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对安徽道地药材白花前胡内生真菌进行培养分离与鉴定。方法 通过组织块法对宁前胡进行内生真菌的分离,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手段进行鉴定。结果 从宁前胡中共计分离得到41株内生真菌,分属于10属21种,分别为Fusarium、Penicillium、Aspergillus、Alternaria、Tricladium、Phoma、Collariella、Rhizoctonia、Colletotrichum、Trichoderma。分布最广的类群是镰孢霉属Fusarium sp.,其分离频率为29.27%;其次是青霉属Penicillium sp.和链格孢属Alternaria sp.,其分离频率均为19.51%,为其优势种属。结论 宁前胡中含有丰富的内生真菌资源,进一步开发利用宁前胡中内生真菌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亳芍内生真菌进行分离鉴定,旨在丰富其内生真菌资源种类。方法 利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进行亳芍内生真菌的分离、尖端菌丝挑取法进行纯化,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其进行鉴定。结果 从亳芍中分离出24株内生真菌,初步鉴定为9属13种,分别为Fusarium,Talaromyces,Dactylonectria,Myxocephala,Llyonectria,Penicillium,Alternaria,Rhexocercosporidium,Lopadostoma。主要为镰刀属(占33%)。结论 本研究首次从亳芍中分离出内生真菌,呈多样性分布,丰富了芍药内生真菌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远志内生真菌分离与鉴定揭示远志内生真菌群落结构的生态性,掌握远志内生菌资源状况和远志生长年限、定殖部位的关系。方法以陕西省合阳县不同生长年限远志为研究材料,分离远志根、茎、叶中内生真菌,通过形态培养结合ITS序列分析,对内生菌进行鉴定,并对不同生长年限、不同定殖部位分离内生真菌进行生态指数分析。结果从远志中共分离得到远志内生真菌19属36种,其中镰刀属(Fusarium)和链格孢属(Alternari)为远志优势属,所占比例分别为25.00%、11.11%,3年生远志内生真菌丰富度、均匀度、优势度均达最高。结论远志根、茎、叶中分别得到内生真菌18属31种、18属32种、10属15种,其中远志茎含内生真菌丰富度、均匀度、优势度最高,远志根中镰刀属所占比例最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霍山石斛内生真菌进行分离鉴定,为揭示霍山石斛与内生真菌的共生关系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组织分离法对栽培霍山石斛内生真菌进行分离,采用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手段对其进行鉴定。 结果 从霍山石斛中分离得到12株内生真菌,鉴定为6属12种,分别为Fusarium guttiforme、Phyllosticta aristolochiicola、Stagonosporopsis crystalliniformis、Aspergillus tubingensis、Aspergillus flavus、Colletotrichum orchidophilum、Acrocalymma aquatica、Fusarium keratoplasticum、Fusarium bactridioides、Aspergillus ochraceus、Fusarium pseudensiforme、Colletotrichum brisbanense。 结论 霍山石斛中内生真菌种类丰富,且在不同组织中分布存在差异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从植物杜仲的根、茎、叶中分离内生真菌并进行初步鉴定,并研究获得的杜仲内生真菌对异甜菊醇的生物转化活性。方法:采用形态学方法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并对其进行异甜菊醇生物转化活性筛选实验。结果:从健康杜仲的根、茎、叶中分离获得52株内生真菌,属于2纲,2目,4科,10属。其中有4株内生真菌对异甜菊醇具有生物转化活性,分别为交链孢霉Alternaria sp.EL3、瘤座霉Tubercularia sp.ER3、镰孢霉Fusarium sp.EL7及青霉Penicillium sp.ES2。结论:杜仲内生真菌多样性丰富,部分内生真菌对异甜菊醇具有生物转化活性,具有很好的研究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茅苍术内生真菌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茅苍术不同生长期、不同组织部位内生真菌种群结构与生态分布。方法采用微生物学研究方法与技术。结果茅苍术内生真菌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共分离到12属96株,其中镰孢属(Fusarium)、青霉属(Penicillium)、丝核菌属(Rhizoctonia)和多腔菌属(Myriangium)为优势种群。茅苍术内生真菌具有明显的组织专一性,以根茎和叶片中分布最多,分别是分离菌株总数的62.5%和25.0%。此外,内生真菌随着茅苍术生长期不同而出现动态变化,在苗期和花期内生真菌种群丰富,数量较多,分别是分离菌株总数的39.6%和36.5%。结论四种优势种群在茅苍术各个生长期都有分布,但均以苗期和花期分布最广泛。  相似文献   

7.
目的:从要用植物厚朴的枝条的皮质部分离内生真菌,并对抗肿瘤,抑菌等药理学活性进行分析。方法:采用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PDA)为分离及发酵培养基,并对分离出的内生真菌进行发酵培养,提取代谢产物进行抑菌活性分析。结果:从来源不同的三种厚朴中共分离出51株内生真菌;分别来自青霉属(Penicillium),镰刀菌属(Fusarium),交链孢属(Alternaria),等20个属。其中青霉属有生长优势。对各菌株发酵液的提取物进行药理学检测,发现各发酵产物均呈现出不同的抗肿瘤及抑菌活性,而其中的13株有抑菌活性。结论:发酵产物中含有大量的抑菌物质。可以并有良好的抑菌效果。可以为下一步开发提供良好的微生物资源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从治疗老年痴呆药用植物千层塔中分离内生真菌,并进行初步鉴定。方法用PDA平板培养基分离菌株,对照真菌鉴定手册,根据菌株的菌落形态、大小、颜色、生长速率、质地、生长培养基颜色变化以及菌丝体和孢子的形态特征进行鉴定。结果从千层塔的茎中分离出4株内生真菌,分别属于顶孢霉属、单轴霉属、酵母和青霉属。结论首次从千层塔中分离和鉴定出4株内生真菌。  相似文献   

