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食管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sIL-2R、sIL-6R水平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可溶性白细胞介素-6受体(sIL-6R)在食管癌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变化,以及sIL-2R与sIL-6R水平在肿瘤临床分期之间的相关关系,并探讨食管癌患者手术前后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 ISA)方法检测了80例食管癌早期(Ⅰ~Ⅱ)患者、58例食管癌晚期(Ⅲ~Ⅳ)患者和120例对照者血清sIL-2R、sIL-6R水平,同时对138例食管癌患者手术前后的两项细胞因子指标进行动态观察。结果:食管癌早期患者组和食管癌晚期患者组血清sIL-2R、sIL-6R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晚期患者较早期升高(P<0.05);食管癌转移组手术后血清sIL-2R、sIL-6R水平比手术前高(P<0.01),无转移组手术后两者水平较手术前明显降低(P<0.01),食管癌患者血清sIL-2R、sIL-6R水平与肿瘤的恶性化程度有明显相关性。结论:sIL-2R在食管癌发病过程中可能起着促进作用,并可以与sIL-6R起协同作用;两者的免疫失调状态可能与食管癌密切相关;sIL-2R、sIL-6 R水平可作为食管癌病情监测的指标,同时对疾病的临床分期、疗效和预后的判断也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及一氧化氮(NO)水平与慢性乙肝病情的关系,为判断慢性乙肝病情提供客观参考依据.方法 9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按2000年全国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诊断为慢性乙肝轻度35例,慢性乙肝中度32例,慢性乙肝重度23例.以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sIL-2R水平,同时以硝酸还原酶法检测血清NO水平.结果 sIL-2R及NO水平按轻度、中度、重度依次增高.sIL-2R与NO呈正相关.结论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及一氧化氮含量表达与慢性乙肝病情密切相关,联合检测sIL-2R及NO水平可作为判断慢性乙肝病情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3.
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及其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的水平可反映机体细胞免疫状态。由于其取材方便和易于检测,已用于临床疾病的研究,但甲、乙型肝炎IL-2和sIL-2R血清水平的变化与疾病的关系尚少有报道。为了解不同病期肝炎患者的免疫状况,我们于2000年1月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了67例甲、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IL-2和SIL-2R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黄山  田宁 《安徽医学》2002,23(6):55-55
白细胞介素2受体(IL-2R)是由两条多肽链(α、β)组成的糖蛋白.有报道[1]在恶性肿瘤、自身免疫病以及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中异常升高,本文检测丙型肝炎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以探讨sIL-2R对判断HCV感染病情演变及预后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可溶性白细胞介索-2受体(sIL-2R)是活化淋巴细胞膜IL-2受体.α链成分,正常人体液中含量较低.但在某些感染疾病中血清SIL-2R明显升高,并与病情变化密切相关.近年来国内外报道,检测肺结核患者血清SIL-2R潦度,对判断肺结核活动性和评价治疗效果,具有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药灌肠对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血清细胞因子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及循环免疫复合物(CIC)的影响.方法:将入选的80例UC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研究组患者给予中药保留灌肠,对照组患者给予柳氮磺胺吡啶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0 d,分别采用ELISA法和放射免疫法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sIL-2R和CIC水平及变化.结果:重度、中度和轻度UC患者血清sIL-2R、CIC水平变化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0 d后,研究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血清sIL-2R、CIC水平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血清sIL-2R、CIC水平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胞因子与UC患者发病密切相关,中药灌肠可以明显改善UC患者血清sIL-2R、CIC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孙红胜  陈昀 《医学综述》1996,2(4):185-187
白细胞介素2(IL-2)是人体抗肿瘤的一种重要的细胞因子,它的一系列生物效应的产生均依赖于白细胞介素2受体(IL-2R)。IL-2R主要以mIL-2R(膜受体)和sIL-2R(可溶性受体)两种方式存在。sIl-2R作为IL-2R的一种特殊形式参与机体免疫应答和免疫调节,在介导与调节IL-2生物活性过程中与mIL-2R不同,具有独特的生物学意义,并且sIL-2R在血清中水平变化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就sIL-2R检测在肿瘤患者临床应用中的进展加以综述。1 sIL-2R的产生及生物学活性Rubin及Nelson等[1]相继发现人血清中存在少量的sIL-2R。并且证明,sIL-2…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及一氧化氮(NO)水平与慢性乙肝病情的关系,为判断慢性乙肝病情提供客观参考依据。方法9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按2000年全国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诊断为慢性乙肝轻度35例,慢性乙肝中度32例,慢性乙肝重度23例。