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大动脉弹性指数(C1)和小动脉弹性指数(C2)是动脉弹性功能测定仪(HDI)上显示出来的动脉弹性功能参数。由于血管内皮功能和动脉顺应性在高血压及其并发症判断上的意义越来越显得重要,通过HDI测定C1和C2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无创性的监测手段。C1是大动脉顺应性参数,又称容量性参数,是指在舒张期压力呈指数样衰减期间,血流体积下降与动脉血流中压力下降的比值。其数值下降反映了大动脉弹性减退,顺应性下降。它对年龄增大引起的血管结构变化敏感,与其他反映动脉硬化血管顺应性降低的相关指标如脉搏波传导速度(PWV),PP呈显著相关,为预测CVD…  相似文献   

2.
《中华高血压杂志》2007,15(3):183-185
戴伦(滁州市全椒人民医院,安徽,滁州,239500) 大动脉弹性指数(C1)和小动脉弹性指数(C2)是动脉弹性功能测定仪(HDI)上显示出来的动脉弹性功能参数.由于血管内皮功能和动脉顺应性在高血压及其并发症判断上的意义越来越显得重要,通过HDI测定C1和C2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无创性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3.
正动脉顺应性(arterial compliance,C)降低或动脉僵硬度增加与心血管事件有关。动脉顺应性,理论上分大动脉顺应性和小动脉顺应性,狭义的指大动脉顺应性。检测动脉顺应性的方法有两类,一类是基于压力与容量的瞬时变化关系来测量,属直接指标,但由于在体时无法直接观察到压力容量的瞬时变化,所以,指标多为推导得出,如大动脉弹性指数(C1)、小动脉弹性指数(C2)等;一类是基于动脉顺应性降低后动脉血流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沈阳市健康人群各年龄组男、女性的动脉功能。方法 采用DO - 2 0 2 0动脉功能测定仪无创伤性检测沈阳市健康人群各年龄组男、女性的大动脉弹性指数 (C1)、小动脉弹性指数 (C2 )。结果 动脉功能测定仪DO - 2 0 2 0在沈阳市健康人群测定的C1明显高于C2 (P <0 0 1) ;无论C1或C2均随年龄增长而减退 (P <0 0 1) ;女性C1略低于男性 (P <0 0 1) ,C2男、女性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动脉功能测定仪DO - 2 0 2 0短期内重复检测结果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沈阳市健康人群的大动脉弹性明显高于小动脉弹性 ,大动脉弹性和小动脉弹性均随年龄增长而减退 ,女性大动脉弹性略低于男性 ,小动脉弹性男、女性之间无差别 ,动脉功能测定仪DO - 2 0 2 0有较稳定的重复性  相似文献   

5.
吸烟是一种已经被肯定的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能损害动脉脉动功能。该文测定278名非吸烟者,277名现行吸烟者,以及104名既往吸烟者大动脉弹性指数(C1)、小动脉弹性指数(C2)检测大小动脉顺应性,年青人年龄18~44岁,平均36.4岁。  相似文献   

6.
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的动脉弹性功能变化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目的 比较老年正常血压者、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 (ISH)与非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 (NISH)患者的动脉弹性功能 ,了解不同类型老年高血压大动脉和小动脉弹性的差别。方法 选择 5 0例健康老年人 (男女各 2 5例 ,平均年龄 6 8± 5岁 )和 84例老年高血压病人 (男性 39例 ,女性 4 5例 ,平均年龄 6 8± 5岁 ) ,其中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 (ISH) 6 4例 ,非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 (NISH) 2 0例。使用DO2 0 2 0动脉功能测定仪检测桡动脉脉搏波形和动脉弹性指数C1和C2 。结果 ISH大动脉弹性指数C1(7± 2 1ml/mmHg× 10 )低于NISH组 (9 2± 3 1ml/mmHg× 10 )和正常血压对照组(12 9± 4ml/mmHg× 10 ) ,P <0 0 1;ISH小动脉弹性指数C2 (2 6± 2 2ml/mmHg× 10 0 )与NISH(2 7± 2 5ml/mmHg× 10 0 )无显著差别 ,均低于正常血压对照组 (4 3± 2 5ml/mmHg× 10 0 ) ,P <0 0 1;在正常血压对照组 ,动脉弹性指数与脉压显著负相关 (C1:r=- 0 6 2 7,P <0 0 0 1;C2 :r =- 0 389,P <0 0 0 1) ,但在ISH则并不相关 (C1:r =- 0 10 5 ,P =0 4 10 ;C2 :r =- 0 2 0 3,P =0 10 8)。结论 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患者大动脉和小动脉弹性功能均有明显减退  相似文献   

