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占习娟  陈义伦  刘宾  张蕾 《食品科学》2007,28(4):341-344
实验以新鲜的柿子为主要原料,采用测定吸光值的变化,研究了柿果中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最适条件和抑制剂、烫漂温度和时间对柿果中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及褐变的影响。结果表明:柿子中的多酚氧化酶的最适温度是19℃,最适pH为6.5,最适底物浓度为12mmol/L。用0.1%亚硫酸钠+0.3%植酸和100℃+120s处理能有效的抑制柿果中PPO的活性,褐变速度明显减慢。  相似文献   

2.
以散叶生菜为原料,研究提取液用量、底物浓度、反应体系pH值和温度、抑制剂对生菜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以邻苯二酚为底物,生菜PPO在420nm波长下吸光度最大;磷酸缓冲液(mL)与生菜质量(g)比为1.5∶1时,提取液中PPO活性较强;最适pH值为8.0、最适温度为30℃、最适底物浓度为0.3 mol/L。抑制剂对PPO酶抑制效果依次为抗坏血酸﹥柠檬酸﹥NaCl;此外,生菜叶脉中PPO活性为叶片中PPO活性的5.72倍。  相似文献   

3.
文章采用分光光度法,以邻苯二酚为底物,研究了芦笋组织中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以及最适底物浓度,最适pH值,最适温度,热稳定性和柠檬酸、L-半胱氨酸、抗坏血酸、亚硫酸钠等抑制剂对PPO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其最适底物浓度为0.2mol/L;最适pH范围为6.6-7.0,pH在6以下可抑制酶活;最适温度为40℃,80-90℃热处理1-2min可使酶失活;抑制剂抑制效果由强到弱依次为:抗坏血酸>L-半胱氨酸>亚硫酸钠>柠檬酸。  相似文献   

4.
荔枝壳中多酚氧化酶活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熊何健  卢玉兰 《食品科学》2006,27(12):182-185
本文对荔枝壳中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及不同抑制剂的抑制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荔枝壳多酚氧化酶的最佳底物浓度为0.04mol/L,最适pH为7.0,最适温度为40℃;柠檬酸、抗坏血酸、硫代硫酸钠对PPO活性表现出较好的抑制效果,三种抑制剂联合作用的最佳条件为0.01mmol/L的柠檬酸+0.04mmol/L的抗坏血酸+0.004mmol/L的硫代硫酸钠,PPO活性的抑制率达85.8%。  相似文献   

5.
以南酸枣为原料,利用磷酸盐溶液提取其多酚氧化酶(PPO)粗酶液。以邻苯二酚为底物,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南酸枣PPO的活性。研究温度、pH对南酸枣PPO活性的影响以及底物特异性,并探讨抗坏血酸、亚硫酸钠、L-半胱氨酸、柠檬酸、酒石酸和氯化钙6种抑制剂对南酸枣PPO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南酸枣PPO最适反应温度为50℃;最适pH值为7.0;邻苯二酚、对叔丁基邻苯二酚及4-甲基儿茶酚作为底物时PPO的活性较高,没食子酸及焦性没食子酸性作为底物时PPO的活性较小;6种抑制剂对南酸枣PPO均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其抑制效果为:抗坏血酸亚硫酸钠L-半胱氨酸柠檬酸酒石酸氯化钙。  相似文献   

6.
蕨菜多酚氧化酶的性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黄建韶  张洪  王云 《食品与机械》2005,21(2):12-13,16
以冷冻丙酮制备蕨菜多酚氧化酶丙酮粉,用分光光度法研究pH、温度、底物浓度,抑制剂对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以邻苯二酚为底物,该酶的最适pH值为7.4,最适温度为25℃;Km为39.86 mmol/L,Vm为0.686 OD/min,90℃热处理50 s可钝化PPO的活性;抗坏血酸、亚硫酸钠为强烈抑制剂,175 mg/L的亚硫酸钠、225 mg/L的抗坏血酸能有效抑制PPO的活性.  相似文献   

