epigastric perforator,free—DIEP)乳房再造的方法与临床应用。方法2005年6月至2009年5月对9例乳腺癌患者行保留NAC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应用free—DIEP一期乳房再造。结果9例皮瓣均成活。随访半年以上,局部未见肿瘤复发,再造乳房对称,弹性好,无腹壁疝等并发症发生,患者满意。结论选择符合指征的乳腺癌患者,行保留NAC的改良根治术一期free—DIEP乳房再造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即刻乳房再造不同方法的适应证、手术方法及优缺点。方法:本组37例乳腺癌患者,分别采用横形腹直肌肌皮瓣带蒂转移、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吻合血管游离移植、背阔肌肌皮瓣带蒂转移、单纯乳房假体置入以及不同方法相结合进行术后即刻乳房再造。结果:除2例单纯TRAM皮瓣患者近腋窝皮瓣局部坏死,1例TRAM+DIEP联合皮瓣患者下腹正中局部皮瓣脂肪液化外,余34例皮瓣全部成活,形态满意。随访5个月-10年,无腹部薄弱或腹壁疝等并发症,患者生活质量均得到提高。结论:乳腺癌术后即刻再造安全可行,不同的方法各有优缺点,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适合患者本人的方法进行乳房再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即刻乳房再造不同方法的适应证、手术方法及优缺点.方法:本组37例乳腺癌患者,分别采用横形腹直肌肌皮瓣带蒂转移、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吻合血管游离移植、背阔肌肌皮瓣带蒂转移、单纯乳房假体置入以及不同方法相结合进行术后即刻乳房再造.结果:除2例单纯TRAM皮瓣患者近腋窝皮瓣局部坏死,1例TRAM+DIEP联合皮瓣患者下腹正中局部皮瓣脂肪液化外,余34例皮瓣全部成活,形态满意.随访5个月-10年,无腹部薄弱或腹壁疝等并发症,患者生活质量均得到提高.结论:乳腺癌术后即刻再造安全可行,不同的方法各有优缺点,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适合患者本人的方法进行乳房再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横行腹直肌肌皮瓣(TRAM瓣)行乳房再造的方法与效果。方法自2000年3月至2006年5月,应用腹壁下动脉穿支(DIEP)皮瓣对44位患者再造乳房,其中3例为双侧再造,17例为乳癌切除术后Ⅰ期即刻再造,27例为Ⅱ期延迟再造。所有患者都分别参加研究,没有患者退出。术后随访患者的腹壁功能、腹部供区满意度和再造乳房满意度,以及再造乳房自发感觉的恢复情况。结果患者的平均年龄38.6岁(28~50岁)。皮瓣的大小平均为11cm×26cm(其长10~12cm,宽15~33cm)。皮瓣血管蒂长度为9.3cm(7~12cm)。术后平均随访时间16个月(3~30个月)。皮瓣全部失活2例,皮瓣部分失活2例。腹部切缘坏死4例。腋窝血肿1例。术后腹壁检查未发现腹壁疝和腹膨出。所有患者日常活动均恢复。腹壁瘢痕直接影响患者对腹部供区的满意度。患者对再造乳房的满意度评分较高。95%的再造乳房有白发神经恢复,但是都未达到或接近正常。结论DIEP皮瓣游离移植是自体组织乳房再造的一种可靠方法。DIEP皮瓣具有和TRAM瓣相同的优点,同时通过保留腹直肌的完整性,又避免肌皮瓣的缺点。虽然解剖DIEP皮瓣技术难度更大,但是DIEP皮瓣减轻受区损伤,同时能再造更美的乳房。  相似文献   

7.
