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研究工业发酵中常见的Ca2 、Zn2 、Mn2 、Fe3 、Cu2 及Co2 对轮梗霉生长及产花生四烯酸的影响。结果表明:Ca2 浓度在10-4~10-2mol/L范围内促进菌体生长,但抑制AA产量。Mn2 浓度为5×10-4mol/L时AA产量达到最大,但对菌体生长都有抑制作用。Zn2 在3×10-6mol/L浓度时AA产量达最大,而生物量的变化不大。Fe3 浓度为5×10-5mol/L时,生物量达最大,而AA产量受其抑制,Cu2 浓度为5×10-6mol/L时菌体生物量和AA产量同时达到最大。Co2 在10-7mol/L浓度时生物量及AA产量同时达最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大豆异黄酮代谢产物雌马酚对人前列腺癌细胞DU145的生长影响,并在生理浓度下比较其与大豆异黄酮主要成分金雀异黄素、大豆素的体外抗增殖活性。方法: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的雌马酚、金雀异黄素及大豆素对DU145细胞增殖的影响,并以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分布情况。结果:雌马酚在1×10-6~1×10-5mol/L表现为抑制作用,金雀异黄素在1×10-7~1×10-6mol/L时表现为促增殖效应,达到5×10-5mol/L时出现抑制作用,大豆素在生理浓度下则主要表现为促增殖效应;雌马酚在1×10-6mol/L时使细胞在G0/G1期阻滞,在5×10-6~1×10-5mol/L时使S期及G2/M期细胞增多,金雀异黄素在5×10-6mol/L出现G2/M期阻滞,大豆素使S期及G2/M期细胞增多。结论:雌马酚在体外具有一定的抗前列腺癌活性;在生理浓度下,其抗癌活性可能强于金雀异黄素及大豆素。  相似文献   

3.
本文发现次黄嘌呤对高锰酸钾-鲁米诺-SO3体系化学发光有增敏作用。结合低压离子色谱(LPIC)快速分离测定SO3,并用于实际样品中SO3含量测定。在优化条件下,SO3浓度与化学发光强度在5×10-8~4.8×10-6mol/L范围内成正比(r=0.9977),检出限3.2×10-8mol/L,选定SO3浓度为5×10-7mol/L,进行5次平行测定,RSD为3.25%。2-2-2-2-2-  相似文献   

4.
采用化学发光的方法检测过氧化苯甲酰,通过筛选体系找出合适的检测体系,并对所选检测体系的检测条件进行优化,初步确定化学发光法检测过氧苯甲酰的实验条件.实验结果表明,高锰酸钾浓度在1.8×10-5 mol/L(0.3 mol/L的硫酸介质),鲁米诺浓度在2.0×10-4 mol/L(pH7)时,过氧化苯甲酰在0~10×10-5h/mL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3,检出限为8×10-9g/mL.对浓度为3×10-5g/mL的过氧化苯甲酰平行测定20次,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32%.  相似文献   

5.
罗宿星  伍远辉  朱敏  郭美 《中国酿造》2012,31(4):165-168
制备了多壁碳纳米管/磷钨酸复合膜修饰电极,研究了该修饰电极对苏丹红Ⅳ的电催化作用,考察了富集电位、富集时间、脉冲宽度、脉冲振幅和支持电解质等因素对苏丹红Ⅳ响应的影响。在优化实验条件下,苏丹红Ⅳ浓度为1×10-6mol/L~4×10-5mol/L范围内,差分脉冲伏安峰电流与苏丹红Ⅳ的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5,检出限为8×10-7mol/L。共存的多种离子、β-胡萝卜素等不干扰测定。  相似文献   

6.
用线性扫描极谱法研究了在B-R缓冲溶液中茚三酮的极谱行为.实验表明,以pH=4.58的B-R缓冲溶液和0.1 mol/L的KCl溶液作为底液,茚三酮产生还原波,其二阶导数峰电位为-0.874V(vs.SCE),峰电流与其浓度在1.12×10-6~3.36×10-4 mol/L浓度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线性方程为i"p(nA/s2)=114.5 7.393×106 c mol/L,相关系数为0.9927.研究了茚三酮与氨基酸相互作用后的极谱行为.结果表明,加入氨基酸后峰电位没有变化,峰电流随氨基酸的浓度增大而减小.对L-组氨酸在6.10×10-5~6.10×10-4 mol/L和1.22×10-6~1.22×10-5 mol/L的浓度范围内线性方程分别为i"p(nA/s2)= 147.6~2.150×104c mol/L,相关系数为0.9977;和i"p(nA/s2)=174.8~1.604×106 c mol/L,相关系数为0.9961.用标准加入法测定了市售酱油中氨基酸的含量.  相似文献   