7.
高甘油三酯血症对动脉弹性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研究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动脉弹性功能的变化。方法 采用动脉弹性功能测定仪CVProfilorDo -2 0 2 0检测 12例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和 15例健康志愿者大动脉弹性指数C1和小动脉弹性指数C2。结果 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和对照组的大动脉弹性指数C1无明显差别 (13 4± 3 6vs 14 3± 3 9ml/mmHg× 10 ) ,与对照组比较 ,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小动脉弹性指数C2明显降低 (6 3± 1 9vs 8 5± 2 4ml/mmHg× 10 0 ,P <0 0 5 )。结论 高甘油三酯血症损伤小动脉弹性指数C2 ,提示血管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可能是高甘油三酯血症导致冠心病发病和死率增加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中国健康人群动脉弹性功能参数研究   总被引:53,自引:5,他引:53  
目的 建立中国健康人群男、女性和各年龄组大动脉弹性指数 (C1 )和小动脉弹性指数(C2 )的正常参照值 ,评价动脉弹性指数测定短期内的重复性。方法 选择中国 10个城市年龄 15~ 80岁正常血压健康人 192 4例 (男 947,女 977) ,采用动脉弹性功能测定仪CVProfilorDO 2 0 2 0 ,平卧位同步测量并记录 30s肱动脉血压和桡动脉脉搏波形 ,获取C1 和C2 。连续测定 3次 ,每次相隔 4min ,7~ 2 8d后进行重复性检测。结果 中国健康人群C1 和C2 平均值分别为 ( 16 0± 4 1)ml mmHg× 10、( 6 6±3 0 )ml mmHg× 10 0。女性C1 和C2 均低于男性 ,无论男、女性C1 和C2 均与年龄负相关。各地区C1 和C2 平均值的绝对差值较小。根据C1 和C2 与年龄的回归方程 ,已获得不同年龄组男、女性C1 和C2 的正常参照值范围。重复检测的数据较接近 ,尤其是C2 。结论 健康人群动脉弹性指数C1 和C2 受性别、年龄影响 ,应按照男、女性和不同年龄组建立其正常参照值。动脉弹性指数C1 和C2 测定在短期内有较好重复性。  相似文献   