背景与目的:乳房切除术后自体组织重建中,腹壁下动脉穿支(deep inferior epigastric perforator,DIEP)皮瓣越来越受到外科医师的关注,如何安全、有效地进行穿支血管定位、抉择、解剖是制备DIEP皮瓣最大的难点.探讨CT血管造影(computed tomographic angiograp...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colorduplexsonography ,CDS )与CT血管造影(computertomographyangiography ,CTA )两种常用术前穿支血管定位技术在旋髂浅动脉穿支皮瓣辅助设计及其准确度、敏感度对比的应用,为游离旋髂浅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缺损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选取罹患口腔颌面部恶性肿瘤患者需行手术及同期软组织修复29例,术前应用CDS 、CTA 技术对患者双侧腹股沟区旋髂浅动脉穿支进行检测,并记录血管相关检查结果,对检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制备18例游离旋髂浅动脉穿支皮瓣,以术中解剖证实结果为金标准,设计诊断试验,探讨CDS 、CTA 两种技术用于诊断旋髂浅动脉穿支是否存在及管径大小的准确性。结果:18例患者行皮瓣制备,其中1 例术中未探及血管、17例术中行旋髂浅动脉管径测量,平均管径为(0.69± 0.20)mm。在诊断血管有无的试验中,CDS 敏感度为75.0% 、特异度为82.4% ,ROC 曲线下面积为0.79;CTA 敏感度为75.0% 、特异度为94.2% ,ROC 曲线下面积为0.85。术前测量的CDS 、CTA 平均管径分别为(0.84± 0.14)、( 1.01± 0.19)mm,将CDS 、CTA 技术术前测量的管径大小分别与术中对比,穿支动脉管径(D)分别与CDS 、CTA 测量的管径值两两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CDS 、CTA 是用于术前检测穿支血管相对可靠的技术。利用CDS 、CTA 术前为旋髂浅动脉穿支皮瓣定位穿支血管,可为术者提供与该穿支血管的走行、毗邻以及穿出点的精确信息,并一定程度反映血管管径大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DIEP)+微血管吻合术在乳腺肿瘤术后一期乳房再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7-4-25-2008-2-1收治11例乳腺肿瘤患者,其中保留乳房手术3例,保留或不保留乳头乳晕皮下全乳切除8例.所有患者术后即刻行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微血管吻合术,对缺损乳腺一期整形或再造.结果:11例乳腺肿瘤患者中,浸润性导管癌4例,浸润性小叶癌1例,导管内癌伴微小浸润3例,导管原位癌2例,恶性分叶状肿瘤1例.11例患者皮瓣全部成活,无脂肪液化、腹壁切口疝等并发症发生,美容效果满意.结论:腹壁下动脉穿支皮瓣+微血管吻合术是乳腺肿瘤术后一期再造的理想术式.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09,16(1):66-68  相似文献   

10.
用于乳房重建的腹部皮瓣主要包括:横行腹直肌(transverse rectus abdominis myocutaneous,TRAM)肌皮瓣和腹壁下动脉穿支(deep inferior epigastric perforator,DIEP)皮瓣。应用腹部皮瓣进行乳房重建因携带组织量大,重建乳房形态自然、柔软,同时也起到腹壁整形的效果,应用非常广泛。但此类手术技术难度大,手术时间长,如果出现术后并发症将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影响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1.