7.
在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0.1 mol/L、pH 5.0)中,利用双硫腙修饰丝网印刷电极阳极溶出伏安法分别于-0.18 V、-0.76 V阳极溶出峰同时测定重金属离子Cu2+和Pb2+。通过优化测定条件,得到最佳参数为:双硫腙修饰量3μg、pH 5.0、富集电位-1.1 V、富集时间210 s。在此条件下,Cu2+和Pb2+浓度分别在1.0×10-10-1.0×10-5mol/L、1.0×10-10-1.0×10-6mol/L范围内与峰电流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Cu=0.9991,RPb=0.9934),检测限分别为0.35×10-10mol/L、0.41×10-10mol/L。该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可用于检测茶汤中的Cu2+和Pb2+。  相似文献   

8.
陈亚红  田丰收  周盼 《中国酿造》2012,31(2):180-182
利用L-酪氨酸对酶催化体系的抑制作用,建立了一种操作简便、灵敏的分析L-酪氨酸的新方法。优化了该抑制体系的实验条件,L-酪氨酸5.0×10-7mol/L~1.0×10-4mol/L浓度范围内与抑制率有较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2.6×10-7mol/L。将浓度为2.0×10-5mol/L的L-酪氨酸进行11次平行测定,其RSD为2.1%。该法已成功的应用于啤酒、葡萄酒中L-酪氨酸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9.
利用石墨烯修饰玻碳电极,通过优化支持电解质及pH值、修饰剂用量、富集电位及时间等测定条件,建立了测定豆瓣酱中镉的线性扫描阳极溶出伏安分析法.在pH4.2的NaAc-HAc缓冲液中,-1.10 V富集5 min后,溶出峰电流与Cd2+浓度在1.0×10-8~5,0×10-5 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3.0×10-9 mol/L.对5.0×10-6 mol/L Cd2+溶液平行测定10次的RSD为2.8%.将该方法用于豆瓣酱中镉的测定,平均回收率在96.7%~105.0%之间,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制备了辣根过氧化物酶/聚乙烯醇缩丁醛/碳纳米管修饰玻碳电极的过氧化氢生物传感器。以对苯二酚为电子媒介,采用循环伏安法和电流时间法考察了该传感器对H2O2的催化性能。讨论了媒介体浓度、工作电位、温度、pH对电极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传感器对H2O2表现出良好的电催化性能。在pH=7.0,对苯二酚浓度4.2mmol/L,工作电位-250mV的实验条件下,H2O2浓度在1.67×10-7~1.29×10-5mol/L及1.58×10-5~1.17×10-3mol/L范围内与传感器的电流响应呈线性关系,检出限(S/N=3)为5.554×10-8mol/L。该传感器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稳定性好,对HO有快速灵敏的响应。  相似文献   

11.
习霞  明亮 《中国调味品》2012,37(4):100-102
以多壁碳纳米管(MWCNT)修饰玻碳电极为工作电极,研究了碘离子在该修饰电极上的伏安分析特性,建立了测定食盐中碘含量的线性扫描伏安法。在优化实验条件下,氧化峰电流与碘离子浓度在1.0×10-6~1.0×10-3 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4.0×10-7 mol/L。对1.0×10-4 mol/L碘化钾溶液平行测定10次的RSD为3.2%。将该方法用于测定加碘食盐中的碘含量,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2.
基于醌的电化学还原原理,利用1,4-萘醌对游离脂肪酸的还原峰电流的测定,检测植物油中油酸和亚油酸的浓度,从而求出所测植物油的酸价。采用循环伏安法在乙腈溶液中聚合吡咯单体于铂电极表面制备化学修饰电极Ppy/ClO4-/Pt,用线性伏安法检测油酸和亚油酸浓度。结果表明:在浓度分别为5.3×10-3~7.9×10-2mol/L和9.6×10-6~1.28×10-3mol/L之间,还原峰电流与油酸和亚油酸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分别是0.9948和0.9922,亚油酸和油酸的检出限为3.0×10-6mol/L和1.6×10-3mol/L(S/N=3)。并且将该化学修饰电极用于植物油橄榄油、玉米油、花生油、大豆油和芝麻油中酸价的检测,结果表明,化学修饰电极法是一种简便、快速实用的酸价滴定方法,可以作为碱滴定法的替代方法。  相似文献   

13.
An electroanalytical method was developed to detect and quantify the sunscreen agent octocrylene (OCR) in cosmetic products. The method was based on electrochemical reduction, using voltammetric techniques. OCR was reduced at -0.97 V vs. Ag/AgCl on a glassy carbon electrode using a mixture of Britton-Robinson buffer (0.04 mol L(-1)) and ethanol (7 : 3, v/v) as the supporting electrolyte solution. Under optimized conditions and square-wave voltammetry, OCR response was linear from 5.0 × 10(-6) to 8.0 × 10(-5) mol L(-1) (r = 0.9995), with a limit of detection of 2.8 × 10(-6) mol L(-1). The proposed electroanalytical method proved simple, fast and suitable for detection and quantification of OCR in samples of cosmetic products, with satisfactory results in the recovery test and analytical determination in real samples.  相似文献   