9.
健康人与高血压患者动脉弹性功能比较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 比较不同年龄、血压水平的健康人和高血压患者动脉弹性功能。方法 选取健康志愿者和高血压患者共551人 ,其中男性 30 3人 ,女性 2 4 8人 ,平均年龄为 56 9± 1 3 4岁。分别根据年龄和血压水平分组 ,使用DO 2 0 2 0动脉功能测定仪检测桡动脉脉搏波形和动脉弹性指数C1 和C2 ,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随着年龄不断增高 ,健康人和高血压病人的C1 和C2 值逐渐下降。健康组和高血压组男性的C1 和C2 均高于女性 ,P <0 0 1。校正年龄因素影响后 ,随着血压水平的升高 ,大小动脉弹性指数下降。高血压病人大动脉弹性明显比正常血压者低。处于正常高限者小动脉弹性指数C2 显著低于理想和正常血压者 ,与 1级高血压组无明显差别。简单相关分析表明年龄、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和心率与动脉弹性指数C1 和C2 存在明显负相关 ,其中脉压与C1 相关性 (r =- 0 60 2 ,P <0 0 1 )最为显著 ,而C2 与年龄相关性 (r=- 0 457,P <0 0 1 )最为明显。结论  (1 )年龄增大、血压升高与血管弹性下降密切相关 ,血管弹性检测可能比测量血压更为有效反映血管功能状态。 (2 )小动脉弹性指数 (C2 )为一敏感反映动脉损害的指标 ,有助于筛选出处于亚临床状态的心血管病人。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5-单硝酸异山梨醇酯(IS-5-MN)对脉压≥60mmHk高血压患者动脉弹性功能、反射波及血压的影响。方法 选取符合人选条件的3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两组进行单盲、安慰剂对照研究,每组15人分别给予IS-5-MN(30mg/d)或安慰剂,疗程四周。标准袖带水银血压计测量肱动脉血压,自动脉搏波速度测定仪测定颈动脉-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CF-PWV),DO-2020动脉功能测定仪获得大动脉和小动脉弹性指数(C1和C2),桡动脉压力波形分析获得中心动脉压、外周反射波增压及增强指数。结果 校正安慰剂效应后,(1)患者CF-PWV明显减慢,C1显著提高,C2无明显改变。(2)反射波增压和增强指数明显下降。(3)外周和中心动脉收缩压和脉压显著降低。结论 5-单硝酸异山梨醇酯明显改善脉压≥60mmHg高血压患者的大动脉弹性,减弱外周波反射,降低了收缩压和脉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不同年龄、血压水平的健康人和高血压患者动脉弹性功能.方法选取健康志愿者和高血压患者共551人,其中男性303人,女性248人,平均年龄为56.9±13.4岁.分别根据年龄和血压水平分组,使用DO-2020动脉功能测定仪检测桡动脉脉搏波形和动脉弹性指数C1和C2,进行比较研究.结果随着年龄不断增高,健康人和高血压病人的C1和C2值逐渐下降.健康组和高血压组男性的C1和C2均高于女性,P<0.01.校正年龄因素影响后,随着血压水平的升高,大小动脉弹性指数下降.高血压病人大动脉弹性明显比正常血压者低.处于正常高限者小动脉弹性指数C2显著低于理想和正常血压者,与1级高血压组无明显差别.简单相关分析表明年龄、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和心率与动脉弹性指数C1和C2存在明显负相关,其中脉压与C1相关性(r=-0.602, P<0.01)最为显著,而C2与年龄相关性(r=-0.457, P<0.01)最为明显.结论 (1)年龄增大、血压升高与血管弹性下降密切相关,血管弹性检测可能比测量血压更为有效反映血管功能状态.(2)小动脉弹性指数(C2)为一敏感反映动脉损害的指标,有助于筛选出处于亚临床状态的心血管病人.  相似文献   

12.
运动锻炼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和血管弹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目的:研究运动锻炼对血压和血管弹性的影响。方法:70例高血压患者被随机分组:运动组(n=34),接受半年以上的个体化运动负荷程序训练,对照组(n=36),每日散步平均少于半小时(1.5 km)两组均无其他严重疾患。两组试验前及试验6个月后测血压和容量顺应性(C1,反映大动脉弹性)和振荡顺应性(C2,反映小动脉弹性)。结果:运动组治疗前、后比较及与B组比较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压(PP)显著降低(P<0.01);C1、C2显著升高(P<0.01)。结论:康复运动锻炼能降低血压,改善高血压患者的动脉弹性。  相似文献   