9.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21):47-50
目的从山豆根中分离鉴定内生真菌。方法利用PDA培养基对山豆根进行内生真菌的分离,采用分子生物学手段进行鉴定,通过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比对结果。结果从山豆根中分离得到35株内生真菌,共9属13种,镰刀菌属、间座壳属、刺盘孢属和青霉属均为优势菌属。结论山豆根中含有丰富的内生真菌资源,进一步开发利用山豆根中内生真菌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仙鹤草内生真菌代谢物抗肿瘤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从仙鹤草的根茎以及叶中分离内生真菌,并进行初步鉴定及活性筛选.方法 选择Hela,HepG2,Skov3,S-180细胞为指示细胞进行MTT法实验.结果 从仙鹤草的根,茎以及叶中分离共出47株内生真菌,其中20株内生真菌对一种或多种肿瘤细胞有抑制作用,其中根、茎叶,抗肿瘤活性菌株比例分别为40.0%,44.7%及42.1%,其中抗肿瘤活性菌株主要分布于青霉属,曲霉属等10个属中.结论 首次从仙鹤草中分离和鉴定出47株内生真菌,仙鹤草内生真菌中广泛分布着活性菌株.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广东阳春砂与云南阳春砂内生真菌的种类,比较两地阳春砂内生真菌组成的差异。【方法】采用PDA培养基分离培养广东阳春砂与云南阳春砂茎叶内生真菌,分析两地阳春砂内生真菌的定殖率、相对分离频率。对所获菌株,通过形态特征鉴定归类后,提取菌株的DNA并测序,鉴定菌株的分类地位。【结果】广东阳春砂内生真菌定殖率:茎26.67%,叶54.44%;云南阳春砂内生真菌定殖率:茎15.56%,叶43.33%,与广东阳春砂比较,卡方检验呈显著性差异(P<0.05)。广东阳春砂优势内生真菌是刺盘孢菌,其次还分离到链格孢菌、曲霉菌、葡萄孢菌、棒孢菌、镰刀菌、大茎点霉菌、木霉菌;云南阳春砂优势内生真菌是链格孢菌,其次还有木霉菌、镰刀菌、裂盾菌、小丛壳菌和刺盘孢菌。其中,刺盘孢菌、镰刀菌、链格孢菌和木霉菌是广东和云南阳春砂的共有内生真菌。【结论】广东阳春砂和云南阳春砂内生真菌种类较多,内生真菌组成差异明显,各自有不同的优势内生真菌。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离得到毛脉酸模内生真菌并分析其优势菌群化学成分相似度。方法分别从毛脉酸模根、茎、叶中分离得到内生真菌,并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版)"分析菌群化学成分相似度。结果自1年生毛脉酸模中共分离得到42株内生真菌,通过形态鉴定初步确定了4目、5科、8属;其中曲霉属(23.8%)、链格孢属(21.4%)以及丝核属(16.7%)为优势菌群;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相同种属的内生真菌中,化学成分相似度较高的都分离自宿主同一部位。结论毛脉酸模内生真菌具有一定的生物多样性,其分布表现出一定的组织特异性,且同一种属内生真菌的化学成分与其分离部位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小连翘内生真菌种群分布及其抗菌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分析小连翘(Hyperioums sampsonii Hance)内生真菌的分布特征和抗菌活性.方法 采用内生菌分离法分离菌株,双培养法对峙试验测定其抗菌性.结果 从小连翘的根、茎、叶等不同的器官中分离得到81株内生真菌,经形态学分类鉴定分属于4个目,5个科,26个属,其中头孢霉属(Cephalosporium sp.)和丝核菌属(Rhizoctonia sp.)为优势菌群.不同部位内生真菌的类型、数量和分布存在差异,根部有31株,分属于12属;茎部有12株,分属于10属;叶部有38株,分属于13属.通过平板对峙实验发现,从小连翘所分离的内生真菌中54.32%对某些植物病原真菌有拮抗活性.结论 小连翘内生真菌及其代谢产物中具有潜在活性物质,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南京地区某医院空气中的真菌种类、数量及其季节消长。方法:应用曝皿和曝片方法进行全年调查。结果:曝皿调查收集到真菌菌落535个,鉴定为15个属种;曝片调查共收集到各类真菌孢子6533个,共23个属种。结论:优势真菌中以交链孢霉、黑粉菌、小球腔菌、芽枝菌、毛霉、镰刀霉、酵母菌、曲霉等数量较多,且大多数均有明显的季节性,高峰期多数在5月~11月。  相似文献   

15.
湖丹皮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湖丹皮进行系统化学成分研究。方法:利用多种柱层析方法进行分离,并运用理化及波谱方法进行结构确证。结果:从湖丹皮70%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位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苯甲酸(I),对羟基苯甲酸(II),没食子酸甲酯(III)、没食子酸(IV)。结论:湖丹皮中能分离多种有效化学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