以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sIL-2R水平,同时以硝酸还原酶法检测血清NO水平。结果sIL-2R及NO水平按轻度、中度、重度依次增高。sIL-2R与NO呈正相关。结论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及一氧化氮含量表达与慢性乙肝病情密切相关,联合检测sIL-2K及NO水平可作为判断慢性乙肝病情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发展阶段肺结核患者血清中sIL-2R、TNF-α含量对疾病的影响。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63例不同发展阶段的肺结核患者及4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sIL-2R、TNF-α的含量。结果对照组与结核病活动期组、结核病活动期与恢复期组血清中sIL-2R、TNF-α含量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与恢复期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活动期结核病患者血中sIL-2R、TNF-α水平随病情加重而增加。结论肺结核患者血清中sIL-2R、TNF-α浓度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检测肺结核患者血清中sIL-2R、TNF-α浓度可判断结核病进展程度,为诊断、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在老年人喉癌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单克隆、多克隆双抗体夹心ELISA检测了27例老年喉鳞癌患者sIL-2R和TNF-α水平.结果老年喉癌患者sIL-2R水平较良性组或正常人显著升高(P<0.001),与喉癌淋巴结转移、临床分型亦密切相关;喉癌患者TNF-α水下只有Ⅳ期显著高于良性组或正常人(P<0.05).结论血清sIL-2R水下检测可做为老年人喉癌诊断的一项辅助指标,并有助于了解喉癌的大小,临床进程及生物学行为(如淋巴结转移等);TNF-α在介导喉癌的恶病质方面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胆管癌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及其可溶性受体(soluble interleukin-6 receptor, sIL-6R)水平及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评价它们在疾病进展及疗效观察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2004年1月至2006年9月40例确诊初治的胆管癌患者的血清IL-6和sIL-6R水平,观察患者经肝动脉灌注化疗(hepatic artery infusion chemotherapy,HAI)前后血清IL-6及sIL-6R水平变化情况,并与30例健康人及胆道良性疾病患者相比较,分析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胆管癌患者血清IL-6中位数水平为17(7~156)pg/mL,sIL-6R为51(13~112)ng/ mL,较胆道良性疾病组和健康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血清IL-6和sIL-6R水平与肿瘤负荷(P=0.031和0.002)、CA19-9 (P=0.024和0.018)呈正相关关系。HAI治疗无效组的IL-6和sIL-6R水平明显高于有效组(P=0.011和0.034);有效组治疗后IL-6和sIL-6R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48和0.039),无效组治疗前后的IL-6和sIL-6R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 0.168和0.570);16例IL-6与sIL-6同步高水平表达的患者,其治疗有效率低于非同步高水平的患者(x2=5.017,P=0.025)。[结论]IL-6及sIL-6R可能参与了胆管癌的演进过程;两者同步升高的胆管癌患者治疗效果较差:胆管癌患者化疗前后检测IL-6及sIL-6R血清水平变化有助于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与恶性肿瘤患者的病期及疗效的关系.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159例恶性肿瘤患者放疗前后血清sIL-2R水平.结果恶性肿瘤患者放疗前血清sIL-2R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放疗后血清sIL-2R水平明显低于放疗前(P<0.001);晚期患者(Ⅲ+Ⅳ期)不论是放疗前或放疗后sIL-2R水平均明显高于早期患者(Ⅰ+Ⅱ期)(P<0.05);各类恶性肿瘤之间血清sIL-2R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sIL-2R水平在各种恶性肿瘤中的表达无特异性;检测恶性肿瘤患者sIL-2R放疗前后水平,是对病情估计和治疗疗效评价的一项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2(IL-2)及其可溶性受体(sIL-2R)在特应性皮炎(AD)患者血清中的水平以及与病情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30例AD患者及20例正常人血清中IL-2、sIL-2R水平.采用特应性皮炎积分(SCORAD)指数评价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分析其与血清IL一2及sIL-2R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与正常人对照组相比,AD患者血清IL-2水平下降,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患者血清sIL-2R水平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患者血清sIL-2R水平的变化分别与皮损面积呈显著正相关(r=0.37,P相似文献   

14.
黄一虹  邓文 《医学综述》1996,2(3):141-142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olubleinterleukin-2recepter,sIL-2R),自1985年被发现以来已受到临床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已有证据表明,急性白血病(AL)患者血清sIL-2R水平明显升高,且其水平的变化与疾病的发展和转归有一定的关系[1、2]。但脑脊液(CSF)sIL-2R在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CNSL  相似文献   

15.