13.
不同血糖水平糖尿病患者动脉弹性指数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不同血糖水平糖尿病患者动脉弹性指数的变化及其与血压、糖代谢等因素的关系.方法 选取空腹血糖>5.6 mmol/L的糖尿病患者共313人,男性176人,女性137人,年龄(52.9±11.5)岁.根据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将所有受试者按照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分为4组:正常血糖组(n=86)、空腹血糖受损组(IFG,n=36)、糖耐量减低组(IGT,n=45)和糖尿病组(n=146).采用美国HDI公司CVProfilorTMDO-2020型动脉弹性功能测定仪系统测量血管弹性.结果 1)校正年龄后,与血糖正常组、IFG组、IGT组相比,糖尿病组大动脉弹性指数(C1)、小动脉弹性指数(C2)明显下降.血糖正常组、IFG组、IGT组3组间的C1、C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C1与脉压、脉率、年龄、餐后2 h血糖负相关.C2与年龄、餐后2 h血糖、平均动脉压负相关.结论 1)糖尿病患者动脉弹性指数降低,而糖尿病发病前状态(IFG,IGT)未见动脉弹性的异常.糖尿病对血管弹性的影响独立于血压水平.2)脉压对C1的影响较大,而餐后2 h血糖对C2的影响大于血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5-单硝酸异山梨醇酯(IS-5-MN)对脉压≥60 mmHg高血压患者动脉弹性功能、反射波及血压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入选条件的3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两组进行单盲、安慰剂对照研究,每组15人分别给予IS-5-MN(30 mg/d)或安慰剂,疗程四周.标准袖带水银血压计测量肱动脉血压,自动脉搏波速度测定仪测定颈动脉-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CF-PWV),DO-2020动脉功能测定仪获得大动脉和小动脉弹性指数(C1和C2),桡动脉压力波形分析获得中心动脉压、外周反射波增压及增强指数.结果校正安慰剂效应后,(1)患者CF-PWV明显减慢,C1显著提高,C2无明显改变.(2)反射波增压和增强指数明显下降.(3)外周和中心动脉收缩压和脉压显著降低.结论 5-单硝酸异山梨醇酯明显改善脉压≥60 mmHg高血压患者的大动脉弹性,减弱外周波反射,降低了收缩压和脉压.  相似文献   

15.
氟伐他汀改善高血压患者脉压和动脉弹性临床研究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目的 观察氟伐他汀对降压治疗中高血压患者脉压和动脉弹性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 3 0例正在规律服用降压药物治疗并且脉压≥ 60mmHg的高血压患者 ,分为安慰剂组 (15例 )和氟伐他汀组 (15例 ) ,分别加服安慰剂 (1片每天 )或氟伐他汀 (40mg/d) ,治疗 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肱动脉血压 ,脉搏波传导速度 (PWV) ,大动脉和小动脉弹性指数 (C1和C2 ) ,从桡动脉压力波形实时获得的中心动脉血压、压力反射波增强指数 (AI)。结果 安慰组治疗后各项指标均无显著改变。氟伐他汀组治疗后肱动脉收缩压与脉压分别降低 8 0± 12 9mmHg (P =0 0 3 1)与 5 7± 9 3mmHg (P =0 0 3 3 ) ,中心动脉收缩压与脉压分别降低 9 7± 12 4mmHg (P =0 0 0 9)与 7 1± 9 3mmHg (P =0 0 1) ,中心动脉下降幅度大于肱动脉 ;舒张压和心率无显著改变 ;C2 升高 (P =0 0 3 ) ;AI降低 (P =0 0 2 6) ;PWV和C1无显著改变。结论 氟伐他汀通过改善高血压患者小动脉弹性和外周压力波反射 ,具有缩小脉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氟伐他汀对降压治疗中高血压患者脉压和动脉弹性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30例正在规律服用降压药物治疗并且脉压≥60 mmHg的高血压患者,分为安慰剂组(15例)和氟伐他汀组(15例),分别加服安慰剂(1片每天)或氟伐他汀(40 mg/d),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肱动脉血压,脉搏波传导速度(PWV),大动脉和小动脉弹性指数(C1和C2),从桡动脉压力波形实时获得的中心动脉血压、压力反射波增强指数(AI).结果安慰组治疗后各项指标均无显著改变.氟伐他汀组治疗后肱动脉收缩压与脉压分别降低8.0±12.9 mmHg (P=0.031) 与5.7±9.3 mmHg (P=0.033),中心动脉收缩压与脉压分别降低9.7±12.4 mmHg (P=0.009) 与7.1±9.3 mmHg (P=0.01),中心动脉下降幅度大于肱动脉;舒张压和心率无显著改变;C2升高 (P=0.03);AI降低 (P=0.026);PWV 和C1无显著改变.结论氟伐他汀通过改善高血压患者小动脉弹性和外周压力波反射,具有缩小脉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心脑舒通胶囊对动脉粥样硬化患者C反应蛋白(CRP)和动脉弹性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入选的114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地分为A组(58例)与B组(56例)。两组患者均予常规治疗,B组加用心脑舒通胶囊口服,3粒/次,1日3次,比较用药前及用药2月后各组C反应蛋白(CRP)、臂-脚踝动脉波传导速度(baPWV)、大动脉弹性指数(C1)、小动脉弹性指数(C2)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CRP、baPWV、C1、C2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治疗后比较,B组各指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脑舒通胶囊具有改善炎性反应及动脉弹性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不同动脉弹性功能参数的相关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3种不同动脉弹性功能参数:脉搏波传导速度(PWV)、大小动脉弹性指数(C1和C2)、压力反射波增强指数(AI)之间的相关性及不一致性。方法选取门诊高血压患者1306例,其中610例同时测定C1和C2,428例同时测定AI与PWV,208例同时测定C1、C2与PWV,60例同时测定C1、C2、PWV与AI,采用单因素和多元逐步回归统计方法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同一个体无论进行两种还是3种动脉弹性功能测定均显示,C1和PWV显著负相关,C1和C2显著正相关,AI与PWV、C1、C2之间无显著性相关。结论PWV、C1和C2反映动脉弹性功能状况较为一致;AI与PWV、C1和C2的一致性较差。  相似文献   