7.
系统地研究了底物浓度、pH、温度以及抑制剂对莲藕多酚氧化酶(PPO)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儿茶酚为底物,米氏常数Km为0.01mol/L,莲藕PPO最适宜pH值为7.0,最适温度为35℃,高温可以钝化PPO活性,褐变抑制剂对莲藕PPO活性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以金针菇、双孢磨菇、凤尾菇、杏鲍菇、香菇、花菇和猪肚菇7种常见食用菌为研究对象,采用磷酸盐缓冲液提取法提取多酚氧化酶(PPO),比较食用菌中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及温度和pH对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常温和中性pH条件下,双孢蘑菇PPO活性最高,达到942 U/mL,金针菇PPO和猪肚菇PPO次之,分别为62,58 U/mL.金针菇和双孢磨菇PPO活性的最适温度为20 ℃,凤尾菇、香菇和花菇PPO活性的最适温度为25 ℃,而猪肚菇PPO和杏鲍菇PPO的最适温度较高,分别达到了75,80 ℃.凤尾菇PPO、杏鲍菇PPO和猪肚菇PPO最适pH值均为3.5,金针菇PPO为4.0,香菇PPO为6.5,双孢磨菇PPO为7.0,而花菇PPO最适pH值为8.0.  相似文献   

9.
以邻苯二酚为底物,采用分光光度法对西葫芦多酚氧化酶(PPO)的酶学特性及不同抑制剂对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西葫芦多酚氧化酶最适pH为6.6,最适温度为35℃,90℃处理5min可使该酶失活。多酚氧化酶催化的酶促褐变反应动力学符合米氏方程,动力学参数为Km=0.0417mol/L,Vmax=208.33U。四种抑制剂对PPO的抑制效果由强到弱依次为:亚硫酸氢钠>L-半胱氨酸>抗坏血酸>柠檬酸。  相似文献   

10.
戴卿  侯温甫  王宏勋  邢小苗 《食品科学》2009,30(20):430-432
研究葛根多酚氧化酶(PPO)的性质,以及不同护色方案的护色效果,确定最佳护色方案。结果表明,以邻苯二酚为底物,葛根PPO的最适pH7.0,最适温度40℃,100℃热处理40s可钝化PPO的活性;抗坏血酸、抗坏血酸钠和亚硫酸钠为多酚氧化酶强烈抑制剂;但仅有亚硫酸钠能有效抑制葛根褐变的发生;结合颜色、护色效果、损失以及残留,确定0.2%的亚硫酸钠溶液为护色剂采用喷涂的方式进行护色。  相似文献   

11.
芒果多酚氧化酶的特性及抑制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汤凤霞  魏好程  曹禹 《食品科学》2006,27(12):156-160
以邻苯二酚为底物,采用分光光度法在420nm处测定芒果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研究了温度、pH值、底物浓度对其活性的影响,并建立了酶促褐变反应动力学方程,探讨了L-半胱氨酸、抗坏血酸、亚硫酸氢钠、柠檬酸和醋酸五种抑制剂对芒果酶促褐变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芒果多酚氧化酶的最适温度为50℃,最适pH值为6.86;酶促褐变反应动力学符合米氏方程所描述的单底物酶促反应动力学,以邻苯二酚为底物的最大反应速度Vmax=192(U/min·g),Km=0.0173mol/L,相应的动力学方程为v=192[S]/(0.0173+[S]);五种物质对该酶均表现出不同的抑制作用,抑制效果为:抗坏血酸>L-半胱氨酸>亚硫酸氢钠>柠檬酸>醋酸。  相似文献   

12.
用分光光度计法在波长420nm下,以邻苯二酚为底物研究了兰州百合鳞茎中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oxidase,PPO)的部分特性。实验发现百合PPO的活性在4~25℃时,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25℃时PPO活性达到最大值,之后PPO活性随着温度的升高而下降;百合PPO有两个最适pH,分别为4.0和6.0,当pH低于4.0、高于6.0时活性均较低。抗坏血酸、异抗坏血酸钠、半胱氨酸在实验用的五种抑制剂中对PPO的抑制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13.
双孢菇中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双孢菇为供试原料提取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以邻苯二酚为底物,采用分光光度法在420nm研究温度、pH值、底物浓度和加热时间对该酶活性的影响;同时探讨抗坏血酸、柠檬酸、氯化钠、EDTA-Na 四种抑制剂对双孢菇酶促褐变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该酶的最适温度30℃、最适pH5.5、最适底物浓度0.05mol/L,90℃加热处理80s时,该酶几乎全部失活。4种抑制剂对该酶均表现出一定的抑制效果,其中抗坏血酸的抑制效果最好,抑制效果强弱次序为抗坏血酸>柠檬酸>氯化钠>EDTA-Na。  相似文献   