张蕾 《中国肿瘤临床》2012,39(2):110-113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卵巢肿瘤中的临床诊断价值。  方法  选取2009年4月至2011年4月本院诊断为卵巢肿瘤患者114例, 所有患者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且资料完整, 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  结果  114例卵巢肿瘤患者经手术后病理明确诊断为: 良性卵巢肿瘤83例, 恶性卵巢肿瘤31例, 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良性卵巢肿瘤76例, 恶性卵巢肿瘤27例, 诊断符合率为90.35%;良、恶性卵巢肿瘤内部血流信号测出比例相差9.21%, 经统计学软件处理, 其差异统计学有意义(P < 0.05);两组间R1、PI差异比较明显, P值均 < 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间的PSV、HV、LV、MV、S/D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卵巢肿瘤良恶性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王莹  张岱  杨凡  张晟 《中国肿瘤临床》2021,48(14):711-715
  目的  比较超微血流显像技术(superb micro-vacular imaging,SMI)与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对甲状腺实性结节鉴别诊断的价值。  方法  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诊断为甲状腺实性结节患者384例,共525枚结节,其中男性99例,女性285例,年龄18~81岁,平均年龄(46.63±18.56)岁。525枚结节分别应用SMI及CEUS两种检查方法,以术后组织学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二者的诊断效能。SMI模式下分析结节的血流分级、血流分布模式分型及穿支血管;CEUS模式下,分析结节的增强模式。  结果  525枚结节中,恶性354枚,良性171枚。应用SMI诊断,84.21%(144枚)的甲状腺良性结节及86.72%(307枚)的甲状腺恶性结节Adler血流分级为2~3级;分别有27.49%(47枚)和47.37%(81枚)的良性结节血流分布模式分型为Ⅲ型及Ⅳ型,86.44%的恶性结节血流分布模式分型为Ⅱ型。恶性结节的穿支血管检出率达86.72%(307枚)。应用CEUS诊断,分别有47.95%(82枚)及33.33%(57枚)的良性结节表现为高增强及等增强;88.98%(315枚)的恶性结节表现为低增强。应用SMI的血流分布模式分型结合穿支血管检出分析甲状腺实性结节的诊断效能,其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6.44%、74.85%、82.67%、87.68%、72.73%,CEUS分别为88.98%、81.29%、86.48%、90.78%、78.09%,二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SMI的血流分布模式分型结合穿支血管对甲状腺实性结节的诊断效能与CEUS相仿,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为超声医师提供了新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乳腺叶状肿瘤的超声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方法  按照美国放射学院(American College of Radiology,ACR)乳腺超声BI-RADS诊断标准,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85个乳腺叶状肿瘤的超声图像及病理资料。  结果  85个叶状肿瘤中良性33个、交界性28个和恶性24个。肿物形态多呈分叶状、边界清晰、边缘光滑、内部回声不均匀。其中良性叶状肿瘤边界清晰更为常见(χ2=12.721,P=0.002);恶性叶状肿瘤内部多可见囊性无回声区(χ2=9.677,P=0.046)。彩色血流成像显示:75.3%(64/85)的肿物内部探及Ⅱ~Ⅲ级血流信号。26个病变进行了弹性成像,88.5%(23/26)的肿块弹性成像评分为2~3分。  结论  乳腺叶状肿瘤的超声表现具有一定特征,肿块边界是否清晰和肿块内部是否存在小囊性无回声区是鉴别良恶性叶状肿瘤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甲状腺癌患者超声影像特征, 通过甲状腺影像学报告及数据系统(Thyroid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 tem, TI-RADS)对甲状腺癌性结节进行分级, 期望对甲状腺癌术前定性做出更好预测。  方法  将2008年9月至2011年8月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收治并经病例证实的甲状腺癌患者160例共235枚病灶纳入研究。对所有患者行常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病灶的大小、数量、外部形态、边界清晰程度及病变肿块、周围血流分布特征, 235个病灶按TI-RADS分级进行评分, 评价TI-RADS评分在甲状腺恶性结节的诊断价值。  结果  本组病例所示恶性结节176枚, 其中形态欠规则, 边界不清楚144枚(81.8%), 内部不均匀低回声或稍低回声152枚(86.4%), 内部探及沙砾样钙化灶144枚病灶(81.8%)。TI-RADS分级评分4、5级160枚(90.91%), TI-RADS分级评分2、3级16枚(9.09%)。  结论  甲状腺彩超声像图中出现边界不清, 形态不规则, 低回声或稍低回声肿块, 肿块内探及沙砾样钙化灶, 肿块内部丰富血流信号是诊断甲状腺癌的重要指标, 甲状腺癌病灶结节中TI-RADS分级评分为4、5级者有较高阳性率, 对甲状腺癌术前定性预测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5.