19.
不同动脉弹性功能参数的相关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研究3种不同动脉弹性功能参数:脉搏波传导速度(PWV)、大小动脉弹性指数(C1和C2)、压力反射波增强指数(AI)之间的相关性及不一致性.方法 选取门诊高血压患者1306例,其中610例同时测定C1和C2,428例同时测定AI与PWV,208例同时测定C1、C2与PWV,60例同时测定C1、C2、PWV与AI,采用单因素和多元逐步回归统计方法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 同一个体无论进行两种还是3种动脉弹性功能测定均显示,C1和PWV显著负相关,C1和C2显著正相关,AI与PWV、C1、C2之间无显著性相关.结论 PWV、C1和C2反映动脉弹性功能状况较为一致;AI与PWV、C1和C2的一致性较差.  相似文献   

20.
高血压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与动脉顺应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高血压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动脉顺应性的关系.方法 按照SBP和(或)DBP≥140/90 mm Hg诊断为高血压的标准,将366例受试者分为正常对照组和高血压组,用CVProfilor DO-2020动脉脉搏分析仪分别测定各组受试者大动脉弹性指数(C1)、小动脉弹性指数(C2),用放免法分别检测其血清TNF-α和胰岛素浓度,用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评价胰岛素抵抗(IR).结果 (1)高血压组C1(10.55±3.11)mL/mm Hg×10,C2(3.62±1.51)mL/mm Hg×100均低于正常对照组[(C1=13.24±4.27)mL/mm Hg×10,(C2=6.04±2.66)mL/mm Hg×100,P均<0.01],而TNF-α(0.31±0.05)ng/mL高于正常对照组(0.24±0.07)ng/mL,P<0.01;(2)偏相关分析显示,在正常对照组中TNF-α与HOMA-IR、体重指数(BMI)正相关(r=0.171,r=0.229,P均<0.05);在高血压组中TNF-α与C1、C2负相关(r=-0.132,r=-0.392,P均<0.05),与BMI、HOMA-IR、舒张压(DBP)、脉压(PP)正相关(BMI:r=0.427,HOMA-IR:r=0.154,DBP:r=0.144,PP:r=0.182,P均<0.05)(3)在高血压组进行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影响C1、C2的因素为年龄与SBP.当自变量排除年龄后,TNF-α和HOMA-IR可进入影响C1、C2的回归模型.结论 高血压患者TNF-α浓度增高,TNF-α及HOMA-IR与动脉顺应性的相关性依赖于年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