胃癌患者免疫功能状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和CD8)和血清白细胞介素-12(IL-12)、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80例胃癌患者手术前外周血CD3、CD4、CD8和血清IL-12、sIL-2R的水平,并以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结果:胃癌患者CD3+、CD4+、CD4+/CD8+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胃癌患者血清IL-12水平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血清sIL-2R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胃癌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IL-12和sIL-2R的改变与胃癌组织病理学类型、细胞分化程度无关,而与浸润程度有关。CD4+/CD8+与血清IL-12和sIL-2R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胃癌患者外周血CD3、CD4、CD8和血清IL-12和sIL-2R水平可作为研究胃癌的发生、发展和转移的重要免疫学指标。  相似文献   

16.
采用 ELISA 双抗夹心法对本院1988~1993年14例具有特异性诊断依据的狂犬病患者血清进行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oluble interleukin-2 receptor sIL-2R)检测,同时,与14例正常健康者血清对照,结果显示,狂犬病患者血清 SII-2R 含量为671.20±157.10u/ml,明显高于对照组220.60±8110u/ml(P<0.05)。提示狂犬病患者在发展过程中,不仅有 sIL-2R 参与,而且与该病的发生、发展及死亡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白介素2(IL-2)及其可溶性受体(sIL-2R)在特应性皮炎(AD)患者血清中的水平以及与病情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30例AD患者及20例正常人血清中IL-2、sIL-2R水平。采用特应性皮炎积分(SCORAD)指数评价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分析其与血清IL-2及sIL-2R水平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人对照组相比,AD患者血清IL-2水平下降,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患者血清sIL-2R水平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患者血清sIL-2R水平的变化分别与皮损面积呈显著正相关(r=0.37,P<0.05),与患病时间呈显著负相关 (r=-0.398,P<0.05)。结论:AD患者血清低水平的IL-2,可能降低调节性T细胞表达免疫抑制功能,在AD病情活动或迁延过程中发挥作用。AD患者sIL-2R升高与AD的皮损面积和患病时间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清sIL-2R的表达水平与肺癌诊断、疗效判定及预后的关系.方法:用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肺癌患者血清中sIL-2R水平,并进行化疗前后对比.结果:肺癌患者sIL-2R的生物活性高于正常对照组及呼吸系统良性疾病组,化疗后sIL-2R水平较化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1).结论:sIL-2R可作为肺癌诊断、疗效判定及预后评价的辅助性指标.  相似文献   

19.
脑囊虫病患者血清和脑脊液TNFα及血清sIL-2R的测定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斌  朱家勇 《医学综述》1996,2(9):485-486
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necrosisfactor-alpha,TNFα)和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olubleinter-leukin-2receptorIL-2R)是重要的炎症和免疫反应介质。TNFα与多种免疫病理过程有关,参与脑损伤机制[1]。已证明在许多感染性疾病时,患者血清及尿中sIL-2R含量升高。但对TNFα和sIL-2R与脑囊虫病的关系研究甚少,国内尚未见报道。本文对25例脑囊虫病患者血清和脑脊液(cerebrospinalfluid,CSF)TNFα及血清sIL-2R测定,以观察其变化,并初步探讨其临床意义。1 资料方法1.1 一般资料 25例患者按文献[2]诊断:1有脑部症状和体征并排除其它原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微小RNA-146a(miR-146a)、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幽门螺旋杆菌(Hp)相关性胃炎疗程中动态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开封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66例Hp相关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14 d后临床疗效将患者分为有效组(125例)和无效组(41例)。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3 d、7 d、14 d后血清miR-146a、sIL-2R、hs-CRP水平,分析血清miR-146a、sIL-2R、hs-CRP水平间相关性和治疗3 d、7 d后血清各指标对治疗无效的危险度。结果治疗3 d、7 d、14 d后无效组血清miR-146a、sIL-2R、hs-CRP水平较有效组高(P<0.05);治疗3 d、7 d、14 d后血清miR-146a水平与sIL-2R、hs-CRP水平呈正相关,血清sIL-2R水平与hs-CRP水平呈正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miR-146a、sIL-2R、hs-CRP水平是Hp相关性胃炎患者治疗无效的影响因素(P<0.05);治疗3 d、7 d后血清miR-146a、sIL-2R、hs-CRP高水平患者治疗无效的危险度高于低水平(P<0.05)。结论血清miR-146a、sIL-2R、hs-CRP水平可影响Hp相关性胃炎的疗效,动态监测其水平变化对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