14.
郭香凤 《食品科学》2010,31(21):316-319
对银条多酚氧化酶(PPO)的酶学特性及控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银条PPO 的最适反应时间为2.0min,最适pH 值为5.0,最适温度为30℃,银条PPO 的热稳定性较差。抗坏血酸(VC)、L- 半胱氨酸(L-cys)、亚硫酸钠、亚硫酸氢钠等对PPO活性均有极显著地抑制作用;在0.05g/100mL 柠檬酸+0.05g/100mL 抗坏血酸+0.05g/100mLL- 半胱氨酸复合化学抑制剂作用条件下,对银条PPO 的酶活性抑制率可达93.5%。  相似文献   

15.
确定了红枣多酚氧化酶最适pH为6.0~6.5,最适温度为27℃;其对pH和温度较为敏感,通过调节pH和适当的热处理即可有效抑制其活性。同时在上述最适条件下,研究了以柠檬酸、抗坏血酸、亚硫酸钠作为抑制剂对红枣多酚氧化酶的抑制作用,并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复合抑制剂的复配进行了优化,获得最佳添加配比为:柠檬酸0.24%,抗坏血酸0.14%,亚硫酸钠0.08%;此条件下红枣多酚氧化酶相对残余酶活为0.51%。  相似文献   

16.
石榴多酚氧化酶的某些特性及其抑制剂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石榴贮藏过程中易发生果皮褐变的问题,以分光光度计法研究了石榴果皮中多酚氧化酶(PPO)的某些特性,考察了柠檬酸、抗坏血酸、亚硫酸钠和β-环糊精等抗褐变剂对PPO活性的抑制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石榴皮中多酚氧化酶的最适温度为40℃,最适pH是7.0,几种底物中单宁与PPO的亲和力最大,试验的几种抗褐变剂中柠檬酸对PPO活性有明显的抑制效果,其次是抗坏血酸,而亚硫酸钠、β-环糊精的抑制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雪梨在加工过程中极易发生酶褐变,为抑制雪梨汁的酶褐变,试验以雪梨为原料制备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粗酶提取液,加入邻苯二酚为底物,采用分光光度法对其PPO的酶学特性及不同护色剂对PPO活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选择L-半胱氨酸、D-异抗坏血酸钠、抗坏血酸3种添加剂对雪梨汁进行护色,通过响应面优化试验确定雪梨汁最优护色组合。结果表明:雪梨PPO的最适pH为4.5,最适温度为30 ℃;雪梨PPO具有一定的热稳定性,随着温度的提高,抑制PPO活性所需要的时间逐渐减少;雪梨PPO催化底物邻苯二酚的酶促反应动力学与米氏方程高度符合,最大反应速率Vmax=217.39 U/min,米氏常数Km=0.152 mol/L。雪梨汁加工的最优护色剂组合为:6.56 mmol/L的L-半胱氨酸、4.58 mmol/L的D-异抗坏血酸钠和6.18 mmol/L的抗坏血酸,在此条件下对雪梨汁褐变的抑制率可达90.82%。  相似文献   

18.
鸡腿蘑多酚氧化酶特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本文采用分光光度法对鸡腿蘑多酚氧化酶(PPO)的催化特性、最适温度、最适pH值、热稳定性等性质进行研究;同时考察了EDTA-2Na、NaHSO3、抗坏血酸、柠檬酸四种抑制剂对鸡腿蘑多酚氧化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该酶的最适pH为6.0;最适温度为45℃,80℃水浴处理5min,95℃水浴处理90s该酶全部钝化。四种抑制剂对该酶均表现出不同的抑制效果,抑制效果强弱次序为抗坏血酸>柠檬酸>NaHSO3>EDTA-2Na。  相似文献   

19.
Polyphenol oxidase (PPO) and phenolics were studied in two pear cultivars, d'Anjou and Bartlett. PPO activity, total phenolics and chlorogenic acid concentration differed significantly with respect to cultivar. PPO activity, total phenolics and chlorogenic acid all decreased in overripe fruits. the pH optimum (d'Anjou, 4.7 and Bartlett, 5.5), and optimum temperature (d'Anjou 40C and Bartlett, 20C) for maximum PPO activity were determined. Among substrates, 4-methylcatechol followed by catechol and dopamine, was the most readily oxidized substrate of PPO from both pear cultivars. the enzyme from both cultivars did not show any activity with any of the monohydroxy substrates. Km of 13.33 and 10.92 mM were determined with 4-methylcatechol for d'Anjou and Bartlett pear PPO, respectively. Benzoic and cinnamic acid series compounds were poor inhibitors of PPO. However, L-cysteine, sodium metabisulfite, ascorbic acid and thiourea proved to be effective inhibitors of this enzyme. Heating at 65C for 30 min resulted in a loss of 60–72% of PPO activit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