Breast reconstruction using perforator flaps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BACKGROUND: Perforator flaps allow the transfer of the patient's own skin and fat in a reliable manner with minimal donor-site morbidity. The deep inferior epigastric artery (DIEP) and superficial inferior epigastric artery (SIEA) flaps transfer the same tissue from the abdomen to the chest for breast reconstruction as the TRAM flap without sacrificing the rectus muscle or fascia. Gluteal artery perforator (GAP) flaps allow transfer of tissue from the buttock, also with minimal donor-site morbidity. INDICATIONS: Most women requiring tissue transfer to the chest for breast reconstruction or other reasons are candidates for perforator flaps. Absolute contraindications to perforator flap breast reconstruction include history of previous liposuction of the donor site or active smoking (within 1 month prior to surgery). ANATOMY AND TECHNIQUE: The DIEP flap is supplied by intramuscular perforators from the deep inferior epigastric artery and vein. The SIEA flap is based on the SIEA and vein, which arise from the common femoral artery and saphenous bulb. GAP flaps are based on perforators from either the superior or inferior gluteal artery. During flap harvest, these perforators are meticulously dissected free from the surrounding muscle which is spread in the direction of the muscle fibers and preserved intact. The pedicle is anastomosed to recipient vessels in the chest and the donor site is closed without the use of mesh or other materials. CONCLUSIONS: Perforator flaps allow the safe and reliable transfer of abdominal tissue for breast reconstruction.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3D成像技术在乳腺癌保乳术中的术前评估应用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至2019年1月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孝感医院38例在3D成像技术辅助下行乳腺癌保乳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前均行3.0 T乳腺MRI检查,通过医学数字成像及通信(digital imaging and communication of medicine,DICOM)数据立体建模,构建3D成像技术重建虚拟图像。比较术前预计切除组织体积(predicted resected tissue volume,PRTV)及术中实际切除组织体积(actual resection tissue volume,ARTV)差异性及一致性,并行保乳术后组织标本切缘及乳房美学评价。  结果  3D成像技术能准确反映乳腺、肿瘤、腺体及血管等解剖结构及其三维毗邻关系。术中所见与术前3D图像吻合度为97.4%(37/38)。术前PRTV为(61.7±20.1)mL,术中ARTV为(65.1±20.7)mL,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较好的一致性(P < 0.01)。术后补充二次手术1例,发生率2.6%(1/38)。术后乳房外形满意度100%(38/38)。  结论  3D成像技术可清晰地显示乳腺肿瘤与周围组织的解剖关系,准确评估保乳术切除体积,指导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超声造影与增强CT对肝癌射频消融术后评价效果一致性进行分析。  方法  对35例患者共68个肿瘤病灶进行超声或CT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术后同时定期进行增强CT以及超声造影检查评价射频消融效果,分析超声造影以及增强CT在肿瘤完全消融率、残留率,复发率、准确性以及超声造影与增强CT一致性。  结果  68个病灶中,超声造影评价肿瘤总体完全消融率以及残留率分别为84%及16%,增强CT分别为90%及10%,二者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76 3,P=0.447 8),具有很高的一致性(K=0.882 9,Sk=0.120 4),68个病灶中24个月内共有13个病灶为复发病灶,超声造影对复发病灶检出率为92%(12/ 13),与增强CT 100%(13/13)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以增强CT作为判断RFA后肿瘤残留及复发的金标准,超声造影对68个肿瘤病灶总体诊断准确性为92%(63/68),5个病灶判断不一致。  结论  超声造影在肝癌射频消融效果评价中与增强CT具有很高准确性及一致性,能为肿瘤射频消融术后治疗提供可靠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钼靶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108例女性乳腺癌患者中35例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33例仅行钼靶X线检查,39例给予联合检查。结果108例乳腺癌患者中,59例左乳、49例右乳,均为单侧发病,平均直径(2.7±0.4)cm;病理类型:2例导管内癌、106例浸润性非特殊癌。与彩色多普勒超声、钼靶X线相比,联合检查的诊断符合率明显增高,漏诊率显著降低,P<0.05;与钼靶X线相比,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肿块、异常血管征或血流信号、腋窝淋巴结肿大方面的诊断率均明显提高,但对微小钙化的诊断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与钼靶X线检查各有优势,但两者联合应用可以发挥互补作用,提高乳腺癌的临床诊断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