14.
利用电化学方法制成了银和氨基磺酸聚合物膜修饰电极,研究了Vc在此电极上的电化学行为,建立了循环伏安法测定Vc的新方法。银和氨基磺酸复合膜修饰电极对Vc的电化学氧化具有明显的催化作用。在pH5.0磷酸盐缓冲溶液中,Vc在修饰电极上氧化,氧化峰电流与其浓度在2.68×10-6~3.1×10-3mol/L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3.80×10-7mol/L。修饰电极具有良好的灵敏度、选择性和稳定性,用于食品中Vc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瞿万云  胡卫兵  朱杰 《食品科学》2012,33(14):125-128
优化各实验参数,建立一种测定苏丹红Ⅰ含量的简捷、灵敏的电分析方法。用水热法制备纳米WO3,并用其修饰碳糊电极。利用循环伏安法、线性扫描伏安法和差分脉冲伏安法研究苏丹红Ⅰ在此修饰电极上的伏安行为,发现纳米WO3修饰电极能显著提高苏丹红Ⅰ的氧化峰电流。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1.5×10-7~2.0×10-5mol/L,开路富集2min后检出限为8.0×10-8mol/L。该方法用于辣椒制品及番茄酱等食品中苏丹红Ⅰ的测定,加标回收率在91.1%~102%之间,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采用单壁碳纳米管(SWCNTs)修饰玻碳电极(GCE),制作电化学传感器,研究金丝桃苷在传感器表面的电化学行为,建立一种简单的、高灵敏的金丝桃苷的电化学检测新方法。方法:将羧基化SWCNTs滴在GCE表面,采用循环伏安法(CV)研究了金丝桃苷在传感器表面的电化学行为,并对测量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和裸GCE电极相比较,金丝桃苷在GCE/SWCNTs电极表面的氧化峰电流和还原峰电流均急剧增加,氧化峰电流和还原峰电流与扫描速度的平方根成正比,说明金丝桃苷在修饰电极表面的反应是受扩散控制的过程。在缓冲液的pH为6.0、碳纳米管的用量为10 μL、检测电位为0.34 V的优化条件下时,金丝桃苷浓度在3.0×10-9~1.0×10-7范围内与氧化电流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2.41×10-9 mol/L(S/N=3)。结论:该方法灵敏度高,简单易行,具有较好的重现性及稳定性,可用于金丝桃苷的检测。  相似文献   

17.
痕量硫示波极谱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择硼砂溶液为测定介质,以抗坏血酸(Vc)除去介质中的氧,研究了示波极谱测定痕量硫的方法,并初步探讨了其机理.硫浓度在1.0×10  相似文献   

18.
检测牛奶中过氧化氢的电化学酶传感器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构建一种基于聚硫堇的丝网印刷电化学酶传感器,用于牛奶中过氧化氢的检测。将硫堇电聚合在丝网印刷碳电极上,用壳聚糖二氧化硅溶胶凝胶包埋辣根过氧化酶并固定于聚硫堇电极表面,制成新型过氧化氢生物传感器。结果显示:在牛奶标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过氧化氢后,该酶传感器的响应电流与过氧化氢浓度在3×10-5~1.5×10-3mol/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64),最低检出限为1.675×10-5mol/L。该传感器应用于牛奶中过氧化氢的检测与国标碘量法基本一致,其加样回收率范围为85.6%~89.4%。该酶传感器灵敏快速(15min)、制作方便、样品处理简单,有望用于牛奶中过氧化氢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9.
构建纳米金(Au)掺杂石墨烯(GS-Nafion)修饰玻碳电极(GCE)的电化学传感器(GCE/GS/Nafion/Au),研究多巴胺(DA)和抗坏血酸(AA)在上述电极的电化学行为,并用于DA的选择性测定。将GS-Nafion溶液涂覆于GCE表面制得GCE/GS/Nafion电极,采用化学镀方法于GCE/GS/Nafion电极表面生成Au制得GCE/GS/Nafion/Au电极,采用扫描电镜(SEM)表征GS、化学镀Au和电极的制备过程,循环伏安(CV)法和示差脉冲伏安(DPV)法研究DA的电化学性质。在优化的实验条件下,DA浓度与DPV法氧化峰电流大小在1.0×10-7~1.0×10-4mol/L之间呈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为0.9988,检出限为4.2×10-8mol/L。该电极制备过程简单、灵敏度高、抗干扰性强,可以